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和合资管:信用债违约频发 债券违约风险如何处置?

2020-12-01 14:58 · 网络     

近日,永煤控股触发违约、华晨控股宣布破产等几起国有企业信用债违约事件引发市场关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业内人士认为,应通过多方位监管,严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市场化、法治化进行违约债券处置仍为破局之道。

一、会议要求多方位监管严控风险

金融委会议指出,近期违约个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处理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推动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责任;二是秉持“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四是加强部门协调合作;五是继续深化改革。

金融委会议剑指近期违约中的“行为性”因素。在部分国企违约风波伤及投资者信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强调提高政治站位、督促各类主体履行责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意在对症下药、自上而下确立“信用”在于债市的重要地位,给债市投资者注入强心剂。

和合资管认为,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逐步打破刚兑是应有之义,但绝非发行人以此作为转移资产、挪用资金等方式恶意逃废债的借口,也绝非中介机构为其提供便利的挡箭牌。此次监管部门强调多方位监管,严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行业外部,各部门协作排查风险;行业内部,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各自律组织进一步规范债券发行、评级等流程,推动债市信息对称。债市破刚兑过程中,违约仍会继续发生。但长期来看,完善债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市场化、法治化进行违约债券处置仍为破局之道。

二、债券违约事件对理财有何影响?

永煤控股事件引发的相关主体信用债价格下跌,使得配置了相关信用债作为底层资产的资管产品价格出现波动,引发投资者担忧。一方面,对于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产品来说,银行理财实质上投资低等级企业信用债的比例相对较低,底层资产风险相对更加可控,因而信用债市场风险上升导致的利率下行对银行理财收益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此次企业信用债市场的波动受单一事件情绪影响较大,且违约规模相对于整个债券市场来说占比很小,因此对其他理财造成的影响亦十分有限。

从披露数据来看,银行是债券配置的传统主力,但从债券配置类型来看,银行更偏向于利率债或者同业存单,信用债配置的比例较低。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信用债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1%,占金融投资的比例为10.0%。不同于银行,券商资管、基金公司等,这类机构相对于银行理财来说,风险偏好更高,因此更有动力去投信用类产品,以提高产品收益空间。

三、如何降低债券违约影响?

总体而言,金融机构在降低债券违约影响方面,需要从投资者教育、资产配置和自身投研管理和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努力。

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债券违约事件引发的信用债市波动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对债市及固收类产品的信心。如果有产品投资于相关债券标的的,机构应当及时主动将产品价格、波动情况、投资相关债券比例等信息向投资者进行披露说明,并给出稳妥处置方案和后续关注措施,以降低投资者的担忧恐慌情绪。

从资产配置方面来看,一方面,机构需加强目前行内已投资信用债的排查,对于部分弱资质主体的企业信用债保持审慎态度,也会更加关注个例风险传导情况,在资质下沉时关注主体债务承担意愿。另一方面,机构资金也需更多考虑充分多元化投资以分散投资风险,逐步向大类资产配置及组合管理转型,进一步探索以标准化资产投资为主、非标资产投资为辅的配置方案。

和合资管认为,金融机构除了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资产配置外,还应加强信用风险控制。针对项目底层资产,建立信用档案,并与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共同建立信用库。同时在投后管理方面,进行持续的跟踪信用风险管理,定时对债券市场发生的负面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包括发债主体负面舆情、偏离交易与级别调整等,同时针对已投资债券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