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出走体制外的创业者们,他们后悔了吗?

不知不觉中,他们都越来越靠近自己最初的设想“让更多人享受到医疗创新的便利”。又因为只是“在靠近”,所以他们仍在路上。
2023-09-21 11:07 · 动脉橙果局  施懿   
   

近几年,我们好像总会听到“全球经济紧缩、国内就业环境严峻”的声音。一片唏嘘之下,“编制”的优势再次凸显。稳定的收入与福利待遇、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令人侧目的社会地位,都是“铁饭碗”带来的诱惑。

然而,有一群教授、医生、科研人员却主动选择离开“铁饭碗”,只为给创新科研在市场上拼个一席之地。

有三位老朋友向橙果局讲述了属于他们的故事:彭燕,曾经的“大三甲”医生,现在在数字疗法领域全职创业;陆飞翼,曾是心内科医生,现在全职运营医疗器械企业;詹英才,曾在烧伤科工作,现在全职创业医疗器械企业。

曾经是临床医生的他们选择出走“体制外”创业,一路走来他们又做出了哪些选择?

#01

创业之初:如何平衡全职创业的“稳定”与“风险”

彭燕:“无论是创业前期,还是步入正轨,家人支持都很重要。”

我曾经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工作,每天穿上白大褂就像是拧上了发条,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用最高效的方式挽救患者。

突然有一天,我想创业了。没有“抓马”的变故,也没有受到所谓的震撼心灵的冲击,就是突然萌发了这个想法。但关于做什么思考了很久,最后还是选择了医疗行业。毕竟学医这么多年,这一行我更熟悉。

很多人全职创业的*关是平衡来自家庭的反对,但在这一点上我是幸运的。

下班回到家,我先给父母讲了我的创业计划。他们听了并没有立马说:“不可以!”只是劝我要慎重——这样的反应其实是意料之中。我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新中国最早一批赴日留学生,所以从小我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开明的,当然也是严格的。之后,父亲严谨的帮我分析了利弊。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他带上眼镜,在信笺纸上密密麻麻的列出了创业的优劣,以及我现在工作的优劣,甚至还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

在那个年代(2003年左右),三甲医院医生这样的“铁饭碗”职业是令人羡慕的,要割舍现有的“稳定”去冒险必须要思虑周全。只要我递出“辞职信”,就意味着现在所有的成绩几乎都清零了,但我还是选择了创业。

从我做出决定那一刻开始,我的父母便再也没有劝过我放弃,一直在支持我。我的父亲甚至可以说是我的*位“天使投资人”。最近我开启了第三次创业,前两家企业最后都被知名国企收购了,从结果来看还算得上是成功。

我也从“创业小白”成长到了能和别人聊创业经验的阶段,在我看来家人的支持是无论在创业哪个阶段来看都是重要的,至少在企业危机存亡关头,家人的支持是支撑我继续坚持的动力。

陆飞翼:“从‘想创业’到‘真创业’我考虑了很多年,到真正做的时候反而没什么阻力。”

大约是10年前(2013年),我因为读研进入了医院。虽然这家医院没有协和、朝阳那么大的名气,但在心肺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也是名列前茅。我在这里完成了我的硕士、博士课题,遇到了良师益友,后来也很幸运的留院任职。

如果要追溯我最早的创业梦,我可以说在硕士阶段就萌芽了。那时候跟着我的导师做了很多课题,大部分都是交叉学科研究。做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些研究最后能变成产品,进入市场吗?那时候成果转化的风气还没有现在这般热烈,我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因为我意识超前,而是我老师在项目开题时就在往转化上靠。

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老师对我研究方向上的引导,也是导致我最后选择全职创业的重要原因。

到了博士阶段,我积攒了些圈子里的人脉,自认为熟悉了科研转化的流程,开始尝试转化。很遗憾,幸运之神并没有光顾我,不出所料我失败了。之后我又不死心的试了几次,结果都大差不大——有些没找到企业接手;有些虽被企业看中,但买来也不一定会开发,最后就是一页纸在文件堆里吃灰。我当时就觉得,真正要把产品推向市场,仅靠高校和医院是走不通的。

