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马斯克访华,黄仁勋也不远了

随着生成式AI的助推,英伟达或将在游戏业务再兑现一部分红利;长期来看,自动驾驶是肉眼可见的新增长曲线,而想要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英伟达必不可少要和中国企业合作。
2023-05-31 17:43 · 微信公众号:字母榜  刘星志   
   

北京时间 5 月 30 日下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乘私人飞机落地北京。

飞机甫一落地,市场应声送上了一份大礼包,美东时间5月30日收盘,特斯拉收涨4%,市值一夜大涨逾250亿美元(近1800亿人民币)。 

三年来首次访问中国,马斯克落地后在媒体和网民的围观下开始了其紧锣密鼓的行程。据外交部网站消息,5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马斯克,马斯克则表示,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愿继续拓展在华业务,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当天晚些时候,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出一张马斯克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会面的照片,特斯拉目前是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客户。马斯克兑现了盛传两个月的“中国行”,还公开表态反对“脱钩断链”,加深和中国企业合作,可谓意义非凡。

图源:Twitter@Tsla Chan

这边马斯克行程还未结束,另一边,芯片巨头英伟达CEO黄仁勋也即将访问中国大陆。据经济观察网报道,5月30日,英伟达中国区一位代理商透露,接下来一周,黄仁勋将要到访中国大陆,并和一些厂商展开交流。

实际上,马斯克、黄仁勋只是今年一长串来华外企高管名单上最新的两位,在他们之前,苹果CEO库克、英特尔CEO基辛格、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已经结束中国行;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星巴克全球CEO拉克斯曼·纳拉西姆汉本周也在中国。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马斯克”“黄仁勋”启程来华。

外企高管纷纷来华,既体现中国对外资友好、开放之态度,以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他们对失去中国市场的担忧。

据财新报道,5月27日美国宣布“印太经济框架”(IPEF)14个成员国就供应链协调达成了一致,这是一份由美国主导的协议,旨在建立“排除中国”的供应链,而美国商界对此持保留态度。

马斯克一面要控制地缘因素带来的风险,另一面,在中国市场,特斯拉正面临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巨大的竞争压力;黄仁勋则担心英伟达旗下中国业务成为科技战的牺牲品,进而拖累公司业绩增长。

但不论情况如何不乐观,这些外企也难以和中国进行切割。正如黄仁勋近日采访中所说:“如果失去了中国市场,我们并没有应变计划。中国只有一个。”

无论是马斯克还是黄仁勋,在启程访华前,都做足了铺垫。

早在今年4月,就传出马斯克即将访华的消息,与之一同到来的,是新工厂签约仪式。这座工厂也被外界视为马斯克访华前的“见面礼”。

据新华社报道,4月9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签约项目在上海举行,工厂将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开建,预计2024年二季度正式投产,将专门用来生产特斯拉Megapack(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

工厂签约仪式后近两个月,马斯克才姗姗来迟,启程之前,他又间接给部分A股股民送上了一份“小礼物”。

美国当地时间5月25日,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Neuralink)宣布获批启动该公司首次脑植入设备人体临床试验。受该消息影响,A股脑机接口概念持续升温,数家上市公司连续涨停。

就在来华当天,热衷社交媒体的马斯克还在推特上蹭了神舟十六号的热点,转推称赞中国航天项目“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要先进得多”。

在被曝访华前,黄仁勋也在近日对中国市场发表观点。

5月25日公布超预期的一季度业绩以来,不到一周时间,英伟达股价暴涨近30%,成为第七家跻身“万亿美元俱乐部”的美国上市公司,该俱乐部成员名单曾囊括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但随着Meta和特斯拉跌落万亿美元,英伟达一跃成为美股第五大上市公司。

在业绩公布前一天,黄仁勋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表达了他的担忧,他表示,美国政府对半导体技术的出口限制,让英伟达感到束手束脚,美国要小心处理对华贸易政策。“如果失去了中国市场,我们并没有应变计划。中国只有一个。”

黄仁勋之前,高通、阿斯麦、英特尔等半导体大厂CEO已相继前往中国拜访。

半导体和新能源这两大领域中,目前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英伟达、特斯拉,都是美国企业。

