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收购BIGO后的20个月,欢聚完成大变身

欢聚的海外业务在当下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也是支撑欢聚市值的核心。
2020-11-18 14:07 · 微信公众号:资本侦探  婷婷   
   

欢聚真的卖掉了YY直播。11月17日,欢聚集团发布公告,确认了这一消息。

公告中称,欢聚已于11月16日与百度就全资收购欢聚国内视频娱乐直播业务(即“YY直播”)完成最终约束性协议的签署,总交易金额约为36亿美元,交易预期将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随这一消息一同公开的,是欢聚的2020年Q3财报。需要明确的是,与大多数因为陷入困境而出售重要业务的公司不同,欢聚业绩依然处于增长通道,财报中不乏亮点:

总营收62.864亿元,同比增长36.1%。Non-GAAP下,归属于控制股权和普通股东的净利润达8.094亿元,同比增长64.0%,增速创下十个季度以来的新高。

BIGO收入达33.948亿元,同比增长120.8%,连续第二个季度在总营收中占比过半。

全球移动月活达3.901亿。在印度市场遭遇全面封禁的不利局面下,同比仅减少4%。Bigo live和Likee的移动月活,同比分别增长27.7%和3.8%。

结合财务表现,以及营收、月活中海外市场占比来看,欢聚此次选择将YY直播出售,更像是一次主动为之的、具有战略意味的选择。

将时间线拉长,除了将YY直播出售给百度以外,欢聚近年还有着不少布局。

2019年3月,以近22亿美元的估值完成对海外视频社交平台BIGO的收购,重金砸向海外市场。

今年6月,1亿美元领投同程生活C轮融资,布局与其主营业务相去甚远的社区生鲜电商赛道。

今年4月和8月,欢聚分两次向腾讯转让虎牙股份,退出虎牙股东之列。

从收购BIGO算起,欢聚在18个月里完成了大变身。一边是几乎从国内直播市场中抽离,将重心投向海外,一边是在国内布局并没有太多积累、而且被众多巨头觊觎的电商业务。诸多不寻常背后,欢聚究竟想干什么?

重仓海外

收购BIGO、转让虎牙股份、出售YY直播......将欢聚这一系列“出人意料”的举动以时间线串联,可以捕捉到的一条主线是:欢聚在海外市场押下重注。

收购BIGO时李学凌在内部信中谈到:2018年我们公司确立了全面全球化的基本战略,规定了任何产品不做全球市场就不允许上线的底线,这是非常罕见的全球化决心。

在此之前,欢聚的全球化战略早就有迹可循。

2014年,李学凌在新加坡成立BIGO,使这家公司从最初就具备了全球化基因。经过两年摸索,BIGO孵化出直播产品Bigo live,一年后又推出短视频应用Likee。再加上2018年推出的休闲游戏社交媒体平台Hago、后来收购的视频通讯产品imo,欢聚在海外的矩阵逐步形成。

2019年收购BIGO,李学凌说这是为了让BIGO“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今20个月过去,BIGO交出的答卷是三季度近34亿的营收、同比120.8%的增幅,以及Bigo live在本季度实现盈亏平衡。再加上Hago也有望在四季度实现单月盈亏平衡,可以说,欢聚的全球化战略已经接近“收割期”。

不过,出售YY直播仍然让人有点“看不懂”。

尽管面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但YY直播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特别是在营收方面,YY直播每个季度仍然能提供近30亿收入,这是欢聚能放手在海外市场一搏的基础。

这笔交易可以视作一次冒险,也可看做欢聚全球化决心更加锐化的体现。类似冒险不是没有先例:2016年推出Bigo live时,直播打赏的商业模式在海外并没有成功先例。2019年收购BIGO,是当年行业里*的并购案之一,而当时Tik Tok已经确立了**地位,甚至Facebook和Instagram在短视频行业也难以与之抗衡。

但这样的冒险并非毫无原则。

从账面上看,卖掉YY直播给欢聚带来约36亿美元现金,使其现金储备超过70亿美元。有了钱才能做想做的事。对如今的欢聚来说,更专注于海外市场,也是一个更理性的选择。

首先,国内直播市场中竞争极其激烈。

游戏直播领域,腾讯凭借版权优势拥有了强大的统治力。娱乐直播赛道拥挤,特别是抖音、快手坐拥短视频巨大的流量池,对传统直播平台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快手直播日活跃用户为1.7亿。另有数据显示,抖音直播的日活跃用户约为2亿。相比之下,YY直播在娱乐直播领域处于头部,但月活跃用户也只有4130万。而在娱乐直播平台遭遇瓶颈的存量竞争中,YY直播已是有长期竞争力的玩家。

