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逻辑在于“标准化”、“规模化”、“可复制”。
虽然新药研发一直是热门投资领域,但绝大多数投资的都是西药开发。
中成药由于缺少技术参数,不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及保证临床疗效等原因,多年来一直不被投资人所重视。近两年,随着人们对中成药认可度越来越高,二级股市以及一级风投市场对上的中成药投资热了起来。
全面开放以来,连花清瘟一盒难求,因此有网友甚至在网上贴出了“连花清瘟”的配方,并称“大家买不到连花清瘟胶囊,可以直接去中药店,拿着方子自己抓药,自己放锅中熬一熬,效果也很好”。
虽然随后厂家在网上澄清:
“文章中与公司有关的内容均不属实。公司从未公布如文章所列‘连花清瘟防疫方’。”
但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普通民众对于中成药的接受和认可度以及对于健康防护的迫切渴望。
去年底,片仔癀以及同仁堂安宫牛黄涨价就曾引发了网友对中成药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从去年底到今年中药概念股一直比较活跃,并在去年和今年年底火了两把。
近年来,虽然关于中成药的讨论不仅在网络中不绝于耳,不少投资人已经开始关注这一投资领域。
01 哪些机构提前押中了防疫中药股
提到防疫中药材概念股,首当其冲的当属由以岭药业(002603)、振东药业(300158)、瑞康医药(002603)、黄山胶囊(002817)、东宝生物(300239)组成的连花清瘟上下游企业。
防控刚刚放开那周,以岭药业(002603)股价曾一度冲到了53.96元的历史最高点。
除了连花清瘟外,白云山(600332)生产的清开灵颗粒以及香雪制药(300147.SZ)生产的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橘红痰咳液系列产品,以及盘龙药业(002864)生产的清瘟护肺颗粒都是居民抢购的重要防疫药品。
此外,与防疫相关的中药概念股还有华森制药(002907)、太龙药业(600222)等企业。
虽然这些医药上市公司背后的投资方多为地方政府产业基金以及医疗企业,但也能看到投资机构的身影。
其中,*赢家当属港股及海外投资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深港通和沪港通股票的名义持有人。
以岭药业(002603)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拥有该公司2.15%股份,是该公司第四大股东。
与此同时,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还是白云山(600332)的第二大股东,目前占有该公司16.23%的股份。
除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之外,另一重要赢家可能要算是马云了。
2015年广药白云山募集83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成为A股医药企业定向增发规模*的一笔融资。
其中募集的25亿元将用于“大南药”板块,广药白云山拟投入其中 “大南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拟投资15亿元,以期整合现有内部研发资源和拓展战略新兴医药领域。
此外,还有1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该公司现代医药物流延伸服务体系建设,为医院提供药品智慧物流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之后,白云山与阿里健康在医药电商等领域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
此外,广药白云山与阿里健康还对外公布了更进一步的合作计划:
在医药电商O2O方面,广药白云山将自有的健民和采芝林连锁门店入驻阿里健康的APP,共同发展O2O 业务。
双方还将在医药分家的大背景下,共同探索处方外流的合作,并以广药健民网拥有的医保药品在线支付为基础,共同探索更广泛的线上医保支付新路径。
持有白云山股份的同时,马云作为个人投资人,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多次在二级市场上购买以岭药业股份。
以岭药业今年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马云持有该公司0.44%股份,是该公司第七大股东。
疫情爆发前,包括深创投、招商资本、红杉中国、IDG资本、毅达资本、海尔资本、钟鼎创投、景林投资、挚信资本等机构就曾对这些防疫中药股进行了投资。
02 “连花清瘟”背后以岭药业的投资版图02
在众多新冠药品中,人们为何对 “连花清瘟”青睐有加?
