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99元的电影票,买了105分钟的电影,体会到了什么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这是CCTV6《今日影评》节目对电影《惊奇队长2》的评价,作为2023年最后一部漫威电影,《惊奇队长2》究竟为何差评不断?曾经风靡全球的漫威超级英雄为何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失灵了?
01 评分5.4,上映6天不到1亿票房,CCTV6评《惊奇队长2》: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自上周开始,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惊奇队长2》在中 美同步上映,作为漫威宇宙第五阶段的重要一环以及今年最后一部漫威电影,《惊奇队长2》被寄予厚望,然而上映后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票房方面,上映6天仅有9400万,就连猫眼给出的内地总票房预测也仅有1.12亿元。要知道,四年前首部《惊奇队长》上映头天就收获了超2亿元的票房,对比之下《惊奇队长2》的票房可谓惨淡。
如果说票房的惨淡有国庆档过后电影市场遇冷等多种因素影响,那么观众对电影的差评则是实打实的。
豆瓣方面《惊奇队长2》仅有5.4分低于及格线,口碑颇受争议。平台内有超3万人进行评分,大部分观众给出了3星及以下评价,不少观众对本作的剧本、人设、战斗力崩坏、脸谱化反派等方面给出差评。
“这剧本是不是ChatGPT写的;如果你能在电影院坚持看完惊奇队长,那你才是真的惊奇队长;漫威让我戒掉了电影院。”电影的差评一度火出圈外,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有关电影的吐槽接连不断。
就连CCTV6《今日影评》节目也罕见的对电影《惊奇队长2》发出锐评,主持人称:“花了99元的电影票,买了105分钟的电影,体会到了什么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节目甚至用出了“漫威最烂,不看也罢;惊奇之烂,难救漫威终局之战”等字眼来评价这部电影。
正如观众说的那样,六公主说好看不一定好看,六公主说烂,那可就是真的烂了。
02 投资超2亿美元回本恐无望,《惊奇队长2》究竟有多“烂”?
从影片本身来看,时长仅仅只有105分钟,全程70%的镜头都是动作戏,文戏占很小一部分。大量的*镜头意味着需要高昂的制作成本,《惊奇队长2》制作成本超过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漫威历史上,仅有6部电影制作成本超过2亿,排在前三的是《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复仇者联盟:奥创纪元》《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单论制作成本,《惊奇队长2》遥遥*,但从惨淡的票房成绩和口碑来看想要回本似乎遥遥无期。
作为一部主打动作*的超级英雄电影,在剧情方面注定要做出牺牲。
而该影片*的败笔和被吐槽最多的内容恰好就是在剧情上。反派家园被毁,为了重建栖息地,反派利用“空间护腕”,侵略其他星球,掠夺资源。为了防止反派摧毁星球,惊奇队长同另外两个伙伴联手拯救了宇宙。
反派羸弱、结尾草率、情节老套,全片为数不多的亮点可能就是噬元兽的乱入和结尾联动X战警的彩蛋。如此剧情也难怪有观众吐槽“这剧本是不是ChatGPT写的”。
03 15年全球疯狂吸金280亿美元,为什么漫威电影在中国市场失灵了?
自2008年《钢铁侠》上映以来,漫威这个宏大的电影宇宙至今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其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蓝鲸财经制图
前四个阶段累计拍摄了30部电影,全球票房合计超过280亿美元(约合2000亿人民币),可以说,过去15年里,漫威凭借超级英雄电影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在全球疯狂吸金。
然而作为漫威*的海外市场票仓,近年来,超级英雄电影在中国市场逐渐失灵,越来越多观众感慨“复联四之后再无漫威”。
例如,《黑豹2》国内票房1.06亿元,《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2.72亿元,《银河护卫队3》6.06亿元表现稍好,到了《惊奇队长2》票房再度遇冷。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超级英雄不再受青睐?
从外部原因来看,自2019年《蜘蛛侠2:英雄远征》上映之后,漫威电影暂时告别了中国市场。由于影片未过审等原因,三年间里《黑寡妇》《尚气》《永恒族》《奇异博士2》等多部影片均未能在国内上映。
而恰好,上述影片隶属于第四阶段,在整个宏大的漫威宇宙框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缺失了上述影片的铺垫势必会影响观众对后续作品的认知,因此票房遇冷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漫威光环在中国市场失灵*的问题还是存在于影片自身。
多年以来,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剧情套路已然让观众形成审美疲劳,随着钢铁侠、美国队长等老一批超级英雄的隐退,越来越多观众对漫威电影的记忆永远停留在了《复联4》的那场世纪之战中。
虽然后续有不少新的英雄出现,但无论是从表现力还是角色吸引力来看,都远远不及初代英雄。整个第四第五阶段,都没有打造出一个新的可以堪比钢铁侠、蜘蛛侠这样的人气超英形象。
所谓盛极必衰,或许到了《复联5》《复联6》上映时市场还会掀起一阵小高潮,但这种超级英雄青黄不接的局面注定让漫威电影难以再回到曾经高度。
我们无法想象,曾经风靡全球的超级英雄如今在中国市场迎来了至暗时刻。时至今日,无论是漫威还是观众,恐怕都会怀念15年前,那个身披战甲为漫威电影开启一个伟大时代的男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