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骗?抖音流出的这份文档让我惊呆了

近日,《2022年抖音反诈报告》显示,诈骗行为在短视频平台处于前期阶段,隐匿性较强。90% 抖音受骗用户系被吸引至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后,遭遇诈骗。
2022-05-26 15:45 · 微信公众号:运营研究社  于丽言   
   

熟悉运营研究社的用户都知道,我们写过非常多灰黑产类文章,从网络传销到微博、小红书等 App 灰产,甚至是淘宝等大厂灰产。

经过长期观察,运营社发现,这些灰黑产就像嗜血蝗虫一样,滋生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甚至,他们还会悄悄进行迭代升级,让普通用户难以辨别、举报。

近日,抖音发布《2022年抖音反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诈骗行为在短视频平台处于前期阶段,隐匿性较强。90% 抖音受骗用户系被吸引至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后,遭遇诈骗。

《报告》还称,抖音目前日均拦截了 93% 的诈骗行为,在这样的持续努力下,2022 年 4 月用户举报量同比下降 78.96%。

今天,运营社就来扒一扒,这些“升级”灰产到底是如何进行诈骗的。

01 、短视频诈骗升级

运营社了解到,升级后的短视频诈骗行为具有 3 个特点:

首先,这种诈骗行为在早期具有隐匿性,他们大多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在短视频平台窃取流量,“捕捉”心理防线弱的用户进行诈骗。

其次,诈骗方在中后期实施诈骗时,往往会切换到微信等第三方平台诱骗用户完成交易,以此逃避平台监控。

最后,在诈骗行为结束后,原有的“合法”形态一旦被侦破,诈骗方还会立即跳转至下一个“合法”行业,不停“变身”。

《报告》显示,这种新型诈骗主要集中在招工、理财、购物、情感等方面。

比如,在冬奥会期间,随着冰墩墩的热度不断攀升,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

于是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冬奥视频为自己引流,谎称自己是「冰墩墩代购」,能够接触到一手货源,然后利用私信和评论功能将用户引流至微信,怂恿用户高价购买「山寨冰墩墩」。

不少用户表示,自己花费近千元,但是买到的是「假墩墩」,甚至还有用户转账以后不久就被拉黑,竹篮打水一场空。

再比如,随着就业形势的多元化,不少用户都在开发副业,于是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块。

他们往往会在短视频中突出自己兼职获得的高额报酬,以此诱惑用户尝试「试衣员」、「电商刷单员」等“门槛低容易上手”的兼职。

用户小张告诉运营社,他们在短视频平台看到“试衣员”招聘广告后,联系到了所谓的“工作人员”。该人员表示,试衣员兼职是指用户试穿商家寄来的衣服,拍摄一些买家秀就行。

但是这些衣服需要用户先自行买下,等到交易完成后,商家才会通过一个专门的 App 返还给用户。

小张表示,自己交钱后,系统一直显示操作失误,需要自己补交 10000 元才能够提现,因为看到群里出错的其他“兼职人员”都补交了款项(其实全是托儿),自己也只好交钱,结果不但没有收到返利,连本金也要不回来。

图源:广东公安

除此以外,不法分子还会假扮金融博主,将粉丝引诱到平台外的群组进行股票投资诈骗;仿冒黑客,发布所谓“渗透代码测试”等视频,将受害人引流至微信群,展示其所谓自建的钓鱼赌博网站,引诱用户往里投钱……

值得注意是,这些诈骗分子非常狡猾,他们往往有多个马甲,一旦身份被识破,帐号被举报,立马就更换帐号,跳转到新的行业寻找目标,开始新一轮诈骗。

2022 年至今,光是抖音一家平台,就已经对 1192 个广告账号进行封禁等处理,拦截超过 43 万条涉诈类广告。

02、抖音重拳打击「新型诈骗模式」

这种诈骗行为不仅严重威胁到了用户的财产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也破坏了短视频平台的生态环境。

因此,针对平台上的诈骗行为,抖音在升级反诈能力上也是不遗余力,具体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为了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抖音对受骗用户的画像进行数据分析,并将其汇总到《报告》中。

