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重庆汽车业的翻身仗

重庆未来想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真正的超车,不能只靠企业单打独斗,政府的顶层设计可以多个企业抱团发展,形成合力。
2023-03-01 16:16 · 锦缎     
   

去年12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刚到任不久,就选择到赛力斯智慧工厂和长安汽车调研。

在赛力斯智慧工厂,他勉励赛力斯加强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产能,拿出更多中高端产品,争当行业领头羊,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这代表一种态度,关乎一个新产业前景,更关乎一个城市未来发展。

实际上,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争夺战中,重庆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重庆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底特律,不仅拥有长安铃木、长安福特、力帆、长安汽车、东风小康等多家整车生产厂商,还吸引到了多家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发展。但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座中国汽车之城却遭遇了不小的挫折。

*期,重庆汽车年生产量超过300万辆,位列*,但2019年却跌至138.3万辆,不足*期的一半。

重庆汽车产业遭遇的挫折很大程度上是未能在汽车产业转型新能源初期占*机导致的。没有跟上汽车业转型的风口,再叠加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销量下滑、长安铃木退出中国、力帆集团破产重组等不利因素影响,重庆汽车产量急剧下滑。

三年过去,重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上演逆风翻盘的故事,无论是赛力斯还是长安阿维塔,都成为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为什么重庆老牌燃油车企业能够在造车新势力统治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冒头?

这个过程中,非常值得关注的是重庆的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01 新造车的路,不会只有一条

2016年,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决定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只是当时的小康集团不仅没法和几大汽车集团相比,和吉利、比亚迪以及蔚来、小鹏等民营车企相比也相差甚远,甚至存在彻底的代差。

但张兴海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到,他看到的更多是机遇而非挑战:新能源汽车又刚起步没多久,在国际、国内的对手还没有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把自己甩的太远,他需要赶的时候奋起直追。

在众多商业法则中,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成为*个吃螃蟹的人。张兴海行动的*步,正是找准方向。

相比造车新势力从零起步,赛力斯拥有更庞大规模、更强的研发力量和多年积累的体系竞争力,但在网联化、智能化上和新势力造车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

赛力斯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境遇正是整个重庆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缩影:长三角和珠三角抢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先机,先后引入特斯拉、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落户,重庆不是没有看到转型的趋势,但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区域位置决定了步别人后尘,和上海、合肥、广州、深圳等城市正面竞争不是*解。

重庆新能源汽车的“螃蟹”在哪里?

答案已不言自明:走长三角和珠三角新造车没有走过的路。

重庆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并没有再追随上海、合肥等城市引入造车新势力,而是选择依托原有汽车工业,向纯电、混动、增程式、商用纯电等多个领域转型,不同的车企各有侧重,同时引入新技术,瞄准智能网联汽车进行系统布局。为了支持传统车企快速完成转型,重庆市政府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激励措施、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等,在平台、研发、人才等各环节投入真金白银。

赛力斯的成功转型正是在顺应重庆市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思路下完成的。其在转型上最关键的一步决定是和华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这是造车新势力完全没尝试过的事。

华为在网联化、智能化上拥有优势,是赛力斯短期内难以追赶的,而赛力斯的优势是电动车技术上的积累、增程技术、整车制造,双方合作可以快速实现优势互补,让转型之后的赛力斯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2022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25.90%,创造了继造车新势力之后的新增长神话。

和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合作伙伴优势互补,让赛力斯、长安等企业扭转颓势,重新实现销量高速增长,也让重庆再次成为中国汽车之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汽车产量仅次于广东和上海位居第三,在疫情的挑战下实现逆势增长。

重庆在新能源汽车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一句话总结新造车的重庆模式,即依托原有汽车制造企业在技术研发、整车制造上的优势,引入智能网联产业链,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让重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后来居上,也让这座中国底特律之城更加名副其实。

新造车重庆模式的背后,还藏着一盘汽车智能化布局的大棋和野心。

02 战术决定战略

在新造车江湖中,赛力斯从传统燃油车转型而来,张兴海更懂得顺势而为的重要性:走在前面的几家企业,无不是强于技术,而短于制造,赛力斯通过和更强的技术伙伴合作,取长补短。

从合作的成效来看,在和华为深度合作的几家车厂里,赛力斯是合作最顺利、出产品上量最快*的一家。

为什么赛力斯可以快速完成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这与张兴海“把对手引到自己最擅长的地方打”的战术密不可分。

如果把商业当成一场战争,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或源自对企业市场的精准洞察,或源自企业对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改进。正确的战略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一线战场,因为战略隐藏在有效战术中。

赛力斯的战术,本质上就是扬长避短,*限度发挥自己优势,这也是整个重庆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缩影。

作为现代工业集大成者的汽车制造业,单个产品就拥有上万零件,涉及机械设计、空气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自动化等众多领域。无论是美国的底特律,还是中国的重庆、长春等汽车之城,不仅拥有整车制造企业,还拥有大量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这些汽车制造上下游企业吸引了大量相关人才,形成人才、产业和城市互相成就的发展格局。