相比之下,海外市场还是蓝海一片。在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还有大量可挖掘的人口红利,欢聚已经获得了先发优势。从成长空间以及需要面临的竞争难度上看,欢聚显然在海外环境中更能有所为。

其次,欢聚目前的业务结构中,海外业务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增长引擎。

从这季财报中可以看到,即使在印度被封禁,欢聚在海外的用户规模、营收、变现能力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根据欢聚提供的信息,剔除印度市场的影响,海外业务表现如下:

Bigo live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达2650万,同比增长58%;

Likee移动端月活跃达9700万,同比增长147%;

Hago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0%。

营收方面,三季度BIGO营收同比增长120.8%,其中直播收入同比增长131%,都远高于欢聚整体的营收增速。无论规模、占比还是增速,海外业务都成为欢聚营收中的重要驱动力。

另外,三季度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欢聚高管透露,Bigo live这个季度已经实现盈亏平衡,Hago有望在四季度提前实现单月盈亏平衡。联系到此前二季度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披露的信息——BIGO将在下半年扭亏,可以预测,BIGO已经能“独立生存”。

2019年全资收购BIGO以来,欢聚的净利润连续同比下滑,直到今年二季度才“转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BIGO的变现能力尚在养成阶段,而市场推广的投入又巨大,需要依赖YY直播“输血”。如今BIGO距离盈利越来越近,这给欢聚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再次,还需要关注的一点是,欢聚的海外业务在当下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也是支撑欢聚市值的核心。

在二季度财报发出后,有17家券商集体上调欢聚目标价,刺激资本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首次贡献集团过半营收。摩根大通的一份报告中就直接指出,BIGO的强劲表现“可以缓解投资者对其的担忧”。

基于上述种种,从市场格局、业绩表现、未来想象空间等各个方面来看,海外业务都已经是欢聚的重中之重。集中全力投入全球化,也是欢聚在这个阶段顺理成章的决策。

大象转身

如果说把直播和短视频的主战场转向海外,还是在擅长的领域开辟新战场的话,那么在国内市场的一系列动作,看上去就更令人感到不解。

在出售YY直播还处于市场传言阶段时,李学凌在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段话:以前总专注于战斗,总想着赢。以后要专注于给别人提供价值,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成。

这或许可以解释欢聚今年另外两起举动——投资社区生鲜电商赛道的同程生活,以及跨境电商赛道的Shopline。

今年6月,欢聚以1亿美元领投社区生鲜电商平台同程生活C轮融资。李学凌写了一篇长文解释“为什么投资卖菜”,*次提出“信息类互联网公司”和“服务类互联网公司”的概念,并认为短视频可能是前者的终结之战,而后者是规模更大的商业集体。

8月,有媒体曝出,早在今年1月,欢聚就投资了跨境电商平台Shopline。随后在二季度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李学凌释放了重要信息:“希望(欢聚)在未来一些年能够转为电商收入为主”,并表示“在未来的三五年内收获很大的电商规模”。

因此,以更完整地视角来看欢聚的战略,是在重仓海外的同时,将国内业务从信息类业务转型切入服务类互联网业务。

近几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红利渐失已成事实。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短视频被认为是效率最高、*大众消费习惯的信息呈现方式,以短视频打头阵的存量流量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从这一角度看,信息类互联网留给非头部玩家的机会所剩无几。事实上,除了字节跳动和快手,近年来国内也没有出现新的、能影响到市场格局的信息类互联网公司。

另一方面,相比于信息类互联网公司,服务类互联网公司则可能蕴藏着更大的价值。在这个领域,近年来已经诞生了美团、拼多多、贝壳、滴滴等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公司,还有众多独角兽正在路上狂奔。

