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被低估的手术机器人企业,天智航将迎来“黄金时代”

2021-10-29 08:54 · 互联网     

在手术机器人领域中,最为人所知是主要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从细分市场来看,骨科是手术机器人最早进入的领域之一,也是目前手术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化最重要的热点领域。

2021年至今,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完成了约10起融资事件,覆盖创伤、关节、脊柱等不同品类,融资额累计超数十亿;微创机器人-B也即将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招股市值区间为343亿港元-411亿港元。而被誉为“国产手术机器人*股”的天智航(688277.SH),一直专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且有着成熟的商业化路径,而其市值为82.71亿人民币(据2021.11.28收盘价)。与微创机器人-B为同一赛道的企业,为何被低估呢?

高速发展背景下“被低估”的行业

市场空间需求空间大以及政策的不断利好,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企业争相抢占中国骨科机器人赛道。虽然行业发展一片火热,但由于市场接受度及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导致资本市场对国内骨科机器人企业估值仍然偏向保守,而且企业市场估值更是低于国际水平。

从市场端分析,手术机器人是技术门槛高、开发注册营销周期长、前期资金投入大,从研发到产品上市基本都在十年以上,导致一台手术机器人的售价达千万元,作为国家公立医院很难购买其使用,尤其是地方级三甲以下的医院购买能力相对更弱。也因如此,医生使用手术机器人未达到规模化,市场还处于一个发展初期,需要医院和患者不断的接受和使用未来才有可能平摊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成本,以增加医院的购买力,患者的使用率。公开资料显示,天智航已经与100余家*的合作医疗机构进行了深度合作,已经顺利完成上万台骨科手术,收入增长迅速,是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中较为*的存在。

从医疗端分析,我国手术机器人进入临床手术应用的时间较短,机器人辅助手术尚处于起步期,医生对于新技术的使用存在学习和接受的过程。任何一台新型医疗器械的使用都有从0-1熟练的过程,尤其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使用过程必要保证100%的安全,这样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以准确到达病灶、切口微小、稳定性高、具有良好的术后效果。一位医生使用手术机器人前,需要“手术指南+创新术式”熟练掌握医疗技术,才能把医生的“医术和手术机器人作用”有效结合发挥医效*化。而天智航在研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同时,2019年始至今已经完成了19项创新术式,为手术机器人领域使用安全性、效果程度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提高手术机器人的普及率。

从患者端分析,用机器人做手术,需要先支付一笔不菲的“开机费”,以全球著名的手术机器人达芬奇为例,其“开机费”需要3万—6万元,国产机器人最少也要近万元,加上后期的治疗费用,一个普通家庭很难支付如此高的手术机器人的费用,这也是手术机器人普及率的阻碍。好消息是医保的加持让患者见到了曙光,今年,沪京两地先后宣布了手术机器人被纳入医保使用范围,这个消息无论对患者、医院,还是制作企业来说都是重大利好消息,也为手术机器人行业的普及性带来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国家的多项政策一直助推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整体提升人们的医疗水平,早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就提到“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以及2016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2019年底《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里面均提出重点和助力发展手术机器人领域。

手术机器人趋势几何?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临床需求的持续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医疗机器人的研发呈现井喷之势,但商业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

骨科机器人企业天智航进行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覆盖发展,使其在商业模式上则更多样化。目前天智航正在探索与医疗机构共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的业务模式,即公司向医疗机构提供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所需的骨科机器人及配套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医疗机构按照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数量向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这一模式下,降低了医疗机构一次性购买骨科机器人的资金压力,缩短了产品进院时间。同时,提升了公司与医疗机构间的互动效率,推动产品迭代开发。另外收入来源多元化,有利于公司形成稳定营业收入来源。

另外,直觉外科公司“系统+耗材+服务”的闭环商业模式已逐渐被更多企业参考。从直接外科公司历年营收占比来看,初期收入以系统为主,随着手术量提升,耗材占比大幅提升,服务则占比较稳定。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竞争壁垒,且能为企业收入带来稳健的增长。

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在国内机器人企业中,天智航具有企业先发优势,天智航关注骨科临床需求,以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为突破点进行了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完成了三代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产品迭代开发,实现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价值、产品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统一。

在商业合作方面,天智航已经与100余家*的合作医疗机构进行了深度合作,已经顺利完成上万台骨科手术,收入增长迅速,是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中较为*的存在。在研发专利方面,截止2021年6月30日天智航已取得270项专利,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除此之外,天智航对骨科机器人控制系统在内的29个软件申请了软件著作权。上述专利、软件著作权及相关非专利技术,构建了天智航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壁垒。天智航的主要产品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够辅助开展脊柱外科手术以及创伤骨科手术,以机械臂辅助完成这些手术中的手术器械或植入物的定位。目前天玑骨科机器人已研发至第三代,使常规手术精准微创化、复杂手术标准化、关键操作智能化、医疗资源均等化,临床优势显著。

与之处境相似的还有刚刚上市的微创机器人。微创机器人成立至今已有7年历史,到现在为止其产品仍处于研发之中,没有在售产品,市值却达350亿港元。通过招股书显示,微创机器人在2019年、2020年的亏损额分别为6980.1万元、2.09亿元,同期研发投入分别为6188万元、1.35亿元,现在谈及变现盈利还为时尚早。

还有,国内较为突出的手术机器人企业山东威高,威高的“妙手”手术机器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机器人手术系统,据了解,“妙手”手术机器人目前仅仅完成168例手术。

目前国内布局骨科机器人企业,除了处在集采风口浪尖下的微创医疗和山东威高,另外还有、键嘉机器人、三坛医疗、鑫君特、罗森博特等。

未来,随着骨科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应用普及,以及公众对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接受度逐步提升,这未被填补的巨大潜在市场需求,必将造成行业上下游相关方之间合作遍地开花。像已经被“被低估”且具有完善商业模式和系列产品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天智航,企业市值必将大幅度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