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错过五年前的新能源车,不要再错过这些

新能源产业投资的前景与挑战,如果觉得赛道很卷,就离开的话,一定会错失大机会。
2023-12-19 17:10 · 投资界     
   

2023年12月13日-15日,中国创投年度盛会——第二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峰会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现场集结国内当下活跃的创投力量,共同探讨行业「坚守与适变」主题,共叙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本场《新能源产业投资的前景与挑战》影响力对话,由邦盛资本创始合伙人郭小鹏主持,对话嘉宾为:

苏州基金副总经理、合伙人 龚旸

瀚晖资本创始合伙人 赖传锟

华睿投资合伙人 王海栋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 吴世春

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 张聿

保利资本董事总经理 朱峰

错过五年前的新能源车,不要再错过这些

以下为对话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郭小鹏:首先请各位介绍一下机构和个人。

吴世春:非常高兴参加新能源产业论坛,梅花创投过去几年在新能源领域投了理想、小牛、微电新能源等,也投了新能源里细分方向,如钙钛矿的光因科技,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这是比较重资产的赛道,早期只能喝点汤,还请吃到肉的各位大哥怎么说。

张聿:华登国际主要是投硬科技,有30多年的历史,最近赶上了历史机遇,科创板上了比较多企业。电子行业和半导体行业投得比较多,新能源领域没有那么多。

我们喜欢投技术,早期投了一些技术向初创公司,特别是固态电池、超级电容方面。最近两三年逐渐开始出手投一些行业的节点公司,节点公司是指有可能做到行业的前五、前三的企业。总的来说,我们在新能源赛道里比较新,还在摸索打法和经验。

朱峰:保利资本2015年末成立,依托于中国保利集团平台性央企资源,以及上市公司保利发展地产龙头的产业资源。保利资本致力于成为产业资本里比较优秀的个体,希望能够带动产业做投资。

2021年以前,我们更多专注于地产产业链。2021年比较大的工作是孵化保碧新能源,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地产资源禀赋带到新能源领域。今年投资了一家产业链上游公司。希望践行央企责任,能够将央企产业资源优势赋能到企业中。

王海栋:华睿投资从2002年开始做投资,今年是第21年,投的项目大概有250多个。而新能源板块里数量比较多,命中率最高。大概统计下,新能源大大小小已投项目有46个,上市公司已经挂牌上市有14个,在会的还有5家。

十年前我们就开始围绕着产业链进行投资,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一个是LED产业链,电源的茂硕、LED设备的远方、芯片的英飞特和杰华特,这些全部都独立上市了。

再就是前几年布局光伏板块,从电池片的润阳(现在是光伏一体化企业)、硅片的美科、浆料的聚和、微逆的昱能,还有异质结设备的理想万里晖、光伏背板的中聚、电池石墨舟材料的华熔、光伏玻璃镀膜材料的宸光等,也是完善的产业链投资打法。

新能源领域各个主流赛道我们都有关注,各方向也在寻找系统性的投资机会。

赖传锟:瀚晖资本2007年成立,专注于新能源领域,我们管理的70多亿资产里面95%都投在新能源,主要是锂电行业。

从锂矿、锂电材料、锂电装备、锂电制造以及锂电回收,到整车制造企业,基本上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整个循环投了一遍。

龚旸:苏州基金2017年成立,是一家国资背景、市场化运作的母基金投资平台,目前我们在管母基金规模近150亿,合作了50多个子基金团队,分为大健康、硬科技和TMT赛道。

在科技赛道筛选子基金上,有一些我们的独特打法。在主动行研的基础上,我们会对赛道进行提前布局。2018年我们抓住了半导体行业的机会,2020年抓住了新能源车,2020年底和2021年初抓住了新材料赛道,布局了一些优秀的合作伙伴。

我们在直投上也有10亿管理规模,通过与优秀合作伙伴的互动,深入到产业。新能源赛道上从上游材料一直布局到光伏、储能和终端应用,还有氢能。希望以后跟大家多进行交流。

郭小鹏:邦盛资本成立于2014年,主要是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管理规模70亿人民币左右。