因此从商业价值上来考虑,欢聚通过投资跨赛道布局有其逻辑支撑。

首先,欢聚试水的“卖菜”业务正是大热风口之一,市场规模达到万亿级别。腾讯、阿里巴巴、美团、滴滴等大小巨头,都通过投资布局或亲自下场。

而欢聚选择的另一赛道跨境电商,同样是近年吸引了大量资本的赛道,Shopline的对标企业Shopify目前市值超过千亿美元。

商业价值外,服务型互联网企业的价值还体现在对社会效率的提升上。

无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还是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以美团为代表外卖,都一定程度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创造出社会效益。结合李学凌提及的 “专注于给别人提供价值”,不难理解欢聚跨赛道布局的深层思考。

在这一季度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李学凌解释说,投资同程生活“不代表要在中国做电子商务,主要代表了对新的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运营状态的关心”。这意味着,欢聚的跨界尝试更多瞄准在新模式上,而不会选择加入业已白热化的竞赛中,与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正面对抗,因此布局同程生活和Shopline是更为巧妙的选择。

当前,社区生鲜电商仍是个刚刚兴起的行业。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主要生鲜品类的摊位成交额超过1.5万亿,但线上化率不足5%。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也认为,这个赛道“既没有被中心化,线上渗透度也不高”。

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社区电商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社区电商市场规模将增至720亿元,到2022年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尽管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拼多多、滴滴都已经入局,但相比于传统电商、网约车和外卖,社区生鲜电商业务模式更重,而且生鲜品的特性决定了区域头部平台一定会拥有一席之地。

李学凌在*次总结欢聚在电商领域的优势时,提出了三点:

*,欢聚在海外有近3.5亿月活跃用户,而且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大洋洲的不同国家。

第二,中国制造和弹性供应链的优势,以及供应链的紧凑性,使中国商品在全球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第三,欢聚是一个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短视频业务锻炼了团队在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基础能力,再加上推荐算法,这些核心能力在电商领域将带来巨大的竞争力。

欢聚CFO金秉也表示,欢聚已经建立了非常强大的跨境电商运营能力,将积极利用Likee的用户基数和国内的供应链,来实现电商创收,实现用户价值的*化。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直播带货,也就不得不提快手。

招股书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快手营收中68.5%来自直播,而社区粘性和活跃度是直播能够产生营收的重要支撑。快手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用户在快手平台上的互动量(短视频和直播的点赞、转发和评论)达到1.63万亿次,约26%的月活跃用户上传过视频。用户基于更强的社交关系和更活跃的社交互动,更容易通过电商来变现。上半年快手电商GMV达到1096亿元。《2020快手电商生态报告》的数据则显示,两年内其电商GMV增长了1000倍。

而Bigo live和Likee的社区社交属性使其在产品形态和社区氛围与快手比较接近。公开信息显示,第三季度在Bigo live的社区中主动发帖的用户超过10%,Likee在印度以外市场的日均开播人数比二季度增长超过90%,用户月上传率约18%。结合中国成熟的供应链和制造优势,这些产品可以在全球市场提供商品,想象空间足够大。

本季财报分析师会议上,李学凌提出,未来中国的商品能有自己的品牌、销售渠道和商业模式向全球拓展。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的数据则显示,出口在我国跨境电商交易中的占比约为80%,规模在2020年将接近10万亿。这是一个远大于直播市场的市场。

欢聚在海外已经有3.5亿月活跃用户,且仍在持续增长。尽管当前规模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放在单一市场,Bigo live和Likee在不少国家已经是领域里的TOP平台。在今年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欢聚高管曾表示,除了TikTok,Likee在短视频市场上并没有其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Bigo live更是在全球处于**。用户规模的优势和相对宽松的竞争态,使欢聚有空间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还有一个可能被忽视的因素是技术。2019年初李学凌*次公开提出,人工智能是欢聚的核心战略之一。截至2019年底,欢聚在直播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也排名前十。研发人员在欢聚员工中的比例超过70%。此次财报数据也显示,三季度欢聚的研发支出达到6.4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超过10%,两年里占比增加了1倍。

能否洞察并把握大方向,是决定一家企业能否在时代洪流中站稳脚跟的因素之一。当下欢聚对未来的决策,既有市场选择、业务类型等业务层面的调整,也有更底层的技术路线的选择。

*的不确定性在于,互联网行业还没有从信息类公司转型为服务类公司的成功先例可以参照。情形类似2016年Bigo live上线时,没人相信直播打赏模式在海外能跑通,当然,如今的结果已经证明了当初决定的可行性。

而这一次欢聚能否重新上演Bigo live的经历,现在下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资本侦探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