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破次元,马斯克和李彦宏想到一块去了

在政企研学的推动下,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会很快被更多人看到和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
2022-03-14 16:53 · 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  周雄飞   
   

埃隆·马斯克又开始给“治堵”出点子了。

3月5日,一位网友在推特上抱怨道,“红绿灯应该由AI控制,在没人没车的路口,我们被红灯浪费大量时间实在让人抓狂。”他可能没想到,这很快得到了来自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评论。

马斯克以“一百分”的评论表达了他对这条推特的赞同,他也提出他的设想——“也许特斯拉应该为红绿灯做一个AI视觉装置,从而根据实际的交通与车流情况*化吞吐量。”

马斯克提出的这一设想,看似科幻,但实际上并不新鲜。就有不止一位中国网友评论“中国早就有了,这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吧”“不仅如此,路上信号灯和车辆信息同步,车辆基于红绿灯的变化实现及时起步,坐标北京亦庄。”

埃隆·马斯克推特截图

就在去年,位于北京亦庄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总长12.1公里城市道路、10公里高速道路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示范区中集成电子警察、雷达、鱼眼相机和边缘计算等感知与计算设备,实现对路口的精确监控,通过对信号灯精确处置,实现示范区内市民畅通出行。

这背后的建设思路,就是我们说的“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技术,即采用无线通信和车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动态实时信息交互,达到对车辆和道路的协同管理,进一步促进人、车和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

2010年开始,随着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的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萌发,如何通过车路协同,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高国内交通整体效率成为了政府及行业内思考的问题,各部委也出台了多个政策推动国内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

在本月初的“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也对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纷纷建言献策,其中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建议适度超前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车路协同结合5G远程控制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带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升级。

除了政府支持,百度、华为、金溢科技和蘑菇车联等企业也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上多年深耕,让更多的车企和消费者享受到了网联化、智能化的便利。政策保障加企业参与,得益于我国在道路基建上的独特优势,中国在车路协同技术的实践上已经引领全球。

01、欧美先行,中国超车

车路协同技术最早可追溯到1939年,通用汽车的市场部人士提出自动化高速公路。在他们的设想中,民众可以将车辆的控制权交给一套自动程序化的引导系统,人们随后就能尽情享受旅程的舒适和*的安全,并以今天高速公路上汽车的两倍速度前往目的地。

通用汽车为了实现这一设想,先在1956年推动联邦政府通过了《联邦高速公路法案》,随后与美国无线电公司合作开始开发这条自动化高速公路。

四年后,在美国的新泽西州,通用的这条自动化高速公路测试跑道正式落地,车辆在测试跑道上可以实现自动启动、加速、转向和停止,测试全程没有任何人工参与。这一高速公路的测试也被业内视为最早的车路协同技术雏形。

美国引领车路协同技术开启后,日本、欧盟纷纷跟进。但这一技术很快就落寞下来,原因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高昂的成本。

俄亥俄州的研究者罗伯特·芬顿(Robert Fenton)和卡尔·奥尔森(Carl Olson)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每一英里基于计算机和传感器搭建的车路协同高速公路,需要投入的总成本在2万到20万美元之间。他们同时认为,当时可用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都还太粗糙,不足以支持这一技术。

车路协同落寞后,另一项新兴技术却在悄然兴起。

2009年前后,随着全球人均汽车保有量的提高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科技企业开始向自动驾驶技术挺进,这其中就包括谷歌。当年,在其创始人拉里.佩奇的坚持下,隶属于Google X实验室的Project Chauffeur部门(Waymo前身)正式成立,主要负责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

此后,马斯克在2013年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了自动驾驶,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次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AP 1.0版本就完成亮相。很多车主通过OTA升级后,发现车辆可以自动保持在自己的车道上,还能根据前方车流加速减速,打一下转向灯,就可以完成自动变道。

在谷歌、特斯拉等企业的引领下,自动驾驶成为了当年的风口。据一位关注自动驾驶行业的投资人对连线Insight回忆,当年只要简历还不错,一个具有自动驾驶研发经验的人想要在自动驾驶领域创业,很快就能得到投资人的关注。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熟,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使用“人+车+路”交互协同的车路协同技术,来实现更加安全、可靠自动驾驶的可能。

02、中国车路协同技术实践已领跑全球

车路协同,政策先行。早在2009年,由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联合提出的“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项目中,就提出了“人车路一体化的高速公路安全信息服务与保障技术”的相关内容。

2010年10月,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在无锡举办,与此同时,车联网中的智能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如果说此前我国在车路协同技术上还处于小范围关注阶段,那么从2016年开始,国家对车路协同技术的关注开始变得密集和常态化。

