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逝春来,中国创投行业的开年盛会来了。新的一年,创投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又将缔造怎样的商业传奇?2023年2月24日-25日,由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的2023投资界百人论坛在三亚举行,投资圈共聚一堂把脉不一样的2023,聆听浪潮新声。
本场行业声浪《医疗健康投资,浪里淘金 》,由杏泽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文溢主持,对话嘉宾分别为:
丹麓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陆勤超
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陶峰
元璟资本合伙人田敏
盛山资本CEO/合伙人于越
济峰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余征坤
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张敏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刘文溢:大家好!非常感谢清科跟投资界给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相聚温暖的三亚,有机会在这场有趣有料有大咖进行讨论,让我们有缘跟很多老朋友相聚,同时又有机会认识了一些新朋友。
这次邀请到了很多医疗健康机构的大咖,首先让我们由近即远介绍一下大家自己跟自己的机构。
陆勤超:我是丹麓资本陆勤超,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本人是学临床医学的,丹麓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医疗科技早期投资的机构,目前管理四只人民币基金和一只美元基金,投资金额从几百万到六七千万。
陶峰:我们博远资本是专注于早中期医疗项目的投资机构,我们关注的方向除了严肃医疗比如生物医药、器械诊断之外,还有消费医疗、医疗领域的数字化,大数据、AI跟医疗的结合,以及医疗的金融、医疗的供应链等等。另外也包括生物技术在医疗领域以外的外溢使用,比如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等等。我本人也是在医疗行业工作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也是算是医疗投资行业的老兵。
田敏:大家好!元璟资本是一家综合性的投资机构,我们实际上主要投健康,然后我们还在投科技、企业服务以及消费为。在医疗领域,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医疗跟技术相结合的领域。还有就是刚刚陶总也说到了,跟AI、大数据、互联网结合的医疗领域,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于越:我们盛山资本主要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细分赛道除了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领域,我们还重点关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
余征坤:我们济峰资本也是专门投资医疗大健康领域的一个基金,主要投器械诊断、消费医疗还有新药,以及最近比较热的,像一些新药或者科研上游检测仪器和试剂,这些是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大家如果在医疗大健康领域有募资需求,也欢迎跟我们联系。
张敏:大家好。合力投资是一家专注于早期阶段投资的机构,我自己本身做天使投资已经做了21年。我们是一家比较综合性的机构,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主要专注于新能源、人工智能制造和医疗健康。
刘文溢:非常感谢几位的介绍。我首先想请教一下陆总,因为丹麓资本早期技术布局方面做得不错,70%投向创新的医疗技术,30%投向前沿的生物技术。请问一下陆总,如何把握早期风险投资?如何平衡你们投资的角度?有没有一些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
陆勤超:我们丹麓首先比较重视趋势研究跟预判,所以平时会关注政策方面大的方向,以及各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一些动态。
第二,我们自己的目标。丹麓基本上做领投为主,独立研究、独立判断;如果市场上我们经常见到某个子行业的案子比较热的话,我们可能会刻意避开这个子行业。因为我们投早期的,如果现在已经这么热了,几年之后赛道可能就会过于拥挤了。所以,丹麓的研究是一个寻找蓝海的过程。
第三,丹麓很侧重从市场的应用角度去寻找刚需。丹麓70%投资在创新型医疗技术,我们会在临床的应用场景当中,去寻找哪些场景是没有满足的,医生和患者还有哪些刚需的;我们另外30%的创新药投资也是针对没有被解决的临床需求。生命科学其实也是我们很关注的一个点,大的逻辑肯定还是进口替代,生命科学工具这块进口产品也是占了很大比重。我们还是有兴趣去看可能外资占了80%、90%甚至更多的市场,我们在里面寻找一些新的技术替代方案。
整体逻辑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判断的过程之中,肯定还要考虑比如技术和产品线的可拓展性、子行业的潜在市场规模、技术路线是否成熟,还有就是创始团队。创始团队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大部分还是基于这个团队以前做了什么、,对于这个事情的愿景怎么看、为了短线的现金还是长线的事业。我们前期会做很多判断,在这些判断的基础上,再去选择与我们自己价值观和理念相匹配的团队。早期投资很多层面上,还是投人。
无论是天使还是早期阶段,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风险并没有释放太多,根本还是在于早期判断准才是最大的安全性。
刘文溢:感谢给我们传授了三个独门绝技:第一,带着应用场景找技术,而不是反过来;第二,紧密围绕临床未满足的需求;第三,就是看准人。博远资本涉猎得非常广泛,创新药、器械、生物医学等等。同时把握这么多布局,博远资本是如何打造团队的,怎么样做得又专同时又可以覆盖这么多的方面?
