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光伏巨头「阳光电源」,两天跌去一个苏宁

压力之下,阳光电源仍然在扩充销售队伍,显然并不打算收缩。上游硅料厂商正在大规模扩产,储能行业也的确还在上升期。阳光电源如果能熬过这段低谷,可能会迎来转机。
2022-04-22 14:06 · 36碳  袁斯来 苏建勋   
   

4月20日,在发布让人失望的2021年报后,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罕见跌停,创年度新低。压抑氛围之下,整个新能源板块低开低走,宁德时代一度跌去7%,市值跌破万亿。

截止4月21日13点,阳光电源市值两天缩水超过360亿,约等于一个苏宁易购。

阳光电源以光伏逆变器出名,这种零件安装在光伏组件上,可以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可以上电网的交流电,为光伏电力上网前最后一环,是必不可少的结构件,决定了产生的电力能否顺利接入电网。

阳光电源是行业里老牌公司,成立已经20多年,常年占据全球的第二的位置,仅次于华为。但它给出的2021财报却让人吃惊,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下跌27.72%,计提减值损失高达4.8亿。 

不到一年,阳光电源股价从2021年10月27日的179元高点,跌到如今的72元,曾经的2500多亿市值已经腰斩。

单看各项业务,阳光电源表现并不差,核心业务光伏逆变器营收增长20.44%,市占率超过三分之一。其电站投资开发业务同比增长17.65%,开发、新建电站为全球光伏开发商*,储能业务更是增长1.7倍。

在光伏产业链下游厂家中,阳光电源算是扩张比较激进的一家。在电话会议上,董事长曹仁贤直言:“2021年,公司步子迈的有点大。”其中包括对芯片和疫情的估计不足,内部管理粗放,导致上亿元汇兑损失,人员、研发增长也导致费用水平增加。

然而,2021年对很多光伏公司来说都是狂奔的一年,阳光电源并非孤例。阳光电源的市值大跌,或是行业需要减速的一个警示。

增长但不挣钱

阳光电源2021年卖出了不少货,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了25.15%。只是,业务不挣钱。

阳光电源收入大头来自逆变器和电站开发,都处于行业下游,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如逆变器中最核心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主要从英飞凌、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海外厂商进口。疫情开始后,IGBT缺货,价格一路向上,英飞凌今年2月还发出了涨价预警,估计涨幅会达到15-20%。

这让阳光电源生存艰难。根据阳光电源2021年年报,即便逆变器出货增长,他们的毛利仍然下降了1.23%。

“步子太大”还在于电站建设上。

2013年,阳光电源开始涉足电站投资开发。2021年时,电站业务已经是阳光电源*大收入来源。他们开发的电站遍布东南亚、澳洲、南美,2021年底开发和建设的风电、光伏电站已经超过25GW。2021年,阳光电源还和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公司,共同签下缅甸三个光伏项目,装机量达到110MW。

众所周知,该业务前期投入大、利润薄,且极度依赖政策。根据阳光电源2021年年报,电站业务毛利只有12%,约为逆变器的三分之一,说到底挣的是“建筑行业”辛苦钱。

而且,这项业务2021年还出了不少问题。他们越南的项目没并网、美国电站项目不能调试验收、缅甸项目取消。加上交付滞后,交了一些罚款。

利润减少同时,逆变器和电站业务都需要源源不断的研发和销售投入,其销售费用2021年增长了63.58%,达到15.8亿元,研发费用也增长44%。

阳光电源晦暗的业绩说明了一件事:逆变器、电站开发这样的下游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工人在勘察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情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下一个增长点?

阳光电源以逆变器名声在外,也是毛利最丰厚的一环。但涌入的玩家急速增加,行业已经白热化。根据长桥海豚投研计算,其逆变器的出货均价从2018年2.21亿/GW,跌到2021年1.93亿/GW。2021年这一板块毛利降低也证明竞争加剧。

根据2021年财报,大陆占了阳光电源营收六成。涌入的人变多,装机量却在下降。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 2021年,国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为53GW,没有达到全年55-65GW的装机预期。

这背后的原因有指标下调和材料涨价导致终端电站观望,最终的结果是阳光电源库房里堆积着大量存货。

根据财报,其2021年全年存货同比增长近3倍,高达107亿元。2022年*季度,存货周转天数达到332天,这一数字在2021年*季度还只有87天。

当然,“双碳”红利仍在,安装也有惯性,阳光电源营收的确在增长,只是收入并没有变成现金。他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从2021年开始连续5个季度都是负数。

电站和逆变器行业虽然是支柱,但不是未来的希望。阳光电源将储能当成增长点。他们在电话会议表示,今年储能销售目标要在 100 亿以上。2021年,阳光电源签下了东南亚*136MW的光储融合电站,和以色列430MW*储能项目。

但和组件业务类似,储能仍然是个依赖上游材料端的行业。

因为疫情,电芯涨价,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反而降低7.86%。三大业务中,只有电站投资开发业务毛利率有少许增长。

阳光电源去年遭遇多重困境,包括盲目扩张、疫情冲击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要扭转这种局面,还是得依靠原材料降价,但短期看,无论电芯还是上游光伏硅片都不会大幅度降低,阳光电源还会持续承压。

更何况,储能业务在全球都在发展初期。尤其在国内,储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政策补贴暧昧不明。因为商业化前景不明朗,很多厂商仍在观望中。行业升温还需要时间。

当然也有一些好现象。相比去年,他们*季度储能毛利率恢复正常,也加大了原材料备货。

压力之下,阳光电源仍然在扩充销售队伍,显然并不打算收缩。上游硅料厂商正在大规模扩产,储能行业也的确还在上升期。阳光电源如果能熬过这段低谷,可能会迎来转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碳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