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这个暑期档,100亿票房是怎么蒸发的

暑期档存在感之所以低,很大程度上在于没能产出引发全民讨论的爆款电影。
2021-09-01 21:42 · 微信公众号:毒眸  陈楠楠   
   

今年暑期档92天的票房收益为73.8亿,而今年春节档7天的票房成绩就超78亿。这既反映出暑期档的惨淡,也体现出疫情后观众回归影院的进程再一次遭遇拐点。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1年暑期档总票房比2019年同期的177.78亿,减少了100多亿,观影人次只有2.0亿,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超3亿。

暑期档开局,6月的21.02亿票房,已经倒退回2014年之前水平。接下来的两个月,非但没有补上6月的票房窟窿,甚至还在8月交出了20.49亿的成绩。

暑期档存在感之所以低,很大程度上在于没能产出引发全民讨论的爆款电影。2019年的“哪吒”、2018年的”药神“、2017年的”战狼“均是当年暑期档的票房冠军并引发了全民范围内的话题讨论,对比今年暑期,票房冠军《中国医生》并没有如此高的社交讨论度。

爆款电影的缺席一端指向供给不足,一端指向大众观影习惯的消失。疫情深刻地影响了电影市场的供给和消费,这种影响是全球性的。国产片和外片的生产都受到影响,而观众脆弱的消费习惯也被中断。

在去年影院重新营业,观众逐渐回归影院的过程中,这些影响被疫情后急于释出的影片存量所掩盖。但几次创纪录的节日档期后,电影大盘开始趋冷,到这次暑期档,结构性的问题再一次集中爆发。

毒眸(ID:DomoreDumou)认为这些问题是否得到缓解,将决定还剩下三分之一的2021年里,能否产出更多票房,这也关系到目前国内11000多家影院,以及诸多制作发行公司的生存状况。

好在随着《长津湖》重新定档国庆,在国庆假期的加持下,观众回归影院的进程有望得到恢复。

“一朝回到8年前”

今年暑期档大盘的多项数据,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暑期档总票房比2019年同期下降幅度近60%,甚至不及2014年同期的90.9亿。今年暑期没有30亿以上的爆款电影,票房过10亿的影片仅有《中国医生》和《怒火重案》这两部,而2019年同期这一数字为5部。

票房下滑背后是观影意愿的冷淡。自去年7月影院复工后,在《八佰》《你好,李焕英》等电影和春节档等节假日档期的催化下,观众的观影热情有了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但今年暑期档,这一过程被打断,甚至跌入谷底。

暑期档观影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超3亿,同样不及2014年同期。和观影人次同步下滑的还有上座率。拓普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的上座率仅为5.28%,比去年处于复工初期11.5 %的上座率还要低,也是自2012年有票房纪录以来的历史*值。

以今年暑期档票房排名前二的万达院线和大地院线为例,2021暑期档万达院线上座率,比2019年同期降低了7.6个百分点,只有6.66%,单场平均仅有10人观影,这一数字在2019年是22人;大地院线的上座率比2019年同期降低了6.6个百分点,只有5.28%,单场平均仅有6人观影,这一数字在2019年是15人。

总体来看,今年冷淡的暑期档经历了6月开局不利、7月中途折腰、8月“被放弃”的过程。其中有疫情、暴雨等自然原因,更重要的则是国产头部影片、进口片缺乏带来的观影热情低迷。

往年暑期的定档策略,往往是6月用引进大片来提温市场,然后国产大片陆续定档,在互相配合中将暑期档推向高潮。

但今年国产片和引进片的“配合作战”显然没有做好。进口大片的缺席是6月票房惨淡的主要原因,最终拓普数据显示,今年6月总票房比2019年同期的41.86亿缩水了近一半,不及2014年的28亿;观影人次为5974万,是2014年以来的历史*。

7月总票房32.26亿,观影人次8839万,这两项数据再度低于2014年同期,与2019年7月的57.5亿票房、1.6亿观影人次也不可同日而语。

但市场也曾释放出较好的消息:7月30日上映的《盛夏未来》《怒火重案》这两部豆瓣评分均在7分以上的影片以3.77亿的首周末票房将市场提温,由此可见优质内容仍具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而就在业内期待定档于8月12日的《长津湖》能将暑期档推至高潮时,疫情在国内多个省市的迅速则扩散给了市场来了当头一击。

拓普数据显示,8月7日,全国已经暂停影院数达3088家,暂停影院票房占全年大盘20.2%。

在这期间《拯救甜甜圈:时空大营救》《长津湖》《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五个扑水的少年》等影片陆续宣布撤档,到8月底《失控玩家》等引进片再度现市前的这段时间,8月“近乎被抛弃”。最终8月累计票房20.49亿,同样倒退回8年前。

