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应届00后的奇遇人生:钱我赚了,世界我看了

我希望多年后,我或许可以实现财富自由,有物质底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更期待有更多的自由。
2022-07-05 07:35 · 36氪  张瀚锐   
   

“自从老板得知我是00年的,比他儿子还小,瞬间变温柔了。”

“我突然发现原来上班坐着也会累……”

毕业季接近尾声,*批成为新晋打工人的00后,在网上调侃着自己“笑中带救”的职场小故事——不管是难到想躺平、还是尬到抠出三室一厅,他们至少都有工作。

更糟心的,大概是工作没着落、职业没方向、生活没激情——2202年,人生突然多了一万个摆烂的理由。

在一片哀嚎中,职场Bonus成功搜寻出四位骨骼清奇的00后应届生:毕业即老板?去新西兰打工度假?先赚个30万在上海买房?Gap Year去“四大”里卷经验?怎么别人的人生听上去都这么精彩。

但其实,这也是四则关于清醒思考、笃定选择,同时不断探索新路径的故事。

当人们还在围绕“焦虑”的命题众说纷纭时,他们已悄然上路,用行动讲述这样一件事:只要对理想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一定能活出精彩人生。

月入六位数,家人没法让我进国企了

水曜日定休,淘宝店主、抖音达人、MCN公司老板

暂居广州

我高中理科差到什么程度?

理综三门加起来,还没语文一门考得高——我语文考了130,作文满分。

但在家里授意下,大学专业选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那时我一个高中生,根本找不准自己的方向。

后来疫情上网课,空闲时间多了,我就去做兼职当服装模特,也捣鼓摄影,给一些MCN账号拍摄。

刚好另一个朋友也玩穿搭和摄像,我们就互拍素材。工作之余,自己也开始经营个人抖音账号。

我的抖音账号很快有了起色,粉丝快速增长,破万、破十万……铺垫一年后,我萌生出一个想法:开淘宝店做服装。

刚创业时我不仅要做模特、摄影、穿搭,还要学做设计、找厂、对接等等......我几乎什么都干,什么都会。但当时太忙了,在学业和事业的衡量中,我不得不暂时放弃学业。

创业前期,我们的设计没办法做得那么好,所以一部分是拿一些现成的货。大多工厂不愿意接小批量订单,即使找到愿意加工的工厂,他们给的价格很高,所以我们前期利润被压得很低。

但当时抖音对流量转私域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很小,可以说,我们是脚踩这波红利上去的。

我把大批抖音流量转到了我的淘宝店铺上;再加上那会儿抖音电商化现象不明显,服装赛道的竞争对手很少,在转化抖音粉丝进行变现这方面,几乎一片蓝海。

所以很快,不仅利润开始变高,我的团队也渐渐从两三个人扩张到现在有几十个人。

很多人看这行赚钱,头脑一热也去做,但很多人血本无归。比如一个我认识十几年的“发小”,跟家里拿了一百万,一股脑投进来,结果亏没了。

为什么呢?很多人可能觉得既然创业,那么一开始就得把团队人员配齐,把工作环境搞好;但真正白手起家的人都是亲力亲为,从小出租屋里做起来的。

我是在行业底层摸索一遍,对行业了解了才敢单干;而且我给自己留了退路,失败了也大不了继续当我八千块一个月的摄影师。

创业过程很痛苦,我完全回忆不起来有任何有趣的事情。连续一年,我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抛弃了所有社交、娱乐,甚至还因为一些纠纷打了场官司。

但欣慰的是,事业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我也在这条路上坚持下来了。走在街上看见别人穿的是我们做出来的衣服,或者有人认出我,这些时刻我都觉得特别满足。

我赚到*笔钱的时候,偷偷去纹了个身,那个纹身对我来说有种壮士断腕般的决裂——它代表着,我以后进不了那些国家单位和机关了。

一直在国企的家里人知道后,气得狠狠哭了一场。

坦诚讲,没有运气,我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其实很多人都有过幸运,关键只是运气来了,你能不能靠你的积累接住这份幸运。

