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马斯克的隧道,挖得怎么样了?

挖隧道的「无聊公司」,这可能是马斯克给特斯拉做的最贵的「配件」。
2021-01-06 12:34 · 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  ​赵子潇   
   

被戏称为「无聊」公司的 Boring Company,现在变得越来越 Exciting 了。

近期,这家马斯克控股的公司相继爆出新闻,将在拉斯维加斯的地下交通系统进行扩张,建立一条 10 英里长的地下「环路」。此外,在奥斯汀,The Boring Company 也正在设立新业务。

低调了两年时间,The Boring Company 终于再次有所动作。不过,这次落地的方式似乎和马斯克最开始构想的不太一样。

回顾特斯拉和 SpaceX 的发展历程,虽然时间上比最初的目标延迟一些,但路线大体上没有出现过偏移。但是 The Boring Company 和他最初的设想存在偏差,这个充满着科幻色彩的地下隧道项目,很可能是马斯克的*次「修正主义」。

「无聊」4 年,flag 尚未实现

最开始只是一句看起来像玩笑的话,马斯克把 The Boring Company(以下统称为 TBC)的愿景通过推特说了出来。2016 年 12 月,当马斯克被堵在洛杉矶的路上的时候,他就在推特上称:「堵车快把我逼疯了!我要造一台隧道挖掘机,开始挖隧道」。

没人当他说的是真话,直到两个月后,TBC 已经在 SpaceX 位于洛杉矶下属城市霍桑(Hawthorne)挖了 15 米长、9 米宽的地下隧道,作为该公司的*步测试用途。

进行了小规模试验之后,马斯克开始了他大胆的工作,与电动汽车、火箭、脑机接口一样,地下隧道这件看起来非常科幻的事,同样用一种实际方式运转。TBC 专门设计制造了一种隧道挖掘机,还给它起名叫「戈多」,就是「等待戈多」里的戈多。马斯克透露,未来所有的挖掘机都会以戏剧或诗歌来命名。

按照马斯克的设想,TBC 到底在做哪些业务?极客公园(ID:geekpark)经过简单梳理,发现了马斯克给 TBC 立下的重重 flag:

首先就是人们最熟知的地下隧道。马斯克曾透露,*条路线将从洛杉矶国际机场到洛杉矶西区的 Westwood,如果在地上行驶需要 45 分钟,那么在隧道中只要 5 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具体的实现方式是,将汽车放在一块电动雪橇上,以 200km/h 的速度在隧道中穿梭。

但是这项计划在首条开通的测试隧道中被完全否定,后面会详细说明。

另外一个目标是 Hyperloop,即超级高铁,这一设想是在地下隧道中实现低压环境,然后以超过每小时 1126 公里的速度在真空管道内行驶。马斯克同时宣布超级高铁和地下隧道两个项目,前者有一个具体项目为从纽约到华盛顿,从一个市中心到另一个,超级高铁只需要半小时就能到达。但是,毫无疑问,超级高铁的实施难度更大,直到现在也没什么动静。

综合来看,马斯克希望打造的是一套超级交通项目,比如地下隧道交通,马斯克就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地下 3D 立体轨交系统,让城市的空间无限延伸。他曾表示,技术更加成熟以后,我们可以建造立体隧道网络,就算建 100 层都是可行的。

TBC 初期计划在洛杉矶设置 1000 个可运送乘客的胶囊仓升降点,升降仓占地面积不大,甚至可以设置在建筑物内。并且,地下交通系统建立完成后还可以与 SpaceX 打通,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过地下隧道+天上火箭的方式来完成。

理想固然丰满,也要考虑现实。TBC 成立四年,虽然在资本市场上成为了一只独角兽,但实际业务在*步就遭遇坎坷。目前 TBC 仅完成一条隧道的建设,即最开始测试的霍桑隧道。并且运输方式和之前大相径庭。

最开始设计的电动雪橇运输计划被抛弃,改成了在汽车的四个轮子内分别增加四个导向轮,在地下隧道使用时自动展开,导向轮沿着隧道边可以高速行驶。用马斯克的话说,导向轮的方案更节省成本,也能让多种类车辆高速穿过隧道。

但是有不少人体验过安装导向轮的特斯拉在隧道中行驶,体验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转向时并不顺畅,会有突然摇摆的感觉。而且,虽然马斯克口口声声说道节省成本,但导向轮需要个人购买,额外收费 200 美金左右。

在 2019 年,TBC 再次改进方案,取消了导向轮的设计,把宝押注在了自动驾驶上面。如今,隧道里的车辆就是采取单行道+自动驾驶的方案来前进。但是不得不提,这种方案似乎没有最开始想的那么*。在 TBC 官网上提供了一段实际测试视频,其中显示车辆在直线可以跑到 200km/h,但过弯道时速度会降到 60km/h 左右,并且司机一直手扶方向盘,不清楚到底是自动驾驶还是司机人工驾驶。

The Boring Company 遇到的问题,似乎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悬而未决的事

