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年,成都迎来第一批出差的投资人。
节后开工第一天,成都高新新经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拟参股子基金的公示(第一批),合计四支子基金——
分别是:成都钟鼎新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CMC数字融合产业基金(暂定名)、成都市华山科创产业投资基金(暂定名)、成都国生道远卓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这意味着,4家知名VC机构去了成都。
这是成都创投爆发的一缕缩影。过去一年,成都母基金以惊人的速度诞生,面向全国VC/PE伸出橄榄枝——高瓴、鼎晖投资、君联资本、顺为资本、钟鼎资本、CMC资本、正心谷资本、华山资本、东方富海、中科创星、创新工场、松禾资本等等都出现在成都,几乎半个创投圈都来了。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过去,互联网年轻人逃离北上广,第一站就是成都;如今,投资人走出北上广深,也不约而同地在成都相遇。
VC/PE今年募资,去成都
“开年第一件事就是募资,成都是一定要拜访的城市。”国内某知名投资机构IR负责人感叹。
不久前,一纸公告在VC/PE圈荡起涟漪——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拟参股子基金的公示(第一批),4家知名投资机构出现在成都:分别是钟鼎资本、CMC资本、华山资本和道远资本。
我们先来看第一支子基金:成都钟鼎新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管理机构为上海鼎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即钟鼎资本。具体来看,钟鼎资本长期聚焦“供应链”的投资主题,是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投资机构之一。而此次出资的基金,投资领域包括供应链、消费和科技服务等。
第二支基金CMC数字融合产业基金(暂定名)的管理机构为华人文化(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即CMC资本,曾在消费、文化、科技方向上投出过多个知名案例。此次CMC数字融合产业基金的投资领域主要为新经济领域,包括文化、消费和数字科技等方面。
第三支基金成都市华山科创产业投资基金(暂定名)的投资领域包括半导体、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向。管理机构前海清岩华山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即华山资本)也在这一方向深耕多年,是中国走向海外的第一批主流跨境风险投资基金。
最后一支基金,成都国生道远卓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22年,投资领域包括脑科学及其他医疗健康领域等,基金由道远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管理。这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的新锐投资机构,团队成员来自于知名投资机构、医药机械企业和科研机构。
综合来看,四支子基金的投资领域也几乎涵盖了文化消费、数字经济、硬科技、医疗健康等成都高新区最具优势的四大领域。这是成都高新区半年多来第一批正式官宣的子基金。
时间回到2022年6月,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宣布成立,基金规模200亿,聚焦成都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细分赛道,产业基金管理人为策源资本的下属机构——成都新经济创投。
经常出差成都的投资人对策源资本并不陌生。这是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重点打造的产业投资平台,作为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四大支柱企业之一,承载着打造高新区未来五年3000亿元产业基金群的使命。
甫一成立,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就发布了遴选要求,面向全社会招GP,一度在VC/PE圈引发不小的轰动。此后,从东部沿海到成都本土,排队申请的机构络绎不绝。透过这支被VC/PE挤爆的引导基金,我们看到一个创投力量正爆发的城市——成都。
“以前,大家都认为成都人偏好安逸,对于创新创业的意识不高。因此,大多不愿来成都投资,认为白跑一趟不划算。”北京某机构合伙人感慨道,现在投资人最常去的地方之一就是成都了。
“这里从项目数量和质量上整体都是超预期的。”一位2022年多次去成都出差的投资人总结到,“特别在军民融合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富集优质团队和优质企业,并且企业家技术和创新能力普遍比较扎实,我们对成都地区企业家的印象就是踏实、务实、勤奋。”
将推出3000亿产业基金
半个创投圈都来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成都乃至整个四川都被视为“创投荒漠”。那时在投资人的出差地图中,西南地区最先被排除在外。
直到近年来,随着基金招商模式席卷,全国引导基金遍地开花,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也开始快马加鞭,一支支产业基金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渐渐告别互联网时代,硬科技崛起,尤其是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爆发,具备良好产业积淀的成都开始迎来风险投资人。
不知不觉,看似悠闲的蓉城汇聚了几乎半个创投圈的身影。
印象深刻的一幕在去年3月,成都高新区100亿元的天使母基金开始招GP。基金首期出资15亿元,重点投向以本区“3+3”产业领域(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等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申报启动后竞争激烈,立即吸引了一批头部投资机构研究。
最终,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管理人与创新工场、君联资本、梅花创投、险峰资本、松禾资本、阿米巴资本、中信聚信、道远资本、元生创投等9家合作机构集中签约,基金规模约40亿元,标志着首批天使子基金正式启动。
