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耽改剧“盛极而埋”已近一年了。影响是深远的,效果是明显的。
2022年至今,因影视化而屡屡引发热议的大IP多出自言情或国漫,耽美低调了不少。“下海”“撕日历”应该都可扫入过气梗的故纸堆——可怜男艺人们少了一条致富捷径。以至于当《天官赐福》、《吞海》、《死亡万花筒》、《嚣张》在这个7月相继出现在微博热搜上,硬糖君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若说耽美无IP,这些作品仅凭广播剧、实体书的最新动态,或者未知真假的影视化消息就能登上热搜。若说耽美有IP,其中最新的一部《吞海》,也是2020年完结的作品,而且还顶着《破云2》的续作名头。近两年,耽美品类里没能再出现影响力堪比前代的作品、人物或碎片化的梗,古早的“188男团”仍在短视频世界横行。
是耽美重回小众,我等圈外人孤陋寡闻了?还是耽美网文确实出现了创作乏力、青黄不接的情况?而这,是单独某一个品类、某一个平台的因果,还是整个网文行业的隐忧?
与影视圈分手后
网络小说和网文IP,前者强调它作为阅读产品的一面,后者则更多强调它作为上游创意源头和大众影响力的一面——没被一定量级的用户看过并形成鲜明角色、情节印象的小说,算不得IP。
耽美小说IP化与耽美IP网红化,一个重要的拐点就是影视改编。
从1.0时代的《逆袭》《上瘾》,到以“社会主义兄弟情”暗度陈仓的《镇魂》,再到工业制造、精准收割的《陈情令》,耽美IP与相应的腐女用户屡屡刷新圈外人的想象,促使资本下场囤积IP,视频平台、经纪公司、媒体、品牌、站姐……也都来追逐财富密码。
与三次元交集越深、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越多,相关动态被放到大众视野里讨论的几率自然就越大。
以《天官赐福》为例,这部墨香铜臭继《魔道祖师》之后的新作,相传版权卖出了4000万的高价。选角阶段可谓腥风血雨,牵扯到多位流量偶像,还出现了疑似艺人“舔饼”的情况。哪怕真正开拍时,局势已陡然变化,阵容也令人大跌眼镜,路透关注度仍相当之高。
2021年,热播耽改剧与待播101的重重乱象导致官媒点名加监管的组合拳到来。对于影视圈来说,这无疑意味着对耽美IP价值的重估,结论也是可想而知。
影视圈主动或被迫逃离,耽美IP也就失去了这一层炒作与被炒作的必要。2022年,项目未开先火、大搞热搜连续剧的情况依然在上演,只是主角换成了言情IP《难哄》《偷偷藏不住》,国漫IP《狐妖小红娘》等。抑或是IP本身的知名度一般,有流量花旦的加盟才带来了后续的高关注。
当然,如今都讲究IP一鱼多吃,开发精耕细作,即便真人影视改编的可能性降到*,还有其他领域有待、或者说已经证实了耽美IP可以发光发热:漫画、动画、广播剧、有声读物……今年7月,猫耳FM与快看漫画相继举办发布会,耽美IP在各自的片单中分量吃重。
耽美IP的“光与热”在广播剧领域体现得最为鲜明。猫耳FM凭借《杀破狼》《魔道祖师》等原耽顶流屡创销量记录,打通付费模式,在长音频赛道中以垂类、特色站稳脚跟。克拉克拉2020年推出、主打“可视化漫播剧”的产品漫播,也是凭借《针锋相对》等一批*耽美IP迅速打开局面。
与之类似的还有快看漫画2021年推出的新产品“漫剧”,一上来就祭出了耽美“名著”《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开播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普通漫画中,也是《二哈》、“188系列”、《撒野》等名作悉数到场,并且都在榜单上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
从作品A到作品B,从真人剧到动漫、广播剧,具体的题材故事与改编的目标形态一直在变,不变的是组织行动力、付费意愿、表达欲均强于普通读者的耽美粉丝群体,足以让耽美改编作品与无粉丝基础的原创作品迅速拉开差距。
当然,就像影视圈已经领教过的一样,这样爱憎分明的粉丝群体也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小说有粉丝、演员有粉丝,过去几年,随着国漫、广播剧、乙游等二次元内容的火热,声优综艺的举办,配音演员也加速走向明星化、饭圈化。
之前《天官赐福》广播剧上热搜,便是因为书粉对“选角”不满,质疑制作方不顾质量、只图捧人,继而与配音演员粉或社团粉发生冲突。除了分析力证配音如何不贴人物,也有书粉以放弃购买的形式表态(猫耳是单部付费而非会员制),或者集体与之割席、“不给眼神”。
很多人不会赞成这样极端的爱憎表现,但多半也得承认,完结了四、五年还能让人如此真情实感、搅动腥风血雨,正是IP最理想的样子。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IP似乎没能实现源源不断的生产。晋江文学城永远会有作品名列前茅,还是其“下游”对照系更能说明问题。在同人社区LOFTER的“二次元创作榜单”前20位中,小说IP占7席,耽美小说占4席,分别是《魔道祖师》《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天官赐福》与《全球高考》。其中,仅《惊悚游戏》是2020年以后完结的新作。
不止原耽无余粮?
