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新能源汽车「生命线」大解析

如何科学地延展电池使用寿命、构建健全且高效率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网络,以及积极推进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商业化突破,均构成了亟待破解的重大议题。
2024-04-08 16:51 · 微信公众号:头豹研究院  头豹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共识背景下,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领域的关注度正不断攀升至新的高度。随着全球能源结构深度变革的步伐加快,电动汽车与储能市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这使得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在推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时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一个至关紧要的转折点,早期投入市场的电动汽车所搭载的动力电池开始跨越初始质保阶段,迈入生命周期的新篇章。这一变化不仅在业内引起了关于“电池寿命后时代”的热烈讨论,而且动力电池的“老化挑战”已赫然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真正实现绿色、高效及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核心考量因素。

当前,如何科学地延展电池使用寿命、构建健全且高效率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网络,以及积极推进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商业化突破,均构成了亟待破解的重大议题。

# 动力电池产业链详解

聚焦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从制造端直至报废回收终端,各个环节正在经历一场*的审视与压力测试。这些环节间的有机联动与协同升级,直接关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效能的优化,以及产业在全球能源转型大潮中所展现出的竞争实力与*地位。

首先,动力电池的“正能量源”——正极材料(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对应头豹词条),作为决定电池能量密度与功率输出的关键角色,不断经历着技术创新与升级迭代,从早期的磷酸铁锂到高镍三元材料的广泛应用,每一次进步都在挑战能量极限的同时,也牵动着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神经。

其次,负极材料如同电池内部的能量仓库,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以及整体容量保持率。硅基复合材料等新一代负极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正在努力破解“老龄化”难题,力求延长电池的服役期限。

来源:天奈科技招股书,头豹研究院

再观结构件环节,作为支撑电池系统骨架的存在,其设计精良与否不仅关乎电池的安全可靠性,也在轻量化、集成化趋势下扮演着优化空间利用率和降低成本的重任,助力新能源车续航能力的提升。

来源:科达利官网、杭可科技招股书、头豹研究院

电解液,作为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穿梭的“高速公路”,其配方改良和技术突破直接关系到电池的高低温性能、快速充放电能力和长期循环稳定性。无溶剂型电解液以及功能添加剂的研究,无疑是在电池耐久战中的一张重要王牌。

来源:头豹研究院

隔膜作为防止正负极短路的“安全卫士”,微孔结构及其机械强度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安全阈值。陶瓷涂覆、多层复合隔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旨在增强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减少因老化导致的潜在故障。

来源:头豹研究院

最后,动力电池PACK,即电池包组装技术,是整合上述各环节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通过对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组合、热管理设计、BMS(电池管理系统)集成,确保电池组在复杂工况下的均衡性、一致性和高效运作,有效延缓整体系统的衰老速度,从而缓解“寿命焦虑”。

来源:头豹研究院

综上,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每个节点上,技术研发与品质管控的合力推进,共同决定了电池能否从容应对“老龄化”挑战,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着更绿色、更持久的方向稳步迈进。

# 动力电池补能及回收技术分析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后半程”挑战中,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与高效回收体系构建显得尤为紧迫且至关重要。

当动力电池无法满足车辆行驶需求时,它们依然蕴含可观的剩余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梯次利用策略,可以将退役电池应用于储能电站、低速电动车、家庭及商业备用电源等多个领域,既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又降低了新电池生产的原材料需求,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一、动力电池补能技术

1. 充电设施建设

现代电动汽车补能主要依赖于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充电桩类型涵盖慢充桩、快充桩、超快速充电桩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其中,直流快充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大幅度缩短了充电等待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智能充电站也在逐渐普及,能够根据电网负荷动态调整充电功率,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并通过云平台提供预约充电、远程控制等增值服务。

2. 换电模式

换电技术则是另一种快速补充能源的方式,用户在换电站内直接更换充满电的动力电池组,省去了长时间等待充电的过程。换电模式有利于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同时也有利于电池集中管理、维护和升级。随着标准化电池包设计的推广,换电服务的兼容性和效率得到提升,有望成为电动车补能的重要补充手段。

二、动力电池回收技术

1. 梯次利用

退役的动力电池并非一次性消耗品,而是蕴含丰富资源。梯次利用技术主张将退化但仍有剩余容量的动力电池用于储能系统、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等领域,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新电池的生产和原材料开采压力。

2. 定向回收

当动力电池无法继续梯次利用时,则需采用定向回收技术进行处理。此过程涉及安全拆解、元素分离、材料再生等多个步骤。先进的回收工艺可以高效提取出高价值金属,如锂、钴、镍等,并重新投入到电池生产中,形成循环经济闭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回收体系构建

政策层面积极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法规制定和完善,鼓励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确保动力电池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处理全过程的环保与合规。此外,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实时追踪电池状态,优化回收网络布局,提高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

来源:头豹研究院

在不断优化充电设施布局与换电服务体系的同时,加强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研发与应用,对于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能源体系具有战略意义。未来,随着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的双重驱动,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迎来更广阔的创新空间与发展机遇。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头豹研究院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