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2021-08-26 09:30 · 互联网     

本文作者:CGL高级合伙人Viviana及CGL北京金融团队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Viviana(PE/VC领域资深猎头,20年专注投资领域高端人才及基金被投企业高管职位搜寻,职业早期服务于跨国金融机构UniCredit及药企Novartis。)

写在前面

01 影响职业选择的宏观因素

曾有专家统计建模分析得出:成功和失败,42%归咎于时间. 这虽然说的是商业的成功和失败,其实它和职业规划有共性。不管你是金融 vs产业,外资 vs内资,前台 vs后台 …,职业规划会贯穿学习,选择,感悟,调整,复盘和再学习,再选择的历程。这里归总些普世的道理: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图1 职业价值曲线

图1.1勾画的是传统职业曲线,从22岁出道到55岁退休。而现在的职场,以风投资本支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例, 创始人平均年龄38岁;他们主力聘用的职场人中,36岁即为上线。 这就是职场人要面对的职业峰值前移,而大家要设计的是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路径,如图1.2所示,要在几个可预见的职业瓶颈期前提早规划第二增长曲线,使职业生涯长青。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图2 产业发展周期

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机器人,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碳中和…,职业经理人每天面对的是不断生成的全新领域的市场需求和诱惑。为了有洞见地管理职业价值,就要时时关注自己所在行业的上下游和周边。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图3 企业发展周期

麦肯锡做过分析, 世界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自1950年后下降了40多年,从原来的61年到18年。说好的“百年老店”呢!中国企业寿命是不是更值得观察?三到五年?五到八年?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图4 职业疲劳周期

7年之痒不只是你侬我侬的男女关系,因创造力定律所导致的职业疲劳周期也有同理。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图5 经济周期

大家惯用的多是康德拉季耶夫理论来形容经济周期,一个循环是60年,分为回升、繁荣、衰退、箫条,中间贯穿一个个微周期。那是选择在谷底还是波峰处换工作,这个问题很难有答案,因为它要参照其他因素的影响。

02 猎头眼里当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圈

圈子

私募股权投资进入从“量的增长”到“质的发展”的重要调整期 ,越来越多的基金专注于投早、投小

政策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TMT(硬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服务)、新消费、大健康(器械、生命科学、创新药),智能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热门行业仍延续快速发展趋势; 某个赛道一旦热起来,所有机构皆蜂拥而上

整体面临资金募集瓶颈,头部效应明显,行业领军机构仍在扩张,超级基金出现, 胜者为王,中小机构投资面临形势严峻

投后管理团队和机制更趋专业化,私募股权投资从价值发现到价值创造转变。被投企业的高成长性是投资策略的最核心驱动因素

VC/PE,GP/LP 界限打通

“国家队”(政府引导,央企投资平台,共创基金,暂不涉及红色资本…) 在投资导向上的先锋作用

基金管理人对 ESG 日趋重视

圈子里的选择

换地躺平:累了,希望去相对轻松的平台

重新打鼓:头部基金做到一定级别后期许项目的归属性,资源*化,独立决策,及更具吸引力的回报,自己组团募资

跟对大佬:看好大佬组建的新基金或新锐基金,迅速实现在某炽热生态弯道超车

急奔行业:为了更接近新兴行业,选择去互联网大厂

平行出走:拒绝内卷。但谁能告诉我,哪不卷

利益驱动:没有错,但是…

看透一切:对冲基金, 一二级联动投资,二级

玩个心跳:创业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以美元PE候选人职业转换大概率事件为例

03 近期投资类岗位地域/层级分布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关于选择

01 时间节点

大国利益拉扯,宏观政策vs民间及外来金融资本布局,经济周期和资本的相关性,基金自身的生命周期,投资人自身阶段性能力 vs 潜力认知,收入安全信心度,家庭结构变化预判(如二胎,城市迁徙),人生阶段的不同追求…, 如果把这些都考虑进来,不搭个投资人们最擅长的模型,这职业规划是没法做了。

