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快手开启「芯」战事,新的修罗场来了

造芯盛宴的喧嚣背后,既有科技巨头的技术与积累,肯定也少不了资本市场的诉求与欲望。
2022-08-11 13:57 · 微信公众号:半导体观察网  周舟   
   

国内芯片新势力正在排队进场,这一次,快手也入局了。

8 月 10 日,在快手视频云品牌StreamLake 发布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于冰透露了快手造芯的最新进展,据介绍,快手以 AI 和音视频业务为重点,研制出面向视频直播点播应用的云端智能视频处理 SoC 芯片 SL200 和解决方案,目前该芯片已流片成功,并正在进行线上内测。

7月下旬,字节跳动在芯片领域进行人员招聘的信息引起各方关注,一时间,“字节造芯”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而这次,随着快手造芯的官宣,国内在音视频领域深有影响的“短视频双雄”,均已纷纷下场造芯

在此之前,国内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字节等在内的互联网企业,均先后盯上了“造芯”一事,随着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加码自研芯片,大厂们纷纷自研芯片意在何为?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机?

巨头扎堆,鏖战芯片圈

近几年来,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在自研芯片上动作频频。

拿BAT来说,2010年,百度开始采用FPGA自研AI芯片,正式吹响“造芯”的号角

2018年,百度宣布自研AI芯片“昆仑”,同时成立独立公司——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次年12月,百度宣布“昆仑一代”芯片完成研发,由三星14nm制程代工,2020年初量产。

2021年8月,百度第二代昆仑芯片发布即量产,不但性能较一代提升了2-3倍,且该芯片与飞腾等其它国产通用半导体、麒麟等多个国产操作系统适配良好,也与百度自研的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完成了端到端的适配。

今年5月,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昆仑芯正寻求新一轮20亿元融资。如果这笔投资最终敲定,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估值将首轮融资时的130亿元增至170亿元。总之,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百度“造芯”的国产替代能力不容小觑。

阿里也不遑多让。2017年10月,阿里宣布成立达摩院,布局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在芯片等关键领域做基础性技术的研究投入

2018年,阿里的脚步逐渐收紧,先是在4月全资收购中天微公司,后者是是一家从事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研发与产业化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8月,阿里达摩院联合中天微成立芯片公司——平头哥半导体,并时隔不久相继推出RISC-V CPU内核玄铁910、CPU倚天710等多个产品,可应用领域涵盖5G、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等。

如今的“平头哥”端云一体全栈产品系列已初步成型。在“基础单元处理器IP”+“无剑SoC平台”+“含光800AI芯片”的加持下,阿里基本实现了芯片设计链路的全覆盖

相对于另外两家巨头,腾讯“造芯”的动作略显迟缓。2018年5月,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首次谈到“如果我们还能介入支持一些芯片的研发,可能更好”,自此拉开“造芯”序幕。

2018年8月,腾讯领投AI芯片初创公司燧原科技Pre-A轮融资;2021年6月,腾讯在网上发布了芯片架构师、芯片验证工程师等多个芯片研发岗位需求,自研初现端倪;同年11月,腾讯首度公开自研芯片进展,推出分别面向AI计算的“紫霄”、用于视频处理的“沧海”和面向高性能网络的“玄灵”等三款自研芯片,其中紫霄已经流片并成功点亮,DPU芯片计划在2022年底推出。

今年,字节“造芯”又有新动作。上月19日,字节跳动被曝将自研云端AI芯片和ARM服务器芯片,甚至给出三倍薪资,已经从高通、ARM等公司挖了一些骨干

字节的造芯业务起步于2020下半年,当时字节在内部组建了一个人数精简的小团队;2021年3月,有媒体曝出,字节跳动芯片团队正在加速扩充,并收到了字节跳动的肯定回复;同年7月,字节跳动从百度手里截胡了3个芯片相关人才,并在北京和上海正式招聘芯片工程师,相关职位达12个,都是和FPGA/ASIC相关,处于前端设计环节。

此外,华为、小米、美团等厂商也都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得“造芯”运动中。据知情人士称,除手机芯片外,自研芯片正在渗透到华为几乎每一条产品线,从自研云端AI芯片“昇腾”系列、全球*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到5G多模终端芯片“巴龙5000”,研发版图仍将不断拓展。

这堪称史上最疯狂的“跨界大动作”,各家都不再藏着掖着,纷纷秀出真肌肉,鏖战芯片圈。

“造芯”or“造血”,巨头为何扎堆这一赛道?