实际上大家可能都会有新能源很多的疑问。人类整个发展是使用能源的效率在逐步提高的历史,以前用火,用化石能源,后来有了核电,有了光伏和风能,有了更多能源的利用方式。

泛化来看,所有的行业都跟新能源有关,现在新能源产业投资还是聚焦光伏、风能、锂电、新能源汽车和氢能,请在座嘉宾就新能源大行业里,选出你们个人最看好的若干个的投资方向来交流。

王海栋:原来我们在光伏和锂电这两个主赛道里布局,今年发现整个行业卷起来了,投资非常难,好项目没有那么多了,估值也很高。

但还是有一些比较有投资价值的方向,一个是汽车供应链重塑的机会,这是在一线看项目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原来很多汽车供应链是以外国人为主,特别是外国人垄断的一些细分方向,市场空间不大,也就10来亿,基本上以欧洲、日本、德国的企业为主。毛利很高,有些汽车零部件毛利能超过60%。

随着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的兴起,比亚迪等新势力车企出海,市场空间一下就从原来不到十亿增加到二十亿、三十亿,足够支撑起一家家上市公司,衍生出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另一个的机会是往上游走,原来投光伏、锂电,都是主赛道。主赛道的设备起来了,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市场空间也打开了,越往上走,越发现市场是贯穿的。原来我们找的是新能源上游零部件,结果发现他们也做半导体,也做显示产品。技术是相通的,市场空间也不错,整体竞争格局也还好。

另外是主赛道里一些还没完全竞争白热化的方向。从年初到年底,我们在关注光伏组件回收的项目。锂电有回收,光伏组件也有回收需求。未来随着电站退役,会有很多的光伏组件需要回收处理。这个方向短期内还有新技术迭代的机会,TOPCON、异质结等新技术让产品良率下降,这些不良品的回收利用也是比较好的机会。

郭小鹏:赖总所管理服务的基金有90%以上都覆盖在新能源行业,我们想听听赖总在选择上的认知。

赖传锟:我们现在比较关注在细分行业里,那些大的机会不是那么容易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很多细分行业已经具备出现上市公司的规模。往细分走,还有很多的机会。我们比较关注与新能源相关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管理系统。

另外,光伏领域卷得很厉,这领域通常讲一代产品,一代装备,一代材料。在快速的技术迭代过程中,每一代不同的产品会有新机会,就有批量化产生上市公司的可能。

郭小鹏:吴总在中早期项目上投得特别多,新能源上的投资额特别大,听一听吴总在新能源产业里面对早期技术方面的认知,或者早期投资上有哪些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吴世春:早期投新能源赛道,必须是在水下。在整个方向还没有形成共识,还没有达到中试量产的时候,就要去做判断。所以难度相对比较大。新能源赛道一旦中试和量产,都会变得很贵。

我们的几个项目,理想和小牛刚成立就投资了他们。道格斯还只是技术阶段就投资了,1GW的固态电池现在量产,估值已经涨了快20多倍。

怎么去找到这些有前景的技术,并且判断是正确的方向?这个很重要。等有了订单、量产,是最容易判断的。我们的难题是判断人还是判断技术,最终我们选择去判断人。像理想汽车,一开始走的路我觉得也不对。最早做老头乐的车,因为人厉害,走着走着选择了增程式,最后成了新能源汽车里做得最好的公司。

小牛电动刚成立时,也犯了很多的错误,最后人对,能把企业带到正确的方向上。光因科技的两个人原来根本没有新能源的背景,但是他们能够不断的在市场上找研发团队,最后在研发、出品上,做到了世界第一。

早期投资对我们来说,技术上的路线或者技术方向的判断,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就是判断人,是不是足够通透,是不是能够不断的去学习,并从错误中迭代,这个最关键。

郭小鹏:龚总有个特殊的身份,在座大部分是GP,龚总是LP。其实我们接受LP尽调,也是谈一谈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投资策略是什么。我们争取都拿到龚总的钱,请教一下龚总,从LP的角度来说,创投去布局新能源产业,更愿意去投资什么样的GP,或者更希望GP拥有什么样的能力?