但凡我们金融猎头谈及职业规划,容易被理解是鼓励候选人跳槽。组织行为专家做过数据判断:“韧性,是越来越难保持的职场人品质”,这是时代带来的问题,不去讨论;我们要做的是和您一起分析时间节点对职业选择的影响,阶段性人才供给关系中的个体优势,…。如果一个特别有情怀,想为祖国的民办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的投资人在七月转到教育赛道,那无疑就是49年加入了国民党。大家会说,说好的长期主义呢,说好的价值投资呢,现代农业不也等来了它的黄金红利期吗?没毛病,但眼光短浅的我们替您关注的只限于职业规划层面,一个职业投资人,他的投资生命撑不下几个等。

在和投资人的沟通中很容易听到一种情绪,暂且归总为“内卷”吧。部分人以“看谁熬的过谁”来面对,而忽略了底层原因:“您选错了公司”,而这无疑浪费的是自己的职业生命。这里有个四象限工具,分析完您在哪个象限,去或留就不再无解。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02自我价值认知 vs 目标机会匹配

在规划好了什么时候动的同时,正确/全面的自我认知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动作,这个动作能前置更好。如果缺失,它将带来的是职业发展阶段的超常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我们经常碰到有些候选人常把:“我之前有个同事…”,”我已经是ED了,过去总要是MD吧“,“听说xxx在找人,你帮我推荐下”,…放在嘴边。对此,我们想建议职场人平时关注几件维度:

关注同事:从能力,资源,成就,职场情商几个角度做横向比较。俗话说“你在公司排名多少心里就没个数吗”

关注圈子:是投资圈,不是娱乐圈

关注目标:那些想去的平台

放到最后但并不是不重要, 交一两个可信任的猎头朋友,保持沟通:在我们眼里,每一位候选人都是独特的,因为原生家庭,背景,知识,能力,素质,格局,三观,驱动,生命阶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你们,我们不能保证为你们量身定制机会,但彼此的长期了解和信任才是*匹配的基础。

综上不仅能让您建立全方位的自我认知体系,同时还可以激发您的方向设定和微调,能力补充和提高,…。这样等机会摆在您面前时,着重理解机会的具体要求并进行和自身的能力比对就从容了。

-前几天有个刷屏的文章,把资源型,社交型,研究型作为投资人的一种归类方法,不能赞成更多。假设一个基金在做团队扩充时须补充的是研究型人才,而你是自带流量的光辉典范,即使平台再优秀,你会去吗?

-去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万亿,占GDP一半以上,大多由近4亿的20-60岁女性消费者贡献。品牌消费赛道的女性投资人们 + 具备女性视角的投资人们,你们的时代到了 (截稿前突然消费又退潮了,你说这事闹的)

基金选人看什么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人选基金看什么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正确的职业机会选择 = 新机会的匹配点 + 现职位的背后芒刺 – 新机会的非匹配点, 这是选择前必做的一道数学题;除了公式, 下面是我们对基金类比,平台共性,人才特征的观察: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我们的顾问经常被候选人问到:“我现在在投资圈,想去产业(转FA/去FOF/去国企/去创业公司…)““我在产业,想干投资,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做猎头最享受的就是感受到候选人内心的小火苗,像《心灵奇旅》那样。但从过往历史数据看,在“改变一生”的成功转型中,激情/能力/资源/准备都必不可少。如果不是内心足够坚定,往往会跟着市场潮起潮落,在不同的领域来回跳跃,忽略了时间和机会成本。这里提供一个简版自测是否真要产业转投资的问题清单:

1、激情 (决定成功可能性30-50%)

与投资相比,其他可发展的空间

投资能满足您什么诉求(想从投资得到什么)

目标成为什么样的投资人

2、能力+资源(决定成功可能性20%-30%)

您带给投资机构的价值是什么

和投资圈里的人相比,你的综合竞争优势是什么;作为投资人需具备的硬技能,你有哪些,哪些没有

过往产业积累可迅速转化的是哪些;有没有延展性

现有的圈子会对您有帮助吗

3、准备 (决定成功可能性10-20%)

