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一件暴露我浅薄无知、愚蠢透顶的事情。
当依稀听闻朋友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我脑海里的代购清单瞬间呼之欲出,同时还思索着如何不着痕迹地开口:
“香港的护肤品很便宜吧?你平时下课去逛街的时候……”
然而,朋友皱起眉头、满腹疑惑,继而大声疾呼:“香港购物划算与我何瓜?我在深圳上课啊!”
她说得没错,只不过她读的“香港中文大学”后面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后缀,全称应该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分校区?还是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的独立学院?
NO!它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设立的大学。
令人好奇的是,它和那所挤进QS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享誉全亚洲的香港中文大学,到底是啥关系?
01、分数直逼985,学费一年九万五
虽然外行人听起来云里雾里,但在内行人眼中,这两所学校可是泾渭分明。他们一般把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为港中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称为港中深。
但是,港中深也并非和港中文毫无关系。要说起它们的渊源,就不得不提港中深的两位“爸爸”——港中文和深圳市政府。
话说某天,这两位“爸爸”闲话家常,深圳大佬懊恼于自己身为超一线城市,好大学的数量却远远不够;而港中文也有意向加强与珠三角一带的教学协作。
两者一拍即合,签订了合作办学的框架协议。2014年,两人共同的“孩子”——港中深诞生,首届本科生喜气洋洋地搬进崭新的校园。
当港中深这张稚嫩的面孔*次在高校界亮相,虽然它自带港中文的无限荣光,但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还是持观望态度——谁想当*个吃螃蟹的人呢?
没过多久,港中深就凭实力证明:从前你对我爱理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这么说吧,如果你是2021年广东省的历史类高考生,你的排名要在全省的前0.18%,才能被港中深录取;而如果你是物理生,你得是全省的前0.28%。
在广东省,最难考的不是“老大哥”中山大学,而是年纪轻轻的港中深。后者已经连续6年成为广东高校的录取分数线*。
事实上,港中深在生源质量上的一骑绝尘,在其他地区亦然。2021年港中深的理科录取分数,平均超过各地一本线的146分;而这个数字在文科方面是93分。
这意味着,能通过高考录取进入港中深的学子,轻轻松松找个985、211大学读书不是问题。
于是经常有人揣着同一张成绩单,在浙大、中大、上交、复旦和港中深这些学校里犹豫,感受着学霸特有的为难。
港中深的优势,诚如它所宣传的那般一目了然——背靠港中文的国际化视野和师资力量、全英文教学、书院制、数不胜数的对外交流项目……
或许对于分数能考上这所学校的学子而言,它只有一个缺点,就是贵。
在该校的招生手册上,本科生一年的学费是9.5万元,住宿费是1200元。仅这两项支出,四年的费用就接近40万元,还没算上在深圳的生活费。
港中深的招生手册。
学费这么贵也不是毫无道理,毕竟港中深也是拿出真金白银来聘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就包括5名诺贝尔奖得主、2名图灵奖得主、1名菲尔兹奖得主以及近30名各国院士等。
总而言之,从各个方面来看,港中深这个出息的儿子,都能让两位“爸爸”扬眉吐气。
02、从港中深毕业,算留学生吗?
既然我等普通人对港中文和港中深傻傻分不清,那么揣着港中深文凭的学子们,到了HR那里能和港中文毕业生一样吃香吗?