我现在还是每天会花几个小时刷抖音、积累素材、找灵感,不是因为我有多自律,而是我总怕哪一天我就跌下去了。

从农村到新西兰,疫情拦不住我探索世界

Icey,自媒体博主(id:野飒Icey)、数字游民

暂居广州

我来自江西省一个贫穷的农村,家里条件不好,从16岁开始,我每个暑假都会去外面打工。

到今年大学毕业,我已经做过很多很多兼职了:工厂、景区、国企、政府单位、私企……数不清做过多少类型的工作。

最初我也为学业努力,即使是被调剂到社会学专业,高考分数比同班同学高六十多分;即使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

我曾辅修一门金融类专业,每个周末一群人黑压压坐满教室,那个场景让我太痛苦了;对学业的“盲目追求”也让我感到痛苦。

认清这点后,在大学我便开始四处旅行,旅费是靠自己挣来的。对我来说,旅行*的魅力就是“人”,因为每个人都生长于不同的环境、文化和教育体系,从而复杂多样,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中,我能不断获取新的认知。

疫情前我去厦门一家国际青旅当义工,那时世界各地往来便利。我英语不算特别好,但我特别敢跟外国人交流,哪怕只用几个简单词汇。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欧洲家庭,他们没有手机,只随身携带iPad。因为他们觉得手机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的,所以他们选择不去使用。

这让我特别惊诧,因为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人不使用手机,但他们却可以摒弃。类似于这样的震动让我觉得,生活不只是那个小村子和那个小校园。

做得越多,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的兴趣、经历、个人特质和特长统统把我指向同一个方向——自媒体。

我的小红书账号才做了两个月,已经有六千多粉丝,还有来找我接广告的;同时,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粉丝数也增长很快。

我的经济来源之一源自我推出的一个叫做“出租陪伴”的服务。起初是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起这个项目,我觉得好有趣,上网搜索发现它起源于日本,于是我也尝试在社交平台上推广。

没想到很多人都来下单,付费跟我聊天、陪他们出去玩。我一边赚钱一边提供价值,跟别人聊天、陪别人爬山、或者给别人制定旅行计划后就可以拿到较为可观的报酬。

我在大理旅居的时候发出过一则“征集短期男友”的推文,引发了网络热议。很多人觉得女生如果和一个男生在一起不结婚,或者相处时间短,女生就是吃亏的,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们女孩子可以和男性拥有相同的能量、自由和支配自己生活的权利.

前阵子我抢到了去新西兰的打工度假签证,一切顺利的话七八月就会离开中国。我已经计划好了:先去打工换宿,然后去滑雪场、农场工作,我现在很想做一些和大自然产生连接的纯体力劳动。

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贴切当下最真实的想法,而且我对我的人生很有信心。我知道我有赚钱的能力,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做自媒体失败了,但完全还可以做别的工作。

我也曾因为各种事情不顺,有点崩溃。但慢慢地,也都一件件解决了。只要大方向没有问题,可以多给自己一点时间。

毕业存款12万,目标是赚够上海房钱

清醒仙,某互联网大厂PM

暂居上海

我从大二开始学习投资,查理·芒格是我的“灯塔”。

很多人知道巴菲特,却不知道芒格,芒格是巴菲特“背后的男人”,他的思想、见解常常带给我醍醐灌顶的体验。

然而我的专业、正式工作却与投资行业相差甚远,这两者都是我热爱的,也是我目前一直坚持的。

幸运的是,我一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在计算机方面有一定天赋,不用怎么学就能有不错的成绩;况且我喜欢互联网,于是我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

可当我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下面有很多分支,互联网只是一个囊括概念,我们学的也都是编程、程序语言、开发等技术知识。大一结束,我发现我的心思不在技术层面上。

大二是我变化*的时候。说来很神奇,当时一股非常非常强烈的念头推动我——要是再不去上海实习,人生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了。那会儿疫情已经比较严重了,学校不让回去,我就在外面租房子。

