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中国「小鹏」变德国「大鹏」,花了40年

一个全新的篇章开启。1983年,大众带着技术,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40年后的今天,大众不得不通过小鹏、上汽等中国车企,来补自己的短板。
2023-07-27 11:45 · 微信公众号:超电实验室  在洲 楚门   
   

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大众汽车集团官宣,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人民币约50亿),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一个外资传统车企巨头,一个仅成立9年的中国新势力,单是两者的合作,在车圈就足够炸裂。

“这张照片拍了好久,一直没放出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发文,称期待大和小的联手,将*的技术、产品和品牌带到全球。

没错,小鹏汽车要和大众集团,合作造车了。

消息一出,小鹏汽车股价开启猛窜模式,美股盘中一度暴涨40%,港股也在暴涨,今天开盘,小鹏股价一度拉升至80港元,截至发稿,涨幅超过30%。

曾经那个被唱衰的小鹏汽车,终于有了靠山。

01

*车基于小鹏G9打造

这次合作,大众花了7亿美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双方合作的主体,是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这个5月份刚成立的新公司,汇集研发、创新及采购功能,是大众汽车集团除沃尔夫斯堡外*的研发基地。未来,这里将有超过2000名研发及采购专家开展全新智能网联电动车型的相关工作。

来源:大众中国

大众投的这些真金白银,目的就是快速推动大众在新能源方面的转型,补齐大众一直以来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短板,然后牢牢守住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小鹏和大众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后,双方会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

而这辆车型,也将会是专属于中国的新车,也就是说只在中国生产销售。新车将补充现在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并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

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不出意外会使用小鹏汽车的技术。

而小鹏随后发出的公告透露了更多信息,比如双方合作的*车型将基于小鹏G9打造。

小鹏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双方的战略技术合作,将利用彼此的核心能力以及“小鹏汽车的G9 平台、智能网联和高级辅助驾驶技术”,共同开发两款在中国市场以大众品牌销售的B 级纯电动汽车(BEV)车型。

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大众和小鹏的合作中,双方将各司其职,小鹏负责整车平台以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工作,大众则提供全球*的工程和供应链的能力。

至于为什么是基于小鹏G9打造,而不是小鹏最新上市的G6和热门车型P7,双方都没有给出解释。

来源:小鹏汽车

G9作为小鹏的旗舰车型,不论是何小鹏本人,还是小鹏汽车内部都寄予了厚望,但G9上市当天,堪称“灾难”。混乱的SKU、不合理的紊乱定配和定价,在上市不到两天后,何小鹏就紧急调整了价格配置和命名逻辑。

即便如此,G9也没有成为小鹏冲高的利器,反而成为小鹏向前的一道分水岭,最新销量数据显示,6月小鹏G9销量仅1025辆,远不及同级别的车型。

虽然G9的商业化表现不尽人意,但G9的产品力还是能打的,其搭载了X-EEA 3.0电子电器架构,是国内*基于800V碳化硅平台打造的量产车型,同时也是小鹏*支持 XPILOT 4.0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

800V高压、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都是小鹏擅长的,但也是大众电动车的短板,ID系列的软件问题,一直饱受诟病,有车主直言大众的软件技术“就像一张白纸”

显然,双方合作的算盘都打得很精,G6作为小鹏最新一代车型,可以说是小鹏造车这些年来成果的集合,所以小鹏也不会把家底全交出去。

而大众目前国内在售的纯电动车ID系列,全部都是SUV车型,这样的情况下基于G9开发新车型或许就是双方*的选择。

02

南北奥迪纯电格局形成‍‍

昨晚的协议还有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大众正式官宣,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备忘录,深化现有合作。

和小鹏的合作一样,奥迪和上汽的合作,也是联合开发专属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

作为规划的*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新车型将不会取代两个品牌的现有车型。”

目前还不确定奥迪和上汽合作会使用哪个纯电平台,之前有消息称,奥迪或购买上汽旗下智己汽车的电动汽车平台。

不过从目前来看,奥迪会直接和上汽合作,而且作为上汽集团旗下主要品牌之一,智己的电动汽车,也是在上汽集团的纯电平台“星云”基础上打造的。

“星云”平台可以说是上汽集团的基础技术,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就曾表示,“星云”集合了电动车基础共性技术,可以打造多个不同品牌,比如智己、飞凡、荣威等,这些品牌覆盖了“高中低”和“国内外”。

其实自奥迪与上汽在2018年签署协议建立了新的合资公司后,南北奥迪的新格局就此形成。

奥迪旗下高端的电车平台PPE架构将在一汽的长春工厂投产,但PPE平台下整体硬件规格或很高,成本大概率也不低,且只能生产中大型、大型轿车/SUV或MPV,无法生产更多走量的中、小型车。

在打算抛弃大众MEB平台的情况下,奥迪也急需一个能用于自身中低端定位的电车平台,这也促成了奥迪与上汽在平台上进行合作,一家专门负责高端,一家专门负责中低端市场。

也就是说,一旦奥迪用了上汽的电动车平台,其推出的产品,大概率只在上汽奥迪中投产销售,这也由此形成南北奥迪的差异化全新格局。

03 

40年的角色反转

大众、奥迪、上汽、小鹏,从上述两个重磅的合作消息来看,这几方的合作也是蓄谋已久,毕竟各有各的苦。

2022年, 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39.71 万辆,同比下降1.3%。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新能源车卖的也一般。

大众ID.家族全年的总交付量为14.31 万辆,虽然比2021年同期增长102.9%,但这些远不及中国自主品牌。

2022年,大众品牌在中国的市占率为11.4%,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数字只有3.3%。

进入2023年,大众纯电车销量更惨。一季度,大众在中国市场仅2.2万辆纯电动车,同比跌25.4%,相当于新势力理想汽车一个月的交付量。

除此之外,大众在中国的地位也在受到挤压。今年*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44.08万辆,首次超过大众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

大众,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而小鹏汽车则是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至暗时刻,去年第四季度,小鹏只交付了2.2万辆汽车,同比下降达46.8%,接近腰斩。

进入2023年,小鹏汽车仍没有好转,*季度交付仅有18230辆,比去年第四季还少了17.9%。

复盘这次合作,是大众和小鹏的各取所需,而对于双方来说,对小鹏的利好显然更大。

于小鹏品牌而言,有了大众的加持,也就有了更强的背书,不仅会加深人们对小鹏技术的认可,提振销量也是大概率事件。

于资本市场来说,大众在此时现身,可以说是小鹏脱困的里程碑式事件,也给了市场重新相信小鹏的契机。

所以无论双方合作随后造出来的车销量如何,小鹏汽车都将会是这次合作*的受益方

按这个逻辑,大众和上汽深化合作,上汽也会获利不少。

1983年,大众带着技术,*次进入中国市场。40年后的今天,大众不得不通过小鹏、上汽等中国车企,来补自己的短板。

中国汽车史,一个全新的篇章正式开启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超电实验室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