旗下微信矩阵:

新一代企业资本运作高手王磊专访:“六脉神剑”是中小企业的突围破局的*出路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0-10-15 17:49 · 互联网     

王磊照片.png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

当此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投融资和资本运作又面临着哪些机会和挑战?我们采访了企业资本运作高手王磊先生,他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具有丰富的企业投融资和资本运作操盘经验,并基于新经济、新常态和新基建的大环境,对中小企业投融资和资本运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采访中,王先生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境内资本市场的变化和趋势、资本市场中各方实力的对比及其对企业融资和资本运作的影响。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企业投融资和资本运作的利弊做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企业资本运作操盘手需要掌握的“六脉神剑”理论,以帮助企业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顺利借到势头,把握方向,走出经济周期的影响。

记者:王先生您好,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习主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这个变局有哪些特征呢?

王磊:你好,我们谈企业的资本运作和融资,不能脱离于所在的国家也既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不能脱离于当下的经济形势和政策来空谈资本运作,因此我一直主张,做企业的投融资和资本运作,首先是要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当下的资本市场有客观的认识。

最近4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力大幅提高的过程,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在当下的环境下面临引擎的切换,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保守主义的盛行,贸易和资本壁垒的树立,以及国外疫情愈演愈烈对国际交流的阻碍,国家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必须要下降,下一步增长愈发向消费和投资倾斜,而经过过去四十年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下一步刺激投资的主体应该从低效率的政府直接投资拉动,转向鼓励市场主体进行市场化的投资。

在此大环境下,党和国家领导层提出了“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经济发展格局”的战略。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包括金融和资本市场的需求,解决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和优先发展沿海区域,带来的国内地域上、行业上的结构性不平衡,引导改革开放的成果、生产资料和资源向国内更深入更基层的方向去深化。

打通国内循环,需要打通循环中的堵点,引导包括资金在内的生产要素流向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这一打通反应在资本市场上,就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近期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建设加速,科创板的推出,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新三板精选层的建设等等,都是国家适应内循环建设的需要,打通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提高的具体举措,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资本运作和投融资环境及战略选择。

记者:那么具体来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反映了国家哪些政策引导取向呢?以及作为企业资本运作的操盘手,应该如何理解和指导我们的具体实践呢?

王磊:当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及一系列制度变革的密切出台,反映了国家具体的政策导向,也必将影响到市场资金的流向,进而影响到企业投融资环境和战略的选择。

科创板首先推出了注册制,且指定可以上市的都是高技术含量、自主研发的硬科技领域的企业,允许亏损企业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等制度性创新的推出,对创新创业环境和投资融资市场都有巨大的影响,注册制下企业上市过程的变革,监管部门角色的变革和监管重心的变革,都极大变革了创业者、投资机构及中介机构等企业资本运作相关方习惯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逻辑,首批上市的公司的高市盈率和投资机构的高账面回报,也激发了巨大的财富效应。

其次是创业板的存量改革,在进一步明确了符合创业板上市的行业范围后,创业板的注册制也急速退出,并采用新老划断的方式,新公司新政策、老公司老政策,克服了政策转变的阵痛,让创业板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影响深远。

以及新三板推出了精选层,在上市标准、交易方式、融资工具、投资人结构上进一步放松,以存量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为基础,择优挂牌精选层,并通过小IPO的方式,解决他们的融资功能欠缺,让精选层的交投活跃起来,对企业的吸引力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从新三板转板到科创板或者创业板的过程也大大加速了,在不同板上市的障碍得到了很大的疏浚。

虽然政策的推出是在一段时间之内眼花缭乱的政策制定,颁布当时也各种分析和报告纷飞,但现在隔了一段时间,观察政策的取向,以及站在“双循环”这个新的历史格局下去看,无疑这些政策是为了以后和国际资本市场脱钩做准备,让中国本土真正优秀的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就可以实现上市和融资,把好的技术和团队留在国内。因此在这个新的大环境下,政策层面的变革将持续且持久。

上市门槛的大幅降低,以及投资者门槛的降低,对于投融资市场来说是根本的逻辑上的变革,之前大家更多的是赚企业的成长和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只要企业上市估值自然就有成几倍或者十几倍的增长。在现在的环境下,要求投资和融资从企业的基本面出发,从企业的价值成长出发,做好只能赚到企业成长的钱的准备,可能企业上市以后,估值的差异也不会特别大。

