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TI加入价格战,国内模拟芯片杀向血海!

由此可见,在当前去库存的压力推动下,本土模拟芯片的角逐可以预见的惨烈。如何避免在其中被淘汰出局,也是本土厂商需要思考的头等大事。
2023-04-27 10:32 · 微信公众号:半导体行业观察  作者|杜芹DQ   
   

如今连模拟芯片也扛不住下行周期的影响。

模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2023年第1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除了汽车领域之外,其他所有终端领域全部迎来下滑。与此同时,有业内从业人士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TI在电源管理芯片方面有意与本土厂商开启价格战。由此可以预判,从电源管理芯片开始,模拟芯片开始新一轮的大厮杀。

2022年全球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受经济疲软、通胀压力、能源价格波动、消费信心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从年初的芯片依然短缺到订单下降、去库存的反转过程,行业进入调整期,影响已经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随着国内外模拟芯片厂商一季度财报的逐渐披露,模拟芯片领域寒气袭来。

01 汽车和工业顶不住,巨头迎来寒风

消费电子需求低迷是行业共识,不过,汽车和工业应用成为半导体需求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行业此前的看法。但现在似乎汽车和工业也开始有所下降。

模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也感受到了寒风,2022年,德州仪器模拟产品的销售额约占其收入的 77%,另外23%的收入来自嵌入式处理。但当前的宏观经济因素加上竞争加剧,给 TI 带来了不利因素。而从终端应用来看,2022年工业占40%,消费占28%,汽车占25%,通信7%。

2023年*季度TI收入43.8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净收入17.1 亿美元,与分析师预测的 43.6 亿美元一致。其中模拟芯片的销售额下降了14%,嵌入式处理器增长了6.4%,其他收入下降了16%。汽车是德州仪器 2023年*季度*的增长动力。TI表示,本季度除了汽车之外,其他终端市场均如预期那样表现疲软。

而TI预计需求将依然低迷,TI表示,客户正在清库存并削减订单,本季度的库存将有所增加。此前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库存情况,TI还砍掉了分销代理。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将为41.7亿美元至 45.3亿美元,分析师此前预计收入为 48.2 亿美元,该范围的中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6.5%。

但是汽车市场似乎好像也不如想象中那般强劲。2023年来大陆汽车市场出现反转,汽车销售不及预期,尤其是燃油车,车市降价严重。尽管2、3月多家知名车企均大幅降价刺激销量,但成绩未有明显起色。据大陆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仅年增0.3%,整个首季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较去年同期锐减逾13%,批发销量方面同样衰退7.3%。

不仅是中国的汽车市场需求疲软,美国的消费力也低迷,汽车市场的萎靡也波及到了上游芯片端。据摩根士丹利近期报告显示,各家车企一方面开始砍单,另一方面要求芯片厂为价格战买单,要求芯片供应商降价。传吉利对电源管理IC、功率半导体以及MCU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砍单。另据Ditimens报道,一些台湾IC设计公司以及日本、美国的芯片供应商第二季度的车用半导体零件订单可能将削减10%-20%。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有业者表示,芯片厂商之间也开始降价厮杀,许多厂商开始考虑可能把车用芯片产线转为生产工业级芯片。因为去年消费电子芯片萎靡,许多芯片厂将产能转向车用芯片。

晶圆代工厂商台积电2023年*季度收入下降近 5%,其认为汽车芯片存在不确定性。台积电 CEO CC Wei 报告称,该公司的汽车需求目前保持稳定,但显示出到2023年下半年会放缓的迹象。

02 消费电子疲软,本土厂商净利大跌

近些年来,国内涌现了圣邦微、思瑞浦、艾为电子、纳芯微、晶丰明源、芯海科技、力芯微、芯朋微、希荻微等为代表的一批模拟芯片公司,他们大多是从消费电子市场切入。因此,在这波寒流中,感受最深,特别是与手机消费应用端紧密关联且营收占比超过60%的厂商最受影响。

圣邦微是国内模拟芯片领域的重要玩家,目前该公司拥有30大类4300余款可供销售产品,涵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圣邦微2023年一季度收入5.1亿元,同比下滑33.80%。利润方面同比下跌88.40%到3020.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滑幅度达到惊人的97.49%。

