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创4》《青3》正面对抗,这年头选秀=作秀吗

当选秀战逐渐演变成了营销战。偶像选秀也变了味,从选美、选强、选能力变成了赏丑、赏油、赏乐趣。
2021-03-01 10:17 · 微信公众号:锌财经  许怡雯   
   

《创4》和《青3》进入开播第二周,热搜又被这两档节目给统治了。据公开数据显示,首播当晚《创4》全网收获了110个热搜,《青3》则共计抢占160个热搜。

*次面临同期竞争的两档节目之间火药味十足。因此,锌财经把两档节目都看了一遍,发现为了保持住话题度,这两个节目已经把“周播综艺”变成了“日更连续剧”。

截止到今天(2月28日),《创4》正片播到第二期,但是算上另外六期,开播11天一共放送9集,基本做到了日更。另一边,《青3》也通过各种形式的番外保持更新节奏

可以看到,随着同类型的选秀节目之间竞争愈发激烈,比拼早已脱离了选秀舞台本身,来到了大众媒体下的公共舆论空间。得流量者得天下,为了保持话题热度,节目组不约而同选择了增加更新次数。

但是,当选秀战逐渐演变成了营销战。偶像选秀也变了味,从选美、选强、选能力变成了赏丑、赏油、赏乐趣。

2月27日晚上,《创4》再次因为拉垮的舞台表演登上了热搜。曾经的“汉语桥”冠军大卫和其他三位国外选手一起演唱《少年之时》,过于高亢且不着调的歌声,让在场的导师们纷纷摘下了耳返。“创4少年之时舞台救救我的耳朵”的话题也“顺利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内娱选手和国际选手的初舞台纷纷以扑街的姿态成为传播热点,偶像选秀向着奇特的画风奔去。以往为偶像实现梦想的热情和执着,变成了欢乐喜剧人式的合家欢乐;以往考验选手个人能力的比赛变成了一场娱乐先行的综艺。

这种现象是疲软的内容市场和火热的资本市场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中国的偶像产业从2018年开始进入快车道。但是烈火烹油的造星盛宴之下,每个人都在追逐当下的利益,而忽略了整个产业的畸形和与之相伴的危机。

复制《青2》?创造营全员喜剧人

不得不说,《创4》首播画风和往年相比大相径庭,让人颇为意外。此前,创系选秀一直都以华丽的舞美、专业的选手和强大的导师阵容著称。但是,《创4》开播,画风陡然从精英高冷范转变成了娱乐路线。

“辣眼睛”、“油腻”的初舞台表演,让不少网友高呼“内娱药丸”,《创4》也被冠上了“创造德云社”“欢乐喜剧人之汉语桥”等戏称。

这种开场不禁让人疑惑,《创造营》真的不行了吗?

其实不然。通过近乎于舞台事故般的车祸现场来作为传播热点,经历过去年选秀季的观众一定觉得这一幕非常熟悉。去年秦牛正威一段灵魂rap“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爆梗出圈,一个热点的话题度就抵得上《创3》全季。

这段几乎可以被写进中国选秀史的表演,让各大节目组都意识到魔性营销带来的威力。《创4》和《青3》都在往这方面使劲儿。《青3》一上来就搞了一出媒体见面会,摆明了也是想要话题度。但是显然,《创4》把底线放得更低。

说到营销能力,鹅厂从《创造101》时期就是好手,人间锦鲤杨超越、不走常规王菊都是成功的营销案例。但是从《创4》开始,流量的重要性已经压过了国产偶像选拔的初衷,综艺娱乐性压过了竞技专业性。

这一倾向从赛制变化和导师阵容上都可以看出来。

《创4》的赛制变化非常大。首先是评级方式的改变,在前几季导师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学员的级别由、且仅由导师决定。但是今年增加了“撑腰机制”(打投机制),学员和导师一样拥有投票权,和导师一起决定表演者的成绩。其次是成团人数的改变,今年《创4》的成员位恢复到了此前的11人,参赛选手却缩减到了90人。

可以理解为,赛制的变动让选秀的竞争味道变淡了:增加学员的投票权,则稀释了导师的权威;增加了成团人数,则增加了出道的概率。淡化竞争氛围可以减缓粉丝之间的掐架,更加有助于营造“看秀”的氛围。

在导师阵营的选择上,《创4》选择了兼具国民度、话题度和娱乐性的邓超和宁静。和隔壁“桃厂”的Lisa、李荣浩、潘玮柏等人相比,宁静和邓超是大众演员,两人的专业背景和偶像并不搭边,但是综艺感非常强。

从正片中可以看到,这对组合呈现出的“严母慈父”节目效果非常好。在节目上线早期,观众对学员比较陌生的情况下,话题性强的导师可以让观众快速进入节目,形成记忆点。事实上,《创4》开播首日收获微博热搜共计58个,其中导师占了11个,邓超的表情包和宁静的怼人金句迅速成为了观众的社交货币,形成*波传播热度。

这张来自识微科技的热词对比图可以说明,尽管尝过“淡黄的长裙”屠榜的甜头,《青3》依旧在深耕偶像产业,仍然在探讨偶像的门槛、偶像的标准这些问题。而从《创造101》一路走到《创4》的创系选秀,已经开始从国民偶像的诞生地变成了网络笑料的生产商。这不得不被看成是内娱选秀的一种堕落。

