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愿支付80%预付款,印度想挽回信誉,比亚迪要有危机感

一个在印度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国产厂商不是好事,考虑到印度市场的特殊性,要懂的制定自己的商业规则与策略,要有危机感以及最坏情况下的退路。
2023-07-20 08:45 · 微信公众号:智能新连接  王新喜   
   

前段时间,印度政府向比亚迪下了一张价值20亿元的大单,要求比亚迪提供1000辆电动巴士。在最初的谈判中,印度提出了货到付款的条件,只愿支付预付款的10%。

在印度看来,预付10%,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质的产品与服务,同时却避开所有可能的麻烦,包括延期支付、质量问题甚至退货等。但比亚迪要求全额付款后才会交易。

此举招致印方强烈不满,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以及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纷纷出来指责比亚迪,认为比亚迪“打破了规则”,损害了印度的商业信誉,从而导致印度在全球范围内遭受了无形的损失。

尽管印度强烈不满,比亚迪并没有改变要求。

如今根据最新的消息,印度方面妥协了。比亚迪与印度达成1000辆电动大巴合作协议,印度方面的预付款由10%提至80%。目前这个消息是由鹏城观潮发布,后来包括知名财经博主史凝眸、广州恒大球迷论坛网等均转发了这个消息,引发了很多讨论。

目前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还有待验证,如果消息是真实的,对于比亚迪来说,已经是一个*的结果,但比亚迪仍然不可大意。

01 印度想通了?

如前所述,如果付80%的预付款引进比亚迪电动车的消息是真实的,那么印度算开了先例。

这背后一方面或是看到了比亚迪强硬的态度,不得已改变规则适应比亚迪的规则,毕竟,从目前来看,似乎印度人更需要比亚迪这笔订单,也希望与比亚迪的合作有一个好的开端。而在电动大巴方面,能满足印度对产品质量与价格要求的,比亚迪或也是不二之选。

毕竟,比亚迪纯电动大巴的足迹已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欧洲等市场,比亚迪的电动大巴都非常有竞争力。

2018年,比亚迪就在印度推出了K9,这也是印度*纯电巴士,目前已经在11个城市销售800多辆。从产品与技术层面来看,比亚迪有它不可替代性的一面。

其次,目前富士康退出印度芯片之后,据路透社的消息,比亚迪已向印度政府提交了一份10亿美元的投资提案,拟申请与总部位于海德拉巴的印度私营企业基建巨头Megha组建电动汽车合资企业。

比亚迪投入10亿美金印度建厂,外界争议很大,很多人都不看好。

毕竟,在中国厂商之外,包括福特、沃达丰、沃尔玛、诺基亚、凯恩能源、美花旗银行、三星、IBM、亚马逊、微软等大量跨国巨头都遭遇过印度的巨额罚款。印度过去坑外资的种种行为,正在让各国网友对印度存在警惕心理。

那么印度要避免富士康半途退出的事情重演,需要展示诚意,因此,80%的预付款相当于也给比亚迪在印度建厂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其实也看到了近期从小米到富士康的一系列事件,导致目前其国际商誉正在受损。而比亚迪提出的全款支付的要求,摆明了对印度政府不信任,事实上,这个事情引发了国际上的关注,不少外国网友力挺比亚迪。

有日本网友指出,日本企业有一个共识就是,私人企业与印度企业或政府签订订单时必须要收到全额货款后才能运往印度,否则有可能收不到余款,并且你的商品无法退货。

尤其是近期富士康的退出,美媒认为,这是对印度政府科技制造强国计划的打击,印度意识到需要修补它的国际形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愿意出80%的预付款,或是试图向国际市场表明,印度依然是讲信誉与原则的,与印度做生意,并非外界所说的那么坑,这是一种招商引资的姿态,重新挽回印度的信誉之举。

02 比亚迪仍不可大意

对于这个消息出来之后,不少网友调侃,印度人打算以什么借口赖掉剩下的20%呢?

