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投资人开始拉超导群

和对于ChatGPT有着一个类似的描述——很多人认为——一旦室温超导实验成功,将象征着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
2023-08-02 11:21 · 36氪  暗涌 文 | 任倩 编辑 | 刘旌   
   

继ChatGPT之后,又有一个新技术走进全人类眼帘。

十天前,韩国一个科学家团队连发两篇论文,宣称他们发现世界上*室温超导材料——LK-99(一种掺杂铜的铅磷灰石晶体)。他们甚至公开了LK-99的制作技术,然后全世界掀起了制备材料、复现实验的狂潮。‍‍‍‍‍

截至昨天下午,中 美俄三国的实验室同时宣布自己初步验证了超导晶体LK-99的某些超导迹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成功复现LK-99磁悬浮实验。B站up主“关山口男子技师”发布视频,展示样品在磁场中出现自发抬升现象,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韩国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视频播放量在短短9小时内就突破了450万。

自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麦林·翁纳斯在零下269摄氏度的条件下观测到汞的超导电性以来,“如何在通常条件下实现超导”是100年来学界一直追求的目标。之所以孜孜不倦,与其随之带来的能源革命息息相关。

与高温和低温超导有本质不同:如果能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性,输电和配电系统将因为几乎为零的电阻不造成任何能量的损失。这意味着,光伏、风电的能源可以远距离传输,电价大幅下降;磁悬浮成为现实;加速其他领域的技术研发突破,比如可控核聚变。可控核聚变也是中国投资机构们争相入局的方向,比如星环聚能、能量奇点、翌曦科技都是这两年炙手可热的项目。

*兴奋起来的是二级市场。 A股室温超导概念股集体爆发,法尔胜5天3个涨停,永鼎股份、中超控股、百利电气、中孚实业等多股涨停,新材料50ETF持仓股西部超导大涨超7%,而美国超导股票AMSC盘前一度涨至150%。

一级市场也暗流涌动。“华科创投圈都炸了,说等着几年内拉团队出去创业。”一位硬科技投资人、也是华科校友在向材料学院确认消息属实之后,迅速发起了一个专门的材料创投社群,“我们准备先邀请华科材料、光电(中国光谷最强班子)领域的研发专家,同时汇聚优秀创业者、硬科技投资人,初定100人以内。”一位社群运营人士告诉「暗涌Waves」。

和对于ChatGPT有着一个类似的描述——很多人认为——一旦室温超导实验成功,将象征着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

「暗涌Waves」同时连线了多位科研背景投资人和业内专家,他们中的多数人表现较为冷静:对整个超导领域来说这可能是一次突破,但“成功复现磁悬浮只能证明LK-99具有一定的抗磁性,并不能证明它具有韩国团队宣称的室温超导特征”。

中科创星是国内较早布局超导材料的机构之一。其创始合伙人米磊对我们说,由于超导技术门槛高、产业化周期长,该领域之前投资标的不算多。 但这两年随着高温超导、小型化聚变装置等技术产生新的突破,创业项目越来越多。尽管米磊认为,未来60年的能源革命的确依靠的是超导材料的突破,但他也坦承,室温超导首先得解决在试验室阶段被证明的问题。

综合多位受访者的说法,以目前各国的实验结果(甚至源头韩国)看,其实并不能直接推断出逆天的室温超导材料将由此诞生,“甚至是就连实验室这一步也还没走通”。

一个背景是,炼制韩国声称的室温超导材料体系中的氧、磷、铅、铜等都是易得且便宜的,简单来说是在一些已知的物质中加铜、再加铜,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物质,就是LK-99。

从合成过程看也着实有些简单粗暴。*步先将氧化铅和硫酸铅粉末按1:1比例混合,在空气中加热至725度烧24小时,生成黄铅矿晶体;然后将铜和磷粉末在密封管中亿480度加热48小时,形成磷化亚铜晶体;最后将烧出来的两种晶体粉末混合后,在密封管中加热5-20个小时,生成一种铜掺杂的铅磷灰石,便具备了室温超导性能。

名为“一颗青木”的自媒体人认为:“这次韩国团队公布的办法堪比古代炼金术,就是把一堆粉末材料扔炉子里烧,烧完了里面就出超导体了,设备要求低到高中实验室就可以做,流程简单到谁都可以弄。”

既然如此简单,那为什么还是韩国先做出来了?一位物理学博士背景的投资人告诉「暗涌Waves」,人类很早就提出了一种常温超导体的制备办法——就是利用粒子之间的压力,把粒子互相锁住。而将不同材料烧来烧去的韩国团队,恰好实现了把粒子互相锁住的壮举。

“很难讲这不是一种巧合,这种合成方式更像中了彩票。”上述投资人向我们介绍,表面看合成过程很简单,但实际上复杂太多,“因为要精准地调控铜原子在超导的非稳态点位上(也就是控制铜的位置),*的难点也正是在此——铜粒子的移动无法定向控制,只有一小部分晶体中的铜会恰好处于正确的位置。”

这或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韩国团队宣布结果十天后,全球那么多实验室做复现实验,最后仅有中俄拿出两块微小的样品,其他全部失败了。

真正的超导指的是导体在某一条件下,电阻为零的状态。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定义LK-99是否为室温超导,关键的还是看后续实验是否具有零电阻特性,“这将是*的里程碑。”

事实上无论是韩国还是国际上,对于这项研究成果的真实性仍无定论。甚至今早有新闻称,该研究团队的成员表示,论文存在缺陷,系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擅自发布,目前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

而本次华科的实验成果首发在B站,也是一个多少有些令人诧异的事情。一位科研人士告诉我们,如果想在同行评议之前分享研究成果,arXiv 是不错的选择(也就是韩国科学家发布两篇论文的地方),这是一个收集论文预印本的网站。他认为,在B站上传视频并非科研成果发布的*,“科研团队不可能不知道。”

简而言之就是,技术的确是个前途无量、功在千秋的技术,但一切还为时尚早。

但从昨天各类社交媒体的表现来看,人们、尤其是创投圈的人们,几乎陷入疯狂。从去年的ChatGPT引发的一波又一波技术浪潮来看,诸如“人类将被XX颠覆”的论调不断撩拨着一级市场的神经。令他们感到兴奋但又惶恐的是,许多行业的生与死、起飞和陷落,将被这些艰涩难懂的技术名词主宰。昨晚,一家创投机构临时组织一个线上超导研讨会,迅速吸引近300人在线参与。

在人人重仓科技和科技投资的今天,这当然是一种必然。毕竟商业浪潮的核心驱动力,历来都是源自底层技术变迁。但技术迭代在商界引发的焦虑也是*的。多位科技投资人对我们估了个数,可能至少5年,室温超导才会与产业界产生关联。

面对未知和焦虑,高度戒备是一种自我保护。就像在电影《阿凡达》中,人类在潘多拉星球上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常温超导体——Unobtanium。为了大量获得这种材料,人类机关算尽,只为入侵潘多拉。

无论如何,子弹还得再飞一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