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失去的消费,如何“回血”?

在国家层面的“救市”行动带动下,各地也纷纷响应,掀起鼓励汽车消费热潮。失去的消费,亟待加速“回血”。
2022-06-03 12:33 · 城市进化论  杨弃非   
   

5月30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6月1日零时起,上海将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及机动车通行。同一天,终于恢复营业的上海恒隆广场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各大奢侈品门店外,开始出现久违的排队画面……

今年3 月以来,疫情反复并波及多个经济重镇,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居民消费和收入信心大幅走低。

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单看4月份,下滑趋势更为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当前,稳增长成为重中之重,要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目标,稳住消费、释放消费潜力正是重要抓手。其中,汽车在我国消费总量中占比较高、涉及面广,被视为有效带动整体消费复苏的一大着力点。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促消费举措时,将“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放在首位。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也提出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

在国家层面的“救市”行动带动下,各地也纷纷响应,掀起鼓励汽车消费热潮。失去的消费,亟待加速“回血”。

今年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9.4%,消费已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而消费越重要,疫情的影响就越不容忽视。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此轮疫情对消费影响有多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36个月消费数据,今年4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至近两年*水平,为2.94万亿元,仅略高于2020年4月的2.82万亿元;而-11.1%的增速,则比2020年4月的-7.5%更为严峻。

从月度走势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去年12月达到近三年新高4.13万亿元后,呈现断崖式下滑趋势,今年3月、4月增速分别仅为-3.5%、-11.1%。

各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在全国24个万亿城市中,有6个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其中西安增速仅为-9.8%,下滑幅度*,其次是-3.9%的天津和-3.8%的上海。深圳、苏州等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与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地区基本吻合。

若将时间线拉长至1~4月,则有更多万亿级城市加入下滑行列。在已公布数据的18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上海、苏州分列跌幅前两位,增速分别为-14.2%和-7.5%。

单独看4月数据,18个城市中,仅福州仍实现增长,其余17个城市均为负增长。其中,下滑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中,除北京外,均处于长三角。这也不难理解,在上海此轮疫情影响下,长三角地区消费呈现“一损俱损”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评论指出,消费不振经济就难有增长之势,扩大和修复消费,对经济稳增长将有核心作用。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消费占社会总消费比重10%左右。而且,汽车产业链延伸较长,几乎覆盖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进一步支撑服务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受疫情反复、居家隔离等因素影响,汽车等大宗消费受到明显抑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汽车消费额为13335亿元,同比下滑8.4%。4月的汽车消费额下滑幅度更为明显,直接萎缩-31.6%。

根据乘联会此前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04.4万辆,同比下降35.0%,环比下降34.0%。这一销量数据,也是2021年1月以来的*水平。

中证鹏元分析指出,疫情对居民汽车消费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出行受限,对线下消费为主的汽车影响较大;二是企业经营承压居民收入受损,消费信心下滑,汽车等可选耐用品更易受到影响。尤其是近期受到疫情波及的广东、长三角等地经济发达,汽车销量占比高,势必对我国汽车消费造成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部署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多种优惠政策, 鼓励汽车消费。

比如,在“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要求下,几个汽车保有量较大的城市纷纷增加购车指标。其中,广州和深圳两市年内新增个人普通小客车购车指标,分别为3万个、2万个。上海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

更多城市则期望借汽车以旧换新、新一轮“汽车下乡”等政策“东风”,以消费券、补贴等形式促进汽车消费。

据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等人梳理,广东、湖北、山东、上海、吉林长春等省市均出台相关政策。广东、湖北两省对以旧换新并购买新能源车分别给予补贴10000元/辆、8000元/辆,对购买燃油汽车补贴则分别为5000元/辆和3000元/辆。山东通过发消费券的方式,对新能源车、燃油车购车分别给予3000元至6000元、2000元至5000元优惠。

以打开“下沉市场”为目的的“汽车下乡”,已有实际成果。2020年下半年,由中汽协牵头组织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青岛、南京、海口、成都、昆明五站累计下乡车型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80%,助力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止跌回升,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

无论以何种方式,对于整体销量已连续数年下降的车市来说,都将是一次重新打开原有市场容量、突破“天花板”的尝试。

而面对因原材料瓶颈等造成的成本上升、汽车涨价等问题,一剂政策“强心针”时隔多年重启:5月2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6方面33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其中明确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 亿元”。就在5月30日,财政部亦提及,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指出,由于中国汽车保有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换购需求也在增加,各类刺激政策有助于释放汽车消费需求、托底经济。

问题是,出台刺激政策能否让眼下汽车消费的问题“药到病除”?

2021年我国购置税收入为3520亿元,600亿购置税相当于减征17%。此前,我国已实施过两轮购置税减征政策,*次是2009年税率由10%减半为5%,并于2010年升至7.5%;第二次是2015年10月至2016年底,税率减半为5%,并于2017年升至7.5%。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分两批对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行减免购置税政策。在2016年末结束的*阶段,获政策利好的乘用车销量实现了明显增长;但到了2017年第二阶段,由于减免政策缩窄,政策刺激效果开始消退,该品类乘用车销量开始下滑。

更严重的是,两年多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具有明显的透支效应”。政策过后,汽车行业开启多年负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国汽车销量实现3%的增长后,一度出现连续3年负增长,在2019年增幅更达到-8.2%的*点。直到去年,全国汽车销量才触底反弹,增长3.8%。

汽车消费不振背后,是全国整体消费热情下降。

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自2017年*季度开始,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占比的动态变化曲线共同构成一个“喇叭”形状,随着储蓄意愿的不断增强,消费和投资这“两架马车”的市场基础也不可避免地“退缩”。

图片来源:2022年*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翻阅多份研究报告,一种普遍预测是,此轮汽车消费政策在短期内将能起到明显正面效果。但也不乏提醒:参照过去政策释放结果,要考虑消费回落的可能,也要把握好政策出台的节奏;而考虑到当下,疫情冲击、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等综合影响下,政策效果可能低于预期。

但眼下,更重要的是提振市场信心。越是在经济发展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局面下,越需要建立起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正如老话所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也是促进消费的关键前提。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城市进化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