“成立一家企业,做自己的科研转化”是当时我一直想做的事。但当时我“有编”,要离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递交辞呈的动作很简单,但思想上的“动作”要复杂得多。在体制内,忙和清闲其实取决于自己,“摸摸鱼”混到退休也是可以的,不过是奖金少一点。但创业一旦“摸鱼”就真失业了。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创业,其实是在疫情期间。我们医院派医生去一线抗疫是轮班制的,结束一轮工作后就会回到酒店隔离。在酒店隔离的时候,我突然多出了好多自己的时间,脑袋也开始思考未来规划。

我想到:年轻医生要想出头太难,很多“70后”医生早就把位置坐满了。我又想到:好多博士同学最后并没有走向临床,如果我研究生毕业就进医院了现在也有该又个“一官半职”了。最后决定:不能就这么过了,得试一试。

疫情之后,我就和我的导师一起把之前的科研成果整理成了BP——现在回头看,做的还挺青涩的。但有投资人觉得我们项目还挺靠谱,所以我也幸运的在21年收到了*笔天使基金,真正开始创业。

创业最初我其实并不是全职,依旧在医院工作,只不过将所有的休息时间全部贡献给了企业。就这么干了1年,公司逐渐运作起来需要耗费更多精力,有些力不从心了我才向医院提的离职。现在有时候想起来:如果当时公司运营的不咋样我是不是又回去当医生了呢?或许是吧。

詹英才:“初次创业,有个靠谱的‘引路人’很重要。”

我向医院提离职的时候,同事们其实都挺诧异的——我在临床工作了近十年,还参加过很多大型医疗项目,按理说也“混”得不错。但我还是选择了创业。

要说创业的契机其实藏在工作的点点滴滴里。我之前是在烧伤科工作,见了很多“人间疾苦”,治疗过程也容易让患者感到不适。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遇到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手还会紧张得发抖。后来见得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有时在办公室我们医生间也会讨论:要是有更快止血的敷料,患者就能少受点罪了;如果设备在先进一点,这个伤口能恢复得更好……

在当时我常注意大家闲聊中蹦出的灵感,真想把它们全都实现,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治病救人还是我的主要任务。

后来我参加了一次大爆炸的重大伤员的抢救工作。救援期间烧伤科几乎每个人都在连轴转,我早已数不清我处理了多少位烧伤患者。由于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这场爆炸的烧伤患者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但这不仅让我想到:一些医疗资源较差的乡镇医院并没有专门的烧伤科,这些烧伤患者该怎么办呢?

总的来说,医生个人能做的还是太少,如果能将科研成果运用到临床,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到医疗进步带来的福利。于是,创业的想法再一次涌上我的心头。

真正让我走出创业这一步的是一个认识了十年之久的朋友。毕业后他就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前前后后做了几家小有成绩公司,这次涉足烧伤康复赛道便联系到了做临床医生的我。我听完他的规划便一口答应。

创业的想法在我心里已经埋下太久了,这次终于找到了机会“发芽”。另外,“安稳”久了,总想出去看看。

朋友创业经验丰富,他负责了商业化模式的搭建、管理企业、寻找合作等多个市场化板块,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还算做得顺利,但依旧是“淌水”走过。我们遇到了好几次危机,如果没有他的经验与人脉,或许我早就结束了“创业初体验”。因此,一开始我也没敢从医院辞职,害怕会“一无所有”。

我的兼职一直持续到企业拿下了*笔融资。我感觉我们的创业是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公司的业务也逐渐繁忙起来,实在是分身乏术我才选择了离开体制内。我敢肯定,如果没有朋友“引路”,我*不会走上创业的道路。毕竟新手创业,失败者还是占大多数。

#02

创业进行时:离开“编制内”,除了勇气还需要什么?