缺的不是影片数量

今年暑期档真的片荒吗?从上映数量上看并不是。

灯塔专业版显示,今年暑期档共有172部(其中包括约32部红色经典重映片)影片上映,即使剔除重映片,影片总数也和2019年同期的134部和2018同期的138部相差无几。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但数量并不代表质量。2021年暑期上映影片整体质量比2019年相比有不少下滑,2019年暑期上映的影片,豆瓣评分在7分以上的共22部,2021年则只有17部。

更重要的是,暑期档的引进片的数量及体量都不如2019 年同期。

拓普数据显示,2021年暑期一共有17部引进片上映。其中分账片5部中有3部票房过亿,12部批片(买断片)中仅有《你好世界》票房过亿。而2019年同期,共有29部引进片上映,分账片8部中7部票房过亿,《蜘蛛侠:英雄远征》《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这两部影片票房均达到了14亿元,21 部批片中,也有2部票房过亿。

一向是暑期档重要组成的动画电影,此次表现也不如预期。拓普数据显示,2021年暑期一共上映了21部动画电影,其中票房在1000万以上的仅有11部,票房过亿的仅有《白蛇2》《彼得兔2》《你好世界》三部;

而2019年暑期同样有21部动画电影上映,但票房在1000万以上的共17部,票房过亿的共7部,其中仅《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动画在暑期档产出的票房就超47亿。

今年暑期档“荒”的,是国产爆款电影。在2016—2020这几个暑期档,都产生了当年票房前3的作品。不同于春节、清明、五一等节档期,能够靠节假日驱动观众进入影院观影,长达三个月暑期档想要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影院,本质上还是需要好作品。

而由于爆款电影的数量较少,和往年相比,观众的观影频次也有所降低,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只看一次的用户比例达到73%,2016—2019年这一比例均未超过60%。

可以说,暑期档为爆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也依靠爆款来支撑大盘。(拓展阅读:)。此前2017年有累计票房近57亿的《战狼2》、2018年有30多亿的《我不是药神》、2019年有50亿出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这几部影片的豆瓣评分也都在7分以上,而今年暑期档票房冠军为不到14亿的《中国医生》豆瓣评分仅6.9分。

而今年,暑期档没有一部票房在30亿以上的影片出现,《中国医生》的影片的总票房占比仅为19.88 %;而2019年同期,《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占比高达26.47 %。

一方面是暑期档整体的大盘较冷,不利于爆款前期发力。长期不温不火的大盘,对新片定档来说并不友好。《中国医生》上映首日票房未过亿,2、3天后才慢慢好起来,说明很多观众对于“有影片可以看了”的感知有所滞后,而这与前期过于冷淡的市场有关。

另一方面则是作品卖相。只有内容足够优质,才能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但首日票房9000多万的《中国医生》显然没有做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曾告诉毒眸,基本认可电影的质量和态度,但在编剧环节被“面面俱到”束缚,未能有效刻画出医生群体。

为此《中国医生》未能获得更高的票房成绩,在很多从业者看来是预料之中的事:“人物塑造和叙事上不够亮眼的影片,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了。”

今年暑期上映的青春题材电影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无法引发构成暑期档主力的00后学生群体的“情感”共鸣,使其难以产出更高的票房成绩。如前期以青春歌舞为主要卖点的《燃野少年的天空》豆瓣评分仅为4.5,累计票房不足1.7亿。

没有头部电影引爆社交话题,不能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影片质量不如预期,无法依靠口碑获得更多票房是暑期档已经经历过的问题。

在“片荒”、观影人群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在片方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心慌”。

作为暑期档开局的6月没有头部国产电影定档是一个例子,片方的慌张早在上半年节假日档期扎堆,档期外无人问津中有所体现。而在历经暑期档的冷淡后,头部国产电影不会轻易定档9月,也是个透明的秘密。

片方的“心慌”还体现在定档策略上明显的“避强”心理,害怕自己的排片空间被挤压,而不会选择与预期中的爆款电影同日上映。

据业内人士透露,早在7月26日《长津湖》官宣定档8月12日前,为了避免与其进行竞争《盛夏未来》从原先的 8月13日提档至7月30日。

而在7月底8月初疫情蔓延速度最快的这两周时间里,更多的影片选择撤档后择期上映。

如果说片方的慌张更多为一部或者由其参与的几部影片,影院的“慌”已然是一个很长远的话题。

郑州某奥斯卡影城店长告诉毒眸,往年暑期档的票房能占到全年收入的30%,“今年十分惨淡,目前情况来看只能等十一了。”自7月20号暴雨导致的郑州内涝后,该影城7月31日恢复营业仅一天后又因疫情原因再度停工,整个8月因停工而没有票房产出。

