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科技赋能,中国智造,与莱茵电梯共赴冬奥之约

2022-01-25 17:05 · 互联网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已不足两周时间,赛道、场馆等设施都已准备就绪,只为这场万众瞩目的冰雪盛世。北京冬奥会筹办以来,科技冬奥的理念一以贯之,从训练备赛到场馆建设再到综合服务保障,处处彰显着“中国智造”的科技力量。

科技赋能竞赛场馆建设

竞赛场馆是办好北京冬奥会的基础,也是体现中国基建水平和科技含量的窗口。北京冬奥会12个竞赛场馆中有7个是新建场馆,从一纸蓝图到落地建成,其中的科技力量不容小觑。

这12个竞赛场馆无不彰显着科技创新的元素: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国内首创竞技型人工剖面赛道设计方法与建造关键技术,首钢老工业园区废弃的钢铁冶炼厂变身滑雪大跳台……这是工匠们数千个日夜拼搏奋战的成果,同时也是无数项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体现。

莱茵斜行电梯服务冬奥赛事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坐落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是古杨树场馆群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首座跳台滑雪场馆。整个建筑造型从侧面望去如同中国传统宝器“如意”,从而得名“雪如意”。

图片1

“雪如意”配有两台变角度斜行电梯,将运动员从“雪如意”底部运载到达顶部运动员区域,帮助运动员在场内实现快速交通转换。它是中国首例变角度斜行电梯,其中蕴藏着诸多科技结晶。这两部电梯由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运行总斜长244.206米,整体提升高度107.3米,单程时长不到2分钟。

图片2

据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项目斜行电梯在建造时攻克了许多难关,首当其中的是可变角度设计,斜行电梯依山体走势而建,中间有一段圆弧形轨道,坡度最缓22.56°,最陡处39.56°。在设计时,电梯自整角结构采用电缸驱动,使得电梯在相差近20°的变角度坡道上运行时,人在轿厢内感觉非常平稳舒适。

图片3

低温是“雪如意”斜行电梯在设计及施工中遇到的又一大挑战,张家口冬季历史*气温达到了零下三十多度,而斜行电梯又在全室外环境中运行,这对电梯部件、材料等的耐低温性能提出了挑战。自项目确定以来,莱茵团队在过往技术储备的基础上,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最终完成了项目设计。电梯及钢构的主体施工从2020年底开始,到2021年4月份基本完成,主要的施工都是在低温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工人们凭借着要努力服务好冬奥会的信念,顶着严寒和冰雪,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图片4

值得一提的是,除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外,莱茵电梯还服务于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丝带在空中飞舞的形态与大跳台赛道曲线十分契合,首钢滑雪大跳台也因此得名“雪飞天”。

图片5

莱茵斜行电梯进驻“雪飞天”,将服务于滑雪运动员的场内交通,帮助他们在大跳台首层与顶层之间上下通行,助力精彩赛事。

多举措并举坚持绿色冬奥

可持续发展概念始终贯穿于北京冬奥会,奥运场馆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赛后利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后将打造成集高端会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商务旅游区;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冬奥会后,可承办国内外大跳台项目体育比赛,成为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队训练场地、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基地、赛事管理人员训练基地等,直接服务于中国冰雪运动推广。

莱茵斜行电梯为特殊地形提供了*的交通运输可能,0-90度任意斜行,突破了传统电梯对于角度、长度、高度的限制。无需外观复杂且成本巨大的土建,*程度地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使斜梯在满足运输需求的同时,与周边环境及地形自然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技赋能冬奥,不仅为这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会增添了无尽动力,也为今后全民共享冬奥成果、推动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