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曾毓群成汽车圈新首富,但宁王市值4个月蒸发4000亿

随着上游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宁德时代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宁王”的发展略显疲态,未来盈利预期也正被市场所顾虑。
2022-03-21 07:01 · 微信公众号:野马财经  作者 | 陆飞 编辑丨李逸明   
   

新能源“造富”能力有多强?

近日,《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以3200亿元身家排在第3位,成“汽车圈新首富”。

曾毓群荣誉加身的背后,是宁德时代的迅速崛起。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宁德时代市值由2020年初的2400亿元,一路飙升至突破万亿大关,获封“宁王”称号。

然而自2021年12月以来,宁德时代股价却突然转头向下,近4个月一直处在震荡下行中,3月8日股价跌落到443.01元/股,距去年最高点692元/股,回落35.98%左右。

市值起落之间,“宁王”身上发生了什么?

01 不到四个月,股价跌去26%

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宁德时代近年来发展迅速,凭借雄厚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扩张业务边界,在行业竞争格局中处于“统治地位”,并且已经连续五年,登上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宝座。

2 月7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最新发布的 2021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显示,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居*,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

同时,宁德时代市值也屡创新高,从2020年初的2400亿元左右,一路飙升至突破万亿大关,获封“宁王”称号。

有机构还对标“茅指数”,提出了“宁组合”的概念,用来指以宁德时代为首的高成长性、高景气度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一时间风头无两。

这样的“高光”未能一直持续,最近四个多月,宁德时代的股价自2021年12月3日的历史高点692元/股(市值1.6万亿元),一路下跌。截至3月18日,宁德时代报收于510.5元/股,相比去年12月高峰时跌去26%,最新市值1.19万亿元,市值蒸发40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从表面上来看,现在的“宁王”还是那个“宁王”,但从未来预期来看,“宁王”的地位和盈利水平,或许正遭受巨大挑战。

以往一直都是“宁王”吃肉,二线电池厂商喝汤,但后者显然并不满足于此。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等竞争对手都虎视眈眈,纷纷加大电池研发力度、扩大产能,与宁德时代抢生意。

如今来看,这些竞争对手都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这几年自主研发,广汽在超倍速电池、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方面进展迅速。2021年,蜂巢能源以3.1GWh的装机量,1%的市占率位列全球第十;中航锂电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为7.9GWh,居全球第七。

在国外,LG 新能源、松下、SK On、三星 SDI也紧紧盯着宁德时代。其中全球排名第二的LG 新能源,无疑是宁德时代*的竞争对手。1月27日,LG新能源正式上市,市值位居韩国第二,成为韩国有史以来*的IPO,正通过融资扩产与宁德时代掰手腕。

有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20%,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缺口,各电池企业纷纷大举扩张产能,并定下了宏大的产能目标。

2025年,宁德时代产能规划达600GWh,并表示公司目前产能无法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因此需进行前瞻性布局,提前进行产能建设储备。

国内其他电池厂商紧随其后,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预计2025年规划产能可能达到430GWh;国轩高科预计2025年产能规模达到300GWh;中创新航预计2025年计划产能要达500GWh......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这些厂商不断加码扩充产能,宁德时代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市场份额或将受到挤压。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认为,在两三年内,头部电池企业依旧会有较高的壁垒和市场份额。不过之后就不一定了,因为现在很多车企在寻找其他供应商甚至自己造电池,而这些变化在两年后就会开始有所体现。

随着动力电池市场持续扩容,主机厂在加强与宁德时代合作的同时,也在开拓与二线优秀电池厂家的合作机会。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和客户群体增多,二线电池企业的整体装机电量和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升。

02 车企开启“去宁德化”

目前来看,宁德时代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在客户方面,广汽、小鹏、长城、宝马都是宁德时代的客户,但部分客户已有“去宁德化”的说法流传,有的大手笔引入其他品牌电池,有的自建工厂生产电池。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广汽选择中航锂电大规模供货。据36Kr报道,中航锂电已经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广汽新能源车的*供应商,后者自2020年5月开始就没有用过宁德时代的电池。