陶峰:的确,应该说博远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基金。我们是2018年开始做投资的,目前正在进行投资期的只是我们的第二期基金。但是我和我的合伙人,在过去的职业生涯当中最主要的takeaway,我想就是——投资肯定不能重复过去的成功经验。任何投资机构,如果站在过去的成功基础上、待在自己的舒适区,用过去的传统思维做新的项目,肯定在未来不会有好的成绩,所以还是要持续探索新的方向。
所以我们在整个机构的文化上面,非常鼓励团队去探索新的方向。我们也建立了一个比较坦诚的内部文化,新的方向的确有不确定性,我们并不能保证自己看得很准,因此鼓励团队成员把研究工作做好,然后经过充分的内部讨论。我们所有的项目都全员一起讨论,全员一起投票。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机制,能够最大程度收集团队的智慧和观点,来帮助团队做出最后、最准确的决策。
准确的决策上面,现在我想也是越来越要投那些不确定性比较大、但是如果成功了之后天花板比较高的赛道。现在再想要求稳,投资一些似乎觉得成功概率比较大的事情,我觉得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获得优秀回报的概率并不高。
正是由于我们这种比较坦诚透明、同时能够让所有同事快速成长的文化,我们很高兴看到团队在过去的五年中的快速成长:从成立之初的6位同事到今天二十多位同事,投资团队由三四个人扩展到了十三四个人。除了一些个人原因之外,我们可以说业内人员流动率最低的机构。我觉得,这也是跟我们所建立的文化跟机制有比较大的关系。
刘文溢:感谢。接下来请教一下元璟资本的田总,刚刚您介绍了元璟资本具有深厚的互联网背景和科技行业的认知,您如何看待未来数字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的机会,尤其是在最近像ChatGPT的出现,其实对于任何行业都是非常大的冲击力,您觉得颠覆医疗还有可能吗?
田敏:基于我们的基金背景有非常深的互联网和科技基因,我们进入医疗行业也在思考什么医疗机会是属于我们的机会。刚刚进入医疗行业,我们主要从互联网做切入。我们初期投的很多案子都是数字医疗相关的,或者跟数字化相关的这种医疗互联网平台相关的。
所谓的科技医疗赛道,我们认为其实是两块科技,一块是底层的技术,就是刚刚提到的AI数据,比如说ChatGPT新的技术底层技术的出现;另外是指医疗本身的一个进展,比如说一些新技术的突破,像我们投的一些类器官、单细胞这样的一些新的技术,其实是在于生物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们认为,可能在未来的医疗投资当中,这两块都会做一些深入布局。
从投互联网医疗角度来看,我们投互联网医疗也投了很多年,我们觉得其实前几年的整个互联网医疗发展在中国并不是特别好,一直到今天从初创公司来看跑出来的行业并不太多。互联网医疗发展今天也应该已经超过差不多十年的历史,但是跑出来的或者成功上市的机构其实也并没有太多。也就是说,医疗行业它是一个强监管而且壁垒很高的行业,互联网对于它的渗透远不如其他行业来得那么快跟深入。互联网、数据,以及这样的底层新技术对于医疗行业的改变以及这样潜力趋势,我们是完全认可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样的新技术对于这样的医疗的改变一定是一个缓慢进程,而不是一个快速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这个领域,要更加耐心去做一些布局,去看到一些新的机会。
最近三年,对于医疗行业互联网化可能有一个加速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后续其实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推动互联网数字影响医疗。另外科技的医疗,我们依然认为其实应该是医疗投资的核心,也就是说自己自身的新技术发展对于医疗推进作用。这一块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
刘文溢:我们也非常期待未来互联网医疗更多企业可以跑出来。接下来想请教一下盛山资本于越,盛山资本在创新产业链有众多的布局。在过去两年整个创新药市场遇冷前提下,您如何看待制药上游行业的投资机会?是不是已经跨过了顶峰,或者未来还有持续的可投资机会吗?
