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A股游戏板块「腰疼」

曾经神话频出的A股游戏板块,何时成为了暴雷的重灾区?这背后,是中国游戏行业的优胜劣汰。
2022-05-12 08:02 · 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  任建新   
   

2022年到现在,A股有40余家公司退市,其中至少有6家为游戏公司。曾经神话频出的A股游戏板块,何时成为了暴雷的重灾区?

这背后,是中国游戏行业的优胜劣汰,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长期来看也有利于产业升级。

一个市场若想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除了“头”要硬,也需要“腰”够挺。中国游戏行业,头部公司们精彩纷呈,尾部出清进一步深化,腰部公司们到底能不能雄起?

机会

论体量,中国游戏公司已经站上了世界之巅。但是,这个行业不能只有腾讯、网易,以及A股的三大巨头三七互娱、世纪华通和*世界。

对于中国游戏行业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

即便遭遇了版号控制和监管加码,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仍达到2965.13亿元,同比增长6.4%,远高于全球整体增速。

本土市场还有很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然,冲击3A大作的《黑悟空》,也不会在2020年引起巨大关注并被寄予厚望。

同时,游戏出海不仅被看作是行业重置增长引擎的重要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扛起了文化出海的大旗——美国文化曾风靡全球,好莱坞、可乐、肯德基与麦当劳都功不可没,动视暴雪的《魔兽世界》《星际争霸》《使命召唤》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实际上,近年,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游戏行业的重要增长点。去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9%。

在创意、技术、运营等方面,中国游戏产业与海外成熟的游戏生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各种层次的市场主体,提升创造力,差异化发展。

试想,如果没有米哈游的《原神》,中国游戏行业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真的会逊色很多。

本着这样的考虑,A股市场曾对游戏公司打开了闸门,帮助它们到二级市场融资,增强竞争力。

昆仑万维、电魂网络、吉比特先后直接IPO,三七互娱、世纪华通、*世界、巨人网络、游族网络等明星选手争相以并购重组的形式借道进入A股市场,展现自己点石成金的能力。

2014年-2016年这一轮游戏公司的资本化热潮,让A股游戏板块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大几十家,如果再算上那些拥有部分游戏业务和概念的公司,鼎盛时期估计有上百家。A股游戏板块正式形成。

出清

那一轮政策宽松,让很多优秀的游戏公司得以登陆资本市场,比如说现在的A股游戏老大三七互娱,坐拥传奇IP的世纪华通,游戏行业盈利王吉比特等等。

但是,一开始,市场还是轻视了行业特点带来的负面作用。一个爆款可以吃十年,如何持续制造爆款,却是所有游戏公司的命门所在。一些大公司或许可以广撒网,建立多个类型、风格各异的工作室,用以提高命中率。小公司如果缺乏金手指,往往会被拖死。

随着用户规模从增量过渡到存量时代,玩家对游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游戏研发、发行和运营的成本持续增加,行业门槛大幅提高,市场对中小型企业越来越不利。

资本市场放大这种恐慌之后,游戏公司成为前几年暴雷的重灾区。

2022年以来,A股市场有40余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至少有6家为游戏公司,长城动漫、艾格拉斯、晨鑫科技、游久游戏、应众互联、聚龙股份。其他行业恐怕都不会有这种“盛况”。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大批前几年暴雷,目前正在疗伤,并未走到退市这一步的游戏公司们,包括但不限于:天娱数科(天神娱乐更名而来)、恺英网络、神州岳泰、掌趣科技、惠程科技、天舟文化、中青宝、富春股份。

剩下的一批,游戏业务还在继续,近年业绩表现也是每况愈下:浙数文化、宝通科技、姚记科技、凯撒文化、电魂网络、冰川网络等。

甚至还有一些,在前几年的游戏板块出清中受伤,转而退出游戏行业,回归主业或者进入其他行业,比如聚力文化。

当年,随着游戏公司资本化进入到后半程,资产质量下滑严重、估值夸张到令人咂舌。2016年5月,证监会叫停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大行业的跨界重组。同时,乐元素、华清飞扬、趣炫网络等多家游戏公司的IPO申请被忽视。

感谢监管层。如果不是叫停了游戏行业的跨界重组,目前游戏板块恐怕会更乱。当时准备借壳上市和IPO的游戏公司,很多几乎销声匿迹。

腰部

除了港股超级游戏巨头腾讯控股和网易、A股的三大巨头之外,游戏板块尾部出清,剩下的腰部力量,能否挺起?

游族网络是最可惜的一家。在游戏天才林奇的带领下,这家公司成立5年就借壳上市,一度以10亿元净利润跻身A股游戏四强。

一场内部矛盾引发的恶性事件,终结了这家小巨头的复兴之路。

现在的游族网络,只是一条待价而沽的仰泳鱼。内部动荡、外部紧逼,产品疲弱、连年亏损,不知归途。

至于昆仑万维,其实已经不算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游戏公司了。游戏业务持续多年萎缩,盈利能力大降,上市公司内部挑大梁的变成了实控人周亚辉注入的Opera浏览器业务。但不管如何辗转腾挪,公司整体的颓势几无可挡。

更重要的是,“独角兽捕手”周亚辉的重心早已转向了投资,公司恐怕没有太大动力再把游戏业务做起来。

史玉柱的巨人网络,业务重心兜兜转转,资本运作屡战屡败,只得回归游戏主业。但是,一款16年前上线的《征途》,靠着销售费用的支撑一直卖到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想象空间。2021年,公司营收净利双降,2022年Q1,业绩下滑15%以上。

业绩依赖单一产品算是游戏行业的通病,但像巨人网络这种硬是挺了十几年的,还真是比较少见。

主流游戏公司中,吉比特算是去年业绩表现*的一家。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46.19亿元、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44%和40.34%。

主要原因,就是公司在2016年的《问道》之后,又在2021年推出了爆款产品《一念逍遥》。

此前,“专精特新”吉比特一直是以单打独斗的姿态立足于游戏行业,近年,其孵化的卫星公司们开始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青瓷游戏去年已经登陆港交所。另外,还有雷霆股份、淘金互动、勇仕网络等卫星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吉比特系的形成,也从侧面说明了吉比特留不住人。公司IPO之前,另一位创始人苏华舟,套现离场;青瓷游戏们的创始人,也是从吉比特出走,后来才拿到公司的投资。

青瓷游戏把*的产品《最强蜗牛》交给吉比特运营,自己却挣不到钱,去年更是亏损3.67亿元,你们说问题出在哪里?

吉比特成为真正游戏巨头的路上,这些矛盾点或将是障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