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算法成为职场「警察」:掌握了打工人的饭碗

虽然此次Meta裁员只涉及了合同工,但更多打工人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由隐形和冰冷的算法所带来的、越逼越近的“危机”。
2022-08-30 08:08 · 微信公众号:硅星人  Juny   
   

每一个打工人,或许都经历过那种突然被“抓包”的窒息感。

上学的时候,是打开你房间门的父母或是出现在窗边的班主任;工作之后,可能是不动声色地站在你身后领导。而现在,科技公司们告诉你,算法不仅将代替他们执行“监工”工作,现在还将扮演“审判员”的角色,决定你是否能作为一名合格员工继续留在公司工作。

最近,Meta就加入了这个行列,宣布使用算法解雇了60名合同工。在裁员邮件中,Meta此次并未给出具体原因,只是表示这些人是由算法评估所选中的。

Meta并不是*一家尝试使用算法来执行裁员的公司。近几年来,包括亚马逊在内一些科技公司们都开始把算法作为重要的工具来考核员工,并逐渐发展到决定员工的去留。

虽然此次Meta裁员只涉及了合同工,但更多打工人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由隐形和冰冷的算法所带来的、越逼越近的“危机”。

|Meta裁员*枪,从用算法裁合同工开始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在Blind等各大职场论坛上,关于Meta要开始裁员的传言就开始在坊间流传。有人说Meta各部门管理层已经在评估员工表现并开始拉名单,有人说裁员将以加强版PIP的形式进行,有人表示今年Meta的裁员规模比例将达到10%。

而最近,Meta确实打响了裁员*枪——解雇合同工,并且还是使用算法。

此前,Meta与埃森哲签订了每年5亿美元的合同,通过埃森哲来签约外包员工来为Meta提供内容审核和商业诚信服务。此后,在Meta奥斯汀办公室约有500名合同工常驻办公。

这些合同工的主要工作是帮助Meta审核其各个社交平台上的帖子,识别暴力图片和商标侵权等问题并将其标记出来。虽然是外包形式聘用的,但他们也能享受Meta大部分福利,并且能和正式员工一样使用公司的内部平台。

但最近几个月,合同工发现Meta开始取消他们包括油补、餐补在内的各种补贴,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绩效管理开始变得越来越严格。

据一名被解雇的合同工爆料,只要他们的电脑有超过8分钟的不活跃时间就将被自动判定为在“休息”,被计入到他们每天所有的30分钟的午餐和30分钟的休息时间之内,如果休息时间超额,就会被系统自动警告并列入绩效改进计划。此外,他们还被要求严格按照早上8点半的时间开始工作,一旦迟到也将被计入绩效不合格的范畴。

在突然加码的这种“绩效改进计划”之下,当时很多合同工就隐隐感到了不安。果然,本月初就有60名合同工就收到了裁员通知,他们被告知将在9月2日也就是十几天后就立刻解约,并且只多付一个月的工资。而当被问及自己被裁原因时,埃森哲方面只是表示——是算法拉的名单。

Meta使用算法裁员这个事最近也在网上引发了大量讨论,很多人都觉得用算法来裁员太过“粗暴”。有人说,看吧,算法当年怎么把你招进来的,现在就会怎么把你弄出去。

也有人讽刺道,Meta这次用的算法可能是“最近没有拍领导马屁的employee,全部都fire掉!”

还有人说,可能以后的公司都会由机器接管了,公司的高管们只需要在暗处疯狂拿钱就行。

|冰冷的算法,成为执行裁员的*“人选”

把算法程序当成职场警察的,远不仅仅Meta一家。

其实早在2015年前后,亚马逊就开始着手构建一整套人工智能效率监测及评估系统,用以追踪仓库员工、物流配送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自动下发裁员指令。

这套系统可以随时监测仓库员工的打包速度和工作状态,对工人在货架上取商品的时间间隔、休息时间、去洗手间的时间等系统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一旦超出了时间就会自动给你打上“效率低下”的标签。一些亚马逊工人此前就表示,为了不被系统警告,他们连上洗手间都要憋着然后跑着往返。