那就要20年前的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说起。
按照以岭药业官方说法:
“连花清瘟于2003年5月完成流感、SARS药效研究及毒理研究并申报临床批件;2003年6月取得治疗流感临床批件和治疗SARS临床批件;2004年2月申报生产;2004年5月9日,被国家食药监局批准上市”。
“连花清瘟” 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袭肺之流行性感冒。
虽然 “连花清瘟” 生于非典,但由于非典很快得到控制,因此这款药一直以来只是一款再普通不过的治疗发热或高热、恶寒(怕冷)、鼻塞流涕、咽痛的药品。
由于在非典治疗中曾使用过“连花清瘟”,因此新冠来袭的时候,“连花清瘟”也作为试用药之一。
之后国家药监局批准连花清瘟功能主治增加“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
后续各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均将连花清瘟列为中医治疗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
今年3月发布的第九版诊疗方案,还将其列为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轻型和普通型推荐用药。
以岭药业创始人吴以岭不仅是连花清瘟的重要研发人,而且还是国内一名院士。
吴以岭出生于医药世家,从小就受到作为医生的父亲影响,经常和药打交道。
在5岁的时候吴以岭就可以背多个药方,13岁就认识两百多种药,各种医学书籍更是被他全部研读过,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可以说是一位医药天才。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吴以岭成功考入了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医学系五年的课程,之后被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为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河北省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
1992年,吴以岭正式创业,成立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
两年后,吴以岭在医药研究所成立了一家下属单位——黄帝制药厂,并在1996年更名为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以岭药业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该公司目前由其子吴相君担任公司总经理,其女吴瑞是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其外甥李晨光在上市公司担任财务负责人。
经过20年发展,以岭药业除了医药业外,还在涉足食品快消、零售、酒店、旅游、医美、影视、投资等多个行业。
通过控股的北京中岭燕园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岭药业投资了多家医药创投公司,其中包括目前正在申请港股IPO的北京派尔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计划在科创板上市的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通过持有昊德嘉慧暨浙江海宁嘉慧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投资机构股权,吴以岭家族投资了多家医药、教育培训、芯片、机器人、人工智能、汽车出行、空气净化器等领域的公司,包括舒华体育(605299.SH)、荣科科技(300290.SZ)、正元智慧(300645.SZ)等上市公司。
03 “连花清瘟”能否带火中成药投资
从去年底片仔癀以及同仁堂安宫牛黄涨价开始,二级股市投资人对中药概念股就表现出了超高热情。
纵观近年来中药概念股投资情况,政策一直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012版基药目录中,中药扩容比例高达100%,又逢限抗令将部分抗生素市场分流到了中药,受医保扩容的红利期影响,2013年中药板块持续火热。
高光时刻,中药板块的收益率相对医药指数一度超过了35%。
但随着2014年医保控费开始逐步强化,中药医保红利消退,叠加注射剂政策收紧和中成药集采预期的悲观情绪,令中药板块多年来一蹶不振。
受此政策以及二级股市影响,一级股权投资市场对中药类项目投资也是时高时低,不像其他赛道那样有明显的上升和下降期。
数据来源:烯牛数据
过去一年,活在内卷和医保控费夹击下的创新药*次切实感受到了寒冷,港交所20只生物科技新股中有15只首日破发;
A股的Pharma们仿创药青黄不接。
因此,一些投医疗项目的投资机构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中成药以及中医相关项目。
一个多年投资医疗项目投资人表示:
“无论是消费需求端还是政策端,现在品牌中成药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首先从市场来看,2020年,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为28254.3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48071.7亿元。此外,近几年政府对中成药的支持政策不断,近日(12月19日)国家药典委发布《中国药典》,无疑对中药行业而言是又一利好”。
以前的中医,看病开方更多是靠医生本人的经验和技术,对于药材的分辨把控也多有不同,而资本却十分看重标准化和可复制性,这也是一直以来投资中医的机构一直没有那么活跃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中医药正在进入工业化(标准化)生产,中医药的量化要从药材、制作流程等方面逐个攻破,脱离传统的定性生产方式,转化为先进的定量生产方式。
虽然中成药投资迎来了红利期,但由于行业本身一些特点,从原材料加工、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业和医药服务的各个环节,仍存在不少投资痛点。
对此,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曾指出:
“中药材企业投资难点在于财务这块很难尽调清楚,可以重点选择具备地域*特点,上规模、系统化、规范化的企业进行投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类企业投资痛点在于个人供应商占比通常很高,导致核查难度大,并常有流程规范性方面的问题,因此投资时可以尽量选择规范化、规模化、有一定品牌的项目”。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投资人说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