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微软的「Copilot+PC」,算是革新生产力吗?

说到底,AI PC发展还处在一个逐步发展的阶段,技术、应用、生态的最佳实践都还处在探索期,未来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2024-05-27 12:17 · DoNews  雁秋   
   

在AI席卷各行业的当下,科技巨头成为冲在前线的排头兵。经过OpenAI和谷歌的“轰炸”之后,微软也来“Build”了一个AI新世界。

一年一度的微软 Build 开发者大会结束后,各种新闻就铺天盖地而来。舆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新产物——「Copilot+PC」——上,有人甚至认为,微软要“革”笔记本的“命”。

产业的中上游几乎都认为,AI PC是厂商扭转局势的砝码。然而笔者走访各大线下门店了解到,多数消费者在这场狂欢中显得尤为平静,门店并无多少带有AI功能的笔记本上架,部分店员只是特别强调:这里的价格是*的。

一面是真切地铺开AI PC时代画卷的厂商,一面是冷静围观默不作声的消费者。到底是什么造成厂商想象与用户需求间的错位?

01.

“Build”AI 新世界

5月21日,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携团队一口气宣布更新60多项AI能力,包括GPT-4o上云、自研Cobalt芯片、Copilot产品矩阵等。

整场大会只有一个关键词:AI。

在大会前一日,微软就提前上了一道“开胃菜”,发布了史上最强大的AI PC产品「Copilot+PC」。

未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新的键盘上会有一个Copilot键,用户只要按下按钮就能召唤Copilot,开启人工智能辅助功能——这也是微软近三十年来首次调整键盘布局。

Copilot,翻译过来是“副驾驶”,地位仅次于驾驶员。微软的目的也很好理解:你在电脑上做过的事、想要制定的计划,Copilot都能时刻像副驾驶一样辅助你。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AI功能,当属Recall(回溯)功能。

发布会现场,微软的工作人员演示了好几个案例,比如找之前聊天记录里的一条裙子,还有某个工作会议上提到的数据等等。

这个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在海量的素材中快速提取出你需要的东西,以时间线的形式回放所有内容、操作。比方说,平时截图保存完就忘记放在哪儿了,想要找的话得从一堆截图里翻腾;之前浏览的网站忘记收藏,过后想看一下还要翻无数条历史记录。

但Recall都帮你记着,通过Recall功能,Windows将不断捕获屏幕上的内容,并通过设备中的生成式AI模型处理并搜索所有内容。

背后的原理也很简单,截图还有浏览记录都存在电脑本地,输入关键词搜索, AI 就会把相关的截图翻出来给你。

当然了, 「Copilot+PC」的AI功能还远不止这些。

比如,同事发邮件问你要PPT,Copilot能直接根据邮件里的需求找出是哪份PPT,你只需要点击发送就可以。此外,还有对视频和音频的实时字幕翻译、图像的本地 AI编辑等等,这些功能也都是电脑自带的。

除了 Recall 功能 , Copilot由于加持了GPT-4o,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 “PC的交互方式 ” 。

发布会现场,在展示玩「我的世界」时,把屏幕共享给 Copilot ,Copilot不仅可以实时看到、听到玩家的声音,还可以为其出谋划策,例如在僵尸出现的时候让你赶紧溜。

用首席执行官Nadella的话来说,微软打造的「Copilot+PC」已经接近实现突破:

“我们为PC创造了真正的快乐和惊奇的感觉。我们的追求一直是打造能够理解我们的计算机,而不是我们必须理解计算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

02.

入局 AI 得趁早

在发布会上,微软火药味十足地将MacBook Air拿出来与新品一较高下。Nadell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现在正期待Windows与Mac(苹果电脑)能够重新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决。”

5月8日,苹果举行了一场新品发布会,不仅带来了全新的iPad,还频繁地提到了 iPad Pro 的「AI」属性,包括 NPU(神经网络引擎)和混合架构下 AI 性能的*,也包括在音频、图像创作中的 AI 体验。(详见文章《前有Vision Pro,后有AI iPad,苹果需要新爆款》)

从开始闭口不谈 AI,到如今满口 AI,苹果的态度转变背后暗藏了自己的野心。

据悉,苹果计划在下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将一种类似于Mac的高端芯片嵌入云计算服务器,用于处理苹果设备上的先进人工智能任务。而更简单的AI功能将直接在iPhone、iPad和Mac上执行。

