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美团碾压,腾讯完胜,阿里玩的是假生态吗

被指派执掌阿里生活服务板块,俞永福相当于接下一块“烫手山芋”,不仅因为竞争对手美团够强势,还在于阿里本身面临的困局。
2021-07-05 17:41 · 微信公众号:无冕财经  苏楠   
   

6月30日晚,滴滴出行顺利登陆纽交所,这是腾讯再次收割的一家重量级公司。

7月2日,阿里巴巴对组织结构进行新调整,重点是本地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出马掌舵,向阿里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汇报。

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背后却是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多年来走不同路线,截然不同的模式,孰优孰劣已有答案。

被美团碾压

“补锅匠”俞永福难救主

阿里集团本地服务板块新掌门人俞永福,*来自被阿里巴巴收购的UC体系,其在阿里巴巴几经沉浮,曾经分管过多个事业群,有“补锅匠”之称。

俞永福最新分管的阿里系本地服务板块,主要分为本地生活(饿了么、口碑等)、高德地图、飞猪旅行三大板块,竞争对手有美团、百度、携程等一流企业。

根据财报显示,阿里集团上个财年(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止12个月内)本地消费者服务营收为315亿元,同比增长24%。

阿里巴巴的本地服务,*对手无疑是美团。美团今年一季度收入442亿元,就超过阿里集团本地服务三大块全年收入总和,2020年收入更是高达1364亿元,是阿里本地服务板块收入4倍多。

双方收入差距如此大,前阿里本地服务掌舵人王磊调到集团,官方说法是“另有任用”。过去这一年中,阿里本地服务宿儒无法明显缩小和美团差距。王磊也许有苦劳,难说有多少功劳。

本地服务业务新掌舵人俞永福,曾是联想控股一名投资主管,后来和何小鹏走到一起,携手做UC,何小鹏甚至让出董事长高位。最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UC,团队随即加入阿里巴巴。

不同路径,决定不同的人生。

不安分的何小鹏再次创业,并将小鹏汽车做到370亿美元市值。公司市值大小是其次,更重要的意义是,何小鹏再次掌控一家公司,不需要看老板的脸色。而他的亲密战友俞永福看似是阿里高层,位列合伙人,其本人难以掌握在阿里集团内的命运,几番浮浮沉沉,已经是身不由己。

至于还一度传出俞永福是阿里集团未来接班人选,在其上升期甚至被部分媒体冠以“阿里太子”,则是媒体明显不了解阿里公司文化,更不懂公司政治。

接班基本按照10年一轮来算,俞永福生于1976年,马云选定的张勇出生于1972年,两人只相差四岁,必定是有80后乃至90后来接班。再者,阿里巴巴集团支柱是天猫淘宝,高管没有在这两个业务历练过,想要接班,无疑是痴人说梦。

执掌本地服务,俞永福也是拿了块烫手山芋。和美团差距这么大,王磊无力扭转,俞永福也难救主。

阿里式生态,

优酷们注定陪跑

在“快滴”合并前,阿里巴巴曾经在A、B、D轮投资快的,应该也是*股东。江湖中曾有传言,阿里巴巴一度后悔让快的和滴滴合并。

好聚好散是一种处世哲学,阿里投资过的公司,即便过程有多不爽,但阿里强势如此,打碎了牙只有往肚子里吞。王兴却是个例外。

他多次用“诚信”——这几乎是当初阿里巴巴在支付宝股权转移时的“原罪”,来硬怼阿里巴巴乃至马云。可见,双方积怨有多深。

不妨做个假设,如果阿里巴巴当时不退出美团(不是“裸退”,还保留部分股份),并且不断注资,取代腾讯成为美团大股东,则美团会有今日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前三强地位吗?

答案是——100%不会。

阿里巴巴历史上有多次收购,不仅寻求控股,而且是100%拥有,*控制。知名案例有高德地图、优酷土豆、饿了么,以及UC浏览器等大块头。

上述品牌还保持独立运营,但在大阿里系中,存在感都显得不足。毕竟阿里是做电商发家,公司基本面是天猫和淘宝,新锐业务首推阿里云,还有菜鸟网络

可供分析财务数据的案例更少。优酷土豆是*家国内独立上市的长视频公司,2010年优酷上市时,古永锵的搜狐老同事龚宇刚刚创立爱奇艺

2015年,爱奇艺收入63亿元。那一年优酷土豆被阿里全资收购并完成退市,留下最后的成绩单是:当年前三季度,总收入超过56亿元,全年总收入显然是会超过爱奇艺。

▲爱奇艺近年来营收情况。

转眼到2020年,爱奇艺总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5%。阿里巴巴过去这个财年,来自数字传媒和娱乐营收为312亿元,同比增长7%。

数字传媒和娱乐,即俗称“阿里大文娱”,合一集团(优酷土豆)是其中一个成员,其他板块还有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等。

阿里影业也是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完成控股,因此收入要并表。2021年,阿里影业总收入不到34亿元,阿里大文娱如果除去阿里影业收入,还剩278亿元。

如果278亿元收入中有三分之二由优酷土豆贡献,则后者年度收入大约为180亿元,也是远远低于爱奇艺。

其他被阿里巴巴纳入旗下的公司,由于未上市,财务数据更加不可考。优酷起伏的轨迹,应该代表了大多数公司。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之一就是:拥抱变化。对收购公司实现100%控股后,阿里巴巴可以随时调整结构,而不会有其他股东说个不字。