概念先行,节目后置

《创4》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打出了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标语。可以看出,节目组在内娱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试图另辟蹊径,寻找突破。多元的概念本身也非常适用于当下的时代语境。

但是,地域多元是最浅薄的多元。《创4》虽然引入了国家文化差异的概念,但是整个节目透露出“welcome to China”的标语式和谐,并没有能够体现出足够的地域多元。

要知道,多元化看起来政治正确,却是一个风险系数特别高的动作。去年欧洲骄傲月,服装品牌CK签下了一位黑人、变性、大码的女性模特,并把她的广告片挂上了纽约的街头。但是这一行为却引来了民众的抗议,认为CK过于政治正确而宣扬一种丑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元化可以达成文化的交流,也必然引发文化的冲突,这样的整个过程才会引发人们对于文化差异性的思考。而实际上,《创4》的多元化安安静静,充满了刻意的友好,哪怕一点日韩偶像文化和本土偶像文化的交融和冲突都没有出现。

相反,类似CK模特引发的多元争论反而发生在了隔壁《青3》的现场,“网红能不能成为偶像”,“胖子能不能成为偶像”,这些声音再次将人们对于偶像和男团的标准问题拉了出来。

而此前,《创4》曾被曝选角团队因为招不到合适的选手而被换。这则消息虽然没有得到节目组的证实,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今年节目组在人才储备上的困境。特别是去年《创3》被《青》抢先开播,又遭营销压制,整体效果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大量优质的练习生都去了《青你3》。

因此,有人猜测所谓国际化是节目组招不到合适的国内选手时,迫不得已的退路。因此,《创4》的国际化策略也被行业所责:虽然它从节目的角度丰富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但是同时它也为了节目效果,在节目设置和营销上迁就热度更高的人,忽略了男团设置的匹配度。

从业者从偶像行业的角度出发,表达了他们对这种行为非常不齿。有相关的从业者小林对锌财经这么说:“《创4》这种行为在挤压内娱的空间,这可能是对内娱偶像生态的一种消耗。”

因此,这又涉及到了内娱偶像产业的另外一个问题:平台在产业里到底能起什么作用?

中国男团没有中国平台,孰之过?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中国内娱的偶像产业和日韩有着显著的区别,其中之一就在于,日韩的偶像集中在公司,而中国的偶像集中于平台。

这和两者的发展历程有关。日韩的偶像文化比国内发展提早了20年。1996年,韩国已经诞生了HOT、SES等一系列韩国偶像团体鼻祖,造就了韩国娱乐巨头SM。至今韩国偶像产业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形成了SM、YG、JYP三巨头鼎立、众多小公司紧随的局面。

而日本的偶像文化发展得更加早,从上世纪70年代杰尼斯事务所诞生为标志,推出了小猫俱乐部、SMAP、早安少女组、AKB48,乃木坂 46、love live 等一系列成功的偶像企划。

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两个国家的娱乐产业才形成了包括艺人选拔与培训、内容企划、制作与宣发、粉丝运维等在内的成熟的偶像体系;以及经纪公司负责内容,电视台负责平台的产业布局。

众所周知,韩国三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打歌节目,分别是MBC的音乐中心、SBS的人气歌谣、KBS的音乐银行。打歌标准是由音源+销量+观众好感度+放送分组成,三个节目对于标准的侧重点会有不同,但是无一不是考验歌手的作品质量、人气高度和现场表演。

这些打歌平台被归为歌舞类节目,在主流电视台放送,也成为了国民了解艺人的重要平台。凭借着包括打歌平台在内的一系列产业体系,韩国可以将K-POP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输出方式。

反观中国,内娱的偶像产业完全是在18年兴起选秀节目后被拔苗助长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把创系选秀作为中国偶像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一点也不为过。从《创造101》开始,大批偶像被流水线般制造出来,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养成系统。

缺失了打歌等展示平台,偶像们不得不去各种综艺上露脸,幸运的有可能去电影或者电视剧里刷个脸,剩下的就是演唱会和粉丝见面会。带来的问题是,前面的两种方式并不能够展现出爱豆真正擅长的音乐舞蹈能力,后两者是仅面向粉丝群体的低频动作,对于影响公众感知非常有限。

这是国内偶像产业的系统性问题:如果我们选出来的偶像团体连施展的平台都没有的话,那么我们选拔、培养他们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时候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是,谁有能力去弥补这一部分的缺失?在韩国,电视台承担起了这些责任,和头部娱乐公司形成了高效的商业合作。在中国,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的是视频平台。

一方面,将偶像产业扔上高速带的是平台、把这些团体“制造”出来的是平台、拥有限定团经纪约的是平台,所以平台应该为这些偶像团体的发展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有追星习惯的年轻人大部分已经不看电视了。视频平台是他们的主流阵地。因此,视频平台相较于传统电视台更有优势去打造中国的打歌平台,从而完善中国的偶像产业生态。

但就目前来看,《创4》已经背离了选秀的初衷,将选秀舞台变成了一场大型综艺。

资本是逐利的,所以资本也是短视的。当平台奔着赚快钱的目的,生态问题在他们看来从本变成了末,只要能够靠三个月的选秀期赚到流量、赚到粉丝、赚到广告,产业的未来已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锌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