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刚刚,上海宣布设立1000亿产业母基金

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发挥“投早投小”、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提升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整体能级和发展水平。
2024-03-29 16:22 · 投资界  张淑贤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据悉,在3月29日举行的2024上海全球投促大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委金融办、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上海市国资委联合发布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将为重点产业链新增2万亿银行授信,为重点招商项目打造1000万方智造空间,为三大先导产业新设1000亿元产业母基金

会上,21个规模大、能级高、带动强的重点产业链及细分赛道代表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524亿元。据悉,今年一季度,上海共有420个亿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3435亿元。

今年,安永、阿里巴巴、哔哩哔哩、佛瑞亚、高力国际、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普洛斯、益海嘉里、正泰集团、中国新加坡商会10家知名机构企业成为上海新一批全球招商伙伴,在咨询、在线新经济、汽车、金融、时尚消费品等领域成为“投资上海”的专家智库和推动者,为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招商、汇聚全球高端优质资源贡献力量。

一季度420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

今年一季度,上海共有420个亿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3435亿元,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上海引进的重点项目,既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又涉及新能源及储能装备、民用航空、船舶海工等细分赛道,为优化产业发展新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在生物医药领域,扬子江药业集团拟在徐汇滨江打造扬子江健康总部,涵盖创新医疗器械孵化基地以及创新药物研发综合体。

在新能源及储能装备领域,蔚能(上海)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50亿元入驻嘉定区,该公司将基于新能源电动车“车电分离”技术,为终端客户提供包含电池资产租用,数字化管理及退役循环等。

在通用航空领域,华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14.2亿元在青浦区新建智能制造中心、飞行器研发中心、飞行器运营服务中心、仓储中心等“四位一体”的综合型智能制造总部及供应链基地。项目主要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品,各类型电动飞机等相关系列产品及配套服务。

在船舶海工领域,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上海崇明以东海域选址建设包括海上风电场、风电制氢、海洋牧场等元素在内的蓝色海洋综合体,打造绿色能源开发应用、海工科技应用于一体的生态环保低碳的现代海洋经济示范项目。

在新赛道领域,比亚迪电子智能终端研销总部落地徐汇、芯动半导体上海研发中心落地嘉定、DNE青浦生命科学园落地青浦。

近年来,上海深入实施“千项万亿”招商计划,招商引资见实效。以2023年为例,上海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1700项,计划总投资超1.5万亿元,实现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和投资双增长,为上海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布十大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遇

2024年,上海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今年以来,上海强化市区协同和一盘棋统筹,瞄准14个重点产业链32个细分赛道发力,按照“一链一方案”制订相关招商方案,全力打造优势互补、生态良好的产业布局。

会上,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宽禁带半导体、生物制造、元宇宙、大飞机、大型邮轮、商业航天、新材料、氢能共10个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遇发布。

一是大模型。近百个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垂类大模型在上海相继发布,大规模智算集群、大模型测试验证中心和40余家投融资机构全力支撑服务大模型训练、测评和投融资。目前,上海正以徐汇为核心打造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模速空间”,为创新企业提供算力支撑、语料数据、测试评估、融资服务等公共服务,并给予智能算力租用补贴。

二是人形机器人。上海已有多家企业发布人形机器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未来,上海将以“应用牵引、场景驱动”为导向,深化本体、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攻关,加快突破电驱动关节、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三年内实现1000台的规模化应用示范。同时,依托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台支撑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加速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

三是元宇宙。上海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元宇宙产业创新高地,未来将聚焦“技术+产品+场景”,围绕元宇宙关键技术、数字工具、硬件产品和数字内容等环节,共建共创共享元宇宙发展新生态。此外,上海还将开放100个以上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建设5家以上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成立百亿级的元宇宙产业基金,以徐汇“元创未来”、浦东“张江数链”两个元宇宙产业创新园作为核心载体,引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布局。

四是宽禁带半导体。作为全球第三代、第四代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高地,上海围绕SiC(碳化硅)、GaN(氮化镓)、Ga2O3(氧化镓)、AlN(氮化铝)等领域,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器件设计、工艺制造到模组应用的产业链集聚发展格局。未来上海将以临港新片区为主阵地,打造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基地,集聚培育龙头IDM企业,实现国内最大的代工规模,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并跑。上海将在首轮流片、EDA应用、车规级认证、投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终端企业加快应用。