如果比亚迪接受80%预付款,那么剩下的20%,我想比亚迪可能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总的来说,这笔订单能让印度预付80%,也算是印度打破了规则,比亚迪在印度获得的1000台电动巴士的订单,也是比亚迪获得过的*纯电动车海外订单,对于比亚迪开辟印度市场,开了一个好头。

事实上,如今比亚迪已经全面布局印度市场,在印度多个重要城市比如说孟买、班加罗尔等输出纯电动巴士。据相关数据统计,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占印度纯电动大巴80%的市场份额。

总的来说,比亚迪依然要步步为营,印度展现了它的诚意,比亚迪又不可全信。

比亚迪的行为说明,与印度做生意,要有自己的底线与原则,懂得制定自己的规则,让对方跟着你的规则走,而不是完全被动被印度的规则牵着走。

03 不可低估印度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执念

印度看上比亚迪,其实也是看上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龙头车企。

而电动车和传统油车不同,其产业链和核心技术优势目前更多在中国厂商这边,从印度引入外资的策略中,其实他们更倾向于引入真正有技术实力的厂商。

比如说为了苹果供应链完整落地印度,印度对苹果是非常客气的,毕竟,苹果是技术型领头羊厂商,有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印度有长期主义打算,寄希望苹果能带动印度的高端制造发展。

目前印度也在与马斯克谈判,已经在计划引入特斯拉。而富士康要求印度补贴的诉求之所以没有达成,因为在芯片领域,富士康本身是没有芯片制造技术。

印度是希望通过富士康去与意法半导体谈判,把真正的技术厂商——意法半导体引入印度,而意法半导体拒绝了富士康的要求,这意味着富士康在芯片项目上无法带来真正的技术。这也是印度不给补贴的重要原因。

而比亚迪有三电技术与全产业链体系,这是印度非常希望拥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

在比亚迪之外,日前国内电池厂商荣盛盟固利与印度PMI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已经签订,双方协定将在印度德里合作共建动力电池生产工厂,助推当地锂电产业的发展。

印度可以利用比亚迪与国内其他电池厂商的竞争,深入技术布局。

总的来说,比亚迪对于光伏、汽车、手机等领域真正的技术型厂商进入印度是非常看重的。

印度其实走的是长期主义路线钓大鱼的路线,他们寄希望让真正的技术型厂商来带动印度在芯片、手机与汽车领域这些高端制造业发展,如果寄希望在印度赚钱,而印度完全不要你的技术,其实是低估印度了。

事实上,在光伏行业,之前印度拉拢中国光伏企业到印度建厂。后来中国企业帮印度把光伏产业建立了,刚刚开始获得利润的时候,它们把我们企业就踢出去,后来印度的光伏产业也逐渐起来了,原本依靠进口中国光伏组件的印度,现在已经变成了出口国,数据暴增。

04 印度的策略在变化,国产厂商要有危机感与极限退路思维

印度一直对自己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是有执念的,对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印度来说,它需要依赖这些真正拥有制造业技术的跨国巨头来给印度带来制造业技术优势。

但印度收割外资、无规则、无逻辑的利已做法正在引发外资的恐慌性情绪。印度也需要重新建立信任。

目前印度不再追求短期,而是前期给到甜头,引导它们长期布局。对于印度“放长线钓大鱼”的算盘,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厂商也要有一定的应对策略。

在印度看来,中国制造业的成功源自于改革开放,引入外资帮助自己打造供应链,但这是一个非常局限的认知。中国的崛起本质还是独立自主的攻克各项技术,而外资一直以来对于核心技术都是有所保留的。

典型的案例是光伏产品以及曾经被封锁的盾构机领域。在盾构机领域,此前国内购买国外的机器之后出现问题,聘请国外技术人员来维修,但是技术人员却处处提防,避免中国人学技术。

但后来,国内集中了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和测量等多个领域的学者参与研究。最终,在2008年研制出了属于中国的复合式盾构机。如今国内在盾构机领域已经取得世界*,销量连续三年稳居世界*。

事实上,从过去外资对中国的做法来看,站在他们自身的角度,不能说他们不对。

其实他们的做法恰恰可以给比亚迪等布局印度的厂商以借鉴,考虑到印度对中国的种种做法以及各种争端,我们没有理由帮助印度工业化。

只要中国企业有策略的布局,不在印度搞低价竞争,不轻易把核心技术与上游研发环节布局到印度,那么印度的工业化的进程就不会那么快。

一旦印度开始表现出这种讨好外资的姿态,无论哪一家企业都很难经受印度市场的诱惑,但对于比亚迪来说,一定要坚守底线思维与极限思维,要保住核心技术不外流。

一个在印度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国产厂商不是好事,考虑到印度市场的特殊性,要懂的制定自己的商业规则与策略,要有危机感以及最坏情况下的退路,不能仅仅在商言商。

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守好,同时又能赚到钱,这是全世界大厂在印度始终没能破局的一个难题,中国厂商比亚迪能做到吗?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智能新连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