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广汽埃安,为何没能跑出来

有了广汽的继续支持下,广汽埃安还有机会从日益激烈的战场上获得优势吗?
2021-12-08 19:50 · 微信公众号:连线出行  周雄飞   
   

一纸公告,让广汽埃安的独立上市更进一步。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表示,旗下广汽埃安将承接广汽研究院相关研发人员,并通过现金增资、资产注入现金购买及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等方式实施内部资产重组,推进广汽埃安进一步上市。

广汽埃安资产重组及增资内容,截图自公告

这意味着,广汽埃安自2018年以子品牌推出后,经历了3年的发展,该品牌或将脱离广汽集团,正式转变为一个独立的新能源车企。这也是继广汽于去年广州车展上宣布埃安品牌独立运营后又一大新进展。

自去年广州车展后,广汽埃安的动作也多了起来。

今年1月,广汽埃安发布了旗下的新电池技术——石墨烯基快充电池,并宣称当新能源汽车搭载这款电池后,其续航可达到1000公里。由于前期造势的影响,这一发布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殊不知,就在两个月后,广汽埃安就带来了新产品“弹匣电池”,一度被外界视为叫板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之后,广汽埃安推出了AION S PLUS、AION LX Plus等改款车型。

作为广汽埃安母公司的广汽集团,同样对这一品牌无比看重。今年5月的广汽科技日上,广汽发布了自己的NAD(领航辅助系统)和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统G-OS,而这些新科技无一例外被广汽埃安车型率先使用。

这样的重视,也揭露出了广汽集团在新能源业务上的困局。

由于2017年广汽燃油车业务上的下滑,次年其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并直接就打出了广汽蔚来和广汽埃安两张牌。但牌多并不代表就能打得好,两品牌这之后虽然都有相关车型推出,但就市场表现来看却都不尽人意。

其中,广汽蔚来由于品牌力太过于薄弱,甚至遭到了合作伙伴蔚来的“嫌弃”,持股比例一度减持,蔚来创始人李斌也退出了其法人席列。为了保住发展,广汽蔚来只好在今年4月更名为“合创汽车”,但依然没有表现出多少实力。

在合创汽车身上看不到未来的广汽,只能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表现稍微好一点的广汽埃安。而对于推出已有三年的广汽埃安,为何到了现在依然没有多大声响?

有了广汽的继续支持下,广汽埃安还有机会从日益激烈的战场上获得优势吗?

1

聚光灯下的广汽埃安

广汽埃安的独立上市,有了实质性的一步。

根据广汽集团公告,经其董事会批准,广汽埃安于上月底正式开启上市进程,而进程的*步就是资产重组。

按照方案,广汽埃安将吸收广汽研究院涉及纯电新能源领域的研发人员,还将以49.75亿元现金并承担负债的代价,吸收广汽乘用车、广汽研究院等主体在纯电领域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

资产重组具体内容,截图自公告

除了资产之外,广汽埃安还将获得来自其母公司广汽集团74.07亿元的现金增资、以及广汽乘用车35.57亿元的生产设备等实物资产增资。

重组完成后,广汽埃安将会获得大批优质资产和资金,其注册资本也将从14亿元左右增加至60亿元,在广汽看来完成这些后,广汽埃安在研发、制造、销售的综合竞争力也将得到提升。

据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介绍,将会在今年底完成员工持股,明年将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工作,之后择机上市。其公司名称也将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事件,虽然对广汽集团和广汽埃安来说无比重要,但并没有引起业内太多的关注,毕竟这一消息在去年就已被公布。

去年广州车展,在广汽集团的发布会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宣布“广汽埃安”品牌将独立运营,全面打造高端科技品牌。据其介绍,广汽埃安将定位为高端智能纯电动车品牌,未来该品牌将全面推动研发、智造、产业链和营销等方面的发展。

有了广汽集团更多的支持,广汽埃安自今年初开始,频频出现在业内及公众的视野中。

先是在今年1月中旬,广汽埃安在一波造势下,高调地发布了旗下的新电池技术——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据其官方介绍,这款电池可以实现充电8分钟充满80%的电,并且可以做到1000公里的续航。

凭借着这些指标,让这款电池一经发布,就站到了行业中的*位置,并赢得了诸多关注。

或许是为了趁热打铁,广汽埃安很快又拿出了新的电池技术。今年3月,广汽埃安发布了一款名为“弹匣电池”的动力电池技术。顾名思义,其技术就是将电芯安装在类似于“弹匣”的安全舱中,并通过冷却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来保证整体电池的稳定。

这一电池技术发布后,一度被外界视为在对标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广汽集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罡在发布会上也将这个意味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曾公开表示“弹匣电池将重新定义三元锂电池安全标准。”而三元锂电池,正是比亚迪主打的电池路线。

