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全网都在学一个英国老头做「干巴饭」

从质疑干巴老头到成为干巴老头,主动尝试制作干巴饭,这届年轻打工人愿意在口味上做出如此“牺牲”,其实只是为了简单高效地解决一顿工作餐。
2024-05-22 15:20 · 微信公众号:红餐网  何沛凌   
   

最近,全网都在学一个英国老头做“干巴饭”。

在短视频里,只见一个老头取两片硬邦邦的面包,小刀刮一点点黄油涂抹上去,发出“咔吱咔吱”的声音,再依次叠上几片火腿、些许蔬菜叶,一顿饭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看完他是怎么做午饭后,有网友表示实在太“黑暗”了:“上一天班回家吃这些感觉这一辈子完了。”也有大胆尝试后的网友表示,一切减脂餐的尽头都是干巴饭。

“干巴饭”是什么?为什么引发这样两极分化的评价?

01.

“吃完感觉倒欠二百大卡”,

英国老头做的“干巴烂吃”火了

起因是一个东北大姨每天分享自己英国老公基思做的“烂吃”(英文lunch的发音,指午饭)的全过程:

用小刀“咔吱咔吱”割下两片干巴面包,再用抹腻子的手法在上面刷一点黄油,小刀撞击面包发出打磨砂纸般的声音。

再在面包上放几块三文鱼和牛油果,抓一把芝麻菜叶子把它们盖住。

最后精致地摆盘上桌,一顿精致的英式“lunch”就大功告成了。

这顿饭有多干巴,网友们隔着视频都深有体会,“吃完这个干巴面包,脖子都得伸出二里地”“一口下去牙龈出血,两口下去口腔溃疡”“那是面包?那不是磨刀石吗”......

除了干巴,食物分量少、做法极其单调也“逼疯”不少网友,“就这么点儿东西,我靠着冰箱就吃完了”“一顿饭下去,倒欠二百大卡”“上一天班回家吃这些感觉这辈子都完了”“我不懂英国为什么要进口天然气”……

有人还据此分析,喜欢吃干巴饭的人,一定具有强大稳定的内核,因为他看穿了干巴饭的本质,其实像极了猫粮冻干:“口感酥脆,配料清晰,营养均衡,喂食便捷,具备一定的磨牙效果。”

虽然看上去难以下咽,但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跟风晒出自己的同款自制干巴饭,甚至连个别网友的公司食堂、附近的盒马超市都上架了同款,盒马还贴心地打造出一个“干巴饭选购区”,生怕网友找不到同款食材。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一开始,人们质疑干巴饭,嘲笑干巴饭,但后来却跟风模仿干巴饭。随着模仿着模仿着,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这玩意儿太适合作为打工人的午餐,“简单、管饱、持久续航”。

干巴饭制作简单,东北大姨的视频时长基本都不超过5分钟,在这几分钟里,一个慢吞吞的英国老头从容不迫地解决了自己的一顿午饭,可谓效率奇高。

干巴饭虽然分量不大,但营养搭配合理,有全麦面包、绿叶蔬菜和优质脂肪,它的原理其实类似压缩饼干,将丰富的营养物质一股脑填进胃里,吃完饱腹感十足。

拥有这些优点之后,口感干巴、难以下咽,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干巴lunch就像是游戏里的补给食物,你不需要知道它的味道,关键时刻能蓄满血条就行。”

有健身习惯的年轻人尝试后惊喜地表示,“连吃一星期干巴饭,瘦了六斤,真香”“减脂餐的镜头是干巴饭”。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随着干巴饭的优点被一点点挖掘,大批网友自发成立“干门”,并创造了口号:“吃干巴饭,享干巴人生”。

“干门”信徒为大家拆解了这句口号的内涵:“干巴饭其实是一种先苦后甜的吃饭哲学,通过轻受虐的方式解决众多生活内耗。”“人生像极了干巴饭,认清生活的真相后少一些内耗,剩下的时间会更丰盈。”

“连干巴饭都能吃下去,生活已经无法再为难你。”在“干门”信徒的传播下,年轻人纷纷加入“干门”,并喊出“干门永存”。

02.

