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再卷的抗衰,都逃不过昼夜节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竟然也是护肤的真理。纵观整个化妆品市场的相关基础研究与产品、原料发展可以看出,行业内人士对“昼夜节律”这一概念较为看好。
2023-11-02 13:40 · 微信公众号:未来迹  林宇 陈龙   
   

谁也不会想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竟然成就了一条热门的美妆赛道。

“白天抗氧化美白,晚间修复抗老”相结合的护肤方式早已被消费接受。刻在中国人骨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基因也被撩拨起来:原来五花八门“护肤公式”的背后、各种护肤、抗衰高科技的尽头,居然是一个我们早已熟知的“道理”——遵从肌肤自身的“昼夜节律”。

围绕昼夜节律,中国的抗衰市场出现了新一轮 “躁动”。

升级版“早P晚R”再次进入大众视线、大水滴BIGDROP大水滴以“夜”为主题,回顾品牌围绕熬夜生物节律开发的三大产品系列;资生堂旗下高端品牌御银座也上新全新“日月焕能精华套装”,赋能肌肤昼夜节律,雅诗兰黛手中的“律波肽”早已蓄势待发……

一片向好的市场,更值得我们刨根问底:“昼夜节律”到底是什么?它背后到底是经验主义,还是有详实的科学依据?如此多的品牌集中对焦昼夜节律,它的未来前景究竟有多大?

昼夜节律

一条晚熟的“新赛道”

节律护肤已经从“选修课”变为许多头部企业的“必修课”。

虽然目前没有昼夜节律护肤相关的市场数据,但作为昼夜节律护肤核心场景之一的“熬夜护肤”增速迅猛。果集行研数据显示,在抖音和小红书两大平台上,2023年1-7月熬夜护肤的声量增长94.2%,互动量同比增长309%,电商销售支数猛增230%。

与此同时,“熬夜护肤”的场景正在潜移默化中向昼夜节律护肤迁移,众多品牌也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而雅诗兰黛等从“昼夜节律”出道的品牌,迎来本应有的丰收。

《FBeauty未来迹》梳理发现,迄今为止,包括雅诗兰黛、资生堂、瑷尔博士、肌肤未来、优时颜等多个国内外新、老化妆品牌,都曾对“昼夜节律”这一概念展开研究,并推出相关产品。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上下滑动查看

不难看出,在众多品牌入局的当下,昼夜节律护肤赛道已然走上正轨,各个品牌都在昼夜节律护肤的大框架之下找到了自己的技术路径。

究其原因,市场足够成熟了。

事实上,“昼夜节律护肤”是一条基础研究要求需求较高,且市场教育难度极大的赛道。

并非中国消费者不相信“早睡早起”对皮肤的好处,但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证明细胞的生物钟与皮肤有关系,在过去是一项难度高、链路长、回报很低的基础研究。从细胞的生物钟做起,一路延伸到肌肤养护的功效上的基础研究远没有美白、保湿、抗衰来得直接、有效。

与此同时,较长的技术链路,决定消费者对昼夜节律护肤接受的难度。一位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的‘理解能力’其实在一步一步提升,护肤习惯和技术认知日渐成熟,但没有前面对功效、成分、靶点这些知识做铺垫,昼夜节律护肤的解释成本极高。”

最重要的是,过去昼夜节律护肤的痛点不够痛,在过去熬夜等破坏肌肤节律带来的皮肤问题,大多被消费者归为常规抗衰需求,在常规抗衰需求被满足之前,昼夜节律护肤并不算是一个“有效”的商业痛点。

正因如此,昼夜节律护肤是一条起步很早,但很晚熟的赛道。

早在1982年,雅诗兰黛推出了化妆品行业的*瓶精华——雅诗兰黛小棕瓶,当时产品主打的方向正是“Night Repair”(夜间修复),“Cellular Recovery”(细胞级修复)。40多年的历史里,小棕瓶在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但在早期大多数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小棕瓶的精华剂型和成分、功效,消费者对昼夜节律护肤的理念本身并不买账。

随着科技的面纱一步一步被揭开,人们对昼夜节律护肤的态度已经从质疑“伪科学”变成了探索“新大陆”。

从珀莱雅出圈的“早C晚A”,再到火爆全网的“早P晚R”,新一代消费者对昼夜节律护肤的接受程度和热情,让这条赛道迅速走热。对于品牌而言,昼夜节律护肤是在常规的护肤基础上,添加上了一个精准、有效的场景,在*内卷的护肤市场打开了一个升维的出口。

昼夜节律是一个技术的“真命题”

从技术的维度来看,到底什么是昼夜节律护肤?它有怎样的理论依据?

