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58同城发布2020年大学生*雇主报告:北京为大学生求职*城市,互联网类毕业生最抢手

2020-12-28 11:44 · 互联网     

今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平稳就业。为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大学生的择业需求,近日,58同城招聘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大学生*雇主调研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651所院校的近20万大学生及4000余家企业进行全面调研,对高校毕业生及*雇主进行深度数画像。

58同城招聘研究院针对大学生*雇主调研活动已经连续开展18年,通过大学生求职偏好与趋势研究以及现实雇主评价刻画理想雇主,助力中国雇主品牌定位和企业形象建设,以*洞察报告助力企业在大学生这一特定的人力资源市场吸引力提升。

报告显示,北京成为大学生求职*,平均期望月薪为7236元;71.58%的大学生期待季度奖金激励,73.85%希望参加技术知识培训;企业文化为大学生求职时最关注因素,87.96%的企业校园招聘时看重团队协作能力。

二三线城市就业热度升温,互联网行业为大学生就业*

在大学生心中,薪资高、发展机会多的一线城市是就业的*。报告显示,大学生理想求职城市前四名仍为"北上广深",但热度有所下降。西安、天津、重庆、武汉、长沙等城市热度上升,其中成都连续三年热度上升,进入大学生期望就业*TOP5城市,东莞较去年也更受到大学生青睐,说明陆续推出人才引进政策的新一线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此外,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更多毕业生考虑本地或就近就业,*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比例大幅提升。

在对行业进行考量时,IT/互联网行业、教育/培训行业、金融行业*。其中,21.93%的大学生选择薪酬福利更具竞争力的互联网行业,而受在线教育浪潮的影响,教育/培训行业代替金融行业跻身TOP2。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商、网红带货的兴起,去年排名第十三位的物流/仓储行业就业关注比例上升4.12%,位列第八,折射出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具有市场先机的优势行业受到大学生偏好。

大学生期望月薪7236元,71.58%的大学生期待季度奖金激励

报告显示,大学生平均期望薪酬为7236元/月,并且就业选择城市层级越高,薪酬期望越高。*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平均期望薪资分别为8090元、7631元,*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就业的大学生平均期望薪资则分别为6211元、5519元。

除了基础薪酬,在58同城今年的调研中,大学生最期望的公司福利是住房补贴和补充医疗保险,占比分别为88.17%、77.68%,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办公室环保措施及体检福利。与去年相比,办公室环保措施关注比例有明显提升,侧面印证疫情之下,大学生对生活保障与身体健康更为看重,同时一、二线城市住房和看病成本较高,大学毕业生作为租房的高需求人群,对住房补贴这项福利需求迫切。

而在激励措施方面,大学生最期望季度奖金,占比71.58%;期望年终奖、培训机会或交流活动的分别排在第二、第三名。其中,大学生期待的培训机会依次是技术知识培训、产品知识培训、管理知识培训、办公技能培训,表明大学生希望通过奖金激励体现个人工作价值与贡献的同时,也想更快进入工作状态,希望通过持续学习提高岗位竞争力。

互联网类毕业生最抢手,87.96%的企业看重团队协作能力

从企业招聘人才偏好来看,出于企业信息化和营销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互联网和IT通信专业类的毕业生最为抢手,招聘需求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7.69%、18.16%。与此同时,企业对金融类、快消零售类专业的需求也较高,分别占比12.13%、11.33%。由于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金融类人才始终是企业的刚需,而在后疫情时代消费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新零售、社区团购等新兴市场不断涌现,快消零售领域也需要更多人才。

在人才甄选环节,企业校园招聘人才筛选要素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专业背景、毕业院校、实习经历。与去年相比,以专业背景、毕业院校、实习经历为筛选重点的企业占比大幅上升,分别上升15.75%、11.00%和9.86%,关注学历的企业占比从第三名降为第四名,意味着企业更在意"专业对口",与学历相比更看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除此之外,招聘企业对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非常看重,有87.96%的企业会在招聘中考虑此项能力,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沟通影响力和抗挫折能力。其中,抗挫折能力从去年的排名第九位上升至第三位,说明企业更关注大学生适应环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2020年中国雇主品牌盛典火热进行中,本届中国雇主品牌盛典以"破局立新 聚势共生"为主题,通过发布权威报告、召开颁奖盛典等方式,塑造品牌雇主形象,扩大行业影响力。作为招聘行业的*,58同城依托平台强大的流量优势及丰富的招聘大数据,描绘了大学生心中的*雇主形象,为广大毕业生求职提供了指引。未来,58同城将继续通过专项研究数据、多元化的招聘活动、智能化招聘工具,促进招聘行业生态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