其实,港中深所有学生在入学前,都要到港中文注册学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说自己是“港中文的学生”也并非无理取闹、混淆概念,人家的学籍确实和港中文的学生如出一辙。
而且,港中深毕业生拿到的学位证,也是由港中文统一颁发的、国际通行的学位证。
港中深的学位证书与港中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图源知乎
区别在于,中国内地大学本科施行“双证管理”,所以港中深的本科学子还会拿到由港中深颁发的、教育部认可的内地通行的毕业证书。
这个毕业证上面,学校名称会附带“深圳”字眼的小尾巴。
遗憾的是,虽然港中深的学费比留学少不了多少,但其毕业生不能在教育部认证留学生学历,也就无缘一些城市为留学生量身定造的落户、购车、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
为此,曾有港中深学子跑到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落户困难的问题——
这些原本分数能上985、911院校的学生,发现自己既无法享受985、211应届毕业生的人才待遇,也无法通过留学生落户流程。
这让港中深毕业生有点像“后妈生的孩子”,由于身份尴尬,即使再优秀,也可能暂时无法登堂入室。
幸运的是,港中深的一纸文凭在HR那里的认可度没有被打折扣。
多位港中深学子表示,闯过大厂的简历筛选基本没难度,港中深学历的江湖地位大约与普通985院校相同级别,且有外语优势,在深圳本地尤其吃香。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亲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港中深学子对大湾区的情怀有目共睹。
该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0年直接就业的本科应届生中,有64.15%留在深圳就业,超过70%在粤港澳大湾区“打工”。
入职大厂对于港中深学子而言,似乎是稍微努力一点就能达到的结果。
2020年,在直接就业的港中深本科毕业生中,就有75.61%斩获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和跨国企业的offer,人均年薪超过15万元。
不过,本科毕业就去“打工”的学子,在港中深只是相对较少的一部分,高达73.4%的升学深造率代表了更多人的选择。
这部分决定在学历方面更上一层楼的学子,大多数也手握非常耀眼的录取通知书,其中接近七成的人去向世界大学排名Top50的高校。
这么看来,港中深学子虽然无法获得一个名正言顺的留学生身份,以及伴随这个身份而来的一切特殊待遇,但他们在就业、升学时享受的社会认可度,并不亚于一些公办知名高校。
至于留学生身份嘛,也不是彻底没辙,比如本科毕业后利用港中深的优势,把国外*大学的offer拿到手。等到再回国时,该有的待遇都有了。
03、合办大学,尴尬吗?
或许你也注意到港中深的与众不同,论师资和生源质量,它比得上一些知名大学绰绰有余;论学习氛围、环境和学费,它堪比留学。
但从整体上来看,它始终是一小部分人会考虑的、知名度和国民度无法与国内中上流985院校相提并论的大学。
如果要寻找港中深在高校界的定位,它是一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办大学。
与港中深同属一个类别的,还有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它们分别由一所中国内地高校与一所港澳台或国外高校联合而成。
合办大学共享港中深的长处,比如外语授课、国际化视野、小班精英教学等,也有着共同的“劝退”之处,比如昂贵的学费、可能无法提供留学生身份等。
在这些合办大学里面,港中深不是最老牌、最资深的,却是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
无论是比港中深早成立10年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还是在港中深之后建立起来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它们的录取分数、全国排名都不及港中深出色。
这类合办大学整体比较年轻,基本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等东部沿海城市,它们的成立背景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
乍一看,合办大学很符合“家门口的留学之路”等宣传话术。
相比起出国出境留学的生活、机票成本,选择这些合办大学确实能省下一笔钱,只不过可能也同时省了一道留学生身份认证的程序。
与此同时,人们对合办大学的态度也比较玄乎。就连港中深这种头部大佬,也不是没有相关争议。
部分不了解的人以为港中深是野鸡大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如果保留内地高校制度,只在教育资源上做文章,这种创新是很有限的。”
而这正是一些合办大学的现状:在师资、设备、校园环境上砸钱,垒起一流的教育资源,但在制度上保留了中国内地高校的准则。
换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国内的所有大学,只要引入足够多的国际名师、采用更国际化的教学语言、打造更高端的校园环境,就能够得上合办大学的条件?
合办大学要背靠它们身后的大树,在教学理念、制度上更好地创新,让学费更具性价比、让优势更明显,还有一条相当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六连冠!港中大(深圳)录取分数再次领跑广东省内院校/深圳商报
[2]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0第三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揭秘:毕业授港中大学位/羊城晚报
[4]香港中文大学官网简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