阿里人已经习惯,也认为是理所当然。但这样真得好吗?不完全独立的板块,每个领域面对其他高手冲击时,虽然背靠阿里巴巴大树,尽显颓势也是事实。

阿里巴巴“洗完”用户,形成大阿里的生态,优酷成为配角,合并时就注定陪跑。

腾讯揽下TMD半壁江山

阿里喝了点汤

滴滴和字节跳动今日头条)、美团,在江湖被习惯称为“TMD”,是*代互联网大鳄BAT后的新一代互联网公司中的领军企业。

美团2018年9月奔赴港交所,现如今市值1.86万亿港元,折合美元大约2400亿,是滴滴市值749亿美元约3.2倍。

字节跳动去年总收入超过2300亿元,和京东主要收入构成是B2C零售卖货不同,字节跳动收入非常硬核,来自于服务收入。按照胡润独角兽榜,给予字节跳动1000亿美元估值,这自然是大大低估。

毕竟快手市值都轻松过千亿美元,而字节跳动旗下抖音,实力完全不输给快手,因此如果给字节跳动3000亿美元估值,不为过。

滴滴虽是“TMD”三杰中实力最弱一位,但市值和百度有得一拼;百度现在市值已经不到700亿美元。由于7月4日晚间,网信中国消息称,滴滴出行从应用商店下架,预计滴滴在重新交易后,股价承压,百度市值也有可能逆转。总的来说,在互联网公司市值第三阵营中,滴滴、百度、网易,市值有得一拼。

更为关键的是,滴滴又是腾讯系一个重要公司,在微信9宫格中,位置靠前,要优于美团、京东、拼多多等。

腾讯在滴滴中占股不多,上市前持股6.4%,排在软银、优步和程维之后,上市后股权会继续被稀释,但依旧持股5%以上,这使得腾讯有一名代表出现在滴滴董事会中,腾讯二号人物刘炽平出任滴滴董事。

刘炽平在腾讯系上市公司中,出任董事并不多,京东、美团董事会也有刘炽平身影,可见腾讯对滴滴的重视。

阿里巴巴现董事长兼CEO张勇,出任阿里系上市公司的董事机会也不多,一般都是阿里战投部门高层出任重要参股公司董事。张勇也出现在滴滴董事会中。

要知道,阿里巴巴并不是持股5%以上股东,滴滴*股东软银和第二大股东优步都不派董事代表,阿里巴巴却有董事席位,显得意味深长。

滴滴创始人程维和阿里渊源更深,其创业前曾是阿里人,做过阿里区域经理,负责销售,并任职过支付宝高层,负责企业端业务。但无冕财经特约研究员分析,阿里之所以有董事,不是人情,而是交易。

应该是滴滴合并快的时交易条款之一。比如,新滴滴中阿里巴巴只要有一定比例的股权,这个比例即便远远低于5%,仍然有权提名董事。

滴滴因此成为国内公司*一家,腾讯二号和阿里二号都出任董事的公司。刘炽平和张勇都是财务专家,但“屁股决定脑袋”,滴滴开董事会时,两人是否代表腾讯和阿里,火花四溅?

TMD三小龙中,腾讯是美团大股东,是滴滴重要股东,相当于揽下TMD的半壁江山。但阿里巴巴只是滴滴小股东,腾讯大口吃肉时,阿里尴尬地喝了点汤。

滴滴不是腾讯系旗下实力最强的公司,却是腾讯开放战略的最新战利品。反观阿里巴巴,则对旗下板块调整,折射出来的自然是发展不顺。

如果以结果论,全资并购完多家头部公司,大阿里的市值和用户规模,是否要稳居国内*?

答案还是否定的!

用户被拼多多逆袭,

市值被腾讯系碾压

截至今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用户数量为8.11亿,低于后起之秀拼多多。拼多多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的活跃买家数量8.238亿,首次超过阿里巴巴,成最多活跃用户规模的电商平台。

截至7月2日,阿里巴巴市值5903亿美元,而腾讯市值为7100亿美元。和阿里巴巴系各个仍存在的收购品牌价值不可考不同,腾讯系旗下公司巨头林立

美团市值2400亿美元,拼多多市值1494亿美元,京东市值1188亿美元,快手市值大约1000亿美元,网易市值783亿美元,百度市值696亿美元,哔哩哔哩市值460亿美元,以及上市不久的滴滴,市值749亿美元。

▲互联网公司市值排行。

加上腾讯和阿里巴巴,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前*,除了阿里巴巴、百度和网易,其他“七雄”都是腾讯系,累计总市值大约1.43万亿美元。腾讯外的6大公司,总市值大约7300亿美元,已然再造一个新腾讯。

至于其他体量较小的腾讯系上市公司,以及独角兽企业,市值再增加千亿美元或许也不是大难题。

蚂蚁集团去年IPO前估值2000亿美元,即便加上这块资产,阿里系两块硬核资产总市值大约8000亿美元,依旧难敌腾讯系。

更何况经过业务整改,蚂蚁集团估值规模要发生重大变化,市盈率就不能动辄30倍起,50倍也不奇怪,100倍以上都有可能,而是参考银行估值水平,国内银行10倍左右市盈率算高,多数是5-8倍。

如有一天,蚂蚁集团重启上市,则基于当前状态判断,依旧是腾讯系市值完胜阿里系。用户被拼多多超过,市值难对抗腾讯,阿里到底玩什么生态?

是要阿里式的全资并购,还是腾讯那样给钱给流量,甚至做了*股东,就是不谋求控股?哪个模式更优,已初见分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无冕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