我是个特别容易焦虑的人,找不到自己想做的,我就开始焦虑了。为了摆脱焦虑,也为了找到匹配自己的工作,我开始实习:从技术到互联网运营,再到最终确定我的理想岗位是产品策划,我不仅靠着实习工资cover日常生活,还靠从小积攒的钱、家里人给的生活费、以及每年奖学金,迈出了投资学习的*步。

我买的股票和基金都是和国家未来行业风向和发展相关的,一开始学习投资确实是为了赚钱,但后面越深入,越发现这个领域实在有意思。不借贷、不把自己的生活费全部投进去是我的底线。有些基金现在低迷,但任何事物都是周期性波动的,回暖需要时间。

进入职场后,身边同事听说我的年纪都十分震惊,他们不敢相信00年的人居然已经开始工作了。但我心里知道,很多同龄人比我优秀得多,如果我不努力,我会被时代甩下的。

我对自己蛮狠心的,如果我想拥有一个美好未来,那么我必然是会经历很多磨难的,不然凭什么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呢?老实讲,虽然很痛苦,但我很享受这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自我成长没有不痛苦的。

我并非天生就会赚钱,我只是坚定地走在我选择、我热爱的路上。

我的短期目标是攒够30万,在上海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回国Gap Year,先去四大“卷一卷”

Popo,留学生、普华永道审计

暂居北京

在留英继续读研和先回国的思想斗争中,我选择了后者,开始了我的Gap Year。

能在Gap Year里进普华永道,挺出乎意料的。其实毕业后我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是我大学念的专业是国际金融,便找了份金融相关的工作。某种意义上,这份工作给了我一个真正了解行业的机会,也是这份工作,我才有了“职业规划”的概念。

好多人说四大处于金融圈鄙视链低端,我不这么认为,并非是因为就职于此的原因,而是我觉得每个岗位所拥有的职能性都是必要且不可或缺的:哪怕是“鄙视链顶端”的私募、IPO,也不能没有审计。

虽然确实有“鄙视链”的存在,但每个岗位有自己的价值所在。四大并不限制学历和背景,你可以是土木工程、计算机等等专业出身,复合型人才反而更受欢迎。

不仅仅是四大,整个金融行业也更偏好拥有复合背景的人。很多基金经理是生物制药专业的、化工专业的,他能够凭借某一赛道的累积作为知识支撑,踏进基金圈。相比金融出身的人,你会的,他都会;但是他会的,你不会。

我学金融是出于从小对它的兴趣。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我炒股,后来我就拿自己的零花钱炒,因为自己真金白银投钱进去了,所以就会去研究,为什么这只股跌得这么厉害?它市值受到了什么影响?公司战略出了什么问题?

金融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我从炒股、投资这点上,挖掘出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一行特别卷,不学习在这行就生存不下去。我有时也痛苦,可是能怎么办呢?难道要我老了、记忆力衰退了再后悔再来学吗?当然不可能,所以即便痛苦,我也得抱着居安思危的想法,不断学习新的。

我喜欢提前规划一些事情,但是我不喜欢规划特别长远的事,因为未来充满变数。我没想过要在未来一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我会想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好。比如说我做审计,干几年积累一定基础,这会对我将来的职业规划或者学业规划有帮助。

我庆幸自己非常理性,每走一步都尽我所能,并且很清楚一件事的后果是什么。

留学生活是真的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诱惑——除了物质诱惑,当你明天考试今天还没复习完时,千万不要小看那些代写代考问你的那句:代写论文需不需要?只要交钱给他,然后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这个事情有人中招、有人没中招;有人侥幸过关,有人被查出来直接被开除学籍。留学生里有很多人热衷于蹦迪喝酒,像是不需要担心未来。

如果我放任自己,很可能蹦着蹦着,我的未来就没了。

从小我爸就告诉我:我们不靠你,你也不要靠我们。但我知道,没有家庭给我的支持,我不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也不会有现在的底气与经历。我周围不是没有人回国每天就吃喝玩乐的,不是批判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是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我希望多年后,我或许可以实现财富自由,有物质底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更期待有更多的自由。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