亚马逊的Flex“零工司机”物流配送项目也是基本都由算法所掌控。算法会监督司机们的日常工作及路线,包括他们是否送货到站、是否在规定时间完成了配送、是否将包裹放在了正确的位置等等。根据这些司机的表现,算法将自动把他们分成分为不同等级,不合格的员工将直接收到亚马逊系统自动发出的解雇邮件。

根据The Verge的报道,在2017年至2018年一年多时间里,仅在亚马逊的一个分拣中心就有约300名全职员工因被系统判定工作效率低下而被解雇,占该中心员工总数的12%。而据此推算,每年亚马逊用算法裁掉的仓库员工高达万人。

而去年,还掀起了一场关于“人与机器对抗”的巨大的舆论争论,大家都在纷纷谴责亚马逊直接用算法裁员的做法未免太过“冷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过去仓库、物流等这些相对基础的工种,随着疫情所带来的远程工作浪潮,很多科技公司也开始用算法来解雇工程师和其他办公室工作人员。

比如,此前俄罗斯一家在线支付服务公司Xsolla就使用算法解雇包括工程师在内的150名员工,约占公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为了保证疫情后员工线上办公的效率,Xsolla从2021年年初开始执行课一套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绩效评估系统,通过设定不同维度的30 多个指标,让AI以百分制来自动给员工打分。

Xsolla表示,算法裁员的判定标准主要是依据员工的数字足迹(Digital Footprint)。包括是否及时阅读和回复收到的邮件,是否在内部软件中积极发言、是否在线活跃编辑文档、是否创建和完成任务、是否准时参与内部线上会议等都是判断他们工作效率等关键指标。

2021年下半年,Xsolla的业务扩张遇到困难,不得不大规模裁员来缓解经营压力。而这套AI绩效评价系统,在他们的裁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发送给被裁员工的邮件中,其CEO Aleksandr Agapitov态度冰冷地表示,AI追踪了他们在各类办公软件上的活动,发现他们没有时刻保持工作状态,认定他们为“不敬业”或“效率低下”,所以不适合继续呆在公司,最后还附上了算法拉的完整裁员名单。

|你的一举一动,尽在算法的掌握之中?

虽然就目前来看,真正用采用算法来执行裁员的公司还不算很多,但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算法来管理和评估员工的工作状态却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去年年底,美国雇员非营利组织Coworker.org就发布了一篇报告,总结了自2018年以来被各大公司使用的550多种以劳动力为中心的技术产品,并按照技术归属公司、技术工具类型、使用对象、是否在疫情期间出现等分类制作了一个详细的数据查询系统。这些技术工具中既包括了办公效率软件、行为监测软件也包括工资自动化类软件等等。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绩效类、工作目标管理类的工具。

在这个数据库中,按照亚马逊作为技术所有权者来搜索,共有十几项办公效率/监控/辅助类和激励类软件或平台正在应用中,其中一半是早就在实施,另一半则是自疫情之后才发布上线的,主要都聚焦在员工绩效管理和工作安全管理领域。

出乎意料的是,就连著名的“养老”大厂微软正在使用的劳动力技术工具也至少有十项。其中在疫情之后发布的达到了7项,并且大部分都是有关员工效率管理。

而当科技公司们把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了绩效和目标管理之中,关于使用算法管理甚至解雇员工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根据Coworker.org的报告,目前很多公司正在使用的工具都是在员工并不知情的状况下运行的,有些甚至在侵犯员工隐私的边缘上疯狂试探。比如一些软件会GPS定位员工的家庭住址,一旦检测到员工出门太久就会自动警告;比如在工作时间自动开启摄像头记录员工在家里的行为;比如保存员工的键盘输入内容,记录和分析员工键入的各种消息和工作回复速度等等……

此外,虽然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监测员工活跃度提供参考,但它裁定对错的标准非常单一。一些特殊情况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是合理且可理解的,但机器却只是判定0或1不会留有任何余地。

而在这次Meta使用算法裁员之后,很多人开始担心此后会有更多公司加入到这个行列,从而开启一个全新的算法裁员时代。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硅星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