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正值共享单车大爆发的时期,很多人看到其中的机会,推出了多种类型的共享平台,其中最不被人看好的一个就是共享充电宝。一方面充电宝赢利点比较单一,除了收取借用充电宝的用户的租金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获利途径;另一方面,用户完全可以提前预测自己是否会面临充电需求,进而选择自带充电宝,从根本上解决充电需求。
特别是近几年的智能手机几乎都配备了闪充功能,续航能力进一步提升,可能出现没电的场景也是越来越少了。因此以“三电一兽”为代表的共享充电宝平台便开始涨价,以弥补利润不足的情况。租金从最初的1元一小时,已经涨价到如今的4元、8元,甚至于在某些电影院、KTV居然暴涨至10元一小时。有的分析师认为,共享充电宝俨然成为了“高档奢侈品”。那么,价格越来越高的共享充电宝,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呢?它还有利可图吗?
共享充电宝的盈利困局
共享充电宝的运营方式与共享单车是十分相似的,商家要购置一定数量的充电宝,并开发一套定制化的充电宝管理系统,将其放置在商场、餐饮商家、超市等公众场合。当路过的用户有充电需求的时候,使用手机支付押金后下订单,租赁充电宝。之后在还充电宝的时候再进行付费,整个业务流程形成闭环。也就是说,共享充电宝必须要提供一个使用场景,其获得的收益要在扣除电费后,再与商家进行分成,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利益分配的问题。
平台前期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租赁系统、充电箱、定制的充电宝等都是要花钱的。评判一个充电宝平台的商业价值高低的标准就是该品牌充电宝的市场占有率、付费用户数量以及订单水平的高低。而这很容易就会陷入一个死循环中,平台要想提升利润值,就要铺设更大的市场;市场覆盖率越高,硬件投入就会越多。再加上在地推业务上的投入,共享充电宝平台初期很难实现盈利。
只有当平台市场足够大,付费用户足够多,才能进一步提升利润值。当然了,通过提高时租价格来对冲成本投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该做法,与苹果提高iPhone售价是如出一辙。库克为了提升iPhone的利润率水平,推出的iPhone价格越来越高,并利用有限的市场和用户,攫取了超高的利润,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在做起来之后,都在割韭菜。
运营多年,盈利已经成为共享充电宝迫切需要解决的痛点之一,提高租金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利润值,但是其能否保持下去,依然还是个未知数。
共享充电宝到底是不是好生意?
即便是不被看好,但共享充电宝依然运营多年,并在复杂多变的行业市场中活了下来。在特定的场景下,其使用需求还是很高的。既然平台选择提高时租价格,也就意味着这一部分多出来的价格不会影响用户的付费热情。就拿怪兽充电来说,在2019年其净利润在1.67亿元,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为7540万,同比下降了一半以上。其确实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自身运营结构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
共享充电宝平台要将一半的利润分给入驻的点位商家,其次还要拿出一部分奖励给地推员工,最后再除去成本,剩下的已经是没有多少了。想要获得更好的营收数据,平台就只能通过涨价来实现。但即便如此,其过于单一的盈利模式,并不被业界人士所看好。于是共享充电宝平台开始经营多个业务,比如售卖充电宝、在小程序中加载广告,可这些业务所提供的营收也是极为有限的,难以改善当前共享充电宝平台的盈利结构。
所以共享充电宝企业之间比拼的还是精细化运营能力水平的高低,如果你能通过运营不断进行点位优化,减少亏损点位,这样就能长时间保持高盈利状态,但想要做到这种程度,难度是很高的。它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还要看整个行业的运营状况将如何变化。
共享充电宝的商业化价值
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讲,共享充电宝满足的是智能手机的充电需求。随着国内智能手机用户的爆炸式增长,人们的充电需求还是很高的。如何去精准定位到这些需求用户,并将服务提供给他们,是平台最头疼的问题。近日怪兽充电与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以后用户租还充电宝可以直接在饿了么下订单,外卖小哥可直接上门提供服务。
通俗点讲共享充电宝需要商业化运营场景的支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可操作的空间。共享充电宝在这几年的发展中,赢得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其中一些企业平台已经开始进行上市操作。一旦上市成功,将会有很大的商业化价值。
笔者认为当前共享充电宝的涨价也多是无奈之举,但从业务化的角度来看,其解决的是部分刚需用户的本质需求,是否涨价、如何涨价、何时涨价都掌握在它的手中。至于共享充电宝是不是一门好生意,还要看市场和用户对其认可程度到底如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