此外,成都高新区还将在未来5年通过政府投入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推出总计3000亿元的产业基金。其中2022年计划组建600亿元产业基金,成都高新区安排出资不低于180亿元,基金的40%的规模投向电子信息产业,20%投向生物医药产业,20%投向新经济产业,20%投向包括现代服务业及未来产业在内的其他产业,尤其将聚焦硬核科技和先进制造业项目。
为了进一步吸引知名投资机构,成都高新区还提出加大对合作方的激励力度,最多可将所得收益的80%让渡给合作基金管理机构和其他出资人。天使母基金对子基金管理机构或其他出资人实行整体“先回本后分利”、项目“即退即分”方式让利。目标便是,将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全国投资机构聚集的热土。
于是从2022年开始,以往主要活跃在东部沿海的VC/PE机构愈发对成都感兴趣。去6月,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成都)交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落户成都,管理机构为知名本土创投东方富海。
这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布局四川省的第一支子基金,也是西部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子基金。子基金签约规模50亿元,主要投向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中小企业。
“基金在疫情期间完成募集设立,成果来之不易。”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回忆,设立过程中,市、区协助基金管理人对接当地产业局,为拟迁址或设立分支机构的被投企业提供产业政策、人才引进、办公场地等资源支持也给东方富海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成都还展开了一系列密集的基金布局,吸引了大批VC/PE,不乏高瓴、鼎晖投资、顺为资本、君联资本等头部机构。此前一家头部机构创始人提到,成都市政府出资市场化基金,不过度参与基金平时的管理运营、对于返投比例的要求也比较灵活,很尊重市场的意见。
“我们已经将成都作为机构重点投资布局的区域之一,基金团队长期在成都进行项目挖掘,已经投资了不少优质项目。”东方富海团队向投资界透露。2023年,随着出差更加便利,撸起袖子开干的投资人无疑更多地出现在成都。
为什么是成都?
2023年伊始,成都迎来一个重磅消息——GDP首次突破两万亿,成为第7个进入“2万亿俱乐部”的城市。消息一出,蓉城沸腾。在此之前,成都还曾对外公布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即经济总量冲刺3万亿元。
地处西南,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以“宜居”著称。近些年,这里一直都被许多厌倦都市生活的年轻人追逐向往。然而,10多年前,成都因为人口土地问题,以及闭塞的交通环境,在国内一众大城市中略显“边缘”。
回顾十年转型历程,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被视为成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那是2015年前后,成都开始针对性地引进高新技术公司,微软、思科、IBM等世界500强,以及华为、中兴、腾讯等国内软件强企业前来投资。其中,成都高新区是近年来互联网产业的聚集地,吸引了腾讯、阿里、百度、快手等头部企业落户。就这样,成都一跃跻身中国互联网产业第一梯队,电子信息产业率先成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兴城,受到启发的成都再一次筹谋,抓住科技革命的新机遇——入围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里有一组最新数据——成都高新区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数首次突破2000家、达到2253家,增长54%;同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创下历史新高,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首次突破4000家、达到4320余家,令人惊叹。
回想2017年,成都颁布了人才新政,规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蓉漂”可直接落户,并可获得政府提供的安家补贴。随着新兴产业进入、人才流动增速,这里进一步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新兴产业俱乐部。
“成都在中西部城市中具备较好的产业政策及创业基础。”深圳一家知名VC机构总结了成都吸引VC/PE的四大原因:人才资源丰富、产学研创新生态完善、产业基础雄厚、以及创新企业规模庞大。
而人才是第一资源。数据显示,成都拥有高等院校 64 所,其中 8 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通信工程、生物医药工程、仪器科学、交通运输、 矿业工程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20 位。
以往,成都知名高校的学生毕业后第一选择往往是去北上广深甚至海外,如今这一现状正在渐渐改变。留在本地的高质量人才,成为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撑起这座城市的别样天空。“他们以后可能也会成为创业者,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项目。”一位投资人如是打趣。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一首民谣唱尽了成都的巴适生活。如今再入川蜀,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安逸和闲适,还有无尽的产业机遇。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文静,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02/5080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