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手机,开始卖不出去了

行情萧条下,供应商也不得不另谋出路,布局AR、VR、汽车等领域。手机厂商始终缺乏颠覆式创新,仍需寻找下一个春天。
2023-05-29 10:28 · 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  豆沙包   
   

智能手机市场萎缩,复苏情况低于预期

2023年即将过半,国内经济复苏已有数月的发酵,“五一”假期的火爆场面让大家沉浸式体验了经济活动的繁荣。

然而,“报复性消费”的场景却没有在消费电子领域上演,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历长时间的下滑,头部手机品牌陷入疯狂内卷。

从2023年一季度来看,手机行情惨不忍睹。Canalys日前发布调查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历连续五个季度下滑,今年一季度同比下滑13%,跌至2.7亿部。

中国是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景气度却达到十年内*。2023年*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同比下滑11%,跌至6760万台,是自2013年以来*的*季度。

从手机品牌厂商看,行业集中度明显。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3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市场份额分别为22%、21%、11%、10%、8%,CR5达到72%。

其实,智能手机的竞争格局早已趋于稳定,但整体的行情却大不如前。

头部厂商仅有苹果的出货量实现了正增长,但仅有3%,而三星、小米、OPPO、vivo同比下降了18%、22%、8%、17%。

三星和苹果凭借完善的全球化市场布局和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影响力,稳坐行业TOP2。

而小米、OPPO、vivo受到国内市场衰退、消费意愿不足的影响,在高端市场和手机配置上陷入内卷。

一方面,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下沉市场已开发完善的现状,促使小米、OPPO、vivo国产三巨头开始冲击高端市场。

2022年,小米、OPPO、vivo分别推出了小米13系列、OPPO Find N、vivo X90系列,都创下了不错的成绩,进一步加强了国产手机高端化。

小米13系列上市之后,小米连续三周处于国产高端智能手机*的位置。

OPPO的可折叠产品OPPO Find N获得2022年度折叠大屏销量第二。

vivo X90系列则创下了vivo X系列销量历史新高,开售销量同比X80增长2倍。

另一方面,国产三巨头面临相似消费群体的同价位竞争,因此在手机配置上也是你追我赶,包括专用芯片、影像配置、快充散热、系统优化等。

在专用芯片领域,三巨头分别推出小米澎湃系列芯片、ViVO V系列影像芯片、OPPO马里亚纳系列芯片;同时也开始做旗舰芯片下沉的降维竞争,推出Redmi K60, 一加Ace 2V等产品。

除了手机品牌厂商之外,手机供应链厂商的数据也说明智能手机消费已明显疲软。

舜宇光学专门为智能手机提供镜头,根据其今年3月份的经营数据来看,手机镜头出货量为8433.4万件,同比减少29.8%,环比增长4.5%;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为3638.9万件,同比减少24.1%,环比增长20.3%。

手机配件出货量的同比减少和环比增加,说明当前智能手机需求下降有所趋缓,但还未探底回升,智能手机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目前下游渠道库存维持在2-3个月左右,智能手机的业绩回升或发生在今年第三季度。

但就算是苹果的中高端品类都需要降价去库存,消费电子的弱复苏情况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OPPO芯片团队原地解散,内卷体无完肤

前文提到国内厂商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内卷,包括自主研究芯片,然而OPPO芯片团队却在最近突然宣布解散了。

2023年5月12日,OPPO关闭旗下芯片业务公司哲库(ZEKU),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手机市场的不确定性”。

2019年,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高调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500亿,用于底层技术自研。2021年12月,OPPO*自研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正式发布,并运用在两个月前刚发布的OPPO Find X6。

OPPO的芯片项目看似按部就班的进行,为何突然说停就停?

一方面,手机行业萎靡不振,OPPO赚钱能力变弱了。根据Wind数据显示,电子行业2023年一季度业绩承压,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且毛利率、净利率有所下降。

宏观经济下行、终端创新能力放缓,均导致下游需求疲软,新买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少,部分品牌商也降价去库存。

另一方面,研制芯片实在是太烧钱了。OPPO自研6nm马里亚纳X芯片时的一次流片费用高达千万美元,第二颗自研马里亚纳Y芯片的流片费用更高。

OPPO还从行业里整建制的挖走研发人才,为此付出高昂的费用。3000人的团队里80%是研发人员,按照芯片设计岗位50-60万的平均年薪计算,每年薪酬成本就要15-18亿元。

此外,研制芯片很难绕过美国对中国的钳制。目前OPPO自研的马里亚纳X和马里亚纳Y均为6nm工艺,正在研发的AP可能是*进的4nm工艺,非常容易受到美国的阻碍。

行业萧条+芯片烧钱+钳制风险,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自身造血能力变差了,无法负担沉重的研发成本。

整机行情变差,上游供应商也受牵连。目前从高端到低端品牌都在砍单,手机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品牌2022年出货计划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

品牌商向内卷卷得体无完肤,配件厂商也要向外寻找新出路。

歌尔股份开始从手机转向智能硬件。根据其2022年年报显示,歌尔股份的智能硬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2.27%,占比从2021年的41.94%增长到2022年的60.14%,这其中包括智能家用电子游戏机及配件、智能可穿戴产品、智能家居产品等。

另外,歌尔股份还成立汽车制造公司,似乎有意加入智能汽车浪潮。

立讯精密早已布局汽车行业,在汽车方面已形成丰富产品线,包含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驾舱控制等,立讯精密2022年汽车互联业务实现48.44%增长。

