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是个十分神奇的平台,能让人在刷首页的时候,隔着屏幕就开始觉得自己不过是灰头土脸的土老帽。
所以,在成为资深用户之前,高杉每刷15分钟主页就要歇一歇。
有钱人聚集地的氛围让她感到压抑胸闷、自我怀疑,为什么有人16岁就开始用海蓝之谜,自己26岁搜索的关键词还是“贫民窟”和“平替”。
而高杉在一次搜索“羊毛”忘记加“制品”后,小红书向她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同互联网的交手中你会发现,算法和大数据能成为你在虚拟世界*的朋友,前提是要搜索正确的关键词。
至此她才发现,过去都是对小红书的刻板印象,“有钱人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背面,算法重新运转,每个人有均等的机会在上面“占些便宜”。
出乎她的意料,小红书上会有这么多人在兢兢业业的研究如何“薅羊毛”。
该省省该花花,小红书群体的生活心经
会在“维持精致生活”上砸下很多真金白银,是大众对于小红书用户的固有印象。
但只要在首页搜索“薅羊毛”后就会发现:只要用心,人人都是省钱家。没人比小红书用户们更懂得该省省该花花。
滑雪、旅行、探店打卡、奢侈品养护,和如何用积分免费兑换两袋大米,对她们来说在生活中同样重要。
“薅羊毛”一词自打在99年春晚上被宋丹丹说出时,就已经被赋予了基本定义:想织一件毛衣,可以付诸精力、时间和手工,但原材料必须是免费的。
对热衷于在小红书上寻求薅羊毛暗道的人来说,可以花费时间领取积分、挖空心思拿新人礼包,但一旦涉及要花钱就是另外一码事。非必要不花钱,如果一定要花钱的话,这个订单*不能超过5元。
“超过5块钱的活动不要叫我”是薅羊毛用户的行内心经
所以,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领取500减100的优惠券上,是只有没入门新手才会犯的错误,因为即使使用八折优惠券也意味着要先花钱。
他们会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在指定平台上签到打卡、给植物“云浇水”来获得包邮到家的厨房用纸;同时对一切分在薅羊毛类目下的“39拿下半袖”和“189购入6件夏装”的信息都长按不感兴趣。
平时习惯季节性购买奢侈品的小红书群体,是想通过薅羊占点便宜,而不是反复切换跳转APP和人挤破头就为抢点便宜货,这两者有本质上的差距。
人们会发现,这些崇尚消费主义的先驱玩家,也同样喜欢从薅羊毛中获得心理满足感。
薅羊毛也存在门槛,即便很多时候羊毛出在羊身上
他们拥有自成一套的内行换算公式,不知道什么时候攒下的积分,随时都有可能变成一套不锈钢餐具。
以及兼具敏锐的察觉能力,每个App里看似无用的图标下都有挖出宝矿的可能,机会永远留给*批发现的人。
刚刚入门时期的高杉,按照保姆级教程摸到最后一步的时候,才发现活动人数已满或者早就结束。
这时候她才发现,想要成功不能只抄答案,聪明人会从中学习解题思路,举一反三,看过足够多的攻略后,牺牲几个小时睡眠时间就能实现包邮到家一律两元。
有人熬夜一块钱抢6包纸抽,点进主页正在准备购置房产和奥迪,可见富从俭中来这话的确不错,大钱要有小处也*不丢。
有人日复一日分享爱马仕、LV和四位数护肤品收获个位数点赞的同时,主页同样也在教大家怎么用积分换取隔热水杯。
有人从孕期开始签到打卡,每周以个位数积攒纸尿裤,而别墅区是她的实际收货地点。
所以我们能够发现,喜欢薅羊毛这件事和收入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小红书的确是个专注分享生活的平台,有钱人晒包晒表晒住宅的同时,也喜欢晒薅羊毛有多快乐。
每件薅到手的单品,都约等于一种生活中的“集邮行为”。
快乐,小红书用户薅羊毛的动力和*奥义
“稍微多花一点钱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8.9块钱从网上也能买到水杯,薅羊毛是一件和物品性价比完全无关的事。”高杉说。
即便是小红书名媛,也同样会把纸抽、牙刷、塑料药箱和洗洁精,视作一名羊毛用户的功勋章。
有时贴出原价和购入价的对比,是能快速跻身羊毛圈一线的通行证
深谙每个app&平台的“新人”身份相当于通关密匙,灵活在各个软件中切换身份,学会用上全家的手机号码,即使只为了换取一包抽纸。