于越:谢谢!我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投了不少创新药公司,当然也正如您所说围绕创新药研发也投了不少CRO公司,我们特别希望投一个优秀的临床CRO企业。因为今天制药行业很大的瓶颈在于临床,虽然说过去十年10亿美元做一个药,但迄今为止你会发现,可能成本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其中很大的瓶颈在于临床,临床效益在我们看来是非常高的。今天很多创新药公司,以科研为领头人,面临着融资困难的境遇,一方面是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是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创新药公司手上挺有钱的,但怎么样花这笔钱是很大的学问。临床入组方案设计以及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企业管理上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中间浪费的钱也很多。所以,某种角度来讲中国的创新药投资我是一如既往地看好,但看好之余,我可能更关注两点:一,创新药是否还有自己的创新技术;二,资金使用效率是否有提升,或许我们作为资本方更应该多去帮助我们已经投过的创新药公司,沟通怎么样花好每一分钱,怎么样让临床入组变得更快,怎么样让商业化做的更好。回过头,再回答一下创新药的上游。我记得前面有嘉宾总结过,临床CRO这十年成长地非常快,为什么?随着财务报表的巨大压力,催生了临床CRO整个产业。
最早的时候像罗氏、辉瑞,他们把创新药部分放在自己表内,随着临床药物研发成本越来越高,研发成功率却没有很大提升。上市公司压力越来越大,随后大家把很多临床东西外包了,还有很多科研东西外包了,所以过去十年间全球的CRO公司持续成长。但你还会看到创新药企他们现在仍活得比较艰难,因为他们的效率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特别好地提升。
刘文溢:您觉得生命仪器设备还有什么投资机会?
于越:从国产替代的角度来讲,这里面我们觉得机会有,但生命仪器设备领域细分产品众多,单产品市场规模并不大,未来也面临横向和纵向扩展的问题,大多数公司估值也不便宜了,所以比较难下手。
刘文溢:余总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收获众多企业,比如说平安好医生。在国家倡导数字医疗经济大背景下,您觉得数字医疗这一块诞生现象级的公司吗?除了网上卖药保险之外是否会出现新的业态公司?
余征坤: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我对互联网医疗总体偏谨慎。刚才说的平安好医生我们投了。客观地说,互联网医疗最早一批的挂号网、后来转型微医,很多公司做了十几二十年,整个赛道过去都不容易。我们看到真的跑出来IPO的平安好医生是第一家。平安好医生挂牌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他们宣传是“中国移动医疗第一股”,就是IPO的第一股。之前阿里健康是港股借壳,京东健康上市更晚一点,当时平安好医生作为第一股上市。下面说一下个人的观点:一个商业模式早期可以不赚钱、可以说故事,这些都可以,好的商业模式最后要落地。尤其未来几年,我们往前看。说一点宏观的,现在中外格局还有中国内部的这些宏观的变化,未来几年我的角度来说可能觉得资产的安全性、稳定性、流动性可能是我现在最看中的东西。我现在不会去投那些特别早期的,或去孵化特别早期的项目,那些不能落地的虚无缥渺的概念,至少未来的十年,在这个周期里面可能不太适合了。过去中国经历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外部环境相对比较友好,多种策略可以赚钱。未来十年,少数投资策略才能赚到钱,很多投资策略尤其过去成功的策略未必可以赚钱,因为环境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策略不去变,这个东西挺难的。
所以,再回到所谓的互联网医疗和数字医疗的时候,我们投资的时候不会因为你有互联网医疗或者数字医疗四个字,不会因为这些概念给额外估值。本质上做什么、能够实现多少收入跟利润,我们按照估值来算,这是我们内部看的。
所以,互联网医疗其实就有同样的问题。我们看美国的互联网医疗其实发展很好,有一大批公司市值很高,也算是曾经非常风光的公司。美国跟中国的互联网医疗环境差很远,最大的一块就是保险公司的报销。美国保险公司覆盖得非常完整,比如说做糖尿病管理的保险公司真的可以付费,保险公司给你报销。在中国,APP作为健康管理的工具指望医保这个报销,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然后中国的商业保险公司现在相对来说,也不像国外那么健全。我觉得,很多互联网医疗其实是没有人买单的,这个就是最大的问题。你在中国,如果要买单得消费者自己买单。你做这种所谓的互联网医疗,大多数都是慢病居多,因为真的重症急症都去线下医疗机构看,不能到互联网医疗去,互联网医疗针对慢病。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久病成医。患者生病时间长了,两三年后跟医生水平差不多,还要每个月付费监督患者吃药、锻炼、饮食、改变生活方式。这种东西对消费者而言他已经不需要了,因为他自己已经很专业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他不愿意去长期付费,因为互联网医疗是要每年循环付的。