同时,作为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第二大客户,蔚来汽车也正在寻求其他电池供应商。2021年,蔚来宣布卫蓝新能源成为其半固态电池供应商,这是蔚来首次宣布与宁德之外的电池供应商合作。

此外,不仅有比亚迪建工厂自研电池,长城汽车也孵化出了蜂巢能源,小鹏、宝马引入亿纬锂能,奔驰入股了孚能科技,吉利与多家电池企业达成了合作……

对此,北方工业大学汽车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宁德时代的产能有限,不可能满足那么多车企的供应需求,那么车企就不得不找别的供应商。同时,超过50%的市场份额让宁德时代话语权过大,这并非车企乐意看到的。这样一来在排产顺序和价格方面车企都很被动。

如今,在竞争日趋加剧的环境中,电池企业不断加快技术迭代和新型电池研究,导致高端人才的缺口加大。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至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需求达到120万人,人才缺口高达103万人。

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正在动力电池行业上演。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提到,“全球汽车行业早已打响电池人才争夺战,广汽在五年前就把LG、三星、日本汤浅这几家电池制造商的一些核心人才挖了过来”。

然而人才战正酣,宁德时代却有多位员工被挖走,并带走核心技术,到对家任职。相关法院判决书显示,2018年至2019年,9位宁德时代员工在离职后,分别加入无锡天宏和保定亿新,为宁德时代的竞争对手蜂巢能源提供服务。

今年2月份,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对蜂巢能源提起诉讼。宁德时代认为,这9人违反了与其签订的《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因此要求他们赔偿违约金100万元。

除此之外,甚至网络平台上还出现谣言称,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引发市场误解曲解,造成了宁德时代股价重挫。

2月13日,宁德时代发布声明,否认了上述说法,并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

03 毛利率下降,原材料涨价,如何破局?

前不久,“宁王”刚公布了2021年的业绩预告,撩动了市场敏感的神经,其净利润达到201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1年,宁德时代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150.75%至195.52%,扣非净利润120亿元至140亿元,同比增长181.38%至228.28%。

宁德时代表示,业绩攀升的原因是,2021年宁德时代电池销售增长,随着市场开拓取得进展,新建产能释放,产销量也相应提升。同时,宁德时代加强费用管控,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而宁德时代这份业绩,也普遍超过机构的预期。Choice数据显示,近6个月内,累计有41家机构对宁德时代2021年业绩做出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为121.5亿元,同比增长117.6%。

虽然去年业绩看似还不错,但拉长时间来看,宁德时代部分指标已经显露出颓势。2015年至2020年,宁德时代销售毛利率分别为从38.64%下降到27.76%。

同时,宁德时代净资产收益率也出现明显滑坡,从2015年的130.37%,下降到2020年的11.27%,整体下降趋势明显。

另外,业内人士分析,如今上游原材料的疯狂上涨,挤压了“宁王”的利润,这是宁德时代市值下跌的重要原因。从2020年底开始,动力电池的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一路水涨船高,目前已经暴涨10倍。 

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报价,截至3月10日,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为43~52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47~53万元/吨,价格均保持上行的走势。而今年1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才刚刚突破30万元/吨,2020年碳酸锂价格还只有5万元/吨。

市场人士分析,原材料暴涨,让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企业,面临两难的窘境。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电池企业如果提价就意味着,原有客户有可能流失,在行业竞争中相对弱势,不提价就需要电池企业自行消化压力,利润可能被大幅压缩。

有行业专家表示,去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基本是电池企业自行消化了,电池价格鲜有上涨现象。而近期情况有所变化,已有部分动力电池企业接连提价,部分磷酸铁锂电池调价范围约5%-10%,三元电池调价范围约5%。

市场人士分析,随着上游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宁德时代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宁王”的发展略显疲态,未来盈利预期也正被市场所顾虑。为此,宁德时代需要加快技术研发、扩充产能的同时,加强科技人才储备,以寻求破局之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野马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