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AI再造一个百度

在此之前,阿里、京东、网易等均已回归,再加上本就在港股上市的腾讯,老牌三巨头BAT中就差百度一人。
2021-03-17 07:45 · AI蓝媒汇  魏晓   
   

再过七天,按照计划,百度将正式在港交所挂牌,完成二次上市。

对于百度而言,这自然是个极其重要的动作。

一方面,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的当下,中概股回归上市已成趋势。

在此之前,阿里、京东、网易等均已回归,再加上本就在港股上市的腾讯,老牌三巨头BAT中就差百度一人。

另一方面,过去有较长时间以来,在美股市场,百度市值表现低迷。

去年的5月在社交媒体上,百度还成为了衡量其他新经济公司的市值指标——一度。不过好在全年跨度内,百度实现了较高程度的价值修复,上演了U型反转。

只是排名上,仍未完全挤入曾经的头部一线阵营。同时从市盈率上看,百度仍落后于它的中概股同行们。

这种背景下,百度需要一个窗口,让外界重新认识自己,并完成价值重估。

二次赴港上市,正是这样一个关键契机。

百度也准备的非常充分。

2005年登陆美股时,李彦宏带着自己的“超链分析”专利为华尔街投资人讲出了中国版的谷歌故事。当年的招股书上,百度定位于“*的中文互联网搜索提供商”。

16年后再临上市关口,李彦宏带着自己的“AI先生”称号为港股投资人重点讲出了百度的AI故事。根据最新招股书,百度是“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AI公司”,并且是“为数不多的提供全栈AI的公司之一”。

如此之大的变化,除了百度本身随互联网行业一同在过去16年快速发展,迭代,进化,亦可看出,百度正欲向港股投资人讲出“AI再造一个百度”的故事。

包括今年开年李彦宏的内部信,此次提交港交所的招股书,甚至是募资集资的用途,AI都被摆在首位,并占据*权重。

这是百度的背水一战。

正如微信之于腾讯,天猫之于阿里,外卖之于美团,这新三巨头在过往的迭代中,抓住了机遇从而创造出新市值跃升空间。

成立至今已20多年的百度,无论是过去的搜索,还是近两年的移动生态,本质上做的都是流量变现生意/营销广告生意。

在寻找“再造一个百度”的过程中,百度曾押注过外卖业态等O2O,也押注过电商,最终选定AI这个抓手一头就猛扎了进去布局十多年,或许已没有退路。

百度的含AI量

时机是对百度有利的。

曾经国内也涌出了不少AI明星独角兽,风光无限,但在冲击IPO时却屡屡受挫。这直接意味着,即便百度二次赴港上市动作发起较晚,但七天后百度如期挂牌港交所后,“AI*股”的名头还是将被百度摘下。

资本市场是追捧先发者的,百度AI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也不在话下。

当然,百度是有支撑的。

招股书上有详细罗列:

截至2020年10月30日,百度拥有中国最多的AI专利数量以及AI专利申请数量;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累计拉取请求计,百度深度学习框架飞桨居中国深度学习框架榜首,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Facebook Pytorch;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开发者数目计,百度开放式AI平台拥有超过265万名开发者,是中国*的开放式AI平台……

提供全栈AI,且还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涵盖AI芯片、深度学习框架、核心AI功能(自动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

不难发现,百度说自己是一家AI公司,并不偏颇。

但问题在于,对于百度而言,AI并不算是个新故事。

过去数年在AI上重兵投入的百度,便曾早早向美股市场安利AI故事,要知道“AII in AI”的口号从2017年就开始高喊了,但未能打动投资人太多。

整体来说,两方面原因。

一,从营收结构上来看,百度收入的大头,还是来自于在线营销服务。

过去三年,百度全年收入分别为1023亿元、1074亿元及1071亿元,其中在线营销服务分别为819亿元、781亿元、728亿元,逐年下降,但依然高居在7成。

同时,其他收入也出现了增速放缓。2019年同比增长44%,2020年同比增长17%,这也导致在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下降的背景下,2020年收入相比2019年下降了1%。

换句话说,即便是现在的百度,仍然过分依赖移动生态这个基本盘。

另一方面,此前的百度未能准确找到向外界介绍AI故事的支点。

再造一个百度

直白点来说,不接地气。

即便李彦宏化身AI带货*人,在每一个公开场合都积*宣AI未来,甚至为自动驾驶亲获罚单,但仍然浮在表面。

AI作为一种革新技术,在缺乏足够普适性落地应用的背景下,是很难能获得较高的触达度。

用很现实的案例来说明,所有人都相信AI产业未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实现自动驾驶,但在看不到准确“年限”的背景下,仍然默默的去考驾照。

同时在追求AI技术研发的过程中,百度也一定程度上或因专注,或因强调主动权,忽视了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科技故事。

比如新能源造车。

自动驾驶,是技术层面。但结合自动驾驶的新能源造车,就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在大众视野中,就是很直观的产品应用。

语音识别,同样是技术层面。但结合语音识别,人机交互的智能音箱,用户一下就能get到其中奥妙了。

好在百度也意识到这种认知上的差别,开始进行产品终端的打造。

先是小度,再是上马造车,百度的AI生态也就从一片朦胧逐步变得立体清晰起来。

事实上,早就该如此了。百度发布造车消息后,资本市场的追捧,便是直接反应。

不过即便这样,百度仍然并未完全解决AI生态的变现问题。

原因在于AI本身。

十六年前的招股书上,风险因素环节中,百度列出了包括谷歌、雅虎、新浪、网易等一系列中外竞争对手。

这一次的招股书上,同一环节,在AI业务上,百度*的风险因素已不是竞争,而是不确定性。无论是从技术发展到落地服务业态上等AI业务本身,还有政府监管因素等,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AI技术业态等演进,百度还能摸索着稳扎稳打,但政府监管以及政策等,主动权并不在百度手中。

这不,跟往年差不多的情形,今年两会,李彦宏作为政协委员提交的五份提案中,关于AI相关的——加快自动驾驶商用、加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建设,便占了两份。

总的来说,在此后很长时间,即便百度重新包装自身,强化了AI标签,但其仍然将在倚重移动生态贡献利润这一基本盘的前提下,大力投入AI,以等待AI生态能够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期待再造一个百度。

只是后者,依然充满着未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AI蓝媒汇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