我觉得这个领域其实要做大不太容易,所以还是要找那些能够盈利变现的模式。当然像京东健康,他们算做得不错。平安好医生之所以能成功,我觉得他们这些平台不是一般的创业公司可以借鉴的。平安背后有一个金主爸爸,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非常强的政府关系,包括线下的医疗机构,这个医疗保险有一个金主爸爸支撑可以做起来。京东、阿里不用说,他们自带流量。他们做互联网医疗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跟方法,这是互联网医疗。数字医疗也是一样的,美国也挺火,中国很多人做数字医疗,比如:有些人用来治疗抑郁症等等。但是数字医疗本身落地还是看数字医疗产品,或者这个服务对于患者带来多大的受益,能不能收到钱,而且最后自己能不能赚钱。投资,我们还是不能去追热的概念,还是要冷静看待比较热的方向,尤其未来的十年,这个策略可能更加的重要。
刘文溢:感谢这些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最后一个问题,问一下张总,是否可以分享一下硬科技领域投资?硬科技领域投资跟生物医药投资是否存在共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未来医疗跟硬科技结合的交叉学科的领域投资呢?
张敏:我们内部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合力投资是不是适合做硬科技做医疗健康项目,包括有些LP曾经也和我们探讨过。我觉得我们之所以到现在还能够活着,并且投出了一些上市公司还有比较知名的企业,最关键的还是早期投资做得好。早期投资(尤其天使投资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人。尤其天使投资人对于人和团队的理解、行业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先明确了天使投资的特点,才能回答合作的问题以及两个行业跨界的问题。
我们在硬科技还有医疗健康领域发力,是从三到四年前开始的。我们本身其实比较喜欢投跨界的东西,比如说医疗健康和人工智能就是其中一类。假如说我们去跟李开复老师或者相关领域的大咖聊这类项目,很有可能一个小时内他们就已经看得很透了。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没有生存空间了呢?其实我们跟创业者是一样的,要想办法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天使投资一定要专注“结合点”。我们一开始的专注方向很明确——就是人工智能、硬科技和其他行业的结合点以及应用点。
另一方面,今后十几年,靠砸几亿美金搞流量的方式可能逐渐行不通了,尽管这种现象依然会有,但不是天使投资这个阶段玩得起的。早期投资人还是要投距离资本更近的、具备明确应用场景的行业项目。技术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区分什么是单纯的生物医疗、什么是单纯的合成生物学。概念天天听,项目和创始人们的理念体系也是从概念开始形成的,但事实上,很多东西是在交叉杂糅后再并投入使用的。就好像ChatGPT,刚出来时每天被各种问题塞满,你会发现它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我们暂且不论它能否有非常突出的单一变现能力,但把它用在各个地方能看到很多可发展的机会,这就是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把它放在器材上、放在诊断上可以产生很大的收益。另外,我认为至少在今后五年里,流通性是非常重要的。
刘文溢:商业化兑现的问题,应该大家非常头疼的话题。
非常感谢几位的分享,最后我们用一点时间,来展望一下未来。因为经过过去三年的一些考验,其实大家在信心面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我们在座的,可能一个方面给自己鼓劲,另外一个方面着手拉着LP持续坚定看好医疗投资,另外一个方面安抚受伤的被投企业。我想问一下大家,2023年怎么样看待医疗行业投资机会,同时希望帮我们展望一下未来五年行业的投资机会或者大家怎么样看待?看好还是看衰?这次要不然我们从张总开始。
张敏:这个内部讨论了很多次,今后这一段时间,因为当年有一个很有名的模式——toVC。不知道专注医疗的朋友对它理解是不是深刻,但作为互联网投资出身的我们,对toVC的了解太深刻了。很多企业都是toVC的模式,一般到C轮D轮可以有盈利,但再往后就会进入一个困难的境地。toVC的模式是随着投资热出现的toVC,相信在医疗领域也会存在。这是个很正常的模式,但接下来需要评判和审视toVC是否还是更快或更有效且清晰的盈利模式了。我们从私募基金或者VC、PE领域的视角出发,十年前也有很多人投医疗,却没有把它称为热点,难道说医疗这个热点已经过去式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医疗是很多人都需要的。但为什么到现在大家才开始广泛地讨论医疗健康呢?
