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春始终带着与名气不相符的低调感。
在公开的采访中,她声量不大,讲话略带有一丝广东人特有的口音,但是声音清晰,对于企业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有种平易近人的亲和感。
从外形判断,很难看得出她是一位市值超过2000亿公司的掌门人。目前,立讯精密的员工规模为十几万人。
2022年前三季度,立讯精密营收超过1452亿元,增长达79.3%,利润达71.8亿元,同比增长超39%。有机构预测,公司的全年营收或超过2100亿元。
其位于东莞市清溪镇的总部大楼,在一众工厂中十分显眼。20层高的综合大楼位于厂区西侧,大门口并没有考究的装饰,走到门口的正前方,能看到门内矗立的“立讯精密”四个大字。
这里是立讯精密最早的一批工厂,有13000余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光是宿舍楼就有4栋。在当地人眼中,立讯精密是一家管理非常严格的公司。提起王来春,了解制造业的人更是会竖起大拇指。
从初期的依附于富士康订单,到如今的巨头对视,王来春带领的立讯精密对于制造业转型、多元化发展的理解更为透彻。
去年以来,王来春不断扩充立讯精密的“弹药库”,涉足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制造公司奇瑞控股的第三大股东,锚定智能电动车领域。
据报道,王来春曾表示在未来20年内,立讯精密要着力推动30%的产品进入行业领域的无人区。
跨界
2021年,王来春推出了3个五年计划,全方位发展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业务,在汽车业务领域制定了Tier1(一级供应商)业务进入全球前十的战略目标。
这是一个颇为宏大的目标。
近几年,出于优化业务模式等方面的考虑,越来越多制造型企业、代工厂龙头开始将目光转向“多条腿”走路。汽车整车制造,更是大家眼中的“香饽饽”。
王来春此前在采访中回忆,大约从2012年开始,她逐渐理解企业制定“短中长期”规划的重要性。在明确规划和团队协同下,立讯精密以连接线、连接器为切入点,不断深入布局消费电子核心零部件,甚至具备了整机制造能力,并向汽车等不同领域拓展。
2022年2月,立讯精密与奇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事新能源汽车ODM整车研发及制造。同时,立讯有限通过股权收购方式,成为奇瑞控股第三大股东,正式开启在汽车行业的一次豪赌。
王来春表示,之所以选择投资奇瑞,是出于对其汽车整车制造业务的认可,希望借助这一平台为双方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王来春的口中,立讯精密是一家具有狼性精神、有干劲的民营企业,犹如游击队一样,具有快速应变的能力和进取心。这样的立讯精密,正在将拿下汽车产业作为它的新目标。
王来春希望,未来20年汽车产业的贡献率要提高到30%。但汽车行业的投入产出无法立竿见影,“汽车产业业绩落地给公司带来帮助,起码要3~5年时间”。
雌雄同体
今年56岁的王来春出生于广东澄海的一个普通潮汕家庭。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设厂,王来春成为首批百名员工之一。富士康的管理理念、思维模式以及对勤奋品质的重视,让王来春找到了共鸣,她的业务能力跟随企业发展快速提升,很快从普工成长为基层干部。
在富士康工作的第9年,王来春迎来了她人生的转折点。90年代,离职创业潮兴起,不少工人选择下海创业。王来春也看到了创业的新机会。在自己的老领导郭台强(郭台铭二弟)的鼓励下,王来春下定创业决心,创立立讯精密。
富士康是立讯精密初期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郭台铭把做不完的订单转手交给立讯,短短几年,王来春拿到的富士康订单就超过10亿。有公开报道称,创业初期,仅富士康就为立讯精密贡献了超过一半的营收。
与此同时,王来春也逐渐意识到风险的存在。
早在2004年,王来春就意识到只做代工并非长久之计,独立开拓自己的客户并研发自己的产品才是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基于过往的产业经验,王来春认为消费电子的差异往往集中在应用上,核心离不开零部件与整机制造能力。
所以,最初立讯精密只瞄准连接线、连接器这两个零件,并投入重金形成技术优势。之后,通过并购江西博硕,完成对连接器、线缆制造上游产业链的整合,成为领域内的龙头;随后,从连接器到马达、无线充电、电子模块,立讯精密只要做就要做到行业龙头。
与此同时,行业环境的变化也为王来春提供了机会。2011年,苹果新任CEO库克上任以来,坚持寻找更多的供应商,以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同年,立讯精密收购昆山联滔电子一半以上股权,借此进入苹果的供应链;2016年,立讯精密并购专攻声学技术的苏州美特,精准切入苹果的声学供应链,抓住了为AirPods代工的机会。
为了争取到这个机会,立讯反复试验,通过自动化方式解决了内部连接线的技术问题,大幅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后期产品良率更是接近100%。
外界看来,王来春和郭台铭很像,是一个霸道大家长式的创始人。但在公开采访中,王来春却透露,自己被儿子形容为“雌雄同体”。她对这一定义也并不排斥。
她坦言,在企业发展比较快的时期,团队会承受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压力,这个时候王来春更多扮演的是一个姐姐或者是妈妈的角色,带领公司一同走过最艰难的时期;但作为公司一把手,她认为公司管理必须要有铁的纪律。
从一个普通的“厂妹”,成长为千亿集团掌门人,王来春的制造业故事仍在继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