龚旸:刚刚各位嘉宾也介绍了,发现现在不是很好投,比较卷。判断项目估值,特别是进入节点,有时候产业资本更有优势。从LP角度来讲,肯定希望GP有产业背景,但过度依赖某一方向的产业,容易陷入灯下黑。希望GP在产业覆盖下,视角足够开阔,否则会错失新机会。比如一些光伏龙头在TOPCon上并没有很坚决,在P型向N型的时点上掉队。而这些GP有着资深的产业背景。

第二,赛道上应该有广泛的人员和资源深度连接。我们自己还做直投,都深入到一线,LP也很勤奋,希望各位GP能够再努力一点。通过跟GP的合作,我们也能把握产业的脉络。

新能源赛道符合清科年会的主题,坚守与适变。如果觉得赛道很卷,就离开的话,一定会错失大机会。这是技术需求双轮驱动的行业,而且有巨大的产业规模。目前,半导体和新材料的大应用终端就是在新能源上,新能源是带着这些行业一起往前走的巨大的拉动力,我们还是要持续在这里面看到一些大机会,很多时候是全球性的机会,中国出海的机会。

郭小鹏:有些GP偏重DPI,有些偏重团队,从您的认知或者机构的认知里面,LP最看重GP哪些品质?

龚旸:第一,赛道里的沉淀和积累,这能展现深厚的底蕴,不是追风口。第二,团队本身的迭代和进化能力,这个很重要。我们也一路看过来,底层的数据库覆盖了市场上绝大部分的GP,他们的业绩很多时候是缺乏稳定性的,决定了团队是不是能够持续迭代和进化。

第三,现阶段环境下,人民币出资人为主导行情下的交付能力,比如招商产业落地的支持。交付从数据讲叫DPI,实际来讲是资金现金流的正向回流问题,是主动管理、主动退出的能力。

郭小鹏:管理公司要在行业里面长期形成自己的沉淀和积累,同时又得迭代,要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变化,最后产生好的结果。

华登国际是大型投资集团,广为人知的是在半导体投资方面时间非常长,绩效很好,实际上在新能源投资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有请张总介绍华登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的策略情况。

张聿:华登投半导体坚持了很多年,一直到今天。实际上我们把半导体当做看其他行业非常好的把手来使用。

早年我们不仅投半导体,更多的投产业链应用。7、8年前我们看到汽车智能化行业的半导体用量越来越多,就知道智能化要开始,立刻冲进去投,我们投了30多个汽车工业零部件相关项目。

整个新能源行业与半导体有很多相关性,顺着共通性可以顺藤摸瓜。很多半导体高管原来都是老熟人,发现他们都去了光伏行业。大家都在讨论新能源行业的周期性和特别卷,想起了半导体也是超级卷。

光伏在国内排名前五、前十的都是上市公司。细分品类的半导体公司,全球就前三家,第四、第五家不知道是谁,卷到奥林匹克的铜牌已经不香了,第四第五没有价值。

还有就是周期性,半导体是著名的周期波动的行业,好光景时大家容易忽略周期性。实际上,投在技术上与产品应用周期是不匹配的,投资的时候一定想好周期性。大部分看光伏的投资人,心里或多或少都做好准备。但是你到底做好了没有,可能要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经常讲行业有可能就赚一年的钱,第二年大概平的,第三、第四年要亏不少,把一年的利润除以4,看看估值合适不合适。当然这是个小例子,最主要是投的项目或者团队一定要能穿越周期,做好了准备。这是核心判断的要素。

讲到最后又讲到玄学,讲到心性问题。创始团队心性要对,首先有没有穿越过周期,初心是想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如果初心不是为了赚快钱,本身就准备好创业周期的,这个企业就值得我们支持,尽管知道会有上下的过程。

我也经常在我们内部的会议上,看到投资报告写预测是稳定增长,我说没有见过一家被投企业是这样增长的,一般是挣扎后再上个台阶,做投资也不能要求投资经理写个报告是一直增长的,这是不可能的。