了解下来,运营社在《报告》中发现了几组比较反常规的数据:

比如,在性别上,竟然是男性群体更容易上当受骗,占到了被骗群体的 61% 左右,几乎是女性群体的两倍;

男性群体被骗的主要原因是找工作和理财,女性被骗的主要原因是兼职刷单和情感,俗称杀猪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往往认为男性更可能遇到杀猪盘。

再比如,在年龄上,被骗最多的不是中老年人,而是网络化程度较高的 90 后和 95 后。

在职业划分上,学生的被骗概率也是最高的,占比高达 11.45% ;快递人员和医护人员是警觉性最强的职业群体,占比仅为 1% 左右。

另一方面,在了解首先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抖音还搭建了事前提醒、事中阻断、事后治理的多场景能力。

一来,提前发现,事先拦截。

比如,在注册的时候,抖音会识别帐号是不是用机器批量注册的,在登陆环节检查是否有帐号盗用的风险;

再比如,抖音还会基于策略模型,提取已经处理的灰产帐号特征,然后实时过滤出异常抖音帐号,对其进行限流和封禁处理。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在源头处理掉很多“还没有发育起来”的诈骗帐号。

二来,日常巡检,事中阻断。

比如抖音的安全干预产品「抖音小安」能够结合智能 AI 算法分析识别用户风险,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分级干预,做到差异化触达提醒。

当该用户的联系人被封禁过或者所在群聊有潜在危险,抖音小安就会通过安全提示→风险警告→身份认证→梯度干预四个环节,对用户进行安全提醒。

当用户面临高危险分子时,系统还会启动人工干预,通过人工电话进行干预。

三来,联合打击,事后处理。

如果用户已经上当受骗,还可以及时和抖音安全中心进行反馈。

在线下,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抖音协助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共计打击诈骗相关犯罪团伙 140 个,抓获犯罪嫌疑人 576 名,破获系列案件 800 余起,覆盖全国多省。

在这三重能力下,抖音打击短视频诈骗的效率大大增强——抖音日均运行反诈模型 100+,风控策略 9000+,主动拦截超过 93% 的诈骗行为。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想要减少短视频诈骗案件的发生,早识别、多联动,切断其流量获取与收益,是短视频平台反诈最核心且有效的手段。

03 、反诈是一场多方持久战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知晓,在打击诈骗行为上,抖音一直秉性「重拳出击」的原则。

但是短视频诈骗案件犹如吸血蝗虫,仍然层出不穷

归根结底,是因为当下短视频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的信息传递方式,汇聚着超高的流量,诈骗分子才会“闻味”而来。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 2021 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12 月,短视频、综合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频的用户规模分别为 8.73 亿、7.04 亿、6.17 亿和 2.82 亿。

其中,短视频日均使用时长为 120 分钟,在用户上网时间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只要短视频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诈骗分子就一定不会放弃这块儿“肥肉”,因此,短视频平台和诈骗分子之间的战争,显然是一场持久战。

此外,运营社还观察到,《报告》表示,从已破获案件分析,至少 90% 抖音受骗用户,是被引流至微信等第三方社交平台后遭遇诈骗:

对于大多数诈骗分子来说,他们因为庞大的流量跑到抖音搭建帐号完成引流工作,然后通过私信和留言等方式将用户引导至微信或者其他 App 进行交易。

这样一来,抖音不能只在上游进行打击,只有联合微信等平台一起协同合作,才能彻底消灭诈骗分子的活动空间。

04、结语

极光于去年 8 月发布的《 2021 年 Q2 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21 年 Q2 短视频渗透率均值为 75.7%,月活用户在季度末保持在 7.7 亿以上。

显然,短视频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不可获取的信息获取方式,这其中包括很学生、农民和工人群体。

不同群体的短视频受骗率

对于诈骗分子来说,这也是巨大的诱惑,所以他们才不断地进行“升级迭代”,一次一次卷土重来。

面对这场战役,光靠短视频平台显然是不够的。

只有所有平台一起努力,全社会共同关注,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的短视频生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运营研究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