没办法教大家自己究竟如何发家,但至少可以说说怎么薅到的羊毛,没有人比消费主义践行者更懂得蚊子腿上也是肉。
“薅的是一种心理满足感”
小红书群体同传统靠冲击电商发财的“羊毛党”有明显不同。
传统羊毛党看不上这些蝇头小利,返利、找漏洞、牵羊头、建群聊、大量放券,杀羊喝血、瓜分羊肉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相较之下,小红书用户拿走的那点东西更像是羊身上的自然脱发。
“我认识的人中,有人会攒下薅来的纸抽,全部堆在家里的一个固定区域,一年也用不上几包,一种囤积收集的过眼瘾行为。”
在小红书上经常能看到,有人用一天收多少快递的方式来记录成就。
从“一天十几个快递,老公问我都买了什么,实际只有6包卫生纸两把牙刷,试用装洗发水和百洁布”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小红书的羊毛用户更像是在完成一种自我挑战。
为自己的薅羊毛立下目标,比如用卫生纸把一面墙堆满
高杉直言,比起想占点便宜,在小红书上薅羊毛更偏向一种心理疗法,以一种不被大众熟知的方法获取包邮的免费物品,就足够产生一种心理满足。
同时看到这些人和自己拥有同样的需求和爱好,在和大家交流心得的过程中,高杉莫名地完成了自己的心理疗愈。
有人花费半天时间领取券,109的杯子4块拿下,心满意足。有人一块钱买了一箱餐巾纸,发到平台上寻求挑战;
接着评论就会有人说“说实话,我现在连一元的羊毛都嫌贵。”用一分钱包邮到家和真正零元购才是真功夫。
因为和真正“羊毛党”的实际差距,小红书群体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羊头”概念。所有发布信息的用户都有均等的机会成为羊头,有人专注生活记录,有人专职做薅羊毛账号。
但无论能不能薅到,绝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大家的运气差异。
用积分换到家的平台周边抱枕、药箱和雨伞,看起来像新入职后收到了公司的“新人礼包”,每件单品上都印着三米开外就能看见的大LOGO。即使这些东西到手后的使用率为0,也不耽误大家对它趋之若鹜。
“仅限商户兑换”门槛的羊毛在人均企业家的小红书上照样一呼百应
从根本上来讲,永远不要低估小红书群体对于“限量款”的执着,“名媛们”能为一件单品在门店凑6位数的配货,也能为这些看似赠品的物件争抢名额、打卡日签、做游戏领任务。
白白到手的品牌印花购物袋,也会和自己当年爆改的迪奥口红包放在同一个衣橱隔间,薅羊毛在小红书上并不是占便宜,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收集癖。
分享自己薅羊毛的成功案例和小小心得,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乐趣。
博主讲述经验,围观者分享心得,有人甚至会在网上发布薅羊毛一点的年度总结,我们能清楚看到这一年里只花200块钱,能给人放大多少快乐。
资深玩家会通过做【年度薅羊毛总结】的方式获取成就感
高杉说在这个圈子中留久了就能清楚分辨,有些人发的东西确实水分很大,只能骗骗小白。
10篇笔记中总会夹杂一篇有人恶意导向,披着分享心得的外衣实际恶意引流。
试想一个想入圈的新人,经常奔波在笔记和笔记中,筛选自己看得上的单品和看似不太复杂的教程。想薅这份羊毛,要经历下载App,用自己宝贵的“新人”身份换来看似很值得的优惠券,忍受繁杂伤眼的H5动画,观看广告,坚持做几个无聊游戏,终于获得一分钱就能拿下的机会。
跳转到支付界面才发现,除了这一分钱以外,还需要另外付10元邮费。
“经历一切后的这个瞬间,真的会让人觉得自己非常愚蠢。”
所以几乎每篇薅羊毛的帖子下,都会有人进行真诚的许愿。
在互联网相信大数据总能求仁得仁
人们会以“多发,爱看”的形式留下自己的足迹,希望能获得大数据的青睐,重新返回首页刷新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生活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消费”本身
在踏入羊毛圈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便宜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占。