再到今年6月的重庆车展,广汽埃安基于AION S发布了新款车型AION S PLUS,后者相比于前者,在外形上显得更加修长一些,动力和续航方面同样也有所增长。无独有偶,广汽埃安也对旗下AION Y进行了改款,并于上月初正式上市。

而就在同月的广州车展,广汽埃安发布了AION LX Plus,该车型也是基于AION LX所打造。这款新车型相比于老款车型,在外形方面并没有多少改动,只是在内饰上将双联屏改为了仪表盘和中控屏的分开设计。

这款车型同样具有许多亮点,比如其搭载了三颗可变焦的激光雷达,分别位于前档玻璃上方的一颗瞭望式雷达和前车轮轮眉上的两颗。此外,该车型还采用了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

其中,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是广汽集团自研的电池技术,并于今年4月的科技日对外发布。据官方介绍,该技术可以实现锂离子电池单体电芯体积减少20%,重量减轻14%,并且还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

广汽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280Wh/kg,经过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工况进行续航测试,搭载该电池技术的广汽埃安AION LX PLUS车型已经实现超过100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

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在自动驾驶系统方面,广汽也推出了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这一系统中搭载了全新升级的领航驾驶辅助系统,支持高速公路和匝道内单车道巡航、自动换道、超车、自动上下匝道功能;记忆泊车功能也被包含在这一系统中。

据广汽介绍,这一智能驾驶系统,同样在AION LX Plus车型中搭载,而在之后这一系统会在更多的广汽埃安车型中完成搭载。

这样看来,无论是发布动力电池新技术,还是发布新车型,亦或者是独立上市,广汽埃安这样一系列高调的动作背后,其实都有广汽集团对其的支持。而像这样的“倾囊相授”下,广汽也是为了解决其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所遭遇的困局。

2

本想破局,再遇困局

与很多传统车企一样,广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突破困局。

细看广汽的燃油车基本盘,基本包含广汽乘用车、以及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两大合资品牌。其中,广汽乘用车也在2017年更名为广汽传祺,而传祺GS4可谓是其主要的爆款车型。

2016年,传祺GS4突然爆火,年销量达到了33万辆,甚至一跃成为了当年自主车企SUV销量第二名,而在前一年这一车型年销量仅为13万辆。

这样的好景并不长久。

到了2017年,传祺GS4的销量虽然达到了34万辆,但相比于上一年的销量仅增加了一万辆,再到2018年其销量却下滑至24万辆,而到了2019、2020年年销量只为10万辆和13万辆。

传祺GS4 2015-2020年年销量情况,

数据来源于乘联会,连线出行制图

销量支柱车型表现不利,在财报中明显的表现出来。就在传祺GS4销量到达*之时,当年的盈利情况也有很好的表现。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广汽集团总营收为715.75亿元,同比增长44.84%;净利润为108.22亿元,同比增长71.88%。

但到了2018年,其总营收为723.8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13%;净利润方面为109.46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15%。再到2019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同比甚至双双转负,连线出行通过翻阅其往年财报,可以看出当年的表现是其自2013年以来最差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集团虽然还拥有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两大合资品牌,但它们也没有很好地抵消广汽传祺的颓势。据公开数据,2016年到2020年,广汽集团的投资净收益从58亿元上升到99亿元。但广汽集团的净利润,仍然从2017年的108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61亿元。

或许是为了挽救这一增长颓势,广汽在2017年开始向新能源汽车业务大力布局。

当年7月,广汽埃安正式成立,创立之初就被广汽集团称为是其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并摒弃了当时流行的油改电路线,打造了纯电专属平台和制造工厂,为之后的发展做准备。

而在2017年年终广汽又与蔚来“牵手”,达成了合作协议。次年4月,两家共同创立的广汽蔚来正式成立,按照合作协议,广汽主要负责整车的研发和生产,蔚来则提供智能网联技术和能源支撑体系,双方以合创模式在纯电动整车研发、智能汽车前沿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

广汽埃安和广汽蔚来双双成立后,在业内看来广汽已坐上了新能源汽车的牌桌,而它手上也有了这样两张“王牌”。但事实证明,这两张牌表现的并不突出,甚至有点乏力。

在*车型的上市速度上,广汽埃安抢先一步,旗下*车型AION S于2019年4年上市,这之后AION V、AION LX等车型接连在2020年上市,但从销量方面来看,广汽埃安旗下仅有AION S表现较好。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新能源车型销量排行前十中,广汽埃安旗下只有AION S入榜,以45626辆位居第四位,而特斯拉Model 3和宏光MINI EV却以超过它2倍之多的差距排在它前面。