什么是一级投资/PE VS VC, 对之总体观察是什么 (有综合型/垂类基金/战投/家族办公室…)

可以从什么环节切入投资 (基金募资/行业研究/项目寻找/尽职调查/...投后管理/项目退出…)

财务功底

03路境依赖 vs 挑战未来

案例:几年前,一位头部美元控股型并购基金的投资人因中国战略调整被迫离开,当时他有两个选择。A是同类型另一只基金的同级别职位;B是只双币成长型基金,邀请他过去从零组建控股型并购基金,但因他当时还没有募资经验,级别上低了原来半级。他选择了A。两年过去了,他选择的那只基金出奇的安静, 以不变应万变的形态存在着。而机会B当下已经是投资界的黑马,一骑绝尘 (当然最终还要经过周期的验证)。案例带我们观察到:

1、当职场人达到一定的成就阶段,会下意识地风险厌恶。遇到选择,大概率的舒适偏向会带来长期利益折损。路境依赖会使人盲目追求曾经但未必是面对未来的愿景。

2、因为这个安全的选择, 面对日益快速变化的环境,职业技能会逐渐失去原有的优势。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范式, 这和“面子”无关。就像小孩子有的两岁背诗,有的三岁才开口说话一样;有的工程师想造最长的火车, 有的想他设计的交通工具利用最小的能耗最快到达终点。所以没有必要在做职业转换的时候感觉被落后, 因为有可能在你前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真正要去远方。

3、如果我们抛开选择后果的分析,更负责任的关注选择的上游,我们会弱弱地问个问题:如果你知道六个月后将被迫离开公司,你从现在起会做些什么? 其实这是所有职场人都应具备的面对被动选择时的心理准备。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自驾的经验吧,独自行驶在无人的旷野,没油了。弃车原路无望地返回,还是下车前行,面对未知。这像极了拿着高薪滞留在舒适的岗位,全身心躲过挑战。千万别让这发生在你身上!

04职场情商+价值观

请允许我们再多提一点,通常绝顶聪明和事业有成的个体会出现自我短板认知薄弱。投资圈到处都是聪明人,“谦虚”会在职业提升过程中使优秀叠加。

作为金融猎头,我们能做的并不多,就是把求职动机,当前诉求,自我定位,市场动态和候选人一起做到100%的精准分析,面对选择,起更决定作用的其实是您的职场情商和价值观。

CGL:关于职业选择,PE/VC篇

写在后面

职场反复在说选择比努力重要,但我们并没说努力不重要哈。前面图里提到基金在选人时会背调候选人的行业名声,所以不目标做到团队/公司/领域里前10%,最终会落的远远的。那幸运呢?它不也是投资成功人士们*放在嘴边的词吗?天上掉下来一个世上*的机会,它出现的时候你正好在,而且只有你一个人。真心希望您有这样的机会,遗憾的是这通常不是用来等的。如果你以别人成倍的速度攀爬,一旦登顶,你会独享最美的风景。

专业机构对诺贝尔得主的知识结构做过比对分析得出: 诺贝尔得主大概率在艺术上同样有造诣,包括戏剧表演,演奏,绘画, 建筑, 雕塑, 文学 ...; 投射到对投资人能力组合的联想,假设有人拥有美学鉴赏博士学位,法律学术背景, 从早期时尚买手,奢侈品牌管理, 到渠道平台战略规划,这样的产业背景 + 跨界经验 + 综合性知识结构将是他步入品牌消费投资领域的致胜法宝. 同样重要的还有政策嗅觉,全球/ESG视野, 敏捷学习, 开放思考, 处事情商, …做投资人,太南了。

ABOUT US

CGL是一家致力于链接企业和高端人才商业智慧的集团公司,业务线涵盖高端人才猎寻、领导力落地咨询(CLES)、专家网络、组织管理咨询等全方位的人才资产管理,推动企业对人才供应链的“网络协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