彭燕:“要创业,首先你得是这块料。”

虽然我父亲在我创业前就给我打过“预防针”——创业这条路不好走。但当我开始创业才真实体会到:创业真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现在我还和很多当医生时的同事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说想出来创业,一般我都会劝他们多想想,最关键的是想想自己有没有能力承担失败的风险。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体制内的工作是有保障的,再不济也不会出现“吃不起饭”的困境。但创业不同,创业场上都是九死一生。没人会因为你是“科班”出生,或者是你是女性而让着你,大家都在“厮杀”。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决策失误,比如选错赛道,选错合作伙伴,甚至一个小合同没谈下来,都可能造成影响公司发展的蝴蝶效应,至少是埋下了隐患。当然,不管再慎重,挫折肯定都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我经常和公司的同事说:“要是这天过得顺顺当当的,我还觉得不真实。”

如果你想清楚了:创业前的辗转反侧,创业时的惴惴不安,创业失败后的江河日下,这些都能接受,你才可能是创业的料。

除了心理素质,我发现创业者都有一个共性,即学习能力强——这也是“创业”给我上的*课。

在我还是“创业小白”的时候,为了更快融入新圈子听了很多讲座,也请教了很多业界大牛。我发现那些创业成功的人,追逐热点速度很快,一个陌生的领域只要爆出一点“风口”的趋势,他们立马就能摸得溜儿熟。一些跨界创业者们很快就掌握了一门新知识,至少能做到和那个圈子里的人浅谈不露拙。

最初我只能加班加点的学,后来慢慢摸到了门道:得凝练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论,把新知识快速梳理成公式。不管做得有多成功,创业者都必须保持“空杯心态”,才能在“千篇一律”中做出新花样。

如果一定要给即将创业人一些建议的话,我可能会说:“创业是一条双向选择的路。能接受创业的风险是你选择了它,而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是它在选择你。另外,人生路很多,不是只有创业才能成功,适合自己的才是*的。”

陆飞翼:“要习惯不能‘摸鱼’的生活。”

从医生变成CEO,我*的感触就是:一点“鱼”都摸不得。

要说呆在“编制里”不舒服肯定是假的。虽然看诊的压力也很大,每天还要抽出时间与时俱进学习新东西,处理一些医疗工作以外的任务。但不管再怎么累,至少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

创业就不一定了。

创业的辛苦一点不比当医生少,风险却大得多。我习惯在手机日历上写备忘,以免忘记一些重要日程。现在翻开刚创业那段时间的日历,每个数字后面都跟着一串彩色的小点,小点背后都是重要的会议。甚至在节假日都很少能有一天是完全属于自己的。

刚创业的时候为了不在投资人面前露怯,开完一天会,晚上回去还要学“市场黑话”——至少能装出一种“我懂市场”的样子。除了学市场知识,更多时候还要主动去了解其他赛道的情况,以及经营企业的方法。毕竟“学习”已经是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最能把控的环节了,不懂“学习”也就失去了一个创业者最基本的能力。

但努力和回报并不一定是成正比的,有时候创业失败不仅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原因。比如政策风向变了,选的赛道走了下坡路,或者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市场紧缩,甚至是上下游的波动等,都可能导致创业失败。

但我始终相信,只要产品做扎实,不管外界再怎么变动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也是我创业至今仍然重视科研,以及产品创新的原因。

有时候我会想,我能走上创业路可能还真和我没在医院做出“大成绩”有关。如果我在医院功成名就了,估计也就不想创业了。所以,不管是医生朋友还是在创业的朋友,如果你陷入了瓶颈,不妨试着做一些改变。也许这次改变就是新的机遇。

詹英才:“决定要创业,就得早做准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虽然现在我只是一个“创业初学者”,但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一旦动了创业的念头,就定得早做准备。

我在临床呆了近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最了解一线存在的痛点。

工作时,我都会带着本子和笔,这也是很多医生的职业习惯。在遇到临床遇到困难,或者“灵光一闪”时,我会把它们记到本子上,偶尔我还会记录一些同事们对现有产品升级、改良的想法。