事实上,佳作减少、能量衰减不是耽美一个品类的问题,言情、男频网文也频频被指套路严重,低幼化或者过于“小白文”,新文不及老文耐看。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网文行业之外的因素说,时代在发展,人们可选择的娱乐形式变得五花八门,影视、动漫等影音娱乐的获取越发便捷,还有成本更低、更加简单直给易上头的短视频高度渗透、四处蚕食……网文这种“古老”的线上娱乐,自然也面临着地位受冲击、被稀释的情况。
而在网文行业内部,接连有新玩家下场,模式的分野、平台的细化,都可能导致网文读者分流,难以形成流量合力捧红大IP。
比方说,追求质量与创意的用户留在付费阅读,只求打发时间的可能会流向免费阅读。再比如,按篇幅分,以往晋江文相对于起点文就算短小精悍了,而如今又出现了更短的知乎网文与豆瓣阅读。在有耽美标签的平台里,依据喜爱的尺度风格不同,也有一部分读者离开充分暴露在主流视野之下、因此没有“脖子以下”的晋江,转投长佩、废文或海棠,就连同人起家的LOFTER也暗戳戳在搞原创。
包括近年来,晋江等许多平台上出现了“无CP”分区,顾名思义,给厌倦工业糖精、只想看主角搞事业的读者一个去处。分区内的作品更清爽硬核,重创意文笔。相应的,留在言情或纯爱的读者与作品,可能会更加注重感情戏。但面向更广的用户群,它们可能就都少了点成为大IP的全能性。
而不管怎么分流,结果都是一样,即单部作品辐射范围的缩窄。
另外,网文创作群体、创作心态的变化,也是这两年作品质量尤其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年的网文创作是为爱发电、兴趣写作,作者起码初衷不是以此为生,创作中尚可寻求自我表达,从而呈现百花齐放、百无禁忌的生态。
如今网文的付费模式成熟,新老平台也争相开启对作者的补贴培养,疫情后尤其各平台作者数量激增。许多网文作者是将其作为副业甚至主业,无力承担创新试错的风险,难免会更多考虑市场流行与读者喜好,甚至直接从仿写爆款入手。以至于网文被算法绑架,陷入同质化、快餐化的循环。
同样在这个7月,一则晋江作者被网暴的“罗生门”事件在站外引发热议,揭开了网文作者与读者之间奇异生态的一角。
先是作者因新书被报复性“排雷”而崩溃,自杀未遂。而当微博舆论都在惋惜创作自由、晋江也推出允许作者删除负面评论的新规时,事情又出现反转——作者疑似自导自演,反而有读者因作者交流区的偏激言论意欲轻生。
晋江商业化以来,走的是付费阅读模式,作者与读者成为厨子与食客的关系。从读者的角度,在作品日渐良莠不齐、还会出现文案诈骗的情况下,批评自由以及读者间的互助“排雷”是必要的。
然而雷点因人而异,矫枉过正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前段时间《梦华录》热播,“双洁”一词已经被圈外人审判过一轮。讨论中更有人表示,小妈文学还要双洁的见过没?
因而站在作者角度,众口难调对创作已是一重束缚,食客不爽自己不吃就罢了,如今还要砸摊子,也是很搞人心态。
无形无状却又始终悬于头顶的监管,匿名喊话的论坛机制,平台的不作为更让已有矛盾随时激化。读者和作者都年轻,就难免年轻气盛。如此氛围之下,不乏作者选择封笔退圈。
即便继续承受重压,作品的生命力、网文野蛮生长的魅力也难免受到影响——读者全身都是雷点,平台全身都是敏感词,硬糖君都由衷佩服如今作者戴着镣铐跳舞的能力,也不忍责怪跳得都像广播体操。
而正如上文所说,青黄不接不是耽美一个品类面临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网文行业的问题。如今广播剧、动漫还未能摆脱对耽美IP的依赖。影视圈是对耽改是死心了,但依赖IP发动的产业模式在多年摸索试错后终于形成,当早年囤积的经典IP消耗殆尽,就要面对上游内容降级的影响。要么思路打开,在漫改、游戏改、严肃文学改编方面多下功夫。要么也是时候重视原创、扶植原创了。
艾略特说世界的告终不是砰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这也应在耽美这个曾盛极一时的网文类型上。比起一年前耽改剧被叫停,众人反复盘点待播待拍存货、“撕日历”的盛况,如今无人知晓2021年、2022年最火的耽美新作姓甚名谁,或许才是*的危机。真正的告别是不被记起,真正的衰落是只剩怀念。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