穿越周期还是要赌创始团队,要了解他,要相信他能够穿越过去,而不是说靠我们的分析。大部分投资人都是高学历,喜欢去分析,把大部分不靠谱的项目过滤掉,最后10%里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能真正跑出来,这个时候就不靠分析了,靠判断,看看团队是不是靠谱。大风大浪来了,船造得再好,没有人开,是顶不住的,一定要把船头努力对着每个浪,才能穿过去,随波逐流肯定过不去的。

最后是LP,作为GP要做坐多少年冷板凳的心理准备,跟着他们一起穿越周期,LP也要相信曙光在前面。苏州基金投了我们十年以上,上海科创投也是十年以上,这些老牌基金看到了这一点,心性就比较好。有一些新的LP给GP的压力比较大,你的心性调好了,他的心性没有调好,有许多解释工作要做,最后还是靠业绩说话。

郭小鹏:朱总是比较轻松的,他们是产业资本,对LP的需求没有那么大。保利在地产方面做得非常好,保利资本也投了一些非常好的新能源产业重比例的投资。作为产业资本,在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布局上是什么样的认识?

朱峰:这个问题正好契合今年年会的主题叫坚守与适变,从我们的角度看,坚守就是坚守产业投资,以资产为轴,适变就是根据新的宏观形势和产业发展周期,将地产产业链投资的思路和资源禀赋复制到双碳赛道。新能源与地产都是资产,最终投资的终端就是资产。

我另外一块关注的投资方向是在地产产业链里面,以“家”为核心的消费赛道,也是同样的思路,就叫以资产为轴。

同样在新能源的赛道里,我们希望去找到这样的场景,一方面是与建筑相关的新能源,所谓低碳零能耗的建筑。另外一方面,是在园区场景里我们能做什么。

这与保利发展相关的地产产业链类似,保利发展负责开发,保利物业做资产运营。我们把资源禀赋复制到新能源赛道来看,保碧新能源作为开发业务,目前是重点在分布式光伏的开发,后端资产运营上有很多的机会,比如说微电网改造、能源管理、光储充一体化、出海等等。

供应链上游即可类比开发阶段,将来光伏板就跟地产产业链上的建材一样,是瓷砖,或是外墙玻璃。后期运营怎么能更好为业主去服务,也是我们关心的话题,现在光伏和风电资产非常好做资产化。

供应链方面不一定是组件,一些产品的核心零部件里面也能够诞生隐形冠军的机会。今年上半年跟合作伙伴中东一家基金收购了做软磁的上市公司,可能有50、60%的毛利,我们投的企业能实现30%左右的净利,背后的利润空间是来自新工艺、新的材料的应用。

光伏里面用了PCS,用在储能、车载,还能用在其他的方向。液冷一方面可以用在储能的温控,也有机会用到充电桩里面。我们会在这些发展趋势的产业中关注最为领先的技术,即使短期内会有波动,从财务表现上是具备隐形冠军的能力,将来产业资本方无论给到业务、资产,还是给到资源、资本,都能助力这个公司去发展,这是项目端的角度。

我们还在践行央地结合,与很多地方政府去沟通时,会有反投、招商的要求,还有成立公司去做业务的需求,作为产业资本都是可以去满足的。能切切实实通过产业的资源,通过保利发展和保碧新能源、企业端和地方端,最终形成三角形的结合。

保利资本通过VC和PE并购的金融手段,能够去做到协同自身的产业,深耕地方,与地方去结合,总有一张牌能打出来,总有一道菜能够适合大家。深耕地方之后,希望最终做到赋能企业。

郭小鹏:两个词特别高频出现,一个是周期,一个是团队。周期这个话题如果展开,来不及,还是想聊聊团队这个话题。我从业时间快20年了,刚入行的时,就听投资大佬讲最重要的是团队,是人、人、人,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当我试着去按图索骥找标准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用什么样的标准去选择团队呢?