经过抽丝剥茧的再认知,仍然需要回归到商业价值的讨论范式中来。互联网巨头蜂拥跨界进入由英特尔、英伟达等把持的芯片高地,如此阵仗背后的底层逻辑主要有二:

1、居安思危,给企业自身节省成本。

一位芯片行业投资人向半导体观察网表示,互联网巨头不得不加速入局,一方面是因为需要跟进政策的引导,避免“卡脖子”,二是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而言,市面上的确也很难找到完全满足他们需求的芯片,性能不匹配的同时,在亟需时买不到货的问题也颇为棘手。

这样看来,巨头选择的更像是一条自我“造血”之路,而选择的初衷,似乎也有着迫不得已的意味。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快手,就瞄准了VPU这一视频处理芯片下手,基于自身业务需求,自研芯片、内部使用。

事实上,做芯片除了要考虑技术和工艺,*的难点在于对芯片的“定义”。一方面,巨头们在推动其业务发展中形成的清晰需求,这对于指导其芯片制造及其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基于自身的业务迭代升级,当后续新的需求出现之后,也可以快速的反向指导芯片升级开发。

巨头们有着海量的业务场景,基于这一优势,他们在定义芯片的时候能够更加的从实际出发,做出更多针对性的研发设计,在避免被卡脖子的同时,更有利于自身产品的快速商用并降低成本,于是,造芯成为了必选。

根据字节2020年披露的数据,这一年抖音平台每日上传的短视频数量多达6000万条。这样看来,“云端推理加速”场景芯片的研发,更像是字节的定制化芯片,未来将帮助抖音等实现更加精准的推荐服务。

2、扩大业务边界。

当前正处在由互联网时代走向智能时代的变革期,互联网巨头以往好用的流量变现路径,已经让位于科技驱动的技术变现路径。对中国科技企业来说,自造芯片,等于增加了一张“进可攻、退可守”的底牌。

以百度为例,巨大的生态优势,能为巨头造芯带来裂变式的赋能效果。

百度2019年推出的昆仑一代芯片就主要应用于百度熟悉的业务如搜索排名、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领域;随后推出的二代昆仑芯片,则主要应用于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工业、高性能计算集群、生物计算、智能交通等行业。虽然应用领域有所拓展,但仍旧与百度AI应用场景生态密切相关。

一方面,自研的芯片能优先服务能服务于自身的AI、大数据、云、消费硬件等相关业务。在国产替代的宝贵窗口期,也更有利于在复杂的经济形势里,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长远看,自研芯片确实是互联网公司提升技术形象很好的加分项

大厂造芯,切忌面子工程

造芯盛宴的喧嚣背后,既有科技巨头的技术与积累,肯定也少不了资本市场的诉求与欲望。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国内互联网大厂“造芯”,更多的是研发专用领域芯片,通用芯片并不常见。而且,更多的主要聚焦于设计环节,鲜有将触角衍生至芯片制造等真正的“卡脖子”环节。

此外,由于互联网定制化明显,跟市场不挂钩,一般不需要长期演进,项目稳定了,也就没啥需求了。因此,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造出的芯片产品,“最终往往只能自己用,公开卖很少有客户,很难说真的做到了‘更多赋能’。”

“自研芯片有商业逻辑,但值得商榷。”有业内人士对半导体观察网表示。在该人士看来,自研芯片有利于公司品牌美誉度及市值提升,让公司具有更多科技成分,同时也能够获得政府的补贴,但目前国内大多数互联网造芯的企业,他们的技术方案并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大厂造芯,如何避免不是只做做面子工程,仍有很多功课需要完成。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半导体观察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