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于文进:珞石机器人冲击万台销量,领跑国产机器人赛道

2021-08-27 15:29 · 互联网     

作为全球第二家、国内首家突破机器人柔性技术的企业,珞石也已经成为这个全新赛道的探索者和开拓者。当前,珞石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迭代就在有条不紊进行中。于文进透露,基于柔性协作机器人这一颠覆式创新平台,近日,珞石将要发布一款面向工业协作细分市场的全新产品,珞石内部命名为 CR系列。

“CR系列的核心将依托珞石平台普遍化的特性,基于关节力控,采取平台已经升级的安全性技术,结合工业上的实际应用需求,在运动速度和精度方面进行了大量优化,相比市面上已有的协作机器人,该机器人在速度上至少提升了20%,精度则普遍高于市面上已流通的协作产品,从而提升协作机器人实际生产效率。”于文进说道。

任何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继承和发展是研发的必然过程。珞石的颠覆式创新以及未来的技术迭代路径同样有迹可循。于文进对记者表示,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采用的柔顺力控这样一种全新的技术体系,一开始是从德国这个制造业非常发达、有非常优秀机器人研发基础的地方诞生和演化,德国花了将近20年时间,最终才在库卡机器人的一些标杆性产品上开始投入使用。但由于库卡的产品体系较为广泛,且柔顺力控硬件成本居高不下,柔性协作机器人并没有成为德国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主流。

反而在中国,珞石认准了这种全新的技术体系。韩峰涛作为最初的研发工作人员,非常坦诚地对记者表示,珞石早期的研发上,其实也借鉴了德国的成熟研发经验,但珞石坚持认为,中国的市场环境必然会与之不同,柔性协作机器人会有更大可能性。想要把握这种可能性,核心技术必然需要自主研发自己掌握,因此,多年来,珞石对于柔性协作机器人从表层到底层技术的研发一直都在同步进行。

由于柔性协作机器人增加了额外的高等级、高精密传感器,机械臂在成本上无疑会有很大提升,从技术上来说只能用到了更高端的领域,但珞石考虑到,成本是所有人关心的实际问题,降低成本是所有企业必然会追求的目标。在这个研发思路下,包括机械臂上的驱动器,编码器和力传感器在内的一些核心部件,珞石都开始自研,希望把整体成本可控化。通过自研,珞石目前已经实现除了减速机的之外所有核心技术的突破,而在难度非常高的核心底层控制技术上,珞石也投入进行了自主研发,并取得了最新突破。

从研发开始,通过与国内一部分航空航天前沿技术以及珞石基于控制器的底层技术积累结合,经历了4~5年的努力,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和人力,在柔顺力控上形成真正门槛性的突破,才有了如今人们看到的柔性协作机器人成果。

技术也是珞石最坚实的技术壁垒。珞石CEO庹华认为,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协作机器人将存在4-5年的高投入技术代差,这种先发优势也为珞石创造了系列化产品品牌建设的巨大市场空间。在这种技术壁垒下,珞石才有底气进一步采取了2个研发迭代举动,分别是创建全新技术平台体系和系列化产品开发。珞石希望通过新阶段的研发投入,为后期商业化实现更强的成本控制,通过实现市场上更大的使用量,奠定下阶段技术创新迭代的基础。

在柔性协作机器人赛道,珞石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