我觉得从天使的角度非常坦诚地说,要从流通的终点倒推上来看。我们握着LP的资金,为他们赚取回报是分内的事情,所以我们同时也必须关注二级市场,必须看二级市场的流通性广口在做什么,他们有机会,我们才有机会。为什么我们说中国的注册制对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很重要,因为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看看十年、二十年前,为什么只有美元基金挣钱?因为它可以上市有流通性,如果没有流通性,我们做的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2023年我们非常盼望和期待中国的二级市场注册制真正落地,给我们带来流通性的变化,如果没有流通性,toVC也会变成泡影。
第二,投资细节来说,人工智能+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是我们侧重关注的方向,尤其医疗健康是我们一直看好的板块,当然主要也是考虑二级市场的反馈以及具体项目到C轮、D轮时的情况。我们坚决看好人工智能和其他硬科技学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并且这个应用场景结合点和资本流通的距离越近越好,如果是在两三年里就可以看得到现金流的话,会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我们2023年在选择项目时比较重要的考量标准。
余征坤:医疗行业不只是2023年看好,我对医疗行业终身看好,医疗行业确实无论国家发生什么事情,或者人类发生什么事情都有结构性的机会。比如说前几年情况不太好,但我们也有一些很赚钱的企业,像九安医疗去年赚170亿。疫情过去了,很多公司恢复了,比如我们投资的翔宇、澳华等。医疗,永远存在结构性机会。
中国未来三十多年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都会走向人口老龄化,预计2058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35%,就是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到时候在座很多已经到那个年龄段了。老龄人对于医疗有一个二八消费现象,而中国未来三四十年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这个行业挺好,具体的方向我们看好的还是比较多,首先说一下创新的东西,比如我们现在看一些生物育种。我们也投了一个生物育种公司。当时正是二十大报告那天,我当天看了两遍二十大报告,面提到了新的行业、新的机会,以及作为投资人可以抓住什么机会,确实提到了大量的主粮安全这样的字眼,包括生物育种,我们就找到了一个院士生物育种团队。像这样的一些新的方向,还有可能一些硬科技跟医疗结合的,比如说芯片,芯片可能跟一些医疗设备器械对接的东西。这些方向壁垒比较高,也是我们看好的方向。
另外,我再强调一下,我们主要投资那些四年之内可以去A股报IPO的公司。我们未来很少会去投美股跟港股的机会,决然选择了A股IPO的机会,以应对宏观的变化。我们策略非常简单,如果非要总结成一句话,四年之内可以A股报IPO项目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标的。
于越:真的有吗?带上我们。今天特别强调技术领先性,但技术在一个企业的影响因素里我想应该不会超过20%或30%。怎么样定义一个医疗企业是好企业?这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创始人的格局与文化、执行力、商业化能力等等,这些我想不管是医疗行业还是别的行业都是一模一样的。
再回过头我们说医疗行业大的机会,未来我们比较看好的是三个方向:
一,怎么样增加消费者的付费能力,现在医保是最大的支付方,但也面临着控费的巨大压力。如何将场景进一步拓宽,比如拓展到基层医疗市场以及个人居家市场,未来看看如何结合商保可能是很有机会的。
二,企业当中怎么样能够真的非常高效地完成研发和生产。比如医疗器械这两年特别火,医疗器械首先是器械公司,生产制造先要搞定,然后是医疗公司,再回过头是在医疗里面搞生产,怎么样搞定生产的连续性,事实上是方方面面的问题。
最后,我们关注的是能够提高所有企业生产效率的一些企业,比如说我前面提到的医疗行业临床效率比较低,数字化的临床CRO一定是未来长远的方向,包括怎么样更好的招募入组等等,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生产效率的事情,这些企业也会是医疗行业的巨大机会。
