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上大学,去哪座城市

高考“择城”指南。一座有吸引力的城市,关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商业氛围及城市文化等多个维度,其核心则是更美好的生活。
2022-06-29 16:22 · 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淡忠奎   
   

随着高考成绩出炉,各地陆续进入志愿填报时间。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193万人,按照去年本专科录取率92.89%测算,即将有千万考生跨越高考门槛,开启人生新的阶段。选择哪一所大学、去往哪个城市,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后一关”。

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选大学一定要选一线城市。”这句话虽然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也确实反映出“城市”这个变量,已经成为左右千万考生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毕竟,大学所在城市的教育资源、经济活力,与求学、就业乃至生活等息息相关。

为此,我们试图从高教资源、人口流向、发展潜力等维度,提供一份城市选择指南。

01、集聚

先看高教资源聚集度。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59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

地域分布上,北京以92所高校名列榜首,武汉和广州紧随其后,高校数量均为83所,是全国高等教育资源最富集的地方。此外,重庆、郑州、上海、西安、成都、天津、长沙分列全国第4-10位,高教资源实力也不容小觑。

单看本科院校,北京(67所)、武汉(46所)、西安(44所)位列全国前三,上海(40所)、广州(37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成都(29所)、杭州(28所)、哈尔滨(27所)、南昌(27所)及长春(27所)同样位居前列。

当然,高等教育资源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质量。

今年初,全国第二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共147所高校入围。其中,北京独占34所,上海和南京分别为15所、13所,西安、武汉、成都及广州则各有7所。

上述格局,基本呈现出全国高等教育的“高原”和“高峰”。从中可以看到,高教强市无一例外均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

这也不难理解,省会城市作为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在高等教育布局早期尽享红利,其各种资源的聚集也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过去多年,高校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关系已经深入人心,但整体而言,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跟城市的实力并不完全匹配。

作为一线城市中的“特例”,深圳目前共有8所本、专科层次高校,其中本科院校5所,相比另外三个一线城市差距依然明显。即便与大连、青岛、厦门及宁波等同类型城市相比,也毫无优势可言。

不过,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产业基础,深圳近年来“疯狂建大学”,不仅成为“双一流”高校异地机构设立最多的城市,也凭借南方科技大学实现“双一流”建设高校零的突破。

不只是深圳,苏州、宁波、无锡三座经济强市也各仅有1所高校入围“双一流”,而佛山、南通、东莞、泉州等GDP万亿城市依然挂零。

另外,除大学数量及层次外,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也是衡量城市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1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在校研究生数量超过10万人的城市共有7个,分别是北京(41.3万)、上海(19.1万)、武汉(18.27万)、南京(17.79万)、西安(16.44万)、广州(14.57万)及成都(12.0万)。

城市高教资源的富集,显然意味着有更多选择机会,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甚至升学、就业等方面的便利。

流向

都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资源,高教强市们,无疑有吸引潜在高素质人才的先天优势。不过,“为他人做嫁衣”的城市也不在少数。从毕业生流动的角度来说,哪些城市更有竞争力?

不妨先来看看,哪些城市更能留住自己的大学生。

中国联通旗下智慧足迹发布的《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分区域看,2021年东、中、西、东北地区毕业生规模占全国毕业生规模比重约为39%、27%、26%和8%。其中,东部区域毕业生规模达365万人,东北区域毕业生为72万人。

具体看城市,深圳是典型的“毕业生收割机”。报告显示,36个重点城市中,深圳重点院校、非重点院校居留率(毕业后留在本市工作/在本市读书)均排名居前,平均高达75%。虽然深圳当年毕业生仅有4万人,但同样反映出其对于本地毕业生强大的吸引力。

2021年36个重点城市居留情况 图片来源:《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与之相比,上海、北京、广州的毕业生居留率分别为62.7%、61.3%、60.7%,分别排在第六、八、十位。作为高教大市,广州的很多毕业生被深圳“虹吸”。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和成都的毕业生居留率分别为76.7%、63.9%,分别排在*、第四位。但是,两地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重点院校居留率表现不佳,分别仅为57.7%、59.1%,都在十名开外。

除此之外,沈阳(66.6%)、西安(62.8%)、郑州(61.7%)和南京(61.1%)的毕业生本市居留率也排在前十位,毕业生居留本市的意愿较高。

2021年36主要城市应届毕业生吸引力四象限图 图片来源:《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哪些地方更能吸引大学生流入?

上述报告显示,在全国31个省份中,毕业生净流入地区仅有12个,其中流入人数超过5万人的地区仅有5个,毕业生向少数地区聚集效应越发明显。

2021年31个省份流入人数及占比 图片来源:《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从数据来看,广东(30.2万)、浙江(21.4万)、江苏(18.9万)、北京(16.5万)和上海(14.1万)承包了47%的流动毕业生,构成*梯队;山东(9.4万)、河北(8.1万)、四川(7.8万)是第二梯队,同样吸引了大量毕业生流入。

如果进一步将时间维度拉长,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1年,广东、浙江和江苏的毕业生流入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居于全国前列,分别增长6.2万、5.8万和2.3万人。而湖南、湖北两省近三年毕业生流入规模逐年下降。以长沙为例,在2021年未居留在本市的7.9万毕业生中,2.4万人前往广东省就业,比例达到30%。

02、潜力

大学毕业生的聚集,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城市的快速发展,亦将反过来吸引更多大学生流入。那么,哪些城市有望成为“潜力股”?

上市公司作为城市经济活力的晴雨表,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城叔此前曾在《10座城市,撑起A股“半壁江山”》中写过,截至去年末,全国A股上市公司共有4685家,其中46%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广州、宁波、南京、无锡、成都十座城市,而这10座城市都在2021年实现上市公司总量“破百”。

其中,北京、上海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跨过400家。2021年,上海、深圳、北京、杭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8家、41家、40家和37家,成为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领跑者。

这背后,显然离不开城市在新兴产业、热门赛道上的谋划,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城运”。

一个典型例子是合肥。近年来,头顶“最牛风投城市”名号,合肥接连押中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也使得其成为过去十年GDP增幅*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人才不断聚集。

“我们学院今年170余名毕业生,其中38个人都去了合肥长鑫。而5年前,我们院硕士毕业后基本都是去江浙沪或珠三角。”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毕业生李少泸(化名)告诉城叔,作为国内存储芯片领域佼佼者,合肥长鑫开出的薪资较为优厚,加上周边人才引进住房房价不到万元/平方米,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除了关乎未来的产业布局,随着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推进,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前景。

比如,根据智联招聘2021中国年度*雇主评选,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三大城市群,依然是高校人才*流入地。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潜力和生活方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吸引力排名第四,成为新晋“黑马”。

归根结底, 城市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一座有吸引力的城市,关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商业氛围及城市文化等多个维度,其核心则是更美好的生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