PC作为人们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和内容消费的计算与交互平台,被普遍认为是AI普惠的终端*。厂商们则趁此机遇,积极布局,虽然目前仍没有一个终端厂商能够给出一个达成共识的定论,但并不影响大量AI PC产品的扎堆面世。

今年3月18日,荣耀的*AI PC产品“MagicBook Pro 16”笔记本正式发布,从AI硬件、AI助理、AI互联三个方面加持,利用 AI 驱动跨系统协作与交互,让不同系统的设备及应用快速识别和理解用户意图。

今年4月11日,华为发布新款MateBook X Pro,该产品首次接入自研的盘古大模型,并与超过100个AI大模型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4月18日,联想在其创新科技大会上发布包括双面屏Yoga Book 9i元启版在内的多款PC产品,搭载了联想小天AI智能体,内置了文档总结、会议纪要、智会分身、AI PPT等十多款AI应用。

终端厂商争相推出新的产品,实际上是在抢占2024年这一黄金时期 。

2019年至2021年,PC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报告,全球PC出货量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滑,直到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转折。今年*季度,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上升了3%,达到5720万台,这一增长或许预示着新一轮换机潮即将到来。

传统PC消费市场的换机周期通常为3-5年,AI PC的推出或许能够缩短周期,各大厂商正全力以赴,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

03.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

一面是厂商的宏大愿景,一面则是消费市场的平静。

DoNews走访几家线下店发现,多数店员对AI PC终端产品反应似乎比较平淡,京东之家的店员甚至不清楚AI PC是什么概念,在笔者简单解释过后,店员给出了建议:“您可以在网上找到想要的型号和配置,看看我们这边能不能调货。”

显然,这位店员并没有真正理解,但她还是很热情地补充道,“我们这里的价格是*的。”

电脑城的刘先生向DoNews表示,目前AI PC在市场上还没推行起来,他本人虽然没有深度接触过AI PC,但对这个新产品也有所耳闻。

“AI PC实际上和普通PC也差不多,只是说把普通PC架构、中央处理器之类的加了某一个单元之后,看起来更智能一点,可是这样一来肯定会超出普通PC的价格。”

刘先生认为,价格是市场难以下沉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行业都比较卷,正常来说,大家都会买性价比高的,比如说蓝天代工的那种普通PC,游戏性能、显卡、CPU配置相对高一点。但是AI PC大多针对商务本,看中的是办公性能、能不能提升效率,整体方面就没有游戏本那么皮实。”

在接触多位行业人士后,笔者认为目前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什么是AI PC,也很少有消费者会冲着AI来买电脑。AI PC厂商所宣传的功能,更多面向的是少部分商务人士,或者从事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如何对工作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如何让创作更具灵感等等。

而这一切,对于学生党、游戏党来讲毫无意义,他们认为AI PC只是个宣传噱头,目的是用于提高售价。

一句话总结:只愿为性价比买单。

一位门店店员向DoNews介绍了当下PC市场的购买力情况,据了解,4K到6K这个区间的商务本*,7K-8K的游戏本更受青睐。“单就买一个办公用品来说,四五千就已经是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了,没有必要再多花钱去搞一个有AI的,想加钱买配置高的人一般都是用来打游戏。”这位店员表示。

说到底,AI PC发展还处在一个逐步发展的阶段,技术、应用、生态的*实践都还处在探索期,未来发展还有很大空间。虽然2024年成为AI PC元年似乎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但AI概念并不足够打动消费者马上升级换代。

尾声:

Canalys预计,2024年AI PC出货量将达5100万台,2026年为1.54亿台,2028年将达2.08亿台,2024年-2028年的五年复合增长率为42%。

不可否认的是,在PC行业去库存进入尾声,重回增长轨道的当下,AI PC对于PC行业的整体带动尤为重要。

然而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够激发大众热情、引领市场风向的现象级产品仍然没有出现。

对于厂商来说,增强算力、丰富应用、升级体验固然是发展AI PC的重要环节,技术的成熟度、商业化之路也是要尽力去走的。

如何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成为厂商面临的*挑战。或许真到距离消失那一刻,PC有没有AI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