田敏:这边对于医疗行业,是长期看好的,可以简单的做两类划分。一类是硬科技属性比较强的,包括跨界,也包括本身属性就非常硬科技的那一类。这一类,我们持续投一些偏早期的,对于它的盈利稍微来说更看长远的一些机会:另一类主要是指医疗服务的,比如说刚刚提到的CRO跟临床。这些可以较快产生收入利润的公司,我们会专注看一些与互联网结合可以在产业链上产生效率提升,以及跟数字结合能够去改变一些传统产业链上目前没有能够达到最优效率,同时又不是一种原来互联网烧钱的模式,而是一种更有效率的模式。拿单更快的、产生收入利润的公司,以及一些医疗的上游像生产、制造,这一块我们可能都会做一些关注。以终为始,我们这个行业还是要以退出来看投资。在医疗当中,我们2023年可能会更加关注整个退出路径的清晰度,以此规划我们整体的投资。
陶峰:前面很多同事提到了老龄化,关于老龄人口结构变化我补充一点,现在正进入60岁、65岁的人群,即将成为医疗健康消费高峰的人群,应该说跟40、50后,十年前的这代人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他们对于生活的医疗治疗要求、他们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以及他们对于什么是好产品、好技术的认知能力,都不是以前那几代老人可以比的。其实这是做高端医疗投资的投资人过去十年、二十年碰到的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就是除了一些救命的药,可能还有一些高端的医疗消费需求。中国三四线城市存在大量的有病不看,或者只看医保支付部分的情况,这个情况我觉得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将发生巨大改变。我觉得,其实医疗行业的春天才刚刚开始。虽然过去15年医保扩容,我们已经把这个盘子做大了,最近五年大家对于这个盘子的结构做了一定调整,但是下一轮盘子的做大会随着这批人进入老年之后进一步实现,当然这个结构跟过去十年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在方向上我也非常同意前面几位同事提到的,现在都是希望投离钱近、退出快的项目。我觉得同时还是要坚持投难的、和需要时间积累的事。在具体的细节上面,当然我刚才已经讲了很多了,但是我想除了大家前面提到的一些新技术、跨界等等,近年来我跟很多产业界人士有非常多的交流,我发现很多企业家目前把眼光放在海外,他们发现自己的产品技术方面的能力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国际竞争力。事实上,在中国周边很多区域乃至全球很多区域,中国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理念、服务能力应该说都处在一个领先十到二十年的水平。而中国的这批具有这样的能力的企业家,往往也在跨国企业有多年的熏陶,也有很好的合作和经销商的基础,我觉得可能接下来中国企业走这一步,除了在国内的进口替代以外,也许走向国外的中国替代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和美元投资人交流的时候,也有很多人问,说下一个中国在哪里,本来我跟他们说没有下一个中国,麦肯锡老兄说得好,下一个中国就是中国。
陆勤超:大家讲得很充分,基本上我也认同。既往的十年二十年,除了外贸类,中国医疗医药很多就是内循环为主,比较少走到海外。出海对于医疗医药产业来说算刚开始。当下的中国,消费升级、老龄化,使得这个内循环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再加上出海的机会,我们肯定非常坚定看好医疗医药的赛道。从丹麓自己关注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高端技术的替代、上游的原料、核心零部件等;另外,从生活方式医学化的角度,数字疗法延伸到家庭这条线,也就是医用到家用的延展我们非常关注;还有就是支付方式,比如商保有关的创新支付。
从病种来看,我们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带来很多疾病谱的变化。比如很多人用眼过度、听力衰减,还有其他老龄化带来的疾病等。我们不同基金在眼科领域投了五个,呼吸和危重症领域投了四个,逐渐丹麓在细分疾病领域形成比较深的生态圈。谢谢大家,也非常感谢清科的邀请。
刘文溢:非常感谢几位大佬的输出,我发现我们的Panel集齐了孵化轮、天使轮、A轮、中后期的投资。我们既是投资人也是创业者的最佳合作伙伴,从基金角度出发,在座跟我一样也是创始人角色,我们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希望将来日子里面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携手共进,浪里淘金。谢谢!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03/5091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