2020年全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前十排名,

数据来源于乘联会,连线出行制图

为了改善产品表现过于单一的问题,在今年上海车展广汽埃安推出了旗下新款车型——Aion Y,这一车型一经推出就被给予厚望。“埃安Y,一定会成为爆款,月销量至少5千辆。”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曾这样公开表示。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骨感。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自AION Y上市后截至上月,其车型月销量仅有今年9月达到了5003辆,其余月份均未超过5000辆的目标,基本保持在2000-4000辆的水平。

这就意味着,即使推出了看似爆款的AION Y,也没有实现所谓的爆款现象,仅靠AION S支撑一个品牌的销量和品牌力,可想而知难度是极大的。

相比之下,广汽蔚来的命运更为悲惨一些。

广汽蔚来的*车型——合创007于2019年底正式上市,而到了去年5月才正式上市销售。对于这款车,广汽蔚来同样无比看好,曾定下了“2020年达到1.5万辆”目标,随后将这一目标下调至1万辆。

然而,现实更为残酷一些。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合创007上市之后,截至去年年底总销量仅为659辆,与之前的万辆目标差之千里。来到今年,这一颓势依然没有改善,月度销量依然维持在几十到两百辆左右。

或许是看到这一颓势,蔚来方面开始与广汽蔚来渐行渐远。就在今年1月的广汽蔚来新一轮融资中,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广东珠投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向其增资19.23亿元,广汽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增资约4.82亿元,而作为主要合作伙伴的蔚来却没有跟进。

合创汽车融资信息,截图自企查查

此外,根据企查查资料显示,广汽蔚来法定代表人已由李斌变成珠江投管集团总裁李志红,蔚来占广汽蔚来的股份比例仅为4.46%。

为了应对这一系列颓势,广汽蔚来先在今年4月更名为合创汽车,将“蔚来”一词从品牌名中剔除,再到今年10月推出并上市了旗下第二款车型合创Z03。而由于这一品牌的认知度并不高,据众车网汽车行业数据监测显示,这款新车型在上市当月销量仅为1辆。

现在来看,广汽手中虽然握有广汽埃安和合创汽车两张牌,但两者的表现都不尽人意,更不要说破解燃油车业务的困局。而基于目前广汽对埃安的进一步加码,或许在广汽看来埃安更有潜力一些,并将破局的希望寄托于这一品牌。

3

埃安能助广汽破局吗?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来解答一个问题:已成立三年、拥有多款量产车型的埃安,为何现在依旧处于默默无名的现状之中?

按照上述论述,AION S算是埃安品牌体系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款车型,并已成为此品牌的销量主力。据广汽埃安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累计销量为6万辆,其中AION S单车的总销量就达到了4.5万辆左右,占其品牌总销量的75%。

但AION S看似喜人的销量,其实更多是B端销售所支撑起来的,C端个人消费者寥寥无几。

据观察者网报道,截至2020年,AION S销售结构中有很大比例为非个人用户,销售用户基本以网约车、出租车相关企业为主,比例基本为总销量的60%。此外,Aion LX、Aion V等车型的销量基本也是B端市场所创造。

其中,隶属于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成为广汽埃安等车型的主要投放企业,据连线出行观察,如祺出行的网约车车型中大部分为AION S,另外还有GE3 530,广汽丰田雷凌双擎等车型。

回看AION S上市之初,古惠南曾表示这款车型会坚持走中高端路线,面向更多城市布局。但就目前来看,这款车型确实出现在一些城市中,只不过更多是以网约车车型出现。

“如果一个品牌的车型,更多被用作网约车服务,而不是C端个人消费者购买,即使销量表现再好,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的认知也是不够的,甚至会有消费者认为这一品牌很掉价,由此广汽埃安所定位的高端品牌,消费者自然也不会认可。”某传统车企4S店总经理吴涛对连线出行表示。

除了依靠B端市场提高销量之外,广汽埃安还多次陷于质量不过关的负面舆论中。

今年2月,一则新能源汽车自燃的视频在多个新能源汽车微信群中流传,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自燃的车型为广汽埃安AION S,对此,广汽埃安彼时并未做出任何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加上这起自燃事故,已经是AION S自2020年5月首次出现自燃事件后的第六起自燃事故。对于多次出现的起火事故,广汽埃安方面仅对*起事故进行了回应,表示车辆确系自燃,原因在调查中,但此后一直未公布调查结果。

虽然新能源汽车自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基于AION S在短时间内就出现多次自燃事故,外界也将此款车型戏称为“自燃王”。

今年9月,广汽埃安AION Y又被曝出前机舱漏水、被车主投诉的消息。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援引几位AION Y车主表示,当洗车后、或者遭遇下雨天,车身的前机舱都会有水渗入,将机舱内大量的电子元器件打湿。