记者:那么除了以上这些顶层建筑层面上,国家的支持和引导,在具体的市场参与上,国家还有哪些举措呢?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政策层面上制度层面上国家的支持之外,看不见的手还在资本市场中的各个方面体现更多的参与,而且成为资本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证券市场上,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变革,极大的推动了整个市场的逻辑和结构的变革,其影响前文已有赘述。此外,在上市公司面临危机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地方国资委背景的资本选择出来纾困,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直接下海操盘。

股权市场上,政府引导基金现在成为市场上最活跃也最有钱的投资人,而且附带的政府招商引资的需求,是投资机构可以通过投资拉动和完成的,政府出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也成为了市场上最活跃的投资人。

金融机构上,在面临下行的经济周期中,明天系、北大系等一系列的资本系大佬的垮台,都是各级国有资本承接了金融风险的化解、和金融机构大股东地位的承接,在市场力量对比中,国有资本的力量大幅加强。

记者:那在当前的国内外环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您认为哪些领域的企业面临更好的发展机会呢?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提出了“新基建建设”的新的国家战略,其中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新一代轨道交通、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这些是与近年来的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相联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政府等领域落地,经过不断的磨合和发展,现在已经成本降到足够经济,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的参与方的认可,开始深入到传统经济的各种业态。例如技术与工业结合成为工业互联网,技术与房地产结合成为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技术与消费结合成为新消费,技术与汽车产业结合带来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等。由此带来的衍生市场规模和市场机会巨大,更有甚者,已经将此技术进步趋势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特别是在国家此上升到国家战略后,国家会从政策上给予大量的支持,可以预期大量的投资、资金都会涌入这个行业,新的应用方向和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会有优秀的企业趁着这波支持杀出重围,成长为上市公司乃至行业头部企业。因此在这个领域深耕,挖掘机会,空间非常大。

记者:那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资本市场趋势,对企业投融资和资本运作带来了哪些机会和挑战呢?

当然,任何时点都是机会和挑战并存的,当前复杂的形势下机会和挑战尤其突出,识别出其中的机会和挑战,顺势而为做好预案,对企业的投融资和资本运作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机会蕴含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新三板精选层的建设、创业板和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是近年来触及投融资环境建设根基的根本性变化,企业上市门槛的降低,渠道的打通,有利于更多企业直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股权融资,降低债权融资的比重。

其次,新基建成为国家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政府主导下的金融体制中,更多的国有资本和国有资源将投身于新基建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投资和生态搭建。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和政府出资的引导基金,成为投资行业重要的一支力量。

再有,金融科技的发展带来融资渠道的创新,可供选择的融资和资本运作工具大大丰富。科技对金融行业的渗透和改造,极大的影响了金融行业的生态和投融资环境,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对现实场景、金融机构需求的更紧密嵌套,供应链金融、ABS、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的定价、风控、获客等环节在科技的帮助下越来越成熟,金融机构也愿意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用于实体企业融资上,为企业融资和资本运作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挑战主要蕴含在以下两个方面:

*是境外融资环境和上市环境的恶化,随着中美对抗的升级和脱钩日趋明显,境外资本市场对中国上市公司越来越不友好,从监管规则到强度,以及投资者对商业模式、经营风险的接受度来说都大大恶化,高科技企业境外上市的通道越来越窄,境外上市融资的金额和估值也得不到很好的体现,需要重新考虑上市路径和资本化方向

再有就是外部环境对境内经济基本面的冲击,全球经济趋向保守化,全球贸易受到巨大冲击,外向型经济的上下游收到阻碍,先进技术和原材料两头受限,疫情阻断了物流、人员流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衰退等外部因素,都会对国内企业的基本面带来巨大冲击,利率、汇率、外汇储备等宏观指标和因素的变化,对于国内的资金面、企业面和信心层面的冲击难以估量。

记者:那么在当下的环境下,作为企业资本运作和投融资的操盘手,应该具备怎么样的思维逻辑和行事方法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我们做投融资还是资本运作,更是认知水平在指导我们的实践,具体来说,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是一个资本运作操盘手需要具备和着力打造的能力。

首先,是认清经济发展趋势和主流。

现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趋势是国家正在大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趋势下,一系列的上层建筑的改革和各方各面的深化推进,要发挥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繁荣国内经济和资本市场,打通国内生产资料的循环,释放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国家大力推进的资本市场改革、新经济新基建、城市化和城市群的打造还是供给侧改革、鼓励科研创新,目的都是推动国内整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的提高,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转变经济增长引擎。

在这一大时代下的微观企业主体,在战略制定和发展路线上,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的政策重心和未来的红利在哪里,在此基础上看清楚未来的主流和长远机会,对应的资本运作路线的选择也应该与时代的趋势相一致。

