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深圳开业的火爆,山姆都感受到压力了。开门短短16分钟内,爱马仕手袋就已售罄。
开业当天,Costco开市客深圳店会员开卡数量超14万人,居全球*。一盒12个¥35.9的牛角包被买爆,而¥799的新秀丽旅行箱套装则更受欢迎,一补货市民就立刻疯抢。
但与之相对比的是国内零售企业的不景气,很多的商超在关闭。
Costco火爆背后
作为全球*的连锁会员制仓储超市Costco(好市多),是一家成立于 1983 年的零售巨头,自问世以来就致力于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在发展过程中,Costco 几乎从未出现过颓势,它的商业模式也备受一众大佬的追捧。
Costco的零售哲学是“低价高品质”,它将自己定位为用户的“受托人”,尽心尽力为消费者挑选性价比高的商品。
与沃尔玛类超市一类商品需要高中低几十种品牌不同的是,Costco每类产品只需有二到三个品牌,并且每种商品都经过CEO亲自挑选或者使用,选择他们认为有“爆款”潜质的商品上架。
它并不通过卖货来赚取差价,而是赚取会员服务费。在2022财年公司总营收中,会员服务费占了Costco净利润的七成以上。
在高会员费的基础上,Costco规定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平均7%,低于一般超市的毛利率(15%-25%),做到了物美价廉。
CEO亲自挑选与使用产品,选择爆款潜质的商品上架,确保了低库存周期与资金效率的提升与经营成本的下降,同时,控制好毛利率,让消费者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会员制模式又带来了稳定的营收与忠诚的客群。
这种模式看起来是容易模仿,包括小米以及国内一众电商平台都在模仿它的会员模式,但成功的不多,因为最高的门槛在于选品上——
如何做到商品是消费者想要的,且是优质价廉的,品质是有保证的,这其实本质是供应链的管理能力,这才是Costco成功的核心。
首先,Costco的商品中,自有产品的份额达到20%以上,这些产品是为客户定制的产品,Costco自己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发和设计产品,然后实现委托OEM工厂实现规模化定制,借此打造热销产品和爆品。
其次是严格把控挑选商品供应商,筛选出有竞争力、差异化的品质商品。
国内商超的性价比就是便宜,商品的同质化严重,你有的隔壁也有,电商平台上都有。但是Costco的性价比,要么是实惠且确保了产品的品质,要么很多商品是其他超市买不到的,又是消费者想要的。
要么是将大牌卖得物超所值,比如外面售价18万一只的爱马仕包包,Costco开业价14.6万。外面卖1300,Costco卖799元的新秀丽旅行箱套装,被中产们疯抢。
这其实是就涉及到了Costco的供应链筛选机制与议价能力,它对商品供应商的筛选与本土消费者的习惯与需求是有研究的。
Costco与供应商合作的条件严苛,一旦商品品质出现问题,至少三年以内Costco及其供应商至少三年不会再与这个品牌合作,由于拥有足够的议价能力,从源头上保证商品的品质。
由于商品本身的筛选机制,让其每年都有有很多爆品,甚至海外媒体还会评出Costco年度*商品。
在这次深圳Costco开业上,茅台与爱马仕被疯抢,这其实就是对消费者心理与供应商筛选的结果,这两类产品在Costco的定价,抢到就是赚到,比如有消费者表示:“不用配货的爱马仕铂金包买到即是赚到,转手卖掉都能赚钱。”
总结来看,无论是山姆还是Costco都存在的优势根源是,都是供应链实力与渠道议价能力,一是大量进口,二是集中采购。
比如说Costco本身有议价权,在很多高质量商品上能拿到较低的进货价,外面的超市不能比Costco更低,否则三年内不能再在Costco上架。
此外,在食品上,比如在美国、澳洲等在农业强势的国家肉类产品的成本优势与品质优势,集中大量采购自然产生相对低的价格。
对比国内商超来看,Costco生意这么好,本质就是供应商筛选机制,Costco有很多实惠而高品质的产品是国内商超没有的。
另一方面是大家愿意对信誉度买单。它在全球的经营规模与标准,让国人从直觉上会认为他们是有标准和底线的。价格能接受+品质让人放心,品质服务在线!又没套路!就能形成忠诚度。
但国内商超这点能保证吗?比如在Costco,一个休闲牛肉零食品牌,金牛座的秘密成为焦点,多款牛肉零食在架热销。这种牛肉零售,如果是国内商超的肉类零售,有多少人敢闭着眼睛放心买呢?会不会担心牛肉的品质、来源、添加剂以及里面有没有黑科技与狠活?
在国内,有多少商超是可以让人闭着眼睛买东西不用操心食品来源与渠道的?
Costco火爆的核心是供应链,国内商超也是时候争口气了
某种程度上,山姆与Costco在中国火起来,恰好是因为同行衬托,其实,国内引入山姆与Costco这种国际大的商超,不仅是迎合国内中产日益提升的对质优价廉商品的诉求。
另一方面也是要带动国内商超市场的鲶鱼效应——通过引入这种更具竞争力的商超,激活国内的实体,带动更多国产商超主动提升标准与服务,做到更高的竞争力。
在国内Costco与山姆引爆国内实体的时候,我们的商超是时候要醒悟过来了。
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商超做不到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态度也不好,产品缺乏差异化,产品的质量与品质无法做到一定的标准,价格层面的竞争力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山姆、Costco就成了越来越多城市中产的选择。有消费者感叹:“为什么我们世界经济体第二,但是国民好像什么都抢外国货,好像没见过世面一样,老外估计还打个问号。我们的商超也是该争口气了。”
山姆、Costco能火,国内商超要学什么呢?其实所谓的会员制、货架陈列,品质品控其实背后的核心支撑是供应链。
Costco的精品模式让消费者追捧,这样的结果离不开Costco产品上游的严格把关,其入驻采用邀请制,也就意味着能够成为Costco的供应商,都是经过层层严选的结果。
这要求商超本身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与渠道议价与筛选能力。供应链实力其实才是Costco的核心竞争力。
很显然,国内大商超要学的是,深耕供应链管理体系,把控上游产品供应商的品质,如果无法把控上游供应商,就无法确保食品与产品的品质,产品就没有质优价廉的优势。
从国内来看,国内商超商品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的分类管控与上游供应商共赢体系,反而一味追求通道费用,节庆费,条码费、陈列费等,羊毛出在羊身上继而和供应链造成明显的对立。
这其实是国内一众商超需要反思的地方。Costco的成功背后,核心在于提供真正质优价廉的产品,让人闭着眼睛放心买,而不用担心次品、品质、不用担心充斥着科技与狠活。
我们的超市是否能真正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让人闭着眼睛放心买,不用担心价格炒到天上?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做好供应链的品质化筛选与管理,而核心是商超真正愿意下决心这么做,把口碑与信任价值放在*位。
芒格评价Costco说“Costco对客户诚实,对供应商诚实,对员工诚实,诚实可能不是*的道德,但诚实一定是*的商业策略”。诚实却是国内商家稀缺的。
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外来的品牌—Costco,却不相信国内商超能带来更好的产品品质与更具性价比的质优价廉的产品,打了谁的脸?这值得国内商超好好反思,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如何应对这条鲶鱼的冲击,我们的商超也是时候该争口气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