当年,国家工信部在《安全认证机制课题》中提出了推进车路协同(V2X)技术的研究、实验验证和产业应用推广工作。

随后,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标准(CSAE)在2017年发布《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和交通部在2018年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在这些文件中,进一步规定了车路协同应用层标准和规划了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路协同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时间。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部分内容,截图自中国工信部官网

而到了2019年-2020年,国务院、交通部及发改委等国家部委也发布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推动了车路协同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一批专注于车路协同的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这其中,作为全球范围内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率先起步的百度,在车路协同领域的布局也很早就已开始。早在2016年,百度就着手布局车路协同全栈研发,由此成为了自动驾驶行业最早布局车路协同的公司之一。

经过两年的技术研发和迭代,百度于2018年正式发布了全球*Apollo车路协同开源方案,向业界开放百度Apollo在车路协同领域的技术和服务,这也是自动驾驶行业内*开源的车路协同方案。

而到了去年,百度在车路协同技术上又有了新突破。

先是在5月,百度携手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发布Apollo Air技术,这一技术创新点在于可实现车辆不使用车载传感器,仅依靠路侧轻量感知的前提下,利用V2X、5G等无线通信技术就可以实现车-路-云协同的L4级自动驾驶。

去年年底,百度又发布AIR智能道路系统。简单来说,这一系统基于道路路口场景,通过部署在道路上的传感器硬件,结合人工智能软件及云端系统,实现对道路路口的实时感知和调控,就好比拥有了“上帝视角”,将道路路口的通过率提升至99%,有效降低90%交通事故。

通过6年多时间的布局、研发和迭代,在业内看来百度在车路协同行业内已成为公认的领军者。

在百度的行业影响下,也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条赛道中。

首先是以启明信息、蘑菇车联为代表的车联网企业们。前者与大唐电信建立合作,为了研究下一代通信服务与汽车电子产品的融合共同建立了实验室,并在之后联合中国一汽集团、清华和电信研究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的建设工作。

蘑菇车联则于2019年在北京顺义区的项目中,验证了“车路云一体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去年3月,蘑菇车联与湖南衡阳市政府联合开展了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在衡阳市200多公里的城市开放道路中利用车路协同技术实现城市级自动驾驶。

除了这些瞄准垂直赛道的企业之外,面对车路协同这个风口,大厂们也纷纷下场布局。

2017年开始,阿里旗下阿里云就在杭州绕城高速中提供了视觉AI识别技术,在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其也宣布升级汽车战略,由车向路延展,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智慧高速”。

与阿里不同的是,华为在车路协同领域更加注重相应芯片的研发。2018年2月,华为发布了全球*8天线4.5G LTE调制解调芯片巴龙765,这一芯片可应用于自身LTE - V2X车载终端和RSU产品上,增强智能汽车联网的安全性。

2019年1月,华为又发布5G基带芯片巴龙5000,这是全球*支持V2X的多模芯片,据其介绍该芯片可用于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

不难发现,以上这些企业都在构建一个基于“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来实现更加便利、高效的出行场景。

这样美好的场景,其实已成为现实。

作为全国自动驾驶示范高地,北京在自动驾驶发展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6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其中关于车联网重点任务,要求由开发区牵头,市经信局等部门配合,加快建设可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L4级别以上)运行的高可靠、低时延专用网络,以及实施自动驾驶示范区车路协同信息化的设施。

去年9月,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选定在北京亦庄建设。在亦庄政府部门的牵头下,一时间百度、启迪云控和小马智行等一批国内外翘楚企业纷纷进驻亦庄示范区,配合政府计划共同开展建设工作。

两个月后,规模约12.1公里的示范区正式落地。在这一示范区中,依托智能路口感知数据,可实现对于路口的通行优化,减少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事件的发生。

示范区中的市民们可以通过智能网联汽车的车机、百度地图、度小镜等智能终端获取红绿灯状态、路口交通事件等信息,体验网联化服务,在亦庄地区畅通出行。

一位生活在亦庄的市民曾对连线Insight说道,“现在过路口,没有之前那么焦虑了,因为可以从百度地图上清楚地了解到红绿灯时间;开车时因为知道前方每个灯的时长,我可以更好地把握时间来通过路口。在车路协同技术的加持下,出行已经变得智能了。”

通过百度、阿里和华为等科技公司和蘑菇车联、启明信息等车联网公司在车路协同技术上的持续研发,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在车路协同技术上的快速发展。

截至2021年6月,我国范围内智能网联和车联网试点区已经超过60个,基本覆盖了全部的一线和中东部二线城市,部分基础较好的三线城市也已开始建设。

示范区纷纷落地,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成为可能。

今年2月24日,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联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百度Apollo、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全球*基于真实场景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数据集DAIR-V2X。

