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拆解碧桂园2021投资版图,是主动“扩张”还是被动“焦虑”?

各大企业正在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延伸新的触角。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暂且不论行业内的真实现状如何,但我们能看到的是,向外不断延伸多元化触角正成为各大房企发展的重要一环。
2021-09-26 13:19 · 微信公众号:港股研究社  港股研究社   
   

各大企业正在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延伸新的触角。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暂且不论行业内的真实现状如何,但我们能看到的是,向外不断延伸多元化触角正成为各大房企发展的重要一环。

就拿碧桂园来讲,从2018年开始,碧桂园就开始扩张版图,将目标放到现代农业上;2019年入局餐饮业,打造智慧餐饮,开设机器人门店。

2021年,碧桂园持续加码多元化发展道路,新消费赛道上一路狂奔。在餐饮、茶饮、口腔、护肤品等多个领域延伸触角,如参与口腔护理品牌“冰泉”A及A+轮、袋泡茶品牌“茶里”数亿元B+轮、草本护肤品牌“林清轩”数亿元B轮等的融资。

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并不乐观,房企的日子不如从前好过。这些对外投资动作,究竟是碧桂园主动对外的多元化版图扩张还是主营业务发展焦虑的凸显?港股研究社将通过复盘碧桂园今年的一些热门领域的动作,试图寻找一些答案。

闯入微醺赛道,碧桂园酒局再落一子

近两年,刮起了一股“果酒风”,低浓度的果酒深受年轻女性的喜爱,对口了女性在朋友聚会时候的饮酒需求。

与此同时,果酒成也深受VC机构的喜爱。据CVSource数据显示,2020年低度酒赛道融资超过20余次,贝瑞甜心、利口白、走起精酿等品牌拔得头筹,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黑蚁资本、天图资本等一线VC机构名列其中。

今年9月18日,碧桂园创投旗下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汇碧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了贝瑞甜心。

其实,碧桂园投资低度酒并不是空穴来风。三个月前,碧桂园还投资宝酝名酒,布局高端白酒。至于押中宝酝名久的原因,那自然要看这家公司主要的聚焦点。

作为成立刚满一年的新企业,宝酝名酒却能在众多名酒中脱颖而出则是因为聚焦名酒及酱酒,具备产业链资源优势。一方面,做高端名酒,与五粮液、国台、金沙江、天塞等酒企达成战略合作;另一方面,构建“宝酝酒”及“甲等大奖章”等于一体的自有品牌矩阵。在品牌和产品结构上形成有机的战略组合,带动自身的发展,也为碧桂园在白酒行业布局打响一枪。

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李思龙也表示,碧桂园创投看好宝酝团队对酒行业的深刻洞察,坚定看好作为国粹白酒本土消费品牌崛起的大机会,未来还将持续投资和布局。

而此次布局低度果酒,则是为了涵盖更广的受众群体。毕竟在酒水上的高度白酒的受众群体有限,也丧失了女性这一大的消费群体;而对果酒的投资,刚好补充这一缺口,也能在这个产业上发挥更大的优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获得投资的同行其他果酒品牌,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老品牌也有加入;甚至有许多跨界入行者,为了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调整产品线宽窄,推出“+酒”的新式饮品。

如星巴克Mixato酒坊,酒与咖啡的*融合;茶颜悦色的新品嘚瑟加入少量白酒;喜茶在成都落地的旗舰店推出了“茶极客实验室”,打造“茶+酒”的创新饮品等等。这也反应出酒类赛道已经十分拥挤,碧桂园想要在这条赛道破局,还需更多的“新花样”,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对于网红品牌来说,有一定的保质期,更新换代极快;想要当“常青藤”,想要做大做强并不容易。

加码网红品牌,杀入餐饮混战圈

在国潮消费投资的带动下,传统中式餐饮备受资本关注。

近期,碧桂园连续加码中式餐饮行业;今年3月和7月两次投资遇见小面,8月投资文和友。

遇见小面作为面类品牌,2014年成立,在新一轮的融资后估值近30亿元,较三个月前增长近三倍。七年中遇见小面也实现了迅速扩张,截至今年7月,遇见小面已经开设近150间门面;也计划于未来三年内将门店数量增长至1000间。

并且在今年三月,NCBD发布了《2020-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投融资分析报告》中,遇见小面被列为“2021年*投资价值餐饮品牌”之一。

市场普遍认为,以遇见小面为代表的“新面馆”,以数字化、全新的运营能力区别于传统面类品牌,因而能获得新一代消费者的青睐。携年轻化+深度经营+数字化的修建成了遇见小面的护城河,同时也是碧桂园等资本看好遇见小面的原因。

此外,曾经操盘过瑞幸咖啡的陆正耀也入局小面赛道,无疑是看中了这一品类未来的高增长性。据《Tech星球》报道,今年9月18日,陆正耀旗下餐饮品牌趣小面宣称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估值近10亿。这也侧面反映出面食赛道投资的火热程度。