事实上,日出日落、四季更替,早已刻在了生物的基因里。在多年技术发展中,昼夜节律,建立了健全的基础研究理论体系。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西摩·本泽发现了果蝇的生物钟基因。1984年,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迈克尔•杨( Michael W. Young)发现并克隆出了这个基因,将其命名为PER(Period Gene周期基因的缩写)。三人也因相关的研究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2000年,皮肤昼夜节律的概念也首次登场学术界。波斯顿大学医学院的Susana B.Zanello博士在《皮肤病学研究杂志》上表明了一项研究,皮肤中存在两种时钟基因CLOCK和PER1,它们能够反映日常时间周期对皮肤的影响。

在一众科学家努力下,哺乳动物体内与皮肤相关的四种核心时钟基因的机能被解析出来:分别是PER(PER1-3)、CRY(CRY1-2)、CLOCK(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ycles kaput)和BMAL-1(brain and muscle-arnt-like 1)。

在白天, PER和CRY掌控皮肤油脂的分泌,此时进入“日间防御模式”。夜间, CLOCK和BMAL-1占据主场,只会皮肤屏障的修复和保湿,让皮肤进入“夜间修复模式”。

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告诉《FBeauty未来迹》:“人类皮肤的许多属性都遵循一个周期:水合及经表皮失水、毛细血管血流量、皮脂产生、温度、表面PH甚至面部皱纹可见性。”

“夜晚DNA的修复、细胞增殖较为活跃,故而肌肤水分更容易丢失,肌肤屏障修复速度相对来讲较慢。白天皮肤皮脂分泌旺盛度更高,屏障修复能力较强,但增值速度会下降。这便是肌肤遵循生物节律的外在表现。”

落地到产品端,昼夜节律护肤类产品的技术路径也变得清晰起来,当下最主要的核心路径就是“拨乱反正”,因为节律基因的表达紊乱,会导致皮肤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自然衰老过程中,人体细胞也会伴随衰老。但当肌肤节律紊乱,可能会导致衰老过程加速。”

以节律基因BMAL-1为例,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Peiling Wang博士团队在《Nauture》上发表文章显示,BMAL-1的表达量减少,将会加速皮肤细胞损伤[1]。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人员发表在《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明,UV辐射会引起衰老可能是由于皮肤节律失调导致,与BMAL-1之间存在紧密联系。[2]

“刻意调控基因水平比较困难。”梅鹤祥表示,“目前业内调节紊乱时钟基因的常见方法,便是调节与生物节律相关因子,例如节律基因分泌的自由基。”

例如水羊股份旗下品牌大水滴,围绕能够提高生物节律基因Bmal在夜间表达量的专利成分Clock-f,打造C(Clock-f)+H(高效成分科学复配)+S(温和体系)+S(芳香)的配方逻辑。“这一配方的优势在于,其中加入了糖蛋白提取物和腺苷,能够调节紊乱节律状态后,有足够的能量修护受到损伤的细胞。”水羊股份基础研究负责人沐风表示。

熬夜肌修复等昼夜节律护肤品类的显性痛点,通过各种方式,对紊乱的时钟基因进行调节,达成抗衰老、修复肌肤屏障等功效,成为大多数品牌的“入门”选择,但国际品牌则更倾向于“顺势而为”,放大昼夜节律在肌肤养护中的作用。

一位接近雅诗兰黛集团的研发人员告诉《FBeauty未来迹》:“雅诗兰黛对于昼夜节律的研究主要由北美实验室主导,目前已有40多年研究历史。为此,雅诗兰黛从6000万个胜肽筛选出的律波肽(又称三肽-32)是昼夜节律护肤的代表成分之一,可以精准激活时钟肌因PER-1的表达,帮助调节肌肤细胞的生物钟。与此同时,雅诗兰黛还有Chronolux™等相关的技术。”

资生堂则发现皮肤中产生丝聚蛋白的基因与时钟基因PER3的表达模式类似,在白天的表达会增加,提高皮肤屏障功能和保湿功能,抵御外部因素、皮肤干燥。在晚上这一基因的表达会下降。于是资生堂使用哌啶丙酸和秦椒油的组合成分,令丝聚蛋白基因在白天的表达*化,继而增加皮肤在白天的屏障和保湿功能。