创业后,我的朋友告诉我:产品管线的布局,不仅要关注市场风向,最关键的是得直击临床痛点。而我记录了临床痛点以及改进办法的笔记本,竟“无心插柳柳成荫”,成了我们创业的“罗盘”。

这是“早准备”带给我的优势,同时我也因一些“没准备”而苦恼。

如果早知道我会走上全职创业的道路,我会积极的拓展圈子。在朋友问我是否要和他一起创业前,我几乎没有接触过“市场圈”的人。

这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每个职业应该都会存在自己的“信息茧房”。

我作为烧伤科临床医生,能接触到的朋友往往就是院内的同事,或者同样在烧伤科工作的其他院医生。固化的圈子让我很难接触到创业所需的市场知识,所以这也导致我在习惯临床医生到CEO的身份转换时非常吃力。

最根本的是,如果没有市场圈的邀请,我或许根本没机会走入这个圈子,也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去创业了。

#03

创业至今:是否有过后悔?

彭燕:“决定创业,就没机会后悔。”

大家都听过“破釜沉舟”的典故,如果一直优柔寡断反而做不好事,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一鼓作气,不让“后悔”的想法进入你的脑子。因此,我从创业开始就从未有过后悔——这或许也我从小受到的部队家庭教育有关。

创业过程中需要做很多的决定,有时决策失误是会带给公司损失,或者让公司陷入危机。但我觉得只要不是致命的错误都是可逆的。有时候规划非常美好,但实践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这时就得及时止损。创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修正失误的过程,只要在遇到危机时,努力解决并且吸取教训,未来少犯错误,那便足矣。

陆飞翼:“其实有过后悔,好在我的创业决心够大。”

坦诚说,我有过后悔的想法。倒不是因为创业累,毕竟当了临床医生也不轻松,主要创业风险太大,我几乎是赌上了一切在做这件事。好在我创业的决心够大,战胜了后悔的想法。

我创业的决心主要源自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医院,尤其是年轻医生前10年很容易出现“去功能化”的情况,即只会当医生,出了医院什么都做不了,眼光也局限在了手术台上。我很清楚,这并不是我想要的。

创业不同,虽说创业可能失败,但作为创业者所掌握的技能,所看到的高度是广阔的。即使失败,大不了重来,人生需要挑战才能看到别样的风景。

詹英才:“创业太累了,累到没时间后悔。”

创业至今我还没有过后悔的想法。当然也可能是太累了,还没有闲暇的时间来考虑后悔。

临床医生创业的累并不在于工作的强度,而是如何习惯身份的转变。以前做医生,我需要面对的对象很单纯,就是患者和疾病。把患者治好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然而做CEO就不一样了,每天既要挂心研发,又要观察市场,还要面对员工、股东、投资人……老实说,刚开始当CEO我都快崩溃了。

我从2021年开始全职创业,大概到22年年底才逐渐习惯了CEO的工作节奏,今年慢慢有些头绪。总得来说,身份的转化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只有破茧才可能化蝶,走出舒适圈才能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04

橙果说

和三位朋友交流后,我们发现他们选择创业的契机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想通过创业让更多人享受到医疗的福利。而抱有这样想法的医生创业者绝不再少数。随着有关科研成果转化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使得医生创业的“路障”被一步步清除。越来越多医生“勇敢”出走,俨然成为行业发展的一种“符号”。

此外,大家都谈到了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要学习新的市场知识,也要学会拥抱失误。挫折在所难免,能容错才敢尝试,敢尝试才能接近成功。

彭燕的第三次创业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刻,她正在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数字疗法向脑疾病发起冲击。

陆飞翼的企业在今年又拿下了数千万的融资。他仍继续跟着自己硕博时的老师,也是现在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在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探索创新。

詹英才已经不再为身份的变化而迷茫。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已有3款产品获批,并触达多家三甲医院,撬动了创面修复的革新。

不知不觉中,他们都越来越靠近自己最初的设想“让更多人享受到医疗创新的便利”。又因为只是“在靠近”,所以他们仍在路上。

*注:文中均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橙果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