但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中国早已成为其商业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今年4月,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在北京一场活动演讲中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的市场之一,也是英特尔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22年,英特尔中国区营收171.25亿美元,占全球总收入的27%。

5月,黄仁勋也对外发表了类似观点,而2023财年(2022年2月到2023年1月),中国市场营收占英伟达全球营收的比例高达47%。

英伟达市值跨过万亿美元大关,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中国市场。英伟达市值暴涨,靠的是AI大模型时代科技企业对算力需求的飙升,而这些企业中,有一半来自中国,另一半来自美国。

对于马斯克和特斯拉来说,中国的意义就不仅仅是市场这样简单了。

2018年特斯拉深陷“产能地狱”,并在股市被做空之际,上海抛来的橄榄枝成了马斯克的“救命稻草”。其后短短五年时间里,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成为其在全球产能最高的工厂,中国也逐渐成长为全球*大新能源车市场、特斯拉第二大市场。

此外,不论是汽车超级工厂,还是尚未开工的储能超级工厂,其运转都需要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配合。

据澎湃新闻报道,马斯克此次来华与曾毓群会面,商谈的内容可能包括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储能电芯供应、未来在北美合作建电池厂以及动力电池供应等事宜。

自2020年7月宁德时代开始向特斯拉供货以来,两家公司合作日益紧密。公开数据显示,2021、2022年,特斯拉连续两年成为宁德时代的*客户,2022年,宁德时代来自特斯拉的锂电池销售收入为380亿元,占总营收的11.59%。而特斯拉也正处在扩产降本的关键时期,离不开电池厂商的支持。

2011年一场采访中,马斯克曾对比亚迪一笑置之,称并不认为比亚迪会是特斯拉真正的竞争对手,并开玩笑地说道:“你见过他们的汽车吗?”

近日,这场采访视频被推特网友翻了出来,马斯克则修正了对比亚迪的态度,表示“他们(比亚迪)现在的汽车*竞争力”。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7.7万辆和186.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9.17%和208.64%,超过年初定下120万辆的目标,也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

十几年时间里,比亚迪不仅成长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双方也逐渐发展出“竞合关系”。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已开始在德国柏林超级工厂生产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的Model Y后驱基础版车型,这也是特斯拉在欧洲市场推出的*款采用磷酸铁锂(LFP)电池的电动汽车。

此外,随着宏观环境恶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马斯克也破天荒对市场让步,称特斯拉将首次尝试投放广告。从一笑置之,到正视对手、投放广告,中国车企崛起给特斯拉带来的压力可见一斑。

与特斯拉相比,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更多是限制,而非竞争。

由于在AI领域长期布局带来技术和生态上的*,英伟达事实上垄断了AI算力的供应,竞争对手短时间内难以望其项背。

然而,AI热浪之下,英伟达的中国市场则有萎缩之势。2023财年,英伟达在中国(含香港)收入57.85亿美元,同比减少13.26亿美元;在中国台湾地区收入69.86亿美元,同比减少15.58亿美元。

一面是美国政府颁布一系列禁令,英伟达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困难重重;另一面,“中国*版”芯片在中国供不应求。这种人为造成的供求缺口并非中国企业和英伟达乐见的,它既让国内AI产业发展阻力重重,也在削弱英伟达的发展潜力,以至于黄仁勋在媒体面前大吐苦水。

短期内,AI浪潮下的乐观预期,让英伟达迈过了万亿美元市值的门槛,但想要在“万亿俱乐部”站稳脚跟,英伟达不能只靠一条腿走路。

随着生成式AI的助推,英伟达或将在游戏业务再兑现一部分红利;长期来看,自动驾驶是肉眼可见的新增长曲线,而想要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英伟达必不可少要和中国企业合作。

据财联社报道,5月31日,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鸿海正在与英伟达合作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在中国台湾行程中有所斩获后,黄仁勋的大陆之行能否谈成更多合作,值得外界期待。

参考资料:

《英伟达CEO“旋风袭台”“大陆市场不可被取代”言论受关注》中国新闻网

《美国和印太13国达成供应链协议“排挤”中国,外交部回应:区域合作不是歧视或者排他》钛媒体

《秦刚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界面新闻

《黄仁勋最新发声:不能轻视中国芯片初创企业 会考虑扩大供应链》科创板日报

《马斯克访华,绝不是巧合》长安街知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