第二, 吃透规则和监管导向

在构建内循环的大战略指导下,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做了大量的改革,目的都是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鼓励资金到能产生效益,真正扶持企业发展的方向去,鼓励科研和科学得到资本市场的奖励,引导社会资源向自主研发倾斜,加速社会经济整体的资本化水平

目前已经落地的包括新三板精选层、科创板的诞生、创业板的注册制,还有境内外上市规则一系列的调整,以及规则上允许亏损企业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允许发行CDR、允许园区运营公司上市、房地产企业三条红线,以及正在研究制定的riets发行规则等,无一不代表着国家调控市场资金和资源向特定方向倾斜的政策导向,我们在操盘企业资本运作的时候,要吃透国家的规则和监管导向,吃透市场对标和可比公司的资本运作思路,结合自身企业的情况,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为自身某得*的资本运作空间。
第三, 掌握各类金融工具融会贯通

企业融资和资本运作需要的各类工具,本质上只有两类,股权和债权,前者是基于企业的成长和未来价值的折现,创业者通过出让公司股权获得融资,未来通过企业自身价值的成长和资本运作实现变现退出,后者是基于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信获得债权性质的融资,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资信的体现表现在抵押物的价值,是基于现实的状况获得的融资。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壮大,各类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产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作为资本运作的操盘手,要对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融资工具其架构、内涵和风险都有足够的把握,在融资时候可以选择匹配的工具来对应。

第四, 从企业现实出发,吃透商业模式,做好整体谋划

资本运作本质上是将企业的业务和价值,通过资本市场得以体现和获得合理的估值,获得合适的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因此资本运作的基本面是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在设计企业资本运作战略和资本运作工具选择的时候,要从企业的基本面出发。

作为企业的资本运作的操盘手,要吃透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吃透产业的价值链和上下游、竞品的信息,通过严谨的行业研究、精细的报表分析和大胆假设的财务预测,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价值、承债能力、资金缺口、融资支持面做好充分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设计好融资战略和资本运作安排,不仅仅看眼下,也要看未来。

研究很多企业失败和倒闭的案例,很多所谓“资不抵债”,本质上都是在融资的时候对自己认识不够客观,选择了错误的融资工具,承担了不合理的期限、流动性和利息的要求,最终在债权人催债的压力下导致企业倒闭。因此在企业制定资本运作战略和资本运作的实际操作中,不仅仅是眼下估值越高越好,也不仅仅是融资金额越大越好,更不仅仅是眼下需求能度过就好的短视行为,而是主要看长远通盘考虑。

第五, 拥抱看不见的手,与政府充分合作

国家战略的转移,意味着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产业发展、资源支持和政策扶持上的权重越来越大。比如政府在积极创立各种创新性的债权融资工具,直接用政府信用为初创企业增信,比如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创投市场上最主要的出资人,政府的意志也一直指引着资本的流向。而且政府积极用各种资本手段吸引企业到当地落地,并提供包括资金、订单、场地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同时,前述资本市场一系列规则的变化和制定,也明确的表明了政府鼓励科创企业资本化,鼓励通过上市获得直接融资,鼓励本土资金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导向,这些都是值得资本运作操盘手高度关注的。

在做资本运作的时候,应该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各类具体的措施有充分的敏感性。仔细揣摩政府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用心,与监管层和各类国有金融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做政府支持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

第六, 守正出奇

企业资本运作的基础还是企业自身的基本面及当下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在资本运作战略的制定和具体措施的选择实施上,都不能脱离这个基本面,都需要综合考虑。过于保守会拖累企业成长的速度,无法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也错失发展的机遇,过于激进会将企业拖入泥潭,更有可能导致企业背上不必要的负担,乃至破产倒闭。

企业资本运作的过程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技术层面上指的是以财务数据出发,对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和潜力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以市场现状出发,了解各类金融工具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潜在的风险,作出客观的决策。艺术的层面上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对于自身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金融工具的选择,以及资本运作每一步战略的选择等等。

严守企业基本面这个“正”,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灵活选择时机出“奇”,唯此,才能为企业建立弹性的资本运作战略和体系,支持企业更好地发展。

结束语

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境内外资本市场日息万变的变化,以及微观层面上企业面临的复杂环境,都对新形势下企业资本运作和投融资操盘手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企业资本运作和投融资战略,也摆脱了早期粗放、短视、缺乏规划的野蛮生长,进入到了精细化、长期化、量力而行和因势利导的新阶段。唯此,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的投融资资源,帮助企业驶过目前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苦苦寻找资本运作之路,以支持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家来说,希望王磊先生的思维和方法论,能为企业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提供一些思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