纳芯微是罕见的在1季度收入增长的模拟芯片厂商,这也与其专注在汽车和泛能源等高壁垒领域的市场战略分不开。纳芯微主要聚焦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方向,有1400多款产品型号,这些产品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光伏、工业自动化、数字电源)及消费电子领域。据纳芯微财报显示,2022年汽车领域占总收入的23.13%,泛能源占69.69%,消费电子已降至7.18%。此外,纳芯微在汽车领域的发货规模已超1亿颗,并且车规级芯片已在大量主流整车厂商/汽车一级供应商实现批量装车。而且开始走向Fablite模式,子公司纳希微主要从事封装测试业务,已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正式试生产,主要满足公司自身压力传感器、小批量定制化产品的封测制造需求。

2022年纳芯微扩充了用于汽车的磁传感器、非隔离驱动、电源管理新品(如MOSFET、IGBT和GaN)等产品品类,这些产品称为其今年1季度的增长引擎。2023年纳芯微一季度收入4.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负2250万元,同比下滑126.84%,主要原因是 2022 年度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使得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增加所致,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增长15.98%。

艾为电子的产品型号总计1,000余款42类,涉及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电源管理、信号链三大类。2023年1季度收入3.8亿元,同比下滑35.41%。利润方面更是大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大跌354%。利润大跌的原因是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公司为扩大市场应用领域,加大多元化研发项目的投入,相应的人员薪酬等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艾为电子也正在从消费类电子逐步渗入至 AIoT、工业、汽车等多市场领域,且相关产品在汽车领域取得持续突破,成功导入比亚迪、现代、吉利、奇瑞 、零跑、长安等品牌客户。

2023年1季度晶丰明源实现销售收入2.65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18%;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77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12.34%。据其财报显示,1季度平均单价较 2022年一季度下降 33.23%,产品单价虽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但环比 2022 年第四季度有所提高,基本已回归至历史常规价格,同时,公司的出货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 31.52%。但消费类模拟芯片本身的毛利就很低,单价再下降的话,毛利率将更低,据悉,1季度的毛利率为 23.20%,较上年同期下降6.57%。

芯朋微主要开发功率半导体,有家用电器类、标准电源类和工控功率类等三大类产品线,包括PMIC、AC-DC、DC-DC、Gate Driver 及配套的功率器件,目前有效的产品型号超过1500个。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手机及平板的充电器、机顶盒的适配器、车载充电器、智能电表、工控设备等众多领域。2023年*季度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28万元,同比下降62.19%。财报显示,利润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加大工业及车规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增加导致利润减少。1季度的研发投入增长36%,公司正在积极扩充高素质研发团队,随着人员增加、平均薪资提升,对应的人员薪酬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未来,芯朋微将沿着“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的产品路线升级技术平台、持续丰富产品线。

03 写在最后

综上,可以看出,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几乎都在2023年*季度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降,这也是全球整个行业所面对的一大局面。汽车、工业、通信、消费类等相关应用是带动模拟芯片市场成长的巨大动力,但相对而言,消费类需求增长有限。国内的一众模拟芯片厂商已经逐渐在发展工业和汽车级产品,在一文中笔者已经对此进行了一些解读。

虽然国内模拟芯片厂商在利润方面有所下降,但一部分的原因是研发投入导致的,一时的利润下跌对于国产模拟芯片厂商而言,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也应该给与国产厂商更多的时间去积蓄力量迎闯更大的市场。

随着工业、汽车市场逐步向国产芯片开放大门,加之模拟芯片厂商大多开始向高阶产品迈进,工规级、车规级芯片国产化渗透率呈上升趋势。未来或许也能在更多的领域给TI这样的国际厂商带来紧迫感。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随着TI的那些12英寸晶圆厂的陆续开业,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底气与国内厂商在价格上掰手腕,这在半导体行业观察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及。

由此可见,在当前去库存的压力推动下,本土模拟芯片的角逐可以预见的惨烈。如何避免在其中被淘汰出局,也是本土厂商需要思考的头等大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半导体行业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