作为果链代工龙头,立讯精密也对消费电子行业做出研判,指出除了高端产品之外,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未来需求将继续缩小。

市场收缩原因复杂多样,关键在于缺乏颠覆式创新

智能手机市场的衰退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但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是有迹可循的。

从宏观环境看,三年疫情的强烈冲击,在需求端层面沉重打击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且阻断了智能手机的线下销售渠道,对于依赖线下门店的手机厂商非常不利。

另一方面,地缘冲突、中 美贸易等复杂的国际形势,又在供给端层面影响了制造业的研发、生产、运输等环节。

然而,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智能手机曾是科技创新的终端表现,如今却陷入创新性的枯竭当中,越来越缺乏颠覆式创新。

2007年,*代iPhone发布,它具有3.5英寸的LCD屏幕、三星S5L8900芯片、200万像素摄像头,最为关键的是,它采用了颠覆传统按键的触摸屏界面,从此揭开了智能手机时代。

随着中国3G、4G的普及,智能手机乘着快速上网的春风进入普罗大众的生活中,迎来蓬勃的发展。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45%,中国市场则同比提升了135%。

然而,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也反过来说明该行业的人口红利已逐渐减少,整个行业开始从增量市场竞争进入存量市场竞争。

而更为尴尬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配置不断提升,用户的换机周期不断拉长,从2021年的31个月到2022年的42个月。市场饱和+复购率低,人口负增长又给这一现状雪上加霜。

不管是苹果还是安卓,每一代新产品跟上一代产品并没有多大区别,主要是一些常规的升级。产品的创新性不足,无法提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最直观的是手机屏幕的创新。在手机屏幕尺寸方面,各大厂商已经卷到尽头了。在手机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还有将屏幕延展至手机边缘成为全面屏,但之后很难再有突破了。

而另一种屏幕形态是折叠屏手机,自2019年三星推出*折叠屏手机以来已有四年时间。

折叠屏手机通常分为内折、外折和竖折,这三方面的国产手机代表分别有华为Mate X3、华为Mate Xs 2、OPPO Find N2 Flip。

折叠屏手机给人们带来了新奇的屏幕视觉和另类的携带方式,然而市场想象空间较小。

根据CINNO Research的数据,2022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283万部,同比增长144.4%。虽然看上去增速很好,但市场空间其实很小,2022年折叠屏手机渗透率仅1.2%。

明显的屏幕折痕和沉重的分量,使得折叠屏手机更偏小众和猎奇,并没有带来更加有实用价值的创新。频繁开合损耗手机,厚度过大又令用户缺乏随身携带的动力。

此外,拍照配置也已经能全方位满足用户的需求。手机上搭载的摄像头数量从一个到五个,像素从100万到1亿,还有超感光镜头、长焦镜头、超广角镜头、人像模式、夜景模式、专业模式等等,买一部手机就让你感觉买了一部低价位的相机。

不管手机厂商怎么玩出新花样,产品创新性的枯竭是显而易见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已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就是“过剩”。在经济下行周期,消费者很难为挤牙膏似的微创新买单。

寻找下一个春天,静待市场复苏

自2010年智能手机慢慢替代传统手机开始,到2015年手机创新达到*,之后手机创新更多是性能的边际改善,至今已进入全球性的内卷。

十余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智能手机的快速迭代既养育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又带动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但期望一个消费产品经久不衰是不现实的,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智能手机要保持市场活力,就要寻找下一个春天。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手机厂商需要把握智能交互的变化趋势。未来可以将手机作为万物互联、万物智联的端口,完成更多的泛在连接,如手机联通家居、汽车等,消费电子仍有想象空间。

而新兴的智能穿戴市场,或许暗示了下一代手机的全新形态,不管是手表型还是眼镜型,都很有可能是产品突破口。

智能手机的先驱者苹果在这方面早已研究多年,苹果的MR头显或在今年的WWAC迎来首秀,有望催化XR交互革命。

内部人士透露苹果MR头显将同时使用眼动追踪和手部追踪技术,并建立两者交互机制,即视线瞄准项目后,用户可采用“拇指和食指捏合”手势激活任务,无需手柄。

目前市面上VR产品生态过于封闭,VR厂商各做各的,互不联通,减弱了互联网大厂的内容开发动力,MR产品或将重新打破生态僵局。

VR产品也迎来政策性的利好。2022年11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指出到2026年,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将实现规模化应用。

产品创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短期内还可以关注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目前高端手机正在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正如前文指出的,国产三巨头在高端机型卖出了好成绩,而整体情况也很不错。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2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格在3500元以上)的销量占比提升至26%以上,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智能手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市场普遍预期智能手机或在今年三季度好转,相比之下PC行情更差,复苏预期延续到明年。

根据IDC的数据,全球2023年*季度PC出货量为569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9%。其中,前五名的品牌出货量的下滑幅度都超过了24%。

相比于智能手机,PC用户的换机周期更长,且性能也早已过剩。PC厂商要想保持市场份额就只有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商品。

今年联想、惠普、华硕等厂商均有针对性地推出新品,均采用“高配低价”的策略,但过去三年的居家办公和线上教学已提前消耗了个人PC需求。

Canalys指出,预计PC市场复苏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并在2024年获得动力。

大家全都在等待下半年的市场回暖,但假如,等不到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