也有资深业内研发人员也表示,目前国内外企业方向逻辑基本相同。“用的是同一套理论,只不过选择路径不太一样,对应自己品牌的差异化。”虽然面向的整体方向相同,但其中包含的技术、进入的功效路径以及最终目的,都存在差距。

但更重要的是,昼夜节律相关的技术日渐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护肤的技术认知,且与传统护肤具有一定的“融合性”。

沐风告诉《FBeauty未来迹》,许多消费者对抗衰护肤的认知其实是相对“表面化”的,“例如屏障受损,消费者会*时间会去做修复。但其实是肌肤更深处的节律出现了紊乱,这种情况下直接防护和修复效果不佳。”而通过节律护肤的路径则可以做到“标本兼治”。

究其原因,在于与常规抗衰、抗氧化等概念相比,昼夜节律的护肤方式强调激发皮肤的“自主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几乎所有的护肤品类都可以在昼夜节律护肤的场景下重做一遍。

昼夜节律是国货品牌的主场吗?

由于昼夜节律护肤的晚熟,这仍是一片新兴市场,国货品牌与外资大牌的起点差距并不大。率先完成了“早C晚A”市场教育的珀莱雅,甚至有抢跑优势。

那么,昼夜节律护肤赛道,未来会成为国货品牌的主场吗?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昼夜节律护肤能够带来更多护肤领域的增量市场,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蚕食常规的护肤市场。赛道的扩张和更替,必然会为国货品牌带来更多的机会。但想要*时间吃到这波红利,仍需要国货在研发方面身板够硬。

正如前文所说,整个昼夜节律护肤在研发层面的门槛相对较高。

沐风告诉《FBeauty未来迹》,以Clock-f为例,主要经历了“基础机理的选择——通路筛选——模型测试——原料验证”四个阶段。

“首先确定底层逻辑。”沐风表示,查阅大量理论资料发现,熬夜与节律紊乱关联度较强。在已有的理论基础和通路上,收集相应原料。“结合外部供应商已有的部分基础研究,加上公司内部通过测试模型,筛选对生物节律有影响的物质,获得许多成分。”

在诸多成分中,找到能够呈现最强效果的排列组合。“整个过程花费了5年时间。”沐风透露。在开发过程中,大水滴团队也遇到了诸多难点与挑战:

1. 研发环境不成熟:相比起其他研究来说,皮肤层面生物节律的相关研究较少,细胞层面的模型开发并不充分;

2. 研发路径不够清晰:生物节律紊乱过后将会导致一系列肌肤问题,例如屏障受损、黑眼圈,但每个细分层面的通路、靶点、解决方案都有待研究;

3. 原料选择面较窄:虽然市面上雅诗兰黛、科莱恩等企业都推出了节律相关原料,但实际开发过程中可选择的原料空间面极窄。

“目前来看,整个化妆品领域大家对昼夜节律的研究偏向于常规性。”梅鹤祥认为,“企业关注到这个方向,但理解并不是特别深入。”而沐风则感慨,“我们现在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另一大难点则在于消费者端的教育和渗透。

“当前化妆品研发端还没有将昼夜节律的故事讲得特别清楚,消费端也缺乏教育。”某业内研发人员告诉《FBeauty未来迹》,在这方面,还需要品牌或科学博主进一步传播相关专业知识。

而在今年,大水滴布局*熬夜肌实验室,除了聚焦对熬夜肌的研究外,还将在内容科普上发力。“我们会告诉消费者,熬夜过后导致皮肤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应该如何护理,未来或将与皮肤科医生合作,做到精准研发、传播。”沐风透露。

但值得庆幸的是,由国货品牌主导的“早C晚A、早P晚R”这样简单、易于接受的护肤公式已经成功地让消费者的一只脚跨过了认知门槛,为后续国货品牌更“艰涩”的科学传播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同时也为国货品牌打了一个不错的样板。

纵观整个化妆品市场的相关基础研究与产品、原料发展可以看出,行业内人士对“昼夜节律”这一概念较为看好。

不过,对于国货而言,昼夜节律护肤仍然是试卷最后的“加分题”,有着超越常规护肤考题的难度,但也是拉开距离,向优等生冲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Mikhail Geyfman, Vivek Kumar, Qiang Liu, Rolando Ruiz, William Gordon, Francisco Espitia, Eric Cam,SarahE. Millar,Padhraic Smyth,Alexander Ihler,JosephS. Takahashi、 Bogi Andersen,《Nature》,2022.7.2

[2].李妮虹,张晓蓓,黎秋江,曾跃勤,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2.3.24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未来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