平台和这些“羊毛博主”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
高杉逐渐发现,其中不乏一些博主在为相应的平台做广告,在亦真亦假的笔记中,小红书用户收获心理满足,平台稳稳搞定周期月活。
以相辅相成的关系互相成就,平台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和优化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链条。
看似能够0元购的东西,也不能算是完全免费,时间和精力都是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消耗的东西。
便宜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占,权力也不一定掌握在谁手中。
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疲惫,今天大家一窝蜂领取平台免费药箱,明天另一个平台的【免费领取药箱攻略】就会被算法推给这位小红薯,事实证明心理疗愈法也会被心理战术攻克,人们在疲惫的同时还是会情不自禁点开这篇笔记。
付出时间精力换取一分钱的快乐,互联网的质量守恒定律
到这步,情绪也成了必要的消耗条件之一,高杉表示,自己经常会为了错过一些本能占到的便宜而感到后悔。
规则越来越多,完成条件越来越难,人要完成任务,总要经历无数卡顿的*转盘和劣质游戏。
在跟着攻略尝试半个小时后,成功以新人身份一分钱领取到一份纸巾时感到欣喜。接下来的半天因为没能成功领取到不锈钢餐具又陷入绝望,“薅羊毛”这个概念在这个时候已经变得模糊。
直到现在当时注册的平台还在持续给我发送垃圾广告,在懒得回复TD又不堪其扰的时候终于明白,那时我太年轻,不知道一切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一天收十几个快递的背后也有无数次退坑的冲动
这个平台中的很多人,甚至是互联网*批崛起的消费主义先驱,始终崇尚“无物不可被消费”,理性在这个平台被尽量模糊,有相当一部分人种草不设上限,拔草不计代价。
而在小红书上能看到的薅羊毛方式,绝大多数都无法用钱直接买到,人们陷入新奇、尝试、上瘾、疲惫、再重复的循环。
广告和消费主义已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丰富小红书经验的人会清楚知道,一半以上的“省钱攻略”反而会让他们花得更多。
薅羊毛过程中所造成的精神损耗,正逐渐成为抑制人们走向消费主义的保险丝,顺着小红书上“薅羊毛笔记”点进他们的主页,会发现更多人逐渐从“购物分享大户”到在主页制作一个又一个的省钱Plog。
“买了每天都用的就是日用品,不是奢侈品”
花钱不代表败家,节俭不代表贫穷,对消费主义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开垦,毕竟这已经不是用花钱来正面富裕的是十年前了。
消费主义的背面
高杉和众多小红书用户一样,坚持用这种方式记录生活。在她看来,昨天购买奢侈品,今天问询哪个贵价眼霜最奏效,明天发布薅羊毛攻略,然而就是这种看似冲突割裂的个人主页才更靠谱。
“不垂直领域的内容产出才更像真人,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主页看似内容杂乱的博主,发布的薅羊毛攻略往往可信度最高。”
一切都是生活中消费主义的缩影。
奢侈品被赋予实用性就变成日用品;入手迪奥限量版和薅羊毛来的纸抽摆满整墙,给人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可以持平。
“消费的意义,不是为了实质需求的满足,而是欲望的代餐”,这才是消费主义的核心概念。
薅羊毛,正是满足心理需求的代餐,只不过付出的代价不是金钱。如此说来,也算是我们走过这个漫长下行周期的一种精神胜利之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五环外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