连线出行通过查看广汽埃安APP后,也发现有很多车主在APP中表示自己的车子也存在机舱漏水问题。

车主反映车辆机舱漏水,截图自广汽埃安APP

对于这一问题,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曾作出解释:“我们的车辆机舱本身也是非密封状态,洗车或下雨时,机舱都会有水的,但我们的技术标准机舱插件都是IP67(水深1米1小时不进水)技术要求的,可应对正常的机舱进水情况。”

对于这一答复,很多车主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进水势必会对车内的电子器件造成损害,甚至造成生命危险,而埃安官方没提出任何解决办法,以至于这之后有部分车主选择退车。

在孙浩看来,或许正是由于广汽埃安太过于依赖B端市场,在加上自燃和漏水都质量问题,不仅让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同时也让很多车主对其不再信任,更不要说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一品牌。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至今,确实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而这其中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推荐起了很大的作用。反之,如果消费者都不信任一个品牌,那么这个品牌也很难出圈。”盖世汽车王显斌对连线出行说道。

在这样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下,广汽埃安一直没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脱颖而出,也不意外。而随着广汽集团对广汽埃安进一步的投入,后者或许也很难能走出目前这一困境。

先来看广汽埃安在上月举办的广州车展上推出的AION LX Plus,具备了激光雷达、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和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虽然一度引起业内关注,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比如对于1000公里续航方面,就被质疑现实是否真能达到。“对于实际续航能不能真正达到1000公里,还有待时间验证,大多车还在概念阶段,实际续航还要考虑行驶时速、路况、气候温度等综合因素,实际续航里程会打几折,只有经过实车上路才能给出所有质疑答案。”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对*财经记者表示。

而对于这款车型主要亮点之一的三颗激光雷达,其实也并不能取得多少优势。在王显斌看来,目前整个新能源行业都已进入“军备竞赛”中,重点都放在了激光雷达上,沙龙的机甲龙甚至搭载了4颗激光雷达。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国内对自动驾驶法规还没出台前,即使搭载再多的激光雷达也只能实现L3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同时还会增加整车的成本,使其车型更有可能变成一款小众车型。

此外,AION LX Plus本质上仍是AION LX的改款车型,并不算是新车型,与老版车型相比,在外观和内饰上仅做了些许改变,只是增加了激光雷达和智能驾驶等软硬件。

需要注意的是,广汽埃安此前也推出了AION S PLUS等改款车型,但在AION S老版车型的影响下,改款车型并没有表现出很好的销量。

由于广汽埃安并未公布这些改款车型的销量,由此按照总体销量来看,AION S PLUS自今年6月上市,据乘联会数据显示,AION S今年5月销量与之后几个月的销量并未有多大变化,基本都维持在5000辆左右,到了9月销量虽然提升到了7679辆,但到了10月增长幅度减缓,相比于9月仅增长了140辆,可见有了AION S PLUS后并未大幅增加总体车型销量。

2021年1-10月AION S销量情况,

数据来源于乘联会,连线出行制图

正因如此,在智能化水平与行业内持平、再加上AION LX车型销量低迷的现状下,AION LX Plus是否能有好的表现是一个未知数。

除了这些,广汽埃安还面临着其他的风险。

相比于特斯拉、“蔚小理”等新能源车企,还是极氪、几何等自主车企新能源品牌,目前都已摆脱传统4S店销售模式,走上了直营体验店道路。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广汽埃安的销售目前却还是依托于传统4S店模式。

连线出行通过在地图软件上搜索广汽埃安,可以看到在杭州市多个地址中,大多数都是远离商超、位置较为偏僻的4S店,其中仅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超体验店。

此外,广汽埃安由于是脱胎于传统车企,其品牌就缺少了一位本身就带有流量的掌门人所带领。连线出行曾在多篇文章中对此进行过论述,认为一个带有流量的掌门人,可以有效增加一个新能源品牌的影响力,比如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亦或者是“蔚小理”三家的创始人也都被公众了解。

“由于还没有放弃传统4S店的销售模式和没有一个自带流量、能引起话题的掌门人,这些都是广汽埃安的先天劣势,这些方面都会阻碍广汽埃安这个品牌被更多人知晓和认可。”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连线出行表示。

现在来看,虽然广汽集团对于广汽埃安正在逐渐加码布局,但在开局不顺的现实和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即使广汽埃安未来能实现上市,或许也很难能摆脱目前这样的困局,更不要说帮助广汽破局。

而对于已经坐上新能源牌桌的广汽来说,也只能将筹码押在广汽埃安身上,毕竟看着牌桌上的玩家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战局中获得一些优势。

(文中孙浩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连线出行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