英国老头做的“干巴烂吃”为什么火了

从质疑干巴老头到成为干巴老头,主动尝试制作干巴饭,这届年轻打工人愿意在口味上做出如此“牺牲”,其实只是为了简单高效地解决一顿工作餐。

在干巴饭走红之前,“白人饭”也一度风靡网络。

前两年,一批身在海外的中国网友分享同事或自己带的午餐,“白人饭”一词便开始用来形容那些看上去寡淡无味但简单高效的欧美饮食。

一顿“白人饭”的精髓是用尽可能少的烹饪手法,能生吃就不水煮,能水煮就不煎炸,比如蒸土豆+生菜+水煮鸡胸肉就是标准的“白人饭”。其次是看上去尽量冷、素、没法激起人的食欲。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有网友类比“性缩力”为这种饮食创造了一个形容词:“饭缩力”,称白人饭“一看就让人胃口丧尽”。

不少网友开始在社交平台上跟风模仿“白人饭”,比如两根胡萝卜加一点青菜,一个奶酪球加上一份水果等,但这样的模仿也被网友指出并未还原白人饭的营养搭配,只是中国人的想象。

无法容忍干巴饭、白人饭可怕吃法的年轻打工人,有不少则涌入了中式轻食的赛道。

近两年,一批网友开始在社交平台上传自己自制的中式轻食食谱,小红书平台显示,“中式轻食”有7万多篇相关笔记,“中式减脂餐”也有6万多篇笔记。

相比干巴饭和白人饭,中式轻食的特点是做法以及食材组合丰富,既有西式的香煎鸡胸肉、水煮鸡腿肉等做法,也有卤牛肉、虾仁百合、炒香干等中式菜肴,在做到低糖低盐低油的同时,也保留了中餐的色香味。

但中式轻食的烹饪效率不高,还是无法满足一些精疲力尽的打工人。为了提高效率,给自己抢出更多休息时间,他们投奔向了“生活化减脂”或者“生命体征维持餐”的阵营。

“肉菜全部一锅炖好放进冰箱冷冻层,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连同洗干净的蔬菜一起直接扔蒸锅里,吃完甚至不用洗碗,很省事,很顶饱,很干净。”奉行“生活化减脂”的网友“西露球球”表示。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无论是生芹菜蘸沙拉酱的“白人饭”,硬面包夹一切的英国干巴饭,还是打工人创造的各种中式减脂餐,背后其实都是这届年轻打工人在忙碌之余,只想用*的时间成本照顾自己的肉体,而将剩下的时间用来满足休息、娱乐等精神需要。

“工作完回到家只想躺,饿到不行爬起来啃几根胡萝卜的时候忽然想到,这不就是白人饭吗?”“只想一锅炖,主打一个快速炫嘴里抢救快饿死的自己。”“糊弄一顿饭,省下来就是快乐自由的1小时。”

那么,轻食或者中式轻食品牌是否能满足打工人的需求?未来也许可以,但当下阻拦打工人进轻食店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偏贵,缺乏性价比。

去年,一位网友晒出了上海市中心某商场轻食店餐品,约100克蔬菜沙拉,100克香菜烤鱿鱼虾仁,100克土豆泥沙拉,总价为85.4元。“吃不饱又贵!”该网友直言。

大众点评显示,以一线城市广州为例,主流轻食品牌如食野等的产品价格基本在20元-40元区间。沙野轻食、gaga等较高品质轻食品牌,价格则普遍在30-60元以上,gaga价格最高的牛肉类沙拉价格甚至可达89元。

而对于精打细算的打工人来说,客单价30多元的麻辣烫尚且要受到诟病,看上去“全是草”的轻食敢卖到30元以上,几乎毫无性价比可言。

一些打工人则另辟蹊径,开发出了在老乡鸡、麦当劳、杨国福等一众连锁快餐品牌点“减脂餐”的做法,比如麦当劳双层吉士去芝士和酱等,也可以看作是一餐包含碳水、蔬菜和蛋白质的健康午餐。

而连锁快餐品牌也开始迎合打工人对吃得健康的心理需求,比如老乡鸡也顺势给自己的产品贴上“减脂餐”的标签,并在产品上标注卡路里数值,肯德基发布减脂餐点单攻略等。

简单省事、营养均衡、美味健康,并且价格要负担得起,这届打工人还在寻找自己最理想的一顿午餐。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红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