这一次从传统汽车制造向新造车转型过程中,重庆的战术正是扬长避短,*限度原有产业优势。在战略上,重庆依然遵循人才、产业和城市共同发展的思路,依托原有的造车企业,围绕汽车智能化从软件和硬件两条路入手进行顶层设计,这也是重庆汽车产业能够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

在整车制造上,重庆重点培育和扶持赛力斯、长安等本地原有的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快速完成转型升级。比如,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不仅为赛力斯在“大三电”等技术研发上提供资源支持,还将为赛力斯投资建设2700亩的汽车产业园厂房、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帮助赛力斯产能爬坡。

在零部件制造上,重庆用有限的资源在关键方向实现集中突破,引入多个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打造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主心骨”。目前,比亚迪刀片电池、赣锋新型锂电池、吉利科技和孚能科技联合投资的动力电池等项目均已落户重庆。

同时,汽车产业是川渝地区共同的支柱产业,川渝两地先后联合编制印发多个政策文件,在汽车产业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共同推动两地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重庆可借助四川的绿电优势发展整车制造,还要借助四川的供应链优势,形成整车制造的龙头优势。数据显示,赛力斯在川渝地区的产业配套率超过40%,并且呈增长趋势。与赛力斯合作的动力电池、副车架总成、全车线束等产品均来自川渝本地供应链企业。

在车联网赛道上,重庆是成渝双城经济圈中万亿级智能网联汽车的龙头。重庆提出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引入华为、百度、阿里、腾讯等知名科技企业,并建成国内*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场景示范运营基地,打造整个车联网的全产业链建设,为这些企业发展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创造条件,并鼓励这些知名科技企业和本地整车制造企业合作。

今年1月,重庆市政府和华为还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产业链和生态,持续深化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合作。袁家军在签约活动上表示,希望华为持续深耕重庆,深度参与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大在渝布局力度。

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正是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之下顺畅高效地开展。

新造车的重庆模式和上海、合肥模式正好相反,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不是从0到1建立新产业,而是利用自己原有的积累和优势,创造出爆发力,吸引更多上下游产业落户。

一句话概括新造车的重庆模式,即战术决定战略。城市的顶层设计让企业受益,企业快速发展又反过来成就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

03 没有什么比人才更重要

受益于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重庆的汽车产量重回增长轨道,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重庆市经信委的信息显示,重庆计划到2025年,全市智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在整车产量的占比达到30%。目前,重庆所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的年产能已经能够达到百万辆,但因为种种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产能还没发挥出来。

整车生产只是新能源造车的最后一环,想要把更多新能源汽车产能*限度地发挥出来,上下游供应链的能力必不可少。供应链能力是研发实力的体现,研发依靠的是人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

和传统汽车产业相比,新造车企业汇聚多种变革性技术,其产业链条更长,新造车之城的产业生态也比原来更复杂。 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有起色,但在技术、规模方面与沿海地区有明显差距,产业链受到一定制约,特别是比较缺乏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

从重庆的布局来看,其一方面在扶持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另一方面还在建立建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推进芯片、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这些硬件和软件供应链企业的产能,直接关乎着整车制造的产能。

在引入外部供应链企业的同时,重庆市政府还在引到原有传统供应链企业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比如,从事汽车加速器研发生产的青山工业已经制定转型计划,今年将在电机控制器上发力。还有一些车企,正在新能源技术上进行研发,以找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

过去,重庆受制于高端人才培育招生名额少,人才引留比较优势不突出。

在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自动驾驶、云计算、芯片等领域,创新型、高端型、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重庆市政府已经出台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政策,汽车是重点产业领域,给予人才的优惠政策包括安家资助、分配激励、项目扶持等。

在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赛力斯等企业也顺势而为,用薪酬待遇、股权激励等方式等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建立了一套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他们的成长潜力,培养干部人才和专家型人才。

这是城市的顶层设计让企业受益的又一个体现。重庆未来想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真正的超车,不能只靠企业单打独斗,政府的顶层设计可以多个企业抱团发展,形成合力。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新增就业71万人、引进人才6.3万人。其中,新招博士后1066人、同比增长5%;全市专技人才218万人,高、中级职称占比达50%;全市技能人才50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增至31.4%、西部*。

近日,重庆再次发布“求贤令”,面向全球征集数字经济、软件信息、互联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人才,今年还计划邀请1000名海内外博士到重庆参加活动,对接引进不少于10000名人才、650个项目。针对新能源汽车等民营企业,重庆还将开展引才服务月等行业专场活动。

可以预见,在重庆一系列人才政策的带动下,大量的人才将涌入赛力斯等重庆新造车企业,这对重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意义更加深远。

一座城市成就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改变一座城市。重庆正是通过顶层设计改变了原有的汽车产业发展方向,走出了赛力斯、阿维塔等多个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汽车工业发展100年之后,再次上演城市产业发展和企业相互带动、相互成就的经典案例。

在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下,赛力斯等新能源汽车企业才能坚持创新驱动和长期主义,收获商业成功;而在赛力斯、长安等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下,重庆的汽车产业势必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锦缎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