如果回头看,马斯克的其他公司也在早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特斯拉成立 4 年后才推出*款量产车,前四年基本上都在小步研发迭代;SpaceX 成立 6 年后才正式拿到 NASA 的合同,输血成功后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对比下来,TBC 的发展的确不能算慢。

但问题在于,直到今天,TBC 或者马斯克本人做出的产品都没能让这家公司的受众信服。具体来说,可能存在几个原因:

首先遇到的是政策上的问题。要在一座城市地下挖隧道,车辆还要在隧道中跑,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许可才能实行。2018 年,马斯克曾表述过在洛杉矶的第二条隧道计划,该隧道长 4.3 公里,与一条州际公路平行,由私人赞助因此非公共交通。但这项计划遭到了公众反对和诉讼,最终不得不停止。

在 TBC 的官网上共显示 4 条线路,仅有霍桑与拉斯维加斯两条线路属于测试运营或施工状态。前者是最早进行开始挖掘测试的道路,无需受到地方认可,后者则是比较自由的地方,政府也比较支持。而洛杉矶与东海岸两条线路的现状都是:在环境审查与许可中。

另一方面,马斯克本人似乎也顾不上 TBC 的生意。2017-2019 年,是特斯拉历史上最不顺的时间,马斯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 Model 3 的量产中,无暇顾及其他。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特斯拉,TBC 也不是马斯克的重点关注对象。他在 2018 年的一次直播中提到,花在 TBC 上的时间只占工作时间的 2%-3%。可能在他看来,现下还不是重点投入的时刻。

不过 2019 年底,一直领导地下隧道项目的负责人,前 SpaceX 工程师史蒂夫·戴维斯(Steve Davis)正式成为 TBC 的总裁,TBC 开始加速运转,目前拉斯维加斯的线路已竣工,在奥斯汀设立新业务,都是在近两年发生的,看起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仍有几件悬在人们头上的疑问,TBC 并没有给出答案。

首先是上文提到的自动驾驶,如果整体运输一次都要使用到自动驾驶技术,对于现在特斯拉的技术是否能满足要求?纯自动驾驶技术目前是不是一个成熟的方案还不好说,在一条长隧道里面,自动驾驶达到时速 200 公里,对车内乘客来说,安全也可能是一个隐患。

延伸开来,如果在隧道内遭遇事故,后面的车辆将如何调度?TBC 挖隧道的本意是解决拥堵,但它也没说明白,如果自己遇到了拥堵该怎么办。

另一个问题是车辆适配。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所有在隧道当中跑的车辆,全部都是特斯拉。在 TBC 官网中提到,乘客通过兼容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AEV)以每小时 150 英里的速度通过车站之间的隧道运输。AEV 是在隧道系统内自动驾驶的特斯拉车辆。

这个介绍基本上拒绝了兼容其他品牌车辆的可能性。反过来说,马斯克大兴土木建设的地下隧道,或许是特斯拉有史以来、甚至是世界上*的「配件」。

不管对于车辆软硬件本身,还是隧道内交通调度状况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再从更大范围的经济性来讲,到底怎么把这笔账算清楚,也是个大问题。

根据资料,TBC 在与拉斯维加斯签约的合同当中提到,隧道每小时可以运输 4400 人,但是这种说法的前提是,TBC 需要设计一个专用的承载十余人的运输巴士,这一点在目前来看并未实现,取而代之的是特斯拉车辆。据专家估算,在当前的地下站和消防法规的限制下,一站每小时仅能服务约 800 人,而整套系统则是每小时约 1200 人左右。如果 TBC 无法达到合约要求的话,不仅拿不到尾款,说不定还要赔违约金。

美国赖斯大学专门研究交通和城市规划的讲师克里斯托夫·斯皮勒 (Christof Spieler) 认为这套地下隧道系统似乎考虑不周,他解释到,这样的系统在运行时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汽车会以非常近的距离驶入和驶出,这反过来又会对系统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他还指出,从效果图上看,似乎没有任何障碍物可以阻挡未经授权的车辆进入隧道。

当然,TBC 做出的贡献大家都能清晰看出来:比起传统的地下隧道,TBC 的真正创新方式是,它可以比业内任何一家公司更快、更便宜地修建隧道。

根据 TBC 官方表述,公司通过一系列改进和创新将隧道成本降低到每英里 1000 万美元以下。作为对比,2018 年美国洛杉矶区域修建地铁的成本不少于 8 亿美元/英里。并且 TBC 还在不断优化,挖出的土渣还可以制作成砖头以销售;隧道内全部跑的是电动汽车,也不需要安装为处理车辆排放废气的系统。

就像 SpaceX 可以将火箭重复回收利用一样,降本增效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做到的事。但是,对于 TBC 的运营模式不能仅仅用修建成本来计算。交通这件事本来就无法用单体成本来衡量,它属于整体经济性的问题。换句话说,即便成本降低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但如果只有特斯拉在里面跑,这笔账仍然算不过来。

The Boring Company 可能是到今天为止,马斯克所有项目里听上去最不可行的,但是也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还没有把这套模式解释清楚。或者就像今天正在发生的一样,TBC 还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路线,毕竟这家公司也才刚刚起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