吴世春:做早期没有那么多的数据、行研可以去判断,只能看人。看又变成玄学,没有公式和规律可言。我经常在团队内部讲,希望去看到一个人的画像,什么样的创始人容易成功,能走得比较远,最后我们总结了几个方面。

第一,心力比较强。我写了《心力》这本书,希望在困难的面前能够坚持下来,能够有方法论和办法去克服这些困难。

第二,格局比较大。不会小富即安,总想着与自己人生匹配的大事,要有这种格局。

第三,是认知。不要固步自封,不会把自己停留在过去的认知里面,不断能够向外学习。这种认知一定是动态认知,不是用过去的眼光看现在或者昨天。新能源赛道每个月、每个季度都在变化,过去的认知或者过去的经验会变成你的包袱。

第四,心态比较稳,需要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事情。

第五,要有企业家精神。

所以怎么去量化这些老生常谈,怎么去把一个人打出分来,确实很难。跟行业里面的人去比较,跟跨行的人去对比,找身边的人去判断,我们的工作量就放在这上面。

行研是最少的工作量。很多行业就是一两年的时间点投完,研究很深也没有用。很多行业最早期的timing只有一两年,之后是CVC产业资本的机会。让我们扎根行业去厚重积累,真是挺难的事情。只能是不断的往前跑,这个时间点投完,赶紧腾挪到下一个赛道里,因为再去学习,再去研究也没有用。

2016、2017年投完新能源汽车后,不可能在接下来两年还能投到好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等到2018到2020年,拿大钱再去加注理想是有意义,但是对于早期机会是没有意义的。

赖传锟:我接着吴总的话补充下,大家讲投资就是投人,肯定是对的,其实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去判断人。吴总投早期,没有别的要素可判断,人就特别重要。实际上所有的投资里面对人的判断都非常重要,并且人会变,这是最难的事情。我们重点在投的项目,会用尽各种手段,在投之前跟创始团队有密切接触,打掼蛋也是其中一个手段。

郭小:在座各位大佬,靠面相做投资、看团队的,有没有?

吴世春:有的,我觉得面相投资比他给你展示他想展示的时候,重要很多。面相是无法掩饰的东西,给你看的是他精心选择过的东西。你听的永远是一个观点,你看到的永远只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的全部,但是面相这个东西是最难被掩饰的。我们不愿意投一脸苦相或者没有福相的创始人。

郭小鹏:看投资之前,有没有要看一下生肖和八字?

吴世春:没有。

郭小鹏:过程中必须要跟实际控制人喝一场酒的,有没有?这是有的。必须打一场掼蛋的有没有?这个没有。通过跟团队去进行喝酒,去看团队的商务能力和融洽度,是投资机构在判断创业团队非常重要的抓手。

其实在专业机构里面去依靠面相、生肖、星座去做,据我了解不太多。市场传言公司看面相、生肖、八字,这个讲法不太合适。有的是通过面相来看,团队太苦相,遇到困难不是越挫越勇,这样就不行。

赖传锟:判断人,我们中国人讲相由心生,我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意的。到了一定年龄,面相会反映一些东西,但是不绝对。更多从跟他的接触中,看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与他所从事的行业核心竞争要素是不是匹配的?这个很重要。

我们曾做过一个粉末产品的项目,粉末是很细的。我们去到办公室,创始人所有的东西摆放极为整齐,甚至三个窗户开的角度都是一模一样的,感觉这个人有一些偏执狂。后来到车间里,包括扳手朝哪个角度摆放都是规定好的,这样的企业家去管理粉末产品制造,能管得一尘不染,对很多细的东西有要求,做的效率就比别人更高,这就是看人的方法。

郭小鹏:大家有些意犹未尽,我把话筒交给张总,最后一分钟请你帮我们总结一下,谈一谈对未来的畅想。

张聿:我们讨论了半天各种办法和打法,这都是需要的,但是最后还是要靠创始人,靠我们自己,靠我们的LP,大家努力。

我们这些做工程师出身的,对技术有执迷,总觉得未来会更好,有时候是要有这个信念。穿越周期时我们一起努力去解决问题,靠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我觉得创始人能穿越周期,我们也能穿越周期,我们LP也能穿越周期。

郭小鹏:圆桌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2/52726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