五是生物制造。上海将依托丰富的科创资源和医药、能源、材料、高值消费品等应用场景,抓项目、建平台、育市场,推动生物制造技术和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同时,聚焦生物基催化剂开发、单体制备、材料聚合、产品应用等环节加快布局,以浦东“一核”、宝山和金山“两翼”为重心,支持相关企业技术攻关和高能级生物铸造厂建设(重大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力争到2027年形成百亿元规模新增投资。

六是大飞机。随着C919大飞机的批量化生产,正推动上海向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迈进。上海将聚焦大飞机的结构大部段和复合材料、机载系统、发动机、制造装备等重点环节加快布局,到2026年,新增700亿元以上投资,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聚焦大飞机产业园打造世界级航空城,强化央地合作和市区协同,以大飞机订单牵引、产业政策扶持、产业生态优化带动产业链项目入驻,对关键技术攻关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

七是大型邮轮。去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实现商业运营,助力上海成为亚太邮轮经济中心。未来,上海将积极发展“枢纽港+总部港+制造港”上海模式,全方位提升大型邮轮的设计、配套、建造、运营能力,打造邮轮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形成4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浦东、宝山、虹口正在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邮轮企业,实施外籍航运人才永久居留“直通车”和邮轮旅游便利化等政策,打造国际一流邮轮旅游目的地。

八是商业航天。上海作为国家民用航天基地,一直肩负着国家重大航天战略使命。目前,上海正聚焦承担的千帆星座和智慧天网星座项目,加快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产业链,到2025年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2000亿元。以闵行为核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围绕新一代运载火箭、高集成卫星、智能应用终端三大拳头产品,实现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打造“上海星”“上海箭”。

九是新材料。上海正聚焦纤维、膜、电子化学品、超导、复合材料、特种合金等细分领域加快布局,到2027年推动新材料产值跃上3500亿元新台阶。加快材料数字引擎建设,推动创新范式变革,推动新材料创新提速。发挥上海新材料丰富的创新和检测认证资源优势,加大中试基地建设力度,加快成果转化。支持新材料关键技术攻关、应用认证和首批次示范,持续夯实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

十是氢能。上海是氢能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最为前沿和集聚的城市,正加快构建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的全产业链体系,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能源领域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推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上海还将围绕世界级示范应用场景建设,支持氢能企业竞相发展。交通领域,围绕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给予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企业最高3000万元支持。

政策包优化“投资上海”提振信心

围绕投资者关心的基金、授信、成本、空间等要素指标,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委金融办、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上海市国资委联合发布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进一步支持企业来沪兴业投资。

产业基金方面,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发挥“投早投小”、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提升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整体能级和发展水平。通过子基金投资、直投、生态运营等市场化运作,与全球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新型孵化器等创新主体开放合作,助力上海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协同生态。充分发挥母基金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以投促创作用,为吸引和集聚海内外一流企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金融信贷方面,上海市委金融办联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10家银行,对重点产业链及细分赛道招商引资投融资授信2万亿元。

工业降本增效方面,上海提出工业生产要素保障、提高要素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大财税支持、加强企业服务等若干措施,预计未来两年可为工业企业降低1000亿元运营成本。

能源要素保障方面,上海将加强转供电终端用户电价监管,研究对大工业用户试行重大节日深谷电价,综合平衡直购电、代购用户电价格水平;取消对化工园区等大工业企业执行天然气上浮5%的定价;对供热价格较高的园区下调蒸汽价格,推动降低全市蒸汽整体价格水平;阶段性降低企业用水成本,免收企业2024年度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

产业空间优化升级方面,上海支持工业企业集约集群发展,引导大型国有工业园区制定结构性减租政策,稳定厂房租金,吸引优质产业向园区集聚;明确对战略预留区内规上工业企业“零增地技改”项目的审核时限,加快优质项目投产见效,允许产业区块外重点规上工业企业改扩建;对符合区域产业导向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通过“租售联动”等方式定制工业厂房;对面上困难工业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空间载体方面,上海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支持新增建设1000万平方米,瞄准产业细分赛道,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优质载体空间。2023年,上海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以来,新增建设智造空间超1000万平方米,已设立30亿元专项资金,给予首批优质项目奖励资金10亿元;推出专项金融产品1800亿元,发放贷款超50亿元,园高基金及其子基金合计募资45亿元;优质项目亩产效益大幅提升,达1830万元/亩,实现“寸土”产“寸金”,三大先导产业占比达70%。


点击获取更多LP资讯

https://www.pedaily.cn/s104/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张淑贤,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3/53178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