另一方面,这也是碧桂园对智慧餐饮的加码。在2019年碧桂园跨界餐饮赛道,开启智慧餐饮。截至2021年7月,碧桂园旗下机器人餐厅已全面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十大城市,在大湾区主要城市开设的餐饮门店多达95家。

而对遇见小面的投资则是和遇见小面共同探索简快餐面食领域智能化发展,为传统餐饮插上高科技赋能的翅膀。

除却技术层面的入股,碧桂园选择同样受消费者喜爱的具有独特人文情怀的文和友作为切入点,在文化层面进行提炼。这不仅是因为文和有的稀缺性,还有在场景设计上,用怀旧的市井气成功连接80到00阶段的消费主力军,打造“美食+文化”的模式。

恰好这种模式在消费升级的现在,是受资本看好的,也给了碧桂园挤入目前已是一片红海的餐饮圈的机会。

国潮护肤崛起,房产公司也想插一脚

随着“国潮”文化的出圈,国潮的崛起,“国货之光”散发热度。“以国为潮”逐渐由小众走向大众,成为Z世代消费的新时尚。

碧桂园也将目光放到具有代表性的国货上。林清轩成为碧桂园投资的重点,碧桂园参与其两轮的投资。

近年来,护肤品行业也刮起了国货风。据前瞻经济研究院数据显示,大众护肤以66%占据主导地位,高端护肤则占34%次之。在目前,中国高端护肤护场预计在2026年达到1925亿元,较2020年917亿元翻了一番,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而《后疫情时代 | 护肤消费热点白皮书》报告显示,在国产中高端抗初老赛道中,林清轩年度间占比迅速提升,在2020年*,在本土具有较大优势。

另一方面,林清轩作为一个化妆品品牌,构建了从原料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这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定优势。碧桂园创投VC业务负责人牟宝璐也在2020年11月A轮融资是说到,国货崛起,林清轩可以被称之为国产高端护肤品类中的代表力量,符合新兴年轻一代消费趋势的产业。林清轩自身方面,口碑和产品也都不错,团队严控品质,注重产品研发投入,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

但是通过下图可以看出,林清轩作为本土少有的高端护肤品,受欢迎的程度并不及外资品牌。在中国高端市场迎来爆发的同时,外资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加上林清轩自身的产品较为单一,在其他品牌的激烈碰撞下并不具备优势。

而本土品牌的也野心勃勃。佰草集同样作为本土高端美妆品牌的代表在6月推出百草提炼的灯管精华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伽蓝集团拥有美素和自然堂两大护肤品牌,优势凸显;并且在今年5月的展会现场,展出科技赋能的产品。虽说国货崛起已经逐渐成为趋势,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多的消费者依然会选择耳熟能详的大品牌。

在之后的发展中,林清轩如何发挥自己的本土优势,成为高端护肤品的黑马依然有待考验。但是前面有了*日记的逆袭,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林清轩讲出新的故事。而碧桂园对它的持续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林清轩破局,但碧桂园能否借此在化妆品赛道上博得一丝关注,依然迷雾重重。

疯狂跑马圈地,收购富力物业剑指何方

除却外部的行业布局,碧桂园对自身已有业务的拓展和延伸也是重点。

作为房企,物管服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据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上市物企和所属房企的营收对比》的数据来看,碧桂园服务的物管营收占碧桂园总营收的4.9%,排名20。相比来看,同期,中海地产和康桥集团物管服务所占总营收比重为16.2%和15.6%,这也说明了碧桂园服务在总营收当中的占比与同类型公司仍有一定距离。

或许这也是碧桂园在物管领域拓展版图的重要原因之一。2021年9月20日下午,港股碧桂园服务以100亿收购富力物业旗下子公司富良环球。收购完成后,碧桂园服务将持有富良环球100%股权,并间接收购富良环球所持之各目标公司100%股权,此举被称为房地产行业最贵的收购案。

中指研究院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业企业可以通过收并购等方式迅速切入重点城市,在深耕区域的基础上提高核心城市项目密度,弥补其区域布局短板。

正是如此,富力物业不仅具备良好的物业管理、商业运营能力。富良环球还间接持有了广州富星100%的股权,这意味着碧桂园将会间接持有大同恒富、天津华信、天力物业等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运营实体,将有利于增强自身物管服务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碧桂园服务一直强调“要稳固行业龙头地位”,而此次收购,则是它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然而碧桂园服务的野心绝不满足于此,其计划5年时间做到千亿收入。在年初碧桂园服务的市值达到2000亿,距目标有一定距离,因而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圈地行动。

今年年初以49亿元收购了蓝光嘉宝服务,8月又再收购四川合盟业管理有限公司。加上此次的富力物业,之后也就确实更有利于碧桂园加强在物管服务这一领域的优势。而随着物管行业这一并购案的浮现,对于*梯队的其他物管企业也会压力陡增。

结语

不论是传统企业,还是后起之秀,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它们正在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延伸新的触角。而“不务正业”似乎也已成为传统企业的代名词,至于究竟能不能成为它们的新增长点,或许已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摆在传统企业面前,这已经是一个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港股研究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