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合成生物*梯队成型 华熙生物等企业加速产业发展

2024-02-26 17:25 · 互联网     

当前,合成生物发展持续蓄势,以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式在医药、能源、材料、化工、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发展热度最高的焦点领域之一。有数据预测, 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增速扩容至约189亿美元。

聚焦国内,合成生物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速,其无论是在基础研究、产业转化、市场应用等各个方面均已位居全球*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齐头并进,有望成为我国领跑世界的又一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尤其近年来合成生物政策密集落地,产业集群加速崛起。2023年,国内多地加速布局合成生物产业,深圳、上海、杭州、常州等地密集出台加快合成生物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2024年1月,北京启动建设“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

可以看到,打造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地、产业创新高地等成为各地政策和布局焦点,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据创业邦睿兽分析数据,我国合成生物学关联企业共有925家,包括基础层企业441家(占47.68%),平台层企业54家(占5.84%),应用层企业430家(占46.48%)。

随着入局企业的不断发展,各大厂商深耕的细分领域有所区别,各企业优势也逐步凸显,2023年我国合成生物产业格局进一步清晰。据2023合成生物学产业价值金榜,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华熙生物成为我国合成生物产业价值位列前三的企业,占据*阵营,而且这几家企业均为上市公司,实力较强,并在各自领域拥有明显优势。

专业人士指出,合成生物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菌种开发、中游发酵生产以及下游商业推广三个流程,涉及基因工程、构建高效工程菌、代谢调控、发酵工程放大合成、分离纯化、应用开发等多个环节。其中,“微生物发酵”和“中试”这两个关键节点至关重要。

目前,合成生物技术主要依托微生物代谢通路构建并赋能在发酵技术之上,不少入局合成生物的企业都曾是“发酵大厂”,在微生物发酵技术和产业化水平上更胜一筹。同时,技术研发成果要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中试”环节。“中试”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解决的就是产业转化和规模化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只有通过“中试”才能完成合成生物从1-10-100的产业放大。

而华熙生物不论是在合成生物全产业链建设,还是在发酵和中试两个关键点上都具备发展优势。华熙生物不仅能够进行基因编辑、创制细胞工厂,还能完成产业转化及市场转化,且华熙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不仅引领了透明质酸产业革命,还在微生物发酵及产业化生产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在天津建设了全球*中试转化平台,该平台规划64条中试生产线,目前已有30多条中试生产线投入使用。该中试转化平台拥有“柔性化、平台化”两大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物质对于中试各个环节的不同需要,提供多种中试解决方案。华熙生物还将该中试转化平台开放给各大科研院所及创业企业,加速推动合成生物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2023半年报显示,华熙生物合成生物研发创新平台已进入高效运营阶段,多个活性物质已完成小试开发并进入中试阶段。在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或中试成果转化平台的支持下,公司已上市超纯麦角硫因、微真等4种生物活性物原料产品。

随着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加速崛起,合成生物赛道企业更加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保持竞争优势,做大做强应用市场,助力构建包容、开放、良性的产业生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