这一数据集首次实现在相同时空下,车端与路端联合视角的2D、3D标注方法创新,成为全球业界和学界*开源车路协同数据集。在业内看来,这一数据集的发布,将有效服务科研、产业、政府机构,有效协同各方进行车路协同的学术研究和产业落地,促进我国车路协同发展。

“虽然对于车路协同技术,欧美等国起步很早,但随着我国在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C-V2X标准的引领下,再加上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数据集DAIR-V2X的发布,不可否认的是,在车路协同领域中国的确已拥有领跑全球的优势。”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连线Insight表示。

由此,业内很多人开始思考利用车路协同技术实现更多可能性。

03、车路协同,未来智能交通的重要“拼图”

想象一个场景:有这样一座城市,这座城市里生活的市民不需要买车,平时出行可基于遍布城市的自动驾驶汽车和发达的智能交通网络,到达城市中任何一个角落。

城市中的房屋都是基于物联网连接,采用清洁能源、在搭配上完善的、在地下管网中运输的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以便实现对于整个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

这一场景,是智能城市方案的一个雏形,也是全球范围内较为出名的对于智能城市探索的方案。2017年10月,谷歌旗下的AIphabet智能城市子公司就提出了这个名为“Sidewalk Toronto”的智能城市方案。

在智能城市的探索上,我国也在2010年起步。

当年,北京经信委发布《关于对智能北京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的函》,提出要“全面建设智能北京”。两年后,北京正式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

“未来,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可以无感进站、无感安检,到站台之后,乘客还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比如下一趟车何时到站、急救设备位置、抵达沿线各站可能需要的时间等。”深度参与城市智慧交通升级的从业人士对北京商报如此表示。

通过这些场景的描绘,可以知道要实现智能城市的落地,智能交通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业内看来,要实现智能交通落地,车路协同是关键,这是因为车路协同一直伴随着人类交通工程的发展。

早在1858年的英国伦敦,马车成为了当时民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为了让这样传统的交通模式变得更为高效,当地政府在一些主要的街头引入了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这也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车路协同落地。

随后,人类不断在信号灯上进行改进,比如由手动变为自动、由煤气化变为电气化,并且在信号灯上装摄像头、雷达等硬件设备,通过监控设备来调节交通。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传统交通系统中,车路协同技术仅把路“变得聪明”了,而对于道路上的车辆依然是不可控的。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辆可以实现网联化和智能化,从而可以实现“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车路协同完整方案。

在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健看来,智能车路协同是智慧交通的重点。智能车路协同将无线通信、传感器和智能计算等前沿技术综合应用于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通过车与车、车与路信息交互和共享,首先实现车辆运行的安全保障,其次实现绿色驾驶和交通信息服务,能够实现安全辅助驾驶、路径优化、低碳高效等目标。

“车路协同是智能交通*发展、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但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是两回事,车、路侧与云端要各得其所,分工合作。”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对青岛日报这样表示。

车企作为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一步推动车路协同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2020年12月,在福特中国的一场发布会上,福特宣布旗下福特全新探险者以及中大型高端性能SUV锐界PLUS会率先搭载基于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的福特车路协同系统,而这套系统是基于与百度共同研发下落地的。

按照福特中国彼时计划,2021年1月1日开始全新福特探险和锐界PLUS的车主可先后在广州和长沙两地的特定区域,享受到车路协同系统带来的便利、轻松和高效的出行。并且,福特中国还宣布在2021年在更多国产车型上搭载这一技术。

到了去年底的发布会上,福特中国交出了实践一年的成绩单。截至2021年11月20日,福特车路协同系统从研发到上线已迭代200多次,超过1.6万位福特车主申请使用车路协同系统,长沙和广州黄埔区累积已有2100多位车主在城市道路行驶中,体验到了该功能。

“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进步令人鼓舞,并为支持自主、自动的驾驶功能和汽车移动性的新兴发展所必需的技术进步提供了一条令人放心的途径。我们对于这一机会的各个方面都非常感兴趣,并全力支持并推动与其相关的跨行业成果。”福特联网汽车和服务执行董事Don Butler彼时曾这样表示。

正如Don Butler所说,车路协同技术作为高精尖前沿技术,不仅可以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拼图”,同时也能推动更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在张翔看来,由于车路协同技术要落地,需要有诸多传感器硬件、人工智能芯片、支撑大量数据储存和分析软硬件等领域的支持,因此随着车路协同技术的迭代,势必带动芯片、计算机、5G网络及算法软件等上下游产业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以至于助力全球数字经济的向前发展。

目前,在业内看来,车路协同技术不仅服务当下安全缓堵,还可预见的是,在政企研学的推动下,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会很快被更多人看到和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

而到了那一天,相信车路协同技术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具想象空间的价值。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