在后疫情时代,“荒”和“慌”也将会与影视行业长期的业态和情绪基调。“今年有暑期档吗?我怎么没感觉到?”上海某影院从业者发出这一叹息后,再没有回复毒眸有关任何暑期档的任何问题。

还会“慌”多久

就目前的影片存量来看,还剩4个月结束的2021年,在数量上其实并不“荒”。

《狙击手》《封神三部曲》等大体量影片以及此前从各个档期撤出的《世间有她》《冲出地球》等均尚未定档。引进片的储量也相对丰富,如已经确认引进的《沙丘》《007:无暇赴死》等。

再加上国庆已经定档的《长津湖》《铁道英雄》等,看上去能支持未来四个月的电影市场。

但对于片方而言跌至冰点的暑期档结束后,考验并不仅仅是自家影片的质量,也有市场的恢复情况,以及宣发方对电影和市场的信心。

业内某资深数据分析师曾告诉毒眸,今年暑期市场的冷淡,是疫情影响影片供给的体现,“重创之后,上下游完全恢复正常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今年还只是第1年。”

国家电影局网站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电影备案总数为1505部,其中故事片1351部,动画片50部,合拍片2部。而2020年同期,全国电影备案总数为1734部。其中,故事片1512部,动画片71部,合拍片20部。

2021年仅上半年,备案的影片数量就比2020年同期减少了229部,降幅达13%,上游片量的减少透露出的则是资本对影视行业的远离。

今年第四届中国影视资本峰会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公开表示,资本对影视行业的态度自2018年起就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原来大规模融资现象现已不存在。同时他觉得“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采取了基本上是封锁的一种政策。”行业内没有新的公司上市,也没有办法进行融资,上市的影视公司也出现了资金问题。

艾媒数据中心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文娱传媒行业共发生了88起融资事件,共融资319.29亿元。其中动漫领域共发生10起融资,融资金额达到175.26亿元人民币,平均每笔融资近20亿元。影视发生了8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仅达到20.02亿元,不足动漫的平均值。

曾任职于某投资公司经手过多个影视投融资的陆西(化名)也告诉毒眸,2018年从吴秀波事件导致的《渴望生活》无法正常播出起,资本对影视行业的关注就已经“摇摇欲坠”了。而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院停摆,在看不到影片何时上映的情况下,“资本更不愿等待院线电影过长的回本周期。”反而是回报速度更快的网络电影更容易获得资方青睐。

在陆西看来,很多时候资方投资并不基于项目是否优质,更多在乎是否能够赚钱、能赚多少。如果影视公司答应给的年化率达不到资本预期收益,不管这个剧再怎么优质,资本还是不会投。

而制作端,曾有制片人、导演找到路西想要进行融资,但在没有任何平台介入的情况下,影视公司对自家影视项目的投资比例只占10%甚至更低,想要借助资方来完成比较大的融资金额,“资方相当于风险非常大,肯定是不乐意的,影视公司自身也仅占10%的份额,又凭什么说项目就是好的?资方又凭什么相信呢?”陆西说。

在资本投资减少、影片制作数量下降的情况下。只有影片得到观众的认可获得更多的票房收益才能吸引到投资者的目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倒逼电影进行品质提升。国产电影也到了一个提质减量的时候。

在上游不能稳定供给新片,对于观众吸引力降低、观众观影习惯被消磨的情况下,对票房收入过于依赖的影院生意格外难做。

拓宽营收渠道,提高非票房收入,进行影院的泛娱乐场景化建设,使影院不再作为单一的播放空间,也是未来需要不断探索的事情。

不少影城也做出路一些尝试。如今年上半年CGV影城直播卖券包的形式来丰富影城收入,电商平台直播渠道的商品销售总额近2000万。今年8月份,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曾将影院与剧本杀相结合、北京通州万达影城也和红壶相声社进行过跨界联动,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但问题的核心还是在影片本身。疫情的影响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会完全消散,如果“慌”的情绪在业内一直无法得到缓解,哪怕上游片源储备较为充足,导致的结果仍旧是影院“片荒”。而如果因大盘冷淡影片不愿定档、无好片上映观众不进影院,这个无限恶性循环一直持续下去,受伤害的就不仅限于今年暑期了。

希